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714|回复: 1

张敬伟:曼德拉——一个不朽的灵魂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12-9 09:27: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南非前总统纳尔逊·曼德拉去世,终年95岁。老人仙逝,按照中国人的说法,应该算是“喜丧”,但全球依然难掩悲痛。作为跨世纪的政治家,他无疑是两个世纪(20和21世纪)最伟大的人之一。他也许没有一些大国领袖的文治武功,但其人格魅力却足以让今天乃至后来的人景仰。他的人格与精神是不朽的。

  作为南非的反种族隔离者,他进行了长达半个世纪(1944年至1994年)的不懈斗争,铁窗生涯就近28年(1962年至1990年),终于迎来南非白人种族政权的瓦解,并成为南非第一位黑人总统。他开创了民主自由和种族和解的新南非,并和最后一位白人总统德克勒克齐膺1993年度的诺贝尔和平奖。他只任一届总统,却是南非终身荣誉总统;他被称为南非国父,更被选为南非最伟大的人。

  曼德拉既有艰苦卓绝的斗争史,又荣获了无尽的荣誉。名利于他,早就没有任何意义,他近年来出现在公众视野中,是在2010年的南非世界杯闭幕式上。

  纵观20世纪的风云史,无论是民族解放的斗士,还是各国的开国元勋,鲜有如曼德拉者。

  譬如非洲大陆上的很多领袖人物,在民族解放斗争中往往一呼百应声望崇高,但是一旦成为独立后的国家元首,则难以摆脱独裁腐败的怪圈,成为人民公敌。只能与民众共患难,无法和国民共福祉,几乎成为一些非洲领袖难破的铁律。曼德拉实现了黑非洲大陆的政治超越和人格升华,困境时坚守理念,和民众站在一起和种族隔离做不懈的斗争,当选新南非的总统后,则不恋权位,成为新南非政治民主的典范。

  对此,曼德拉在自传中强调“在历史上,不断有革命分子被贪婪打倒,他们最终被转移公共财产为己所用的贪念所压倒。他们背叛了曾经让他们名扬天下的高尚目标。”(引自十年砍柴《自由与宽恕:曼德拉传》)

  不仅如此,曼德拉在长期的斗争甚至近28年的牢狱生活中,也努力避免使自己走向神坛,因为一旦如此,他将成为道德的符号和象征,削弱了他砥砺政治现实的反种族隔离的勇士和斗士形象。因此,曼德拉和马丁·路德·金同样伟大,但又比他多了现实主义的色彩;曼德拉崇尚印度圣雄甘地,但在实践甘地的非暴力抗争时,又彰显出他顺应时势的策略智慧,正如曼德拉所言——“我按照甘地的模式看待非暴力。不能把非暴力看作是一种神圣不可违背的原则,而应当把它看作一种根据形势需要而使用的战略战术。”

  曼德拉的清醒还在于,他个人充满悲悯忠恕情怀,他斗争的目标或者说革命的指向是南非白人种族政权,而非南非白人。在这点上,他和激进的黑人复仇主义者不同。这个世界,无论是在中东还是前南,抑或是非洲,还无法摆脱民族仇杀的悲剧,国家的分离和政权的更迭已经成为民族间残杀的催化剂。

  在南非,白人种族政权的暴政,并未激活这位老人心中的仇恨,并利用其政治威望,掀起以暴制暴的动员力量,而是以隐忍坚守着自己的理想。正如他所言:“当我走出囚室迈向通往自由的监狱大门时,我已经清楚,自己若不能把痛苦与怨恨留在身后,那么其实我仍在狱中”、“让黑人和白人成为兄弟,南非才能繁荣发展”。

  与其说他是一位革命家和政治家,还不如说他是一位哲学家和宗教导师。他将在政治版图和人类思想领域,影响人类很长一段时间。人们犹记,就在几个月前他病重期间,从南非到美国,从中国到欧洲,从白人到黑人,全球都在守望和为这位老人祈祷。如今,斯人已逝,全球都在向其默祷其灵魂安息,在天国永安,这才是真正的不朽。

  曼德拉留给世人的遗产,远大于南非为他举行的国葬仪式以及美国总统奥巴马给予他的崇高赞誉。中国著名史家司马迁有句名言:“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曼德拉,以其思想的隽永和身体力行,给人类留下了厚重的遗产。他是曼德拉,一个不朽的灵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2-9 14:38:35 | 显示全部楼层
曼德拉留给世人的遗产,远大于南非为他举行的国葬仪式以及美国总统奥巴马给予他的崇高赞誉。中国著名史家司马迁有句名言:“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曼德拉,以其思想的隽永和身体力行,给人类留下了厚重的遗产。他是曼德拉,一个不朽的灵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5-3 10:01 , Processed in 0.312668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