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831|回复: 0

牲产队:养老与提倡二胎背后的思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3-14 09:32: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延迟退休”已经如箭在弦。

  另外,我看到网上一组图片,鼓励二胎也开始从娃娃抓起。

  这都是解决劳动力的问题。

  从经济学的角度而言:在一个生产的长周期而言,提高生产力提高,促进消费最快捷的方法是提高生育率。

  下面从延迟退休而言,我们做一下分析。

  退休的宏观面

  中国城镇现有的退休和养老人群总量究竟有多大,这方面要有全面的认识。

  我们国家现行法定退休年龄规定男职工60周岁,女干部55周岁,女工人50周岁,这个规定是在建国初期根据当时的人均预期寿命、劳动条件、用工方式等诸多因素确定的。

  当然,加上就业方面出现的下岗现状,从50岁开始退休的人群比例会更大。

  19年末,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比达到18.1%,到2030年占比将达到25%左右。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到1.76 亿人,占总人口的12.6%。

  联合国按照中国现行的轨迹,到2050年,中国人口年龄的中位数预计49.6岁,尤其是60岁以上的人口,到2050年将占到中国全部人口的36.5%。

  在全国医疗卫生条件较好的城市,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快速上涨到城市总人口的25-30%左右。

  据上海市统计局和民政局发布的消息,2015年上海60岁及以上人口已达435.95万,占总人口比例已首次突破30%。

  按照年龄结构和退休的规定,如果再延伸到50岁以后的退休人群,非常容易算出中国城镇现有的退休养老者的总数,肯定超过2.5亿人。

  看到这个数据,可能大家就能够理解,为什么我们要延迟退休。

  假设到2050年,接近4成的人都退休,这真的是一件非常恐怖的事情,别说民族复兴了,个人温饱都成问题,所以,这也是我们每个人都不允许发生的事情!

  只有延迟退休和开放二胎,才能缓解当下年轻人目前的工作压力。

  其实是75后有抱怨是正常的,毕竟艰苦奋斗的年代赶上了,延迟退休的年代也赶上了。他们的付出,会对年轻人,尤其是90后释放一定的休闲时间。

  在未来开放二胎,调整咱们的年龄结构后,年轻劳动力增多,提前退休绝对是有可能的,按照这个逻辑,赶上红利的,很可能还是90后。

  所以90后,真的不用抱怨,完全站在90后立场上不考虑其他,就是要支持延迟退休,支持开放二胎,用长远的视角来看,这太利好自己了。

  这是延迟退休的充分性理由。

  养老的现状

  与城市人口老龄化加速发展形成尖锐对比的是,无论是国家的公共财政支出,还是传统的养儿防老模式,都已经远远不能胜任日益突出和严峻的社会养老问题。

  从公共财政支出观察:

  《2015年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统计快报数据》,2015年在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分项上, ,当期结余共721.4亿元,比上年减少了8.8亿元。政府对养老方面的支出的增长空间已相当有限。

  根据民政部发布的“2015年社会服务发展统计公报”, 在2015年能享受到高龄补贴的老年人2155.1万人,全国60岁以上人口的十分之一。

  依靠政府及公共财政来解决社会的养老问题,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整体性最基本的保障问题。

  从子女的角度:

  根据国家卫计委2015年发布的《中国家庭发展报告(2015年)》,中国目前空巢老人已占到老年人总数的一半(农村50岁以上的空巢家庭只有40.3%)。

  也就是说,异地就业大势之下,独生子女和父母工作生活在不同城市现象越来越普遍,空巢老人越来越多。

  更重要的是。

  日益高涨的城市生活成本(高房价、高学费和高医药费等等),反而使这些独生子女相当一部分成为“啃老族”。

  一般人以为,空巢老人主要是农村的问题,其实远非如此。以2015年底全国城镇人口占总人口56.1%的比重来推算,意味着全国城镇老人的空巢率接近65%左右,城镇空巢老人的总数可能高达7500万人上下。

  在中国大中城市老人空巢化的倾向,已经对现在的城市社会的全面小康及和谐发展,构成了重大的社会问题。

  虽然用延迟退休的问题,解决财政和老人养护问题有点稍微令人觉得不舒服。

  但也需要明白,这是延迟退休的必要性。

  所以,延迟退休就有了充分性和必要性。看完了这些,大家可能对延迟退休,少一分抱怨了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GMT+8, 2025-8-15 07:16 , Processed in 0.109397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