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4005|回复: 0

蒋校长:现在就摘下口罩,对得起他们的牺牲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11-28 17:48: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最近这两周,全国的疫情又有一些反弹的苗头。

  天津、上海、内蒙古等地又陆续出现了本土新增病例和无症状感染,初步查明,感染源依然是来自国外的冷链运输货物。

  天津、上海、满洲里都紧急完成了核酸全面检测,但所幸,感染链条并未全面扩散,中招的都是冷链运输从业者和几个密切接触者。

  目前来看,我们在境外输入病例的防控和切断上,已经做的非常出色了。从减少航班到逐步复航,大半年里天天都有几个甚至几十个境外输入病例,但我们都掐的死死的没有感染到本土。

  但冷链藏毒这个,太防不胜防了。

  天津的核酸全面排查

  国外可能就是一个车间里有两个感染者,可病毒就能随着货物漂洋过海的来到中国,我们的冷链运输从业者一不小心就中招。

  切断进口冷链运输食品,或者是对进口商品表面进行全面核酸检测,亦或者说在所有的运输和储存场所内全实现医院级别的防护条件,这都不现实。

  但建立相应的熔断机制,似乎是个可行的方案

  物流运输从业者,工作环境相对艰苦,工作强度又大,一个不小心就暴露在危险环境下然后感染,这都是非常正常的现象。

  所以,最近疫情防控的压力陡然增大,根本不是我们防控工作上出了问题,而是国外的情况更严峻了。

  美国一天新增奔着二十万去了;

  另外,据央视新闻消息,平均每40秒美国就有1人死于新冠,而这个数字,三个月前还是每80秒

  英法德意这些欧洲国家今天你一万八,明天我两万六的比赛一样;

  还有日本,之前连着三四个月,每天四五百的新增,既没有控制住,但也没失控。

  本来大家都习惯了这个速度的时候,这个月开始,每天的新增翻到了一两千,最多的一天单日暴增3180例,是今年3月份峰值的四倍!

  但大家都不停工,生产生活照旧,和我们的贸易往来也照旧。

  所以原来一批货1000件里,可能携带病毒的有10件,现在变成了100件,我们的工人被感染的风险当然加大。

  局部的,小范围出现几个感染者,以我们现在的经验和能力,完全能够轻松对付。

  真正让人揪心的是,我们普通人的防控开始松懈下来了。

  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觉得疫情已经过去了,觉得病毒的存在,已经是很久很久之前的事情了。

  因为我们国内实在是太安全了。

  9月和10月,我们接连经历了两场大考。

  第一场是大学全面开学,没有一个高校内出现聚集性疫情;

  第二场是十一黄金周,我们在大规模人口流动中完全控制住了感染风险。

  这两场考试,我们交出了满分的答卷。

  国内安全的时间越长,大家的防控就越松懈,可国外却越来越危险,我们的风险也就越来越大。

  春夏病毒活性减弱,国外的情况相对好些;秋冬利于传染,感染人数就翻倍一样的暴增。我们的防控压力,也和他们的疫情状况成明显的正相关关系。

  老蒋保守的估计,这个情况至少要持续三年以上。

  这绝不是危言耸听。

  因为,以其他国家的防疫水平来说,想要控制住疫情其实只剩一个办法了。

  那就是全民接种疫苗。

  有人说不对啊,辉瑞的疫苗临床三期结果不是都出了么,有效率达到95%,已经投入到批量生产当中了,有的国家都开始采购了,全面接种应该也很快吧?

  确实,辉瑞疫苗的三期临床效果确实显著,也已经开始了大规模的生产并进行交付,但这并不代表全球绝大多数人有机会接种疫苗进行防护。

  最大的难点在于保存和运输。

  辉瑞采用mRNA技术路径生产的疫苗,需要在-70℃的低温条件下保存,否则就会快速失效。

  -70℃这个保存规格,据CDC的说法,含美国第一医疗机构的梅奥诊所在内的一半以上的美国医疗机构,都没有办法达到。

  美国CDC国家免疫和呼吸疾病中心主任南希·梅森尼尔博士称,就医院冰箱保存环境来看,疫苗连24小时都坚持不到。

  辉瑞已经表示,要拿出20亿美元,为疫苗打造专用的冷链集装箱进行运输和储存,但同时,辉瑞也做出了警告:每天打开保温运输箱不能超过两次,每次应该在1分钟之内关闭。

  这就意味着,这个箱子容量不能太大,否则一旦管理不善的话很容易造成整箱报废,损失惨重。

  当然这个箱子也不能太小,否则不停的开关补充疫苗,失效的风险和运输成本又会太高。

  等等,非洲和印度这两个地方还有超过30%的地区没通电呢。

  截止2017年,未通电人口数排名非洲基本包揽前三十

  所以如此严苛的储存和运输条件,意味着辉瑞的疫苗使用范围只能是极少数发达国家。

  要想靠辉瑞的疫苗救世界,那得等着亚非拉美国家都完成工业化再说了。

  那我们的疫苗呢,之前国药集团的疫苗不是已经给5.6万人注射没有一人感染吗?我们的疫苗能快点挽救世界么?

  严格意义上来说,其实我们的进度是落后于辉瑞疫苗的,因为国药集团给这5.6万人注射,并不是真正的临床三期试验。

  由于没有对照组,所以我们并不能验证究竟是我们的疫苗有效,还是接种人员注意防护或者是环境安全。

  而辉瑞的疫苗的三期临床试验采取的是双盲试验,4.3万志愿者中,随机给一半人打疫苗,另一半人打安慰剂。

  最终发现170个感染的志愿者中,有162个是安慰剂组,8个人是疫苗组,所以疫苗的有效率是95%。

  当然,这样看的话对我们并不公平,我们三期临床试验之所以能被他们后来居上,是因为我们国内根本没有符合试验标准的感染环境了,打安慰剂还是打疫苗,在国内都不会感染。

  所以我们只能把三期临床试验挪到了国外,进度也会更慢一些。

  而除此之外,我们的疫苗还有一个缺点,就是由于采取的是灭活病毒这一技术路径,所以产能相对较低。

  为了保证安全,我们必须要对病毒100%灭活,这对现有实验室的规格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因此导致产能较低,而且由于是灭活病毒进入人体,在触发免疫系统响应时也需要更高的剂量。

  所以,即便我们的疫苗能获批上市,短时间内的产量也根本不够全世界分的。

  全世界除中国以外的其他国家,在数年之内都无法完成疫苗的全面接种,而我们防控境外病例输入,防控冷链运输带毒的压力将持续存在。

  而更让人揪心的是,在这样的境外疫情压力之下,我们的警惕却开始放松了。

  在恢复正常生活与疫情防控之间,我们必须取得平衡,而口罩,就是我们在防控病毒时最重要的,也是最后的防线。

  但在室内公共场合甚至是地铁车厢里,有越来越多的人已经开始摘下了口罩。

  大家的心态也很单纯“反正也没有病毒了,还带口罩干嘛”,仿佛肆虐的病毒、被关在家里的煎熬,这都是很遥远的事情了。

  可我们还记得这场战疫我们是如何胜利的么?

  钟南山院士在年根底下,紧急踏上去武汉的列车亲赴险境。

  84岁的老人,在最繁忙的春运线路上,只买到一张无座的站票,在餐车的车厢里疲倦的靠在椅子上休息。在实地调查之后,他明确的做出了定论:确定存在人传人。

  李兰娟院士亲自率团队驰援武汉,支援压力最大的省人民医院。

  49个日日夜夜,在ICU病房里从早上八点忙到凌晨两点,还要抽出时间参与浙江重症患者的视频会诊并为国家疫情防控献计献策,这个“无所不能”的战士,也已经是72岁高龄的老人了啊。

  全国42000多名医疗人员驰援湖北,流血流汗又流泪的冲到前线。

  年轻的护士们为了节约穿脱防护服的时间,把满头长发的自己剃成“假小子”,任防护面罩在脸上压出印迹甚至是血痕,她们无怨无悔。

  还有无数收入微薄的平凡老人,捐空家底也要帮助武汉度过难关。

  重庆87岁的独居老人倪素英,把卖小商品的攒下的20万积蓄全都捐了;

  杭州退休工人戚宝星,捐出10万退休金后卡里只剩下13块7;

  89岁的抗美援朝老兵卢加丁,饭都顾不上吃步行三小时到到镇上,从皱皱巴巴的存折里取出一万块交到派出所民警手上。

  “本来以为能多凑点,但就这么多了,可别嫌少啊。”

  还有那些永远离开了我们的人。

  李文亮的微博下依旧热闹非凡,他成为了无数网友温柔的树洞——

  “今天好累啊。”

  “李医生,我谈恋爱了,他对我很好。”

  “中午吃点啥啊,要不吃炸鸡啊?”

  可千万别忘了,是他用生命给我们拉响了警报。

  普通的社区诊所医生王兵,在疫情武汉疫情最严重的时候仍然坚持开门接诊,救治轻度感染者,最终不幸感染离世。

  这个73岁的老人和她的诊所陪了全小区20年,却永远倒在了这个2020年。

  最美护士梁小霞、张静静,因为支援武汉时过度的劳累,晕倒在工作岗位后再也没有醒来。

  她们从死神手里拉回了那么多病人,可我们却没能留住他们......

  如果说关于病毒的记忆我们已经模糊,那这些人为我们的付出我们还记得吗?

  今天国内的安全,是无数英雄们用他们的汗水泪水甚至是生命换回来的。

  但新冠病毒有多狡猾,感染能力有多强我们都很清楚。

  一时的松懈,多数人的疏于防控,它很可能就会卷土重来。

  那样的辛苦,你还想让他们再受一次吗?那样的牺牲,你还想让他们再挨一次吗?

  疫情还未过去,危险依然存在。戴好口罩,注意防护。

  铭记英雄最好的方式,就是捍卫好他们的战果。

  保护好我们自己,别让他们再拼一次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5-15 09:25 , Processed in 0.140736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