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3564|回复: 0

小二胖:中欧投资协定,一张图展望未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1-6 08:31: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这2020年这一场全球的疫情中,中国地狱开局,梦幻结局。

  不仅率先控制住疫情,恢复经济,而且在欧美还在面对第二轮疫情的苦苦挣扎中,独善其身。

  我们不仅搞定了香港的风景线,印度的边境挑衅,有理有据有节的回应了美国,还达成了两个重磅协议,RCEP和中欧投资协定。

  最重要的是中国经济的复苏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新冠疫情对全球经济和金融市场的冲击。

  目前,中国全球最大的三个贸易伙伴:第一是东盟,第二是欧盟,第三才是美国。

  第四和第五大贸易伙伴分别是日本和韩国。

  现在中国是一只手拉着东盟(RCEP)、一只手拉着欧盟(中欧投资协定)。

  现在前五大贸易伙伴里的4个已经紧密的团结在了一起了,利益绑定才是最坚固的友谊。

  北美、亚太和欧洲三分天下的世界经济版图中,欧亚大陆通过两个协议和两条路,紧紧的连在一起。

  两个协议就是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和中欧投资协定。

  两条路就是路上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

  RCEP在11月的时候已经写过了《时局图,深度解读RCEP》,当时文中就展望了中欧投资协定,没想到1个月后便成为了现实。

  今天咱们再说说中欧投资协定,在此之前,我先给大家看一组OECD的数据:

  OECD(经合组织)是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简称,是由36个市场经济国家组成的政府间国际经济组织。

  2020年12月1日,世界经合组织(OECD)公布了《世界经济展望报告》,OECD预测,2020年,世界GDP下跌4.2%,2021年增长4.2%

  2020年,美国GDP增速为-3.7%,2021年GDP将增长3.2%,

  2020年,日本GDP增速为-5.3%,2021年GDP将增长2.3%,

  2020年,欧盟GDP增速为-7.5%,2021年GDP将增长3.6%。

  2020年,中国GDP将实现2.1%的增长,也是唯一在2020年实现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2021年,中国GDP增速将高达8%。

  OECD表示,未来中国经济对世界的贡献和影响力将越来越大,预计到2021年,中国将贡献世界经济增长的三分之一以上。

  2020年12月24日,英国和欧盟宣布了英国脱欧后的英欧贸易协议。

  随后,中欧投资协定便浮出水面。

  欧盟在英国脱欧后重新确定与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的关系。

  2020年适逢中国同欧盟建交45周年。

  就在2020年即将结束的时候,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德国总理默克尔、法国总统马克龙、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举行视频会晤。中欧领导人共同宣布如期完成中欧投资协定谈判。

  世界两大力量、两大市场和两大文明,在此刻更加的紧密的连接在一起。

  2019年的统计数据,欧盟是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第二大进口来源地、最大出口市场。

  中国是欧盟第二大贸易伙伴、第一大进口来源地、第二大出口市场。

  欧盟GDP约为15.6万亿美元,中国约14.2万亿美元。

  双方经济规模相当,因为产业发展水平不同,互补性也较强。

  这次谈判成果涵盖市场准入承诺、公平竞争规则、可持续发展和争端解决四方面内容。

  这就进一步消除中欧双向投资的壁垒,打造横跨欧亚大陆东西两端的投资循环圈。

  我再说一个数据,欧盟对华投资只占中国吸收外资的5%,中国对欧投资仅占欧盟吸收外资总量的3.4%。

  2016-2019年中国对欧盟直接投资金额维持在100亿美元左右,投资规模几乎停滞不前,2019年欧盟对华投资金额73.1亿美元,同比下降29.9%。

  中国和欧盟的数据和彼此的经济体量是非常不对称的,这意味双方具备着巨大的投资潜力和市场机遇。

  我们一起回顾一下谈判的历程:

  达成共识

  2012年2月14日,第十四次中欧领导人会晤在中国北京举行。会后发布联合新闻公报,对启动中欧BIT谈判达成共识:双方领导人同意,一项内容丰富的中欧投资协定将促进和便利相互投资,双方同意尽早启动谈判进程。

  宣布启动

  2013年11月20-21日,第十六次中国-欧盟领导人会晤在中国北京举行,期间发表了《中欧合作2020战略规划》,双方共同宣布启动中欧投资协定谈判。

  谈判开启

  2014年1月21日-23日,中国-欧盟投资协定首轮谈判在北京举行,中欧双方就谈判安排、谈判可能涉及的议题等内容展开充分磋商。

  2014年3月24日,第2轮中欧投资协定谈判在比利时布鲁塞尔举行,双方就投资协定的概念性问题进一步交换意见。

  文本谈判(第4轮~第18轮)

  2015年1月20-23日,第4轮中欧投资协定谈判在比利时布鲁塞尔举行,鉴于中欧双方分别于2014年4月和12月提交了各自建议文本,从本轮起双方开始正式的文本谈判。

  在2015年11月30日-12月4日第8轮谈判中,双方就制作合并文本作出了安排。从2016年1月开始,双方将以合并文本为基础,推进实质性的文本谈判。

  文本和清单谈判(第19轮~第31轮)

  2018年7月16日上午,第二十次中国-欧盟领导人会晤宣布,中欧双方交换了投资协定的清单出价,标志着中欧投资协定谈判进入新阶段。

  2018年11月,经过19轮磋商,12次会议,谈判双方对文本中投资自由化和投资保护的部分重要条款达成一致,对投资市场准入方面的清单出价进行实质性谈判。

  取得决定性进展

  2019年4月9日,第二十一次中国-欧盟领导人会晤在比利时布鲁塞尔举行,《第二十一次中国-欧盟领导人会晤联合声明》明确,双方承诺2019年将在谈判中,特别是投资自由化承诺方面,取得结束谈判所必需的决定性进展,以便在2020年达成高水平的中欧投资协定。

  确定时间目标

  2020年9月14日晚,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同欧盟轮值主席国德国总理默克尔、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共同举行视频会晤时指出,加快中欧投资协定谈判,实现年内完成谈判的目标。

  剩余问题谈判(第32轮~第35轮)

  2020年9月21日-25日,中欧双方举行第32轮投资协定谈判。按照2020年9月14日中德欧三方领导人视频会晤关于年内完成谈判的要求,双方围绕文本和清单剩余问题展开谈判,取得积极进展。

  2020年12月6日-11日第35轮投资协定谈判,双方围绕文本和清单剩余问题展开谈判,取得积极进展。

  最后,总结一下。

  (1)中欧投资协定是什么?

  协议开始于2014年,旨在确保欧洲和中国的公司互相在对方市场进行更多的投资。

  其中最关键的一点是:制定一个普遍规则,规定谁可以在哪些领域投资,以及建立适应于双方市场的基本游戏规则。

  中国首次对包括服务业在内的所有行业以负面清单的形式作出承诺,欧盟也作出高水平市场准入承诺。

  双方还决定,在绝大多数行业不对高管、本地研发等设限,并全面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

  (2)中欧投资协定和自贸协定RCEP的区别?

  今年中国与14个太平洋地区国家签署了自由贸易协定,建立了世界上最大的自贸区RCEP。

  但是,中欧贸易协定距离这种深度整合还有很大的潜力。中欧之间的最终方向肯定是建立自贸关系。

  (3)协定的主要难点和分歧是什么?

  第一个是公平竞争环境问题。主要体现在欧盟希望确保欧洲企业相对中国国有企业的非歧视性监管待遇,要求中国提高国家补贴的透明度。

  而中方的立场显示中国不希望将国企政策被“公平竞争环境”原则一刀切,力求保障国有经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的重要地位不受动摇。

  第二个是市场准入问题。欧盟要求改善中国在电信、计算机、生物技术和新能源汽车方面的市场准入。而中方也在争取进入欧盟市场投资某些行业(如电力和其他能源)的自由准入。

  第三个是,欧盟投资保护主义。新冠疫情后,欧洲的投资保护主义上升,加强医药、生物技术、基础设施等领域的安全考虑及投资审查,并且拟在5G领域制定网络安全框架。

  (4)协定为何迅速敲定?

  中国和欧洲从2014年就开始磋商这份投资协定,但进程一直都很艰难,甚至还出现过倒退。

  但是,2020年的夏天,磋商突然重回轨道,在这几个月间,德国在其中发挥了很大的推手作用。

  中国和欧盟彼此都做出了决定性的让步,最终使得这份协定顺利完成了。

  德媒称,在德国作为欧洲理事会轮值主席国任期仅余最后两天之际,在默克尔的推动下,这一长达7年的谈判终于宣告完成,德国联邦政府将其称为“总理的巨大成就”。

  德媒“每日新闻”表示,这份协定既不是自由贸易协议、也不是投资保护协议,而是规范了欧洲企业进入中国市场的机会,反之亦然。

  中欧投资协定谈判原则上完成只是“第一步”,随后将就该协定的确切法律文本和“重大技术工作”进行进一步谈判。

  欧盟委员会预估,该协定的最终签署或将在2022年初完成。

  (5)中国能从中得到什么?

  首先,事实上宣告了美国围堵中国的企图阶段性破产。

  其次,协议从法律角度确保了中国投资者得到受保护的平等的市场准入。

  中国拥有41个工业大类、207个工业中类、666个工业小类,形成独立完整的现代工业体系,是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当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

  中国产能竞争力能够得到有效地释放。

  过去,中欧贸易协议谈判最大困难之一是中国要求进入欧盟能源市场,而这个涉及国家安全的敏感议题。

  该协定将让中国企业在互惠的基础上进入欧洲能源行业。

  最后,这份协议也是互惠互利,合作共赢的。

  (6)欧盟从中得到什么?

  由于中国许多领域不完全对外国投资者开放的现状,将随着投资协议的敲定而改变。

  中欧投资协定消除了欧盟国家在中国投资某些行业的障碍,如新能源汽车、云计算服务、金融服务和健康等。

  它也将使中国的制造、建筑、广告、航空运输和电信业向欧盟企业开放。

  该协议还旨在消除在中国投资的障碍,比如某些行业的合资要求和外国所有权上限。

  例如,想在中国千万人口城市经营私立医院的欧洲公司,今后不再需要合资。

  德国的汽车产业从中获得更大的利益:德国大众产量的一半都销往中国,奔驰最主要的市场是中国。有了欧中投资协议,德国车企今后还可以涉足中国电动汽车市场。

  最重要的是中欧投资协定是互利共赢的,不仅有利于中欧双方,也有利于世界经济复苏增长。

  默克尔一直认为全球权力重心向亚洲转移是无可避免的。

  中国在崛起,欧洲在衰落,这也是欧盟在见到北京做出让步时果断签署协议的主要原因。

  不过,这份协议最大输家就是全球地位进一步降低的美国。

  即使特朗普的竞选对手,民主党的拜登入住白宫,已经恶化的美德关系再无法恢复到从前的状态。

  就在中欧投资协定公布的第二天, 2020年12月31日,美国宣布对德法进口商品加征关税。

  美国对来自法国和德国的部分商品征收额外的惩罚性关税,其中包括来自法国和德国的飞机制造零部件、部分葡萄酒、干邑白兰地和酒精类饮料。

  也是在同一天,中国政府宣布,新冠疫苗为公共产品,免费为全民提供。

  新加坡政治学者马凯硕嘲讽西方想要傲慢地按照自己的构想来塑造人口规模第一的大国。

  “一个不到250年历史、人口只有中国四分之一的美国,凭什么想要改变中国、而不是被中国改变?”

  2021年是中国“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也是欧盟实施大规模复苏计划的启动之年。

  欧美是时候要学会和当前的中国共存,而不是和一个他们所构想中的中国共存。

  所以,请打开遮光板,收起小桌板,调直座椅靠背,我们即将起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GMT+8, 2025-8-17 00:32 , Processed in 0.093768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