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149|回复: 0

刘晓博:金融业,玩法变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1-13 16:51: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从2021年1月1日起,信用卡的“游戏规则”发生了一个新变化:

  存在了多年的信用卡透支利率的“上限”和“下限”,被央行取消了。

  这只是银行业的“一小步”,但它的背后却是整个金融业的大变局。

  这个变局就是:第一,政策鼓励银行收复被互联网“侵占”的失地;第二,大银行正在不断获得利好,地位将更加巩固;第三,随着金融开放力度越来越大、竞争越来越激烈,做大做强是所有类型金融机构的共同命题。

  目前信用卡透支利率上限,是每天“万分之五”,年化利率是18.25%。至于“下限”,是“万分之五”的7折,也就是每天“万分之三点五”,年化利率是12.78%。

  “万分之五”的规定诞生在1999年。执行到了2016年末的时候,鉴于中国要实现利率市场化,利率一刀切“不好看”,所以从2017年1月1日开始给出了一个7折的下限。

  但大家都知道,只要有“上限”和“下限”,就不是100%的市场化,只能说是“有管理的市场化”。

  最近两年,中国加大了金融业开放力度,尤其是中欧投资协定签署之后,门要开得更大。门打开了,“利率市场化”就要提高“技术含量”,以与世界接轨。

  所以,从2021年1月1日开始放开信用卡透支利率的限制,有推进利率市场化、迎接金融开放大时代的意思。

  当然,这不是唯一目的。在中国,很多政策往往带有“一石多鸟”的性质。

  想想看,信用卡透支的年利率在12.78%到18.25%之间波动,普通人会愿意通过这个渠道“搞钱”吗?

  只要有更便宜的资金来源,当然就不会选信用卡透支。而互联网平台,恰恰提供了更低的融资成本。

  根据蚂蚁集团招股书披露,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的12个月期间,花呗日利率可低至约万分之二,大部分贷款的日利率为万分之四左右或以下。这显然比信用卡的透支利率更便宜。

  为什么蚂蚁集团的融资成本可以更低?蚂蚁的钱,不还是从银行借来的吗?

  说到底,互联网大平台流量更好,客户群体更广泛,再加上没有线下门店,业务通过APP在线上完成,成本当然会低。至少比很多中小银行低。

  正因为如此,近年来银行传统的业务不断流失,信用卡就非常典型。比如我有两张信用卡,但过去一年几乎没有刷过卡。因为第三方支付已经满足了我的支付需求,相信很多人也跟我差不多。

  据央行公布的数据,截至2020年三季度末,全国信用卡共计7.66亿张,环比增速只有1.29%。相信这7.66亿张信用卡里,有相当比例的卡都处于半休眠状态。

  怎样才能激活信用卡业务?让它真正成为小额融资工具,才是最好的办法。也就是适当鼓励透支。想想看,最近几年花呗、白条等互联网金融产品是怎样火爆起来的?

  过去几个月政策出现逆转,蚂蚁暂停IPO,互联网小额融资产品受到政策的打压。原因是它们膨胀太快,过分诱导消费,而且没有“持牌”。打压的目的,不是为了抑制需求,而是让这些需求流向传统的银行业。

  此次取消信用卡透支利率管理上下限,就有这个政策含义。否则,传统银行的信用卡业务将逐步萎缩,日益僵尸化。

  取消“上限”和“下限”之后,信用卡透支利率是上涨还是下降?当然是下降。因为互联网平台更便宜,必然拉着银行降价。

  降价的结果呢?自然是小银行吃亏,大银行进入跑马圈地阶段。

  因为成本跟规模密切相关,发卡量大的银行成本当然会更低。

  此前有一个业内的测算:发卡量300万张是信用卡业务盈亏平衡点。这是透支利率下限存在时的盈亏平衡点。打破透支利率下限之后,盈亏平衡点或许会大幅上升到500万甚至600万张以上。

  目前信用卡发卡量最大的是工商银行,达到了1.59亿张。其次是建行,达到了1.39亿张。股份制银行的龙头是招行,达到了0.96亿张。

  这些银行本来拉存款就比较容易,还能在央行那里拿到比市场更便宜的钱,再加上发卡规模大,未来可以获得更大的市场优势。

  小银行本来就缺少吸收存款的渠道,要么找大银行借,要么通过互联网平台发行存款产品、理财产品。最近一段时间,央行堵塞了后面两个渠道,中小银行缺钱的时候,只能向大银行融资了。

  最近还有一个重要变化,也非常有利于大银行,而不利于中小银行,这就是央行刚刚公布的关于房地产贷款的“两道红线”。

  央行把银行分为5个档次,分别规定了其房贷和个人房贷可以占全部贷款的比重,具体如下:
  可以看出,7大国有银行获得了最大的市场空间,房贷比重最大可以达到40%,个人房贷比重最高可以达到32.5%。而中小银行,尤其是第四、第五档的银行,空间非常小。

  房贷,尤其是个人房贷,历来是银行的优质业务,违约率非常低。
  上图是工商银行截至2020年6月30日公司类贷款的不良率,可以看出房地产为1.41%,比批发零售、住宿餐饮、制造业、采矿业等都低很多。其中批发零售、住宿餐饮,是当前“最危险的行业”,不良率均超过了12%。

  只有公用事业的几个类别,不良率低于房地产。
  上图是工商银行截至2020年6月20日的个人贷款不良率情况,可以看出个人房贷不良率只有0.29%,堪称中国最优质的贷款。

  “两道红线”政策出台之后,房地产这类优质贷款会进一步向国有大行集中。

  纵观近来出来的一系列政策,无论是下架互联网存款产品,限制互联网平台提供贷款产品,还有房地产贷款的“两道红线”,以及取消信用卡透支利率上下限,都有利于大中型银行拓展业务。

  对于互联网大平台来说,基本上全是利空,金融业正在逐步清理门户,大幅限制互联网大平台的金融业务空间。至于中小银行,少了大平台的帮助,未来在跟大银行竞争中将处于更加弱势的地位。

  而境外的金融大鳄,也开始全面进入中国。

  未来金融行业将发生较大变化,中小金融机构,包括银行、保险、券商、信托等,都将出现一轮并购潮。不做大,未来是很难生存的。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4-4-20 17:52 , Processed in 0.093759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