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879|回复: 0

张敬伟:节假日尘埃落定,民意场涟漪难平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12-13 08:12: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2014年部分节假日安排的通知》。明年全年假期依然维持11天不变,春节、五一和国庆通过调借相邻周末形成长假,其余假日都是“赶上哪天放哪天”。值得一提的是,春节放假从农历正月初一开始,这与以往除夕就开始放假有所不同。(12月12日《新京报》)

  三个方案,经历专家网民的热议纷纭,假日办终于给出了答案:法定假日不增,适当微调,吸纳民意...现实语境下,也只能如此。

  虽然公众对元旦不调休充分满意,但是对于除夕假日的取消,还是众说纷纭。支持者认为,除夕放假等于“浪费”一天假日---这天本来就视同放假;反对者认为,遇到考核严格的单位,恐会误了返乡回家的日程。更有网媒宣称,超过80%的民众反对取消除夕法定假日。

  可见,法定假日的调整,无论怎么调,总是很难让所有人都满意,这也符合节假日调整的复杂性。

  人们犹记,五一“黄金周”缩水前,舆论场也曾频发诟病之声。可劳动节变成法定“1日”,人们又开始怀念希望恢复五一长假。就在假日办之前对三个方案征求民意时,最流行的是不同于这三个方案的民间版本:不仅增加五一长假,而且要延长春节假日,有的甚至提出春节长假一直放到元宵节。

  民意所及,自然是假期越多越长越好,而且最好不要进行节假日大挪移,搞得人生物钟紊乱。透过这些民意表达,不难发现,民意是多元的,未必都具可操作性,假日办既要倾听民意,也要理性设计。但有一点是肯定的,中国当前的节假日安排,的确存在进一步调整的空间。

  据12日央视早新闻提供的信息,中国法定假日全年11天,在国际社会处于中游水平。但是带薪休假平均只有10天,和很多国家有相当差距。公众觉得假日太少,主要是带薪休假天数较少,而且并未落实到位。从国际社会的惯例看,传统节日以国家法定的名义房价,天数并不多,西方世界的圣诞节也大多只放一天假。可见,国人对于法定假日的延长期待,其实是带薪休假制度挂一漏万的折射。若带薪休假天数达到国际社会的平均数,且能不打折扣地落实到位,人们对于法定假日的安排就不会那么纠结。

  因而,节假日的理性根基是带薪休假制度,法定假日虽然不可或缺,但不过是有益的补充。从国家层面,应该采取有效举措保证带薪休假制度的落实,这才是根本的破解之道。舍带薪休假之本,在法定假日之末上求解,不仅会让舆论场变得涟漪震荡,也不会提升民生满意度。

  说到底,节假日所涉的还是民生权利问题,核心是公平与否。带薪休假制度,得以落实的基本上还是行政事业单位,企业特别是民企,带薪休假对职工而言,则是难以企及的梦想。因而,他们所期盼的休闲与休假,只能靠法定假日,即便如此,法定假日有时也会打折,或者被迫工作难得补休,或者得不到300%的工资补偿待遇。

  法定假日也好,带薪休假也罢,两者都应是全体国民应享尽享的权利福利。只要一个公民的权利受损,而且公共救济的程序过于复杂或维权的成本过高,节假日的顶层设计,都是存在瑕疵的,而且一个公民的休假权利也必将成为休假制度的短板。短板不给补上,整个节假日安排,也难以评价为公平。

  因而,当公众舆论一而再再而三地聚焦假节日安排时,甚至有些“贪心不足”地追求更多法定假日时,假日办应该理解公众的焦虑。只有当带薪休假制度真正全民覆盖,并公正不打折时,人们才不会紧盯法定假日的多与少。值得一提的是,既然中国的法定假日在全球处于中等水平,也不妨延长春节和五一假期。休息好才能工作好,才能提升假期经济的容量与增量,这是一箭多雕的好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5-3 10:21 , Processed in 0.125056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