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7306|回复: 0

血饮:从巫蛊之祸到嵇康被杀中破解中国历史兴衰的核心密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3-14 11:28: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汉武帝征和二年,即公元前九十一年,这一年的七月十七日,汉帝国储君、太子刘据经长安覆盎门仓皇出逃,拖家带口隐藏到湖县(今河南灵宝市阌乡县)的泉鸠里,收留刘据的主人家境贫寒,以贩卖草鞋来奉养刘据。之后,刘据派人联络湖县富裕故旧导致消息泄露,八月初八,湖县地方官围捕刘据,太子自知无法逃脱,为免被捕受辱,随紧闭房门,自缢而死,刘据身边的两名皇孙一同遇害。

  曹魏景元三年,即公元二百六十二年,同样是盛夏时分,在都城洛阳的东市刑场上,嵇康悠然地席地而坐,刽子手持刀肃穆侧立,监斩官则在不远处的凉棚下于桌后端坐。刑场周围,黑压压地围聚着声援嵇康的三千太学生和众多的民众。嵇康将琴放在膝间,弹奏起自己平生最喜欢的《广陵散》。守场的兵丁,被悠扬的琴音吸引,三千太学生,更是闻声而泣涕。一曲弹毕,余音绕梁。嵇康深深地叹了一口气:“唉,可惜啊,《广陵散》从今天开始,就要绝迹人间了。”曲终人散后,嵇康被斩首。

  以上两个历史场景,只是发生在中国悠久历史长河的小小片段,它们甚至连长河里的一朵浪花都算不上。这两起事件都发生在河南,但更重要的共同点是,这两个重大历史事件中共同隐藏着中国历史兴衰变化的内在规律。本文将以这两个场景背后的历史事件为切入点,破解华夏兴衰的政治密码。

  先来看太子刘据的悲剧,追根溯源,在于巫蛊之祸。那什么是巫蛊之祸呢?

  巫蛊之祸是汉武帝在位后期发生的一次重大政治事件,所谓巫蛊,是一种巫术,当时,人们认为使巫师祠祭或以木偶人埋于地下,诅咒所怨者,传统迷信认为巫蛊之术可以直接害人。这在今天看来完全荒唐的迷信活动,却制造了汉武帝一朝最大的政治灾祸。

  巫蛊之祸始于征和元年(公元前92年),事件的巅峰是公元前91年卫太子刘据扑杀江充,引发长安兵变。太子为何要扑杀皇帝宠臣江充呢?原因是,汉武帝派与太子有嫌隙的江充彻查宫廷内部巫蛊,江充害怕太子登基以后会对自己不利,于是乘汉武帝离宫之际,大肆搜查太子东宫和皇后寝宫,并在太子宫中掘蛊,声称掘出桐木做的人偶。太子惊恐之下,为避免被江充栽赃陷害,与自己的老师少傅石德商议后,决定先下手为强,于是太子派人冒充汉武帝使者,扑杀了江充,为继续肃清江充余党,太子派人打开武器库,武装手下门客,并调集了长乐宫守卫,开始反抗。

  江充党羽苏文等逃往甘泉宫,向汉武帝告发,称太子谋反,汉武帝遂着手下召太子觐见,准备亲自过问,但使者谎报军情说太子造反,汉武帝大怒之下,派遣怀揣私心的丞相刘屈氂出兵平叛。太子没有退路,准备调长安北营兵马对抗朝廷军队,但遭北营将领任安拒绝,无奈之下,只能谎称汉武帝被困且可能已经遇害,武装长安数万多流民以及皇宫护卫等力量,抵抗朝廷正规军,但是,随着皇帝诏令送达长安,太子军队瞬间土崩瓦解,刘据被迫出逃,最后在湖县自缢身亡。

  其实,从太子出逃到自缢这段时间里,就有人对太子谋反产生过质疑。壶关三老令孤茂上书汉武帝,明确指出,江充曾以谗言害死赵太子,天下人无不知晓,是十足的卑鄙小人,太子起兵诛杀江充乃被逼无奈,应该尽早停止对太子的追杀,召回太子问清缘由。汉武帝虽然有所觉悟,但并未听从令狐茂建议,直到太子身亡的第二年,调查才发现,以巫蛊之命害人的很多案件都是不实指控。此时,汉武帝才彻底清醒过来,认定太子极有可能是被江充逼迫,惶恐不安所以才起兵诛杀江充,根本没有谋反之意。

  幡然悔悟的汉武帝将上书为太子喊冤的时值郎官田千秋任命为大鸿胪,彻查此案件,并怜惜刘据无辜遭害,特修一座思子宫,还在湖县建了一座归来望思之台,以寄托哀思。刘据死后,被其孙汉宣帝追谥为戾,号戾太子,因其又死于湖县,戾字加湖字的三点水,正好组成泪的繁体字,一个泪字却结结实实的概括了晚年丧子的汉武帝对刘据的哀思。

  巫蛊之祸的迷信布局在刘据死后第二年被破解,但汉武帝的杀戮却并没有终止。愤恨不已的汉武帝,开始迁怒于其他大臣,先是将罪魁祸首江充一家满门抄斩,然后再将其同伙苏文活活烧死在横桥,后再将率领军队击败太子军队的丞相刘屈氂腰斩于东市,其妻枭首于华阳街。杀红眼的汉武帝更将与丞相刘屈氂、妄图在刘据死后拥立昌邑王为太子的李广利全家打入大牢,当时统帅汉帝国军队主力远征漠北又惶恐不安的李广利为求戴罪立功,孤军冒进,中匈奴单于埋伏,汉帝国最精锐的7万汉家儿郎全部死在匈奴刀下。

  从征和元年到征和三年的巫蛊之祸几乎牵连了所有的西汉政治力量,大量上层人物在正反站台的过程中被成批杀害,前后将近四十万人被牵连。经此一乱,对外,汉帝国耗费无数经费打造的最精锐的7万骑兵主力被匈奴消灭;对内,巫蛊之祸和汉武帝"悔悟"后的报复、追责,导致大量政治上层人物被杀,而且戾太子刘据的自杀让汉武帝多年培养的接班人计划落空,刘氏接班人大量受牵连而陨落,朝中骨干大臣也纷纷凋零,导致后来的霍光专权。不少学者认为,巫蛊之祸直接导致汉朝国本动摇,实为西汉由盛转衰的历史转折点。

  【汉武帝是巫蛊之祸始作俑者】

  纵观巫蛊之祸始末可以看出,这起事件虽然由江充、苏文而起,但汉武帝刘彻负有不可推卸的主要责任。

  汉武帝对于正反站队者,几乎开启了无差别猎杀。刘据前期蒙冤的时候,大量大臣站队汉武帝,于是汉武帝对那些同情太子的人进行酷烈地屠杀,比如:对于汉军北营北军将领任安,虽然其拒绝为太子出兵扑杀江充,但太子起兵后也未出兵打击太子,被汉武帝认为是仁安在汉武帝和太子之间骑墙,随后将仁安腰斩;刘据兵败南逃到长安城覆盎门时,掌管门禁的田仁正率兵把守城门,其放太子出逃,汉武帝为之震怒,将田仁与仁安一同腰斩;同情太子为田仁求情的御史大夫暴胜之,被汉武帝斥责问罪,被迫自杀;刘据的众门客,因曾经出入宫门,所以一律处死;凡是跟随太子刘据发兵的,一律按谋反罪灭族。

  对擒获刘据下属如侯的马通,汉武帝封其为重合侯;对于跟随马通的长安男子景建,因擒获了太子师父石德,被汉武帝封其为德侯;在湖县扑杀太子及其下属人员者,被封为北地太守。这些人最终因为巫蛊之乱成为巨大政治利益的获取者了吗?

  刘据冤情被揭露以后,汉武帝追悔莫及,便转手报复当初那些奉命扑杀刘据的人,丞相刘屈氂、将军李广利等相关人物,被以各种理由被杀或自杀,牵连甚广;后元元年(公元前88年),参与镇压太子被封为重合候的马通等,因江充被灭族而心怀恐惧,合谋持刀入武帝卧室行刺未遂,被汉武帝处死;在湖县扑杀太子及其下属者,刚被封为北地太守紧接着就遭灭族。

  从本质上讲,下达命令屠杀刘据的人是汉武帝,后来屠杀诬陷和听令围剿刘据的人依旧是汉武帝,无论正反如何站队,刀始终握在汉武帝手中。丞相刘屈牦、将军李广利这些人,不过只是在为汉武帝的昏聩决策背锅,从始至终汉武帝都未承认害死太子的巫蛊是错误的,证据就是汉武帝以刘屈氂妻子指使巫师恶毒诅咒汉武帝为名处死了刘屈氂夫妇。

  对汉武帝来说,如果不采取酷烈的屠杀政策,而是兼听则明,不对太子下死手,只要父子碰面,那么巫蛊之祸就绝不会酿成如此巨变。所以,若论巫蛊之祸的不断扩散的罪魁祸首,非汉武帝莫属。从前期扑杀太子刘据就可以看出,汉武帝做事非常决绝,下手毫不留情,即便弄清真相,却至死都没有从政治层面为刘据平反昭雪。由于汉武帝在刘据死后一直没有为其平反,继任者更是不敢为刘据这场赤焰旧案平凡昭雪,直到太子子孙汉宣帝亲政,才将刘据追封为太子并上戾字谥号。

  【清君侧诛杀卫氏一族】

  回顾这一系列惨剧,我们不禁要问,历史上独尊儒术、崇尚礼法的汉武帝,为何要因漏洞百出的谎言对太子突然下狠手?至于太子有无谋反动机,其实是显而易见的。汉武帝对刘据从小就开始培养,早就内定为皇帝继承人,只要太子无过失、不起兵,铁定是下一任皇帝。虎毒尚且不食子,汉武帝此举究竟有何深意呢?

  回过头来再来看巫蛊之祸,其实有很多值得推敲的地方:

  01 任用江充彻查巫蛊

  江充此人劣迹斑斑,在汉王朝封国赵国时期就曾经害死过赵国太子刘丹,害死太子已有前科。对此,令孤茂曾上书汉武帝时曾经明确指出,江充前科天下无人不晓。既然无人不晓,汉武帝肯定不可能不知道。这种情况下,汉武帝为什么还要派遣与太子不和且有迫害赵太子前科的江充去宫中彻查巫蛊呢?

  02 提前铲除卫氏一族

  刘据起兵扑杀江充,其实并不是巫蛊之祸的开端,早在公元前91年八月太子被扑杀之前的当年正月,就爆发了公孙贺父子巫蛊案,这才是巫蛊之祸的开端。因被人诬告公孙贺之子公孙敬声,称其与阳石公主私通,并让巫师在汉武帝前往甘泉宫的必经驰道上埋下木偶人,恶毒诅咒途经的汉武帝,导致公孙贺父子被冤杀,同时还牵连阳石公主和皇后卫子夫所生的另一个女儿诸邑公主以及卫青的长子卫伉全部被杀。刘据生母为皇后卫子夫,舅舅就是大名鼎鼎的卫青,公孙贺为刘据姨父,卫青的长子卫伉是其表兄弟,他们同属卫氏一族。至此,卫氏在汉廷内部的政治盟友也因此损失殆尽。

  当年七月十七日,太子出逃长安城,武帝即刻派遣宗正刘长乐、执金吾刘敢奉命收回用以帮助刘据起兵、象征皇后实权的皇后玺绶,卫皇后也因无法解释自己的行为,以死明志,自杀身亡,至此,卫氏一族在宫廷的势力被铲除。

  从汉武帝猜忌卫青到卫子夫自杀,汉武帝将卫氏一族在朝堂和后宫的势力全部剪除。也就是说,刘据在起兵前六个月,就已经被汉武帝剪除了在朝堂和后宫的所有政治盟友。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江充刚刚宣布在太子和皇后寝宫发现巫蛊,太子刘据就开始惶恐不安,其害怕自己会像姨夫公孙贺和表兄弟卫伉一样被杀。这也解释为什么汉武帝令与太子不睦的江充在后宫彻查巫蛊,其目的并非针对太子而是针对皇后卫子夫,这是剪除卫氏一族在后宫势力的重要举措。

  在此之前,卫氏一族势力庞大。汉承秦制,皇帝下设三个重要官职,太尉主管军队,丞相总摄国务,御史大夫掌管监察。卫氏一族中,军方有卫青、霍去病势力,文官朝廷有丞相公孙贺和亲太子的御史大夫暴胜之,后宫有卫子夫皇后。试想,如果没有剪除卫氏一族,那么,仅仅依靠军方卫青、丞相公孙贺的势力,刘据就可以起兵成事。

  反过来,仔细观察巫蛊之祸就会发现,从头到尾,汉武帝杀掉的几乎都是受到猜忌的卫氏一族。抛开卫氏和太子是否有反心的事实,只论权术的话,不难看出汉武帝剪除卫氏是多么正确。

  【为何拒绝为戾太子昭雪】

  虽然汉武帝为蒙冤而死的太子特地修建了思子宫,又在湖县建了一座归来望思之台,寄托哀思,但汉武帝并不认为卫氏一族是冤枉的,而且始终没有给刘据上谥号,也没有给刘据政治上平反昭雪,很大程度就是碍于太子兼具卫氏和刘氏共同身份,如果给太子昭雪,那么,就等于承认了以巫蛊之名处决的公孙贺父子、卫伉、卫子夫等也是蒙冤的,也必须同样昭雪。但汉武帝并没有给卫氏一族平反昭雪。

  在汉武帝看来,无论太子是否有反意,只要太子起兵,即使是子盗父兵,足以证明其剪除卫氏一族是正确的。从权术上看,可以说是成功的。刘据虽然是刘氏皇族血脉但他同时也是卫氏一脉,汉武帝只寄托对刘据的哀思,却不为卫氏一族昭雪,实现了完美地切割。

  刘据的死看似意外,实则必然。因为太子的卫氏一族的身份,汉武帝对太子的猜忌从七月九日到十七日,短短的八天之内就从一粒种子长成了参天大树,汉武帝也将太子起兵当作是卫氏一族在政治上被绝杀以后的负隅顽抗,才有了汉武帝扑杀太子的残酷与狠绝。

  不管发起的原因是什么,巫蛊之祸帮助汉武帝全面铲除了卫氏一族在军队、汉廷和后宫的全部势力,借为太子刘据报仇,又反手一刀杀掉了居心叵测的丞相刘屈氂和军事首脑李广利等人,以莫须有的巫蛊之祸,一举清除了朝堂上对汉武帝皇权威胁最大的左右文武首脑两股势力,同时,还在巫蛊之祸过程中成功测试了满朝文武对汉武帝是否忠诚,这就是诡诈的帝王术。从头到尾,权术争夺中,最大的赢家始终是汉武帝。

  那么,为什么汉武帝要剪除卫氏一族呢?除了历史上公认的表象因素,卫氏一族功高盖主、势力庞大之外,还有一个鲜为人知的原因,那就是,汉武帝与太子刘据的政治主张不同。

  关于汉武帝,历史上大家熟知的就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将某一个学派立为治国根本。据此,很多人就认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指导思想一直都是儒家,这其实是一种错误的认知。

  在汉武帝之前,中国经历了诸子百家的争鸣时代,经过春秋战国数百年战争,各种治国思路都在实践中被反复检验。最终,法家脱颖而出,以务实干练成为所有诸侯国的核心治国思路,而秦国正是以法家思想为基础进行革新,最终统一了六国。

  秦国以法家为治国思想,秦灭以后,汉朝建立,山东旧贵族势力开始抨击秦为暴政。在这种情况下,实行法家治国显然是不可能的,甚至法家在政治上的任何得势都会上升到政治不正确的高度,这已经成为所有人的共识,典型例子就是汉景帝诛杀法家晁错,就是迫于其他诸侯国对法家可能复辟的担心,在那个年代,七王敢于说诛杀晁错并将其作为政治旗帜来施压朝廷,可想而知,对法家的否定已经成为共识。

  但是,当时儒家也没有成为汉初的治国方略,原因也很简单。秦汉之前,儒家治国没有一个成功案例,春秋战国时代的霸权也没一个是靠儒家崛起的。所以,经过春秋战国时代,普遍认同法家是富国强兵的不二法门,也正因如此,汉朝在舆论上否定秦朝的基础上,并没有以儒家理论治国,只能选择第三条道路-道家,将道家无为的黄老之术定为治国方略。

  之所以选择道家,原因很简单,法家没有自己的哲学体系,它直接借鉴了道家哲学体系,哲学上两者是一体的。儒家对所有学派都口诛笔伐,但唯独对道家礼让三分。所以,汉初在权衡以后,开始选择道家黄老之术为治国方略。这是封建社会中道家第一次作为治国方略登上历史舞台。所以说,在汉武帝之前,中国封建社会治国思路是法家和道家为主。

  事实证明,黄老之术是高明的,对外和亲示弱,换取发展时间,对内轻徭薄赋,快速恢复国力,文景之治就是黄老之术治国的辉煌结晶。这期间,窦太后是一个重要人物,她是汉武帝的奶奶,历经三朝,特别是在汉景帝一朝,大权独揽,始终践行对外示弱,对内休养生息、轻徭薄赋的黄老之术的治国理念。

  汉武帝是公元前141年继位,迫切想要北逐匈奴建功立业的汉武帝与窦太后治国理念完全不同,但是在窦太后压制下,汉武帝继位以后6年内只能继续践行黄老之术。公元前135年,窦太后离世,这代表汉初黄老之术的治国理念走到了尽头。窦太后离世后第二年,公元前134年,欲带领汉朝北击匈奴建立不世武功的汉武帝拿到了帝国大权,迫不及待地下诏征求治国方略。这代表汉武帝将全面改变帝国治国方向,然后,儒家公羊学派代表人物—董仲舒向汉武帝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帝制神学体系,被汉武帝全盘接纳。

  汉武帝上位后独尊儒术实际上撇弃了汉帝国早期休养生息的黄老之术,治国思想从道家转向儒家。之后的历史大家都知道了,汉武帝举帝国之力北击匈奴,打通河西走廊,卫青霍去病更是率领汉家儿郎杀得匈奴血流成河,直打到肯特山封狼居胥。汉武帝打通河西走廊,贯通丝绸之路,为中国迎来第一个盛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一点是必须要肯定的。
  但是,太子刘据的政治主张却与汉武帝不同,太子待人宽厚,其主张更与窦太后几乎如出一辙。太子主张,汉朝经历过对外战争以后,国力损耗巨大,应该停止对外战争,对内休养生息,其主张几乎完全恢复文景之治时代的黄老之术治国思路,太子刘据的黄老之术与汉武帝的独尊儒术是相左的。

  如果这一切仅仅只是太子的主张则罢了,但太子背后的卫氏一族几乎囊括了军方、丞相、后宫这三个权力中枢。假设太子上位,得到卫氏一族支持,那么,必然会在汉帝国内部重新实行道家黄老之术。这代表,汉帝国治国方略在汉武帝之后将再次改弦更张。对汉武帝来说,自己以独尊儒术替代了黄老之术,才取得了北逐匈奴、封狼居胥的丰功伟绩,如果刘据再回到黄老之术的治国道路上,不就等于否定了汉武帝独尊儒术以及由此带来的丰功伟绩,这才是汉武帝猜忌刘据的种子。

  同时,历史上皇帝与太子治国理念不同的案例很多。比如,以法家立国统一六国的秦始皇,其武功与汉武帝不遑多让,但秦太子扶苏的治国理念却是儒家理念。要知道法家商鞅变法时期,阻力最大的就是儒家甘龙为首的旧贵族,正是扫平了旧贵族势力,秦国才得以一统天下,如果扶苏上位,不就等于否定了秦始皇的丰功伟绩吗?这或许也是秦始皇猜忌扶苏的种子,证据就是秦始皇离世前迅游天下,带在身边的是胡亥,而不是远在九原的扶苏。

  从历史上来看,每次出现治国思路的转变,往往带来的都是腥风血雨,比如秦末战争、楚汉战争以及七王之乱。所以,刘据的改弦更张会不会同样带来否定汉武帝的腥风血雨呢?在汉武帝看来,一定会,毕竟卫氏一族控制军方、内廷、后宫三大权力要害。这才是汉武帝巫蛊之祸中围剿卫氏一族的根本原因。

  【究竟谁对谁错】

  那么,单论政治主张,刘据与汉武帝到底谁是对的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予以分析:

  01 国力衰退,财政崩溃

  汉武帝在位晚年,汉帝国财政几乎崩溃,多次遭到兵败,阶级矛盾日益加深,仅关东流民就多达二百万,多地爆发农民起义,帝国财政几乎崩溃。巫蛊之祸清除了卫青在汉军中培养的公孙贺以及卫伉等军中骨干,其中公孙贺曾出任轻车将军、骑将军、左将军,七次出击匈奴,凭累累军功封为南奅侯。正是因为灭了这些能征惯战的将军,才导致汉武帝只能在卫氏一族被剪除的征和三年启用统军极其平庸的李广利率领7万汉军出征匈奴,最终导致7万汉家儿郎全部战死漠北,帝国精锐几乎全军覆没。

  可以说在汉武帝晚年,汉帝国国力耗损巨大,帝国已经危机四伏,汉武帝依仗的赫赫武功也在7万汉家儿郎战死以后开始凋零,汉帝国仿佛重新回到了汉高祖刘邦建国初期的态势。这一切都证明,汉朝如果不能够再次休养生息,西汉由盛转衰将无可避免的。

  02 轮台诏

  在明白太子刘据是被冤杀以后,汉武帝开始深彻反省,并全面接受了太子的治国主张。公元前89年,刘据死后第三年,汉武帝发布轮台诏,停止在西域轮台屯田的建议,这是公开否定主战派将领要求全面扩大在西域对匈奴战争的建议。轮台罪己诏中,最紧要的部分在于“禁苛暴,止擅赋,力本农”,仔细看这个主张,与太子轻徭薄赋,停止征战,休养生息的主张完全一致。汉武帝在刘据死后开始全面接纳太子的治国主张,汉武帝一系列的对外战争全面停止,汉朝重新回到了文景之治时代休养生息的黄老治国道路上。正是刘据的死促成了汉武帝晚年幡然悔悟,才让汉朝在巫蛊之祸动摇国本后开始逐步恢复国力。

  03 刘据之孙成就盛世

  公元前91年七月,太子出逃长安的时候,留下了刘据唯一的血脉—刘据之孙刘病已,当时他只有几个月大,刘病已在家丁保护下投奔祖母史家,汉武帝临死前遗诏命掖庭抚养。公元前73年,霍光废海昏侯,刘病已被立为皇帝,更名为刘洵,他就是历史上的汉宣帝。

  西汉名义上是在汉武帝时期达到鼎盛,实际上达到鼎盛的是汉宣帝时期。这位流落民间的皇子深刻体会到民间的疾苦,启用那些老百姓认可的官吏,对外战争极其谨慎,采取以夷制夷策略,对内汉主张儒法兼用,反对专任儒家,这点与其祖父刘据主张完全一致,与汉武帝独尊儒术截然不同。

  在汉宣帝治理下,西汉到达了中国封建社会第一个盛世。在位期间,清除霍光势力,重视选贤任能,贤臣廉吏辈出,形成“麒麟阁十一功臣”。汉宣帝励精图治,减轻人民负担,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为中国历史上有名的贤君,其统治期间,政治清明、社会和谐、经济繁荣、四夷宾服,综合国力最为强盛,史称“孝宣之治”。

  在汉朝,只有那些对国家有大贡献的皇帝才配享有庙号,西汉只有四位皇帝享有庙号,他们分别是汉高祖刘邦、汉文帝刘恒、汉武帝刘彻、汉宣帝刘询,刘询的庙号为中宗,意为中兴之主。刘据身故,但其孙却将其政治主政发扬光大,继承刘据政治主张的汉宣帝将中国带上了华夏第一个盛世顶峰。
  04 独尊儒术导致西晋灭亡

  中国历史上关于五胡乱华的原因分析很多,比如少数民族入侵,司马家族无能等,但血饮认为,这些都只是表象,以少数民族入侵作为原因明显站不住脚。网上有人质疑,为何三国时代诸侯混战,却没有少数民族入侵,有人戏谑地回答,那是因为周边少数民族被各诸侯当副本刷了。事实也确实如此,曹操灭乌桓,蜀汉诸葛亮讨平孟获,公孙瓒北击匈奴,说明在东汉末年到三国时代,随便一个诸侯都可以吊打周围少数民族,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统一三国并继承三国武力的西晋建国不久很快就被少数民族攻破呢?

  其真正原因就出在了独尊之上,西晋建国以后就开始全面独尊儒术,完全复辟分封制,在王政复古旗帜下独尊儒术。其典型手段就是诛杀魏晋玄学派领军人物嵇康,玄学派是道家治国在汉魏末期诞生的重要治国流派。司马氏为了控制人们的思想、避免大家非议朝政,提倡以名教治天下,主张孝道为先,嵇康却主张“越名教而任自然”,认为一切都应该不要违背自然的本性,反对当权者把人们言行限制在儒家各种繁琐礼节中;司马氏要代魏自立,大肆吹捧商汤周武(因为商汤讨伐夏桀建立了商朝,周武王推翻商封建立了周朝),嵇康却“非汤武而薄周孔”。

  最终的结果是嵇康被杀,但就跟汉武帝独尊儒术一样,报应很快到来。司马家族独尊儒术并全面复辟分封制以后,大一统被快速瓦解,八王之乱很快爆发,随着八王之乱击溃西晋中央政府,少数民族开始大规模入侵。从嵇康被杀到八王之乱爆发只用了三十年,再到五胡乱华西晋灭亡只用了四十年时间。仔细想想,司马家明着斩首嵇康,实际上是砍下了自己的脑袋,成为绝唱不仅是《广陵散》还有司马家族的政治命运。

  西晋灭亡后,司马家族得到了报应,但中国刚完成统一又再次陷入分裂的300年大动荡,如果去除西晋历史,那么,从东汉末年到隋唐,中国乱了快400年。

  这场大动荡直到唐朝建立才最终结束,唐太宗吸取历史经验,与汉宣帝一样,开始推行礼法并重的治国方略,儒法并用,此后,历代唐朝皇帝均为道教徒,重新建立道统,在唐太宗到唐玄宗几代皇帝治理下,大唐达到了中国封建社会第一个盛世。

  唐太宗在位期间,重视选贤任能,贤臣能吏辈出,形成“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唐太宗励精图治,减轻人民负担,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到唐玄宗统治期间,政治清明、社会和谐、经济繁荣、四夷宾服,综合国力最为强盛,史称“开元盛世”。
  【独尊为何会导致国家灭亡】

  总结汉武帝和西晋,虽然都爆发了诸侯国反叛的七王之乱和八王之乱。七王之乱,虽然让汉朝受到重创,但是国家没有灭亡,西晋却因为八王之乱导致五胡乱华,国家灭亡。七王之乱、八王之乱之所以结果不同,就是因为汉承秦制,故而秦制汉制核心依旧是以道家思想为基础的法家。西晋则完全复兴周礼开历史倒车,全面打击法家理论基础—道家哲学思想延伸出来的魏晋玄学。司马昭构陷杀掉嵇康,就是要铲除汉魏以来一直处于政治核心的道统,继续汉武帝独尊儒术的老路。文景两帝没有破坏以道统为基础的秦制主干,虽然汉武帝曾经独尊儒术,但是,其在刘据死亡以后幡然悔悟,重新回到道家治国路线,这才有了汉宣帝的“孝宣之治”,而西晋则在独尊儒术、王政复古的老路上一路前行,最终复辟建国38年就快速覆灭。

  独尊某术之所以即刻会带来国家颠覆,其原理用以下这句话就能够概括:如果尖锐的批评完全消失,温和的批评将会变得刺耳。如果温和的批评也不被允许,沉默将被认为居心叵测。如果沉默也不再允许,赞扬不够卖力将是一种罪行。如果只允许一种声音存在,那么,唯一存在的那个声音就是谎言。当谎言盛行,灾难就将降临。

  这句话在政治中的解读就是治国方略千千万,面对不同的形势采取的方略也应该是不同的,如果独尊某术,专认一家,罢黜百家,最后剩下的必然是政治谎言,诛心将会成为政治主流,所有人在人人自危下只能卖力地歌功颂德,最后必将吞下国家倾覆甚至民族灭亡的苦果。
  【对今天中国之意义】

  那么,这对今天的中国有什么现实指导意义呢?

  01 治国因地制宜忌刻舟求剑

  1992年苏联灭亡以后,中国开始实行韬光养晦政策,很多人对此予以抨击否定,理由是,建国以后的新中国在那么艰难的条件下对美国实行强硬政策都获得了胜利,何须忍辱负重甘受诸多耻辱?这其实是一种严重误读,如果说苏联解体以前,美苏实力分别都是S级的话,那么苏联解体以后,美国几乎吞并所有苏联势力范围,实力已经上升到SSS级。从黄海事件到银河号事件再到台海冲突乃至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被炸,这些都是中国军事乃至整体国力与美国差距在苏联解体以后急剧拉大所蒙受的屈辱。

  这一点其实与汉初被迫对匈奴实行和亲政策都是一样的原理。在赵武灵王时代,其统帅十五万赵国起兵确实在大青山附近杀得匈奴血流成河,但当时的匈奴只不过刚刚崛起,其实力远不如包括东北地区的林胡在内的三胡实力,等到楚汉战争结束,匈奴已经完全击败东胡、林胡一统漠北、西域,其实力已经是北方游牧民族战力总和,这点跟苏联解体以后美国几乎一统全球是一样的,匈奴战力从赵武灵王时代的S级别升级到了SSS级。

  敌人实力强大是客观事实,己方百废待兴也是不争之实,此时就只能行黄老之术韬光养晦。等到己方在韬光养晦中不断积蓄力量,等到敌人内部分裂,就可以有所作为,甚至再次全面出击,彻底击溃敌人。汉武帝也是因为有了文景时代的韬光养晦、积攒实力,才有了汉武帝北逐匈奴、封狼居胥的武功。目前的中国经过40年韬光养晦已经积蓄足够力量,我们正在等待中西方势力逆转的那天,对曾经让我们蒙羞的敌人发动致命一击!

  02 坚持民主集中制和政治协商

  在大国崛起中,独尊往往会导致国家民主决策制度瓦解。比如,汉武帝在独尊儒术以后,直接肢解了秦建立的包括帝王、太尉、丞相等重要官员集体参与的御前会议的民主决策制度。在这个制度中,秦王在御下官员共同讨论形成集体决策以后,再颁布王令全面执行,其民主不仅体现在共同讨论决定,而且体现在共同承担后果上,一旦失败就是集体决策失败,不会让任何个人独自承担所有失败结果,其典型案例就是李信攻楚。公元前225年,李信统兵二十万攻楚,结果大败而归,但秦始皇并没有杀掉李信,让他完全承担后果,而是让他继续统兵,此后李信跟随王贲参与灭燕和灭齐战争,依旧受到秦始皇重用。这点与汉武帝是完全不同的,在李陵和李广利案件中,汉武帝都在两者遭遇军事失败以后将两者全部灭门,即杀人又诛心!

  汉武帝独尊儒术瓦解御前民主决策制度以后,内部决策民主荡然无存,选人用人完全是汉武帝个人喜好。军事上,在卫青和霍去病之后,帝国军队再找不出可以替代两位帝国军神的帅才,只能用外戚一线的庸才李广利,最终导致丧师辱国,七万人被杀也成为西汉历史上最大的军事失败,始作俑者就是汉武帝。

  内廷方面,汉武帝时期,诛心术大行其道,溜须拍马蔚然成风,诸如江充、苏文之类的阉货败类,也能成为汉武帝信任的重臣,最终引爆差点击沉汉帝国的巫蛊之祸。

  今日之中国实行的是民主集中制,同时,还有多党派参与的政治协商,以群体智慧共同提出对治国的批评建议,防止民主集中制被破坏。在群众参与广泛评议下,群策群力共同找到适合中国14亿人共同富裕崛起的盛世之路。

  03 发扬光大道统

  从西汉到盛唐,中国之所以能够不断前进,其根本在中国道统传承始终不灭。每到中华民族生死存亡之际,都会有道统出来的人才力挽狂澜,比如,商鞅、张良、曹操、孔明、刘伯温、毛泽东等。经历过150年民族抗争史,中国开始变得不断强大,同时,中国也走在了制度建设的十字路口,最高领导人已经提出中国要进行第五个现代化建设,也就是制度建设。纵观世界,西方资本原教旨主义已经走到了死胡同,主要文明体中已经没有可供中国崛起参考的制度,我们必须回溯传统,穿越历史长河,创造出一条真正属于我们自己的崭新道路。

  这条道路必然是艰辛和坎坷的,在这条道路前行的路上,我们应该以更加民主的眼光看待不同治国路线就如毛泽东在1956年提出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一样,创建党内新民主生态,才能最终找到破解历史周期律的钥匙。栉风沐雨砥砺行,春华秋实满庭芳,我们相信,在党的领导下,我们这一代人一定会见证华夏文明重回世界巅峰。

  过年之前,血饮在2月9号发表的《2020年股市和楼市出现诡异现象的原因到底是什么》一文中,分析认为,因后续资金不足,股市即将发生发生坍缩,提醒读者务必警惕股市风险,这已经是2020年以来血饮第三次提醒股市风险了,同时,血饮在知识星球中更是再三提醒读者,不要购买基金,已经购买的务必踩着风火轮跑路。果不其然,年后股市和基金快速下跌,事实证明血饮的判断是准确客观的,血饮的警示是善意诚挚的。更多分析尽在下面的知识星球,欢迎大家踊跃加入。货币战争看不见硝烟弥漫,俯视之下却是血流成河。胜利者权杖上的红宝石摇曳着嗜血的光芒,却不见王座之下尸骨累累。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4-3-28 22:24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