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6029|回复: 0

虚声:边关2020:不朽英魂印证华夏文明为何延绵不绝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2-21 13:04: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昨日看到解放军战士牺牲的文字,久久不能平息;我把我看到的信息整理成一篇平凡而简陋的文字,表达我的尊崇。

  ——————

  2020年中印冲突中,团长祁发宝,营长陈红军,战士陈祥榕、肖思远、王焯冉与战友们展现出来的中国军人之壮烈行径——

  不只是一段壮士护国守疆之感人历史;

  也诠释了大丈夫顶天立地的家国情怀;

  更是华夏儿郎以吾身荐轩辕之精神传承。

  01 永远的英雄

  自古以来,若问最艰难的职业,一定是戍边军人。

  不论战争年代,还是和平年代,困难与风险无处不在。

  即便是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了这么多年,边防战士面临的环境也极为恶劣。

  西南高原、雄鹰飞不过的地方,那里极度的严寒与缺氧;但边防战士在那里守卫祖国边疆。

  在额尔齐斯河、喀拉苏河、阿拉克别克河的交汇点,号称“蚊虫王国”,一巴掌可以打死两位数的蚊子。那里人迹罕至,但边防战士还在。

  在大漠戈壁、在丛林、在岛礁、在草原,共和国领土所在之处,便有边防战士的身影。

  正是他们的负重前行,才有了山河无恙与多数人的岁月静好。他们在任何时代都是最可爱的人最佳候选者之一。

  2020年的中印冲突,就是边防战士们负重前行的一个缩影。冲突完全由印方挑起,中国以自己的智慧和实力避免了事态失控。

  四名牺牲的解放军战士,最年轻的陈祥榕生于2001年,只有19岁,还是个孩子;王焯冉、肖思远也只有24岁,也是小青年。正常情况下这个年龄的男孩子,美好人生刚刚开始。

  营长陈红军的妻子已经身怀六甲,在他牺牲之后四个月,他的儿子呱呱坠地(那天是10月25日,志愿军入朝70周年纪念日)。生前他曾经承诺妻子:退伍后会与她一起将孩子抚养长大,如今他却失约了。

  02 高尚与卑劣

  从4月份开始,印方频繁越过实控线,试图通过搭建便桥、修建道路等方式单方面改变现状,蚕食我方领土,边防形势陡然升温。

  通常的场景是,印军碰瓷找事,被解放军战士击退。

  在5月的一次战斗中,班长李确祥和新兵陈祥榕被派往前线。

  出发前,李确祥问年轻的战友,“要上一线了,你怕不怕?”

  答曰,“使命所系、义不容辞!”陈祥榕是一个年轻开朗的小伙子,一笑就露出两颗小虎牙。

  但是走上战场,陈祥榕就是勇猛的边防战士,顶天立地的华夏儿郎。他们赶到前线后,与敌军殊死搏斗,将越线的印军赶走。

  陈祥榕记载,“面对人数远远多于我方的外军,我们不但没有任何一个人退缩,还顶着石头攻击,将他们赶了出去。”

  印军正常碰瓷占不到便宜,就开始琢磨阴招。

  二战之后,印军和所有邻居(中国、巴基斯坦、尼泊尔、锡金、孟加拉、缅甸)都发生过战争,而且经常出阴招干坏事耍无赖。

  可以说过去70多年,印军是地球村最无耻的军人群体(之一)。

  6月15日,印军对解放军布了一个卑劣的局。然后他们蛮横地打破双方军长级会晤达成的共识,再次跨越实控线蓄意挑衅。

  团长祁发宝本着谈判解决问题的诚意,按照处理边境事件的惯例和双方之前达成的约定,仅带了几名官兵,蹚过齐腰深的河水前去交涉。

  但他们没有料到,前方有一场卑劣的阴谋。

  03 壮士

  祁发宝团长和陈红军营长都是陇原走出的铁血汉子

  1979年3月,祁发宝生于武威市天祝县哈溪镇。那里在古代属凉州,自古多烈士武臣。

  1997年,祁发宝因为家境贫困选择入伍参军,进驻西藏阿里地区,开始了20多年的戎武生涯。他放弃了多次转调机会,原因很简单,使命与执着。

  他爱边关的山河日月,也爱肩头沉甸甸的责任。很多人爱繁华世界,但他爱带队组织巡逻执勤、参加边境管控行动或急难险重任务,哪怕与死神擦肩而过也不退缩。

  而且祁发宝带队有古名将之风采。

  2014年,处于边境需要,祁发宝带队每天徒步巡逻距离达30公里以上,非常辛苦。

  为了能在哨所里用上热水,让战士们在睡前洗个热水脚,祁发宝利用晚饭后到点名前的时间给大家烧洗脚水,又利用熄灯后的时间烧第二天喝的开水,经常忙活到凌晨。

  连续5个多月,100多个日夜。祁发宝在火炉前忙碌的身影,温暖了战士们的心。

  解放军这种团结与和谐,无形中提升了战斗力。反观对面印军,高种姓的军官与低种姓的士兵完全处于两个世界,隔着天然的鸿沟。

  印军为什么不是解放军的对手?并不是武器问题,也不是战术问题,而是军队结构与文化基因问题。

  但是2020年6月15日,祁发宝遭遇印军卑劣的算计。印军早有预谋地潜藏、调动大量兵力,企图凭借人多势众算计祁发宝一行。

  《解放军报》报道中描述,“他们的人陆续从山崖后冒出来,黑压压挤满了河滩……”

  参谋陈鸿宇回忆说,“我们人虽少,可拼了命也不能退呀!”

  怎么可能退让?加勒万河谷的一块崖壁上,八个大字遒劲有力。

  “大好河山,寸土不让!”

  那是刚任团长不久的祁发宝带领战士们刻下的铮铮誓言,也是边防战士捍卫祖国领土、不负先辈荣光的庄严宣示。

  面对这种情况,祁发宝组织官兵一边喊话交涉,一边占据有利地形,等待援军。

  很明显,孤独的猛虎遭遇狡猾的群狼!他面对越境的印度兵怒吼:“不愿打仗就滚!”

  根据中共最初的传统,遇到艰难险阻,干部冲锋在前。现在很多同志忽视了这个传统,但是在军中,尤其是边防战士中间,这个传统依然还在!

  印军见祁发宝一行不肯退让,便动用蓄谋已久的暴力!祁发宝他们发扬猛虎本色,与数倍于己的对手展开殊死搏斗!

  敌强我弱的情况下,祁发宝成了印军攻击的主要目标,他全身上下数道伤口,最长的一道达十几厘米,头部也遭受重创,左前额骨碎了一大块。

  看到团长受重伤倒地,营长陈红军带着几名官兵前去营救,冒着“石头雨”、“棍棒阵”,冲进他所在的位置,将包围他的印军赶走。

  但是刚救出祁发宝,陈红军又被另外一批印军围攻。

  04 山河

  陈红军出生于1987年3月,是一位典型的八零后,也是一位高知军人,看起来有些严肃。

  2009年6月,陈红军从西北师大应征入伍,研究生学历;牺牲前为机步营营长。

  陈红军冲入重围救祁发宝时,战士陈祥榕作为盾牌手一直战斗在最前面,承受了印方大部分火力,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后来打扫战场的人发现,牺牲的陈祥榕紧紧趴在营长身上,一直保持着护住营长的姿势。

  原本只需要在后方摄像取证的战士肖思远,义无反顾地加入战斗;突围后又返回营救战友,战斗至生命最后一刻。

  历史无数次证明,只要中国人团结,可以在任何时候、任何时代无惧任何对手。对付印军更是不在话下,面对众志成城的解放军,和1962年并无本质区别。

  后续增援队伍赶到后,官兵们奋不顾身、英勇战斗,当场击毙印军阴谋践行者、现场最高指挥官桑托什·巴布上校,给了印军沉重打击。

  在解放军强力打击下,印军3人在冲突中当场毙命,17人重伤不治死亡,还有数十人慌不择路跌入冰冷的河水中失踪。

  若非解放军发扬人道主义精神,救治印军伤员与战俘(真希望不救),印军伤亡更大。

  然而不幸的是,在增援前线的过程中,王焯冉和马命等战友一起渡河,第4次蹚河时有人被激流冲散……

  王焯冉和马命拼尽全力将3名战友推上岸,自己也被冻得几乎失去知觉。

  更不幸的是,救人过程中王焯冉的一只脚被卡在了水下巨石缝中。

  时间回到1950年,先遣连130多名官兵在党支部书记李狄三带领下,以牺牲63人的悲壮,将五星红旗插上藏北高原。

  李狄三病情严重时,恳请党支部不要再给他用药,把最后一支盘尼西林留给其他战友……70年后,面对滔滔激流时,23岁的王焯冉同样选择把生的希望留给战友。

  危急时刻,王焯冉将马命猛地推向岸边:“你先上,如果我死了,照顾好我老娘!”这话成了一位朴实的边关战士最后的遗言,真诚道出一颗赤子之心。

  马命获救了,王焯冉则永远倒在了边疆刺骨的激流中。

  看到这些信息的时候,我的心很热,只能写下这些简陋的文字,表达我对英雄、对解放军群体的敬意。

  山河无恙,愿远去的英雄们心安!

  05 瞬间与永恒

  这个世界是残酷的,但因为英雄的存在,让这个残酷的世界看起来不那么残酷。

  因为英雄用自己的身躯阻挡了漂浮在地球村丛林里的残酷因子。

  所以英雄的身躯,让人感受到温暖。

  祁发宝、陈红军与战友们组成的英雄群体在2020年书写的故事,不仅是解放军优良传统的延续,也是华夏文明英雄气概的体现。

  他们让我想起革命战争时代的英烈,想起自古以来神州危难之际、那些被家国情怀感召挺身而出的英灵。

  从长远的意义看,华夏文明延绵不绝的根源之一,就在于英雄不断,浩气长存。

  最后我个人希望,英雄的家人能被整个社会善待。

  为众人抱薪者,不可使其冻毙于风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5-10 16:46 , Processed in 0.093786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