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804|回复: 0

卡夫卡不忙了:信用收紧了?资产开天窗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12-10 16:42: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双11永煤信用债暴雷以后,市场上的公司债都发不动了,国企信仰破灭,民企瑟瑟发抖,知名网友曹山石突然在推特上写了一行:下一个,苏宁!

  吓得资本市场屁滚尿流,苏宁赶紧出来辟谣,然而苏宁债毕竟还是暴跌了。

  随便贴一个上个月市场某天的行情截图。

  看到了没,其中蕴含的商机啊,我如果是苏宁,啥都别说了,找各种小号自己买买买,到时候发一个回购通知,套利不要来的太爽,基本等于是负利率发债。

  然后,昨天苏宁的公告来了:

  可惜,发财的机会转瞬即逝,在你还没回味过来,一切就都过去了。

  (以上一切都是本人随便胡诌的,并没有说苏宁是这么干的!)

  之前有些财经号东抄西抄,说苏宁要完蛋,我就呵呵哒一下。

  现在的中国虽然紧信用了,但实质上全世界的资产价格都上涨了。

  苏宁背后有阿里呢,当然,蚂蚁是服了,但毕竟体量在那里,如果换个思路去考虑信用的问题,只要在紧信用的时代能扛过去,苏宁它是一个多好的资本载体啊!

  当然,你说苏宁主业不赚钱,你看世界第一电商亚马逊,它又何曾正儿八经赚过钱呢?

  拼多多到现在还在亏损,京东亏损了十几年,今年趁资本市场行情好,忙不迭的分拆公司上市。

  苏宁主业当然不赚钱,但备不住人家资产多啊,人家的小伙伴也多啊,分拆一下,到资本市场卖一下,兄弟们会带着一群人就能把股价给你送上去,左右不过是洋葱买单,更何况人家拥抱新经济,大把噱头可以搞起来。

  所以啊,人云亦云,都是傻叉!

  永煤之所以最后会暴雷,主要是现金流断了,零售企业其实现金流都还好,所以你东哥能持续亏十几年还能面不改色。

  我这个公众号开张以来,说得次数最多的是教育大家正确理解债务问题。

  债务永远不是问题,只要别人不逼着你还债,你亏了10个亿有什么要紧?如果市场能给你掏20个亿来补窟窿,你会有问题吗?

  其实债务问题最麻烦在错配,引发连锁追债杀,一杀狠了就是多杀多,即便是有偿还能力的人,他面对陡然逼债也是懵了。

  为什么要紧信用,因为信用这玩意,在金融资本手上有很多种算法。

  比如说马校长的花呗,大学生养一养,随便也能搞到几千块的额度,这些钱不需要你任何抵押,那是纯粹根据所谓的大数据算法,给你定的一个信用额度。

  但是如果遇到大环境很糟糕,一大批大学生们在各个平台都大量透支了自己的额度,然后这些人的父母也玩买买买HIGH了,家里只有负债,没有存款,那么问题就要来了。

  我们来看永煤们,其实是一个道理,银行间市场资金充裕,理财发了很多,还有那么多的保险公司,都想买资产,所以大家很潇洒的放信用,也不管永煤到底有没有收入,人家看中的是爸爸带国字头,吃准了最后会有人来兜底。

  结果父子之间话没有说清楚,钱到期没有人还了,怎么办?于是爆发连锁信用危机。

  债券标的动不动就打七折、六折是什么概念?

  市场上的资金一下子都傻了,疯狂逃离债市,于是大家的信用债都发不动了。

  于是有些计划玩借新还旧的,只好流着泪打算违约了,于是恶性循环,债更发不动了。

  欧美在08年次贷危机以后,都大搞直升机撒钱,这些钱都是投放到信用债市场上的。所以大量像永煤这样的僵尸企业因为能源源不断的从市场上借到钱,所以化身不死鸟,但借了钱是要还的,除了本金还有利息,还有损耗,所以今年10亿,明年就要11亿,窟窿越滚越大,最后美联储只好用上了核动力的印钞机,才能让经济不出大篓子。

  但如果长期这样搞下去,最后大家都要被拖累死。

  那么有没有解决办法呢?

  其实把资产处置一下,然后拿去证券市场卖掉,以后像美国那样,用股市代替房地产市场作为增发货币的锚定物就可以了。

  说回到苏宁,如果人家分拆几个公司上市,做多几千亿的市值,还当心暴雷吗?

  你看我东哥不就刚上了个京东健康?一下子多了几千亿,还有谁担心东哥没钱还你?

  而且,债市上的钱那是欠债还钱,股市上弄来的钱,那叫股权投资,你亏得割肉也不能埋怨别人半分。

  再深一点说,这个市场到底是怎么回事,难道大家不清楚?

  只要源源不断的钱来支持,你的价值永远不会垮塌。

  所以信用债市场一萎缩,管理层立刻送温暖来了。

  险企股票投资上限升至45%,你以为这是逼着保险公司买股票吗?其实这是无奈之举,再也不能像以前那样瞎放信用了,信用债降下来的额度,用股票市场来代替一部分,逼着金融机构一起转变思路,再也别把僵尸企业放进来绑架爸爸了。

  其实说来也是一把辛酸泪,机构们收着商业银行的利息,倒逼政府搞足额信用背书,三令五申让你们不要瞎搞,人家不听,非要浪的飞起。

  上周工银理财被带走了两个,一个是固收处长,一个是交易室的处长。

  其实发债猫腻多得很,代理发债油水很足的,只要有大把类似资源,当个掮客,做做结构化产品,搞定大行理财的,保险公司资产部的,随随便便一把就够深圳买房了。

  说多了就坏了规矩,我不说了,但有些事涉及到巨额资金,利令智昏,很难去禁止的,出了事被绕进去的也多。

  金融深水池里,到处都是雷,放水一时爽,拆雷泪两行。

  所以我一直说紧信用是件好事,重拾当铺思路,这也是马总统提醒过的。

  现在的问题就是怎么夯实资产,把虚空的信用,变成实在的产业,这很考验操作水平。

  所以不能有疯牛,猛牛,夯实资产是细致活,要慢慢来,你还没来得及秀技术,那边收割机早就把韭菜都割自己家去了,那还搞个啥子?

  但必须有牛市,没有牛市,拿什么来拉高资产估值呢?

  当年特斯拉市值400亿美元的时候,负债一百亿美元,大家都怕怕,现在人家市值6000亿了,一百亿小意思,是不是这个道理?

  所以现在你们也别骂某队了,人家的苦心是呵护慢牛,有些负责慢,有些负责牛,你踩到了慢上去了,就别怪人家不让你牛了。

  所以这几天回调,根本没啥好怕的,北上天天疯狂买,不是因为我A资产有多好,而是可以预见,美联储明年会更猛的放水,都疯了。

  我换了个笔名叫卡夫卡不忙了,打算静下心来,好好把两汉写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GMT+8, 2025-7-16 01:29 , Processed in 0.171928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