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329|回复: 0

智谷君:美国大选后,中国内循环将发生重大变化!2021年,这些城市房价必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11-8 17:57: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01

  被许多人忽视的大事

  这两天,关于美国大选满屏皆是真假难辨的消息。满天乱舞中,一则关系中华民族百年基业的大事被忽略了。

  前两天出炉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提及要:

  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制定人口长期发展战略,优化生育政策,增强生育政策包容性

  这无疑发出了非常明显的信号:中国将进一步调整计划生育政策。

  我之前写了《中国即将发生12个巨变》一文,预测中国在十四五期间将放开三胎,实质性地取消计划生育。结果真的被我猜中了。

  这个月的1号,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正式铺开了。等到结果一出,实质性放开计划生育便倚马可待。

  在乱糟糟的世界里,没有比这个好消息更令人宽慰。

  再过几年,中国就不再是世界人口第一大国了,这个宝座将让位于普通中国人最看不起的阿三,世界工厂的移位也将随之变得越来越有现实性。欧洲绿化,而白人却不愿意生小孩,让西方文明靠近了衰亡的分水岭。美国通过掌控移民的闸门,来调节国内的经济活力……

  未来的竞争,说到底是人的竞争。一个满街都看不到几张年轻人面孔的国度,一定会逐步失去竞争优势。

  如果不加以改变,预计到这个五年计划的末期,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将达到3亿,到2030年,中国四分之一的人口在60岁以上。

  所以,进一步调整计划生育政策显得非常的紧迫,宜早不宜迟。

  可能有些朋友第一反应会觉得,没用!现在生育成本太高了,很多人都不想生了!

  有这种想法是很正常的,因为之前不管是放开单独两孩、还是全面放开二胎,刺激效应确实并不强烈。

  但我觉得很多人忽略了一点,就是在十八线小城和乡镇里,有很多农村人口本来就可以生育两个小孩(首个是女孩等情况下)的。你放不放开二胎,对他们其实并没有什么影响。

  所以之前的政策,其实际惠及人群主要是生活在北上广深,以及强二线城市的人。那里房价高昂,教育成本高昂,而且不婚主义、丁克精神又随处可见,效果当然不是很理想。

  放开三胎就不太一样了。它可以下延到养育成本不高、观念传统的广大县城地带,真正蔓延到有潜在生育需求的人群里。

  那可是几亿人口的存量啊。效果多少是不一样的。

  02

  抢人大战变成生人大战?

  人口的扩张,对于中国构建内循环的格局,具有不可低估的意义。

  英国史学家霍布斯鲍姆觉得,要扩大国内市场有四种手段:一个是人口增长,它会创造出更多的消费者(当然还有更多生产者);二是人口从非货币收入转向货币收入,由此也会创造更多消费者;三是人均收入提高,创造更好的消费者;四是规模化生产,降低工业品价格,替代其他较旧的昂贵进口品。

  这些手段中国都有在用。像扶贫攻坚战,实际上就是在打破一亿贫困人口的自给自足小农经济,让他们融入市场经济获取更多的货币性收入。又比如说中国制造2025,产业转型升级,就是为了让更多的人买到质高价廉的东西。

  中国早有谋划和布局。不过,第二种至第四种手段,政府需要花费巨大的人力和物力去主导和干预,非常辛苦。唯有第一种手段最轻松。发个政令放松生育红线,剩下的就交给社会上的男男女女就好了,效果立竿见影。

  它考验的,无非是有关部门的“魄力”,有没有为民族百年基业着想的“担当精神”。

  有些人的一念之间,就决定了整个民族的未来啊。

  1980年,中国人口的年龄中位数仅有22岁。2015年变成了37岁,预计再过十年将升至43岁。

  43岁啊,放非洲都是当奶奶的年龄了。到时候的抢人大战,哪还有什么年轻人可以抢啊,发福的秃顶大叔才是主角把。

  所以啊,现在那些处于中年危机的35岁码农,别着急找阳台哈,再熬几年就是你们的春天了。

  我相信,一旦放开三胎实质性取消计划生育,风靡全国的抢人大战将迅速演化成生人大战,发放婴幼儿保教费、延长陪产假、提高生育医疗费用待遇等等戏码轮番上演。

  虽然努力了不一定有用,但不努力结局一定会更糟,大家统统都得内卷化。

  到时候就是比谁的口袋子有钱,谁更有鼓励性。

  03

  为什么一定要内循环?

  美国大选不久就能出结果了,不管拜登还是特朗普,新一任美国总统的执政纲领都会深刻影响全球地缘政治格局。

  在这样的节骨眼上,十四五规划提及优化生育政策,增强生育政策包容性绝非偶然。

  特朗普如果连任,将会在自我放飞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对华强硬更加没有底线和疑虑。他发誓要让制造业回流,从中国回收100万个制造业工作岗位。

  拜登也强调要重建部分供应链,恢复美国的制造业,减少美国对中国商品的过度依赖。实际上,就是坚持中美制造业脱钩的方向不动摇。

  为此,他提出了一项雄心勃勃的“买美国货”提议,计划增加对美国公司的联邦资金拨款,推动“在全美国制造”。

  可想而知,以后中国寻找过剩产能的出口难度要更高。这也是为什么中国要在此时调整计划生育红线的外因所在。

  上层一定知道,只有内需市场的扩大,中国的产业升级才有机会。

  为什么我会这么说?想想19世纪的英国是如何登顶世界第一,你就明白了。

  之前很多史学家都好奇,为什么一百多年前,在众多西方国家当中,第一次产业革命偏偏会砸在英国头上,让英国一跃步入工业社会?

  论人口,1750年英国只有570万人口左右,而法国有2100万,劳动力成本更低廉啊?论科学,德国、法国的发明创造同样层出不穷……

  英国率先爆发工业革命,有两个很大的原因:第一是英国有非常丰富的煤炭资源,第二英国通过强大海军拿下了最为广阔的殖民地,非洲、北美洲再到远东,其商品市场一下子从几百万扩张到几个亿,极大刺激了新技术的产生和应用。

  以前英国困于几百万人的小市场,根本就没有动力去琢磨新技术,去规模化生产。如果有哪个工厂主这样干,他家的产品一定会滞销卖不出去,亏到底裤都没了。

  但是当一个几乎无限容量的大市场出现时,事情就不一样了。他一定会想尽办法快速提高生产量,以赚取更多的钱。所以,有没有庞大的消费市场,是非常重要的。

  高层当然知道这一点,所以我们现在看中国的动作,其实就是在存量和增量上做文章。

  扶贫、全面奔小康,以及IPO全面注册制、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让国内居民分享到海外金融资产的增值红利)等,都是在做大存量人口的内需消费力。

  放松计划生育,设立国家移民管理局等,是在扩大增量人口的内需市场。

  中国通过这些手段来更新全社会的消费力结构,最终倒逼新技术、新工艺的诞生和应用,加速中国制造2025计划的实现。

  04

  2021年哪些城市必涨?

  黄奇帆指出,世界任何一个强国一定是内循环的经济占GDP的80%以上,外循环的经济占20%以内,美国如此,德国、法国、英国、日本亦如此。而目前中国外向型经济占比32%,“超标”了十几个百分点。

  未来中国一定会加速做大内循环经济。

  在这种新的格局之下,中国会发生一系列的连锁反应。比如说,作为军工大市的西安,价值会被重新评估。投资驱动模式的天津,房价一定会持续下跌。而以内销为主的佛山,经济会比出口导向型的东莞更为受益。

  再比如说,伴随着新生儿的增长,内循环经济的充实,它会释放出更多的刚需需求,更多的改善性需求,对房地产造成新的刺激。

  虽然说房地产已经告别了黄金时代,但它仍然是这个白银时代里,我们对冲时代风险的最好工具。

  你看这几天蚂蚁本来都要上市了,监管层一个约谈,杭州多少个亿万富翁的梦要延迟变现,至少半年后才能重启IPO,这时间成本有多大?

  再加上估值砍价,新的IPO价格可能会下滑一半,这里头蒸发掉的财富有多少?

  无数经验告诉我们,股市的东西说缩水就缩水,只有楼市里才能找到最稳定的资产。

  在我心目当中,眼前这个充满变局的大时代里,房子绝对是财富最稳定的锚,没有之一。

  90年代的日本之所以会陷入失去的二十年,导致房价腰斩,很大一个原因就是太早开放了资本账户。

  当年美国对日贸易逆差很大,类似于今天中美的局面。美国认为说,日本金融业太封闭,兑换不自由,使得日元汇率长期被压制贬值,获得了对美出口的不正当优势。

  后来在美国的压力下,日本走向了资本项目的自由化,这才有了后来的广场协议下,国际热钱大进大出,导致房价泡沫崩裂的故事。

  中国吸取日本教训,一直把资本账户的开放时间表拿捏得死死的。所以主动权一直在自己手中,跟日本有本质的不同。如此,中国护住了自身最大的命门。

  这也是中国应对贸易摩擦、构建内循环格局的底气所在。

  在前几天发布的十四五规划建议中,高层提到:要推动金融、房地产同实体经济均衡发展,实现上下游、产供销有效衔接。

  实际上已经释放出一种利好楼市的信息,就是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并不是此消彼长的东西,而是可以,也是必须要均衡发展的两个系统性工程。

  时代的车轮滚滚而来,新一轮的大洗牌时刻又到了。

  在2021年,一定会有城市被新格局所淘汰,房价大跌,也一定会有一些城市,顺应趋势房价必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GMT+8, 2025-7-15 07:40 , Processed in 0.219296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