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4419|回复: 0

清风:我们社会体制与思想体系变迁对今天的影响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11-3 11:53: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有位学者谈中国采取儒家理论治国总体还是不错的,虽然有非常顽固的"反儒派"对此有异议,但我认为总体上说的非常好。目前看,总体上一些反儒者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是研究儒家思想进入骨髓,对儒家思想中的糟粕知之甚深而深恶痛绝,这部分人走极端的原因是只看儒家思想的负面而不看儒家思想的正面,对社会积极的方面。第一种是对儒家思想根本不了解,是希望用西方的思想方法来代替中国的思想体系,这部分人受到研究西方文化非常深,看到西方思想都是正面的东西,对西方思想的负面视而不见,所以这种人凡是中国的本土思想体系都一致反对。

  目前年轻人中的反对儒家思想的人中,主要是上面两种人的影响,他们没有相当的鉴别能力,个人经历、家庭因素、工作环境、收入水平各种因素催化下,看到这个有道理,那个也说的不错,就人云亦云起来。

  笔者之所以"旧话重提",主要是昨天文章可能踩了一些人的尾巴,给我私下留言非常不礼貌,所以才稍微揭一下这些人的疮疤。

  中国思想体系建立在"仁"与"爱"基础上,春秋时期百家争鸣的原因是为统治阶层思想体系奠基,直到儒家思想成为正溯后"民为本"才慢慢被接受,到孟子"民为重君为轻"出现。虽然孟子被各王朝所不喜,但由于知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所以表面上还是执行的,因为历代王朝几乎都溃于"民变",为长治久安计,也得安抚百姓,不管做的到位不到位,总算有了这种意思。

  新中国建立后,"以民为本",为此周公提出"为人民服务",都是这种思想的延续,对我国思想体系的灿烂我们虽然不能自大但也不能妄自菲薄!

  一、新冠疫情发生后,我们采取的各种措施,各种投入,各种"免费"测试,都是以人的生命为第一,这就是"民本"思想的体现。实际建国以来,我国的各行各业几乎都围绕这个转。

  最近三哥有位学者比较了中国与印度、其它西方国家的做法,他认为正是中国以人为本的思想,是中国以庞大的人口、少得可怜的人均耕地没有发生"粮食危机",最大的看点是中国解决了粮食安全问题后才有余力搞其他,反之印度则是粮食安全都没有解决就想搞强军、搞高科技,没有搞好基础。

  三哥学者还指出,中国建立了世界最大的教育体系,挖空心思搞教育,正是教育水平的提高才是今天中国经济、科技、军事成功的关键!而印度由于各种原因,教育搞成了"精品产业(高等教育基本上是高种姓人专利)",单纯这一点,印度从现在开始,三十年内也做不到中国这点。

  这位印度学者还说,中国虽然也是在尽力地发展科技,但是中国更重视的还是民生科技,所以的民生科技就是能够对人民的生活有所改善的科技产品,这点就像是各种基建设备,还是农业科技,这些都是国家第一等重视的科技领域。这点跟西方国家就不一样了,西方国家既然是资本主义国家,那就是资本为王,但是资本毕竟是逐利的,于是就连美国这样的超级发达国家,在基建领域也是远不如中国的,因为他们要衡量的更多是这个项目能不能赚钱而不是对百姓好不好。

  这个印度学者虽然不懂儒家思想,但却看到中国能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实属不易。

  昨天说到"再穷不能穷教育",要想服先修路,实际上是"先行一步"的思想原则,打好基础再谋发展,路子对头,就是受到外界干扰,仍然能完成目标,这也是美国发动贸易战我们能从容应对的原因之一。

  二、中国远古历史中的一些神话,与一些非信史传说,实际包含了中国思想体系与中国社会体制变迁的证据链。昨天笔者说现在的西方政治体制是几千年前中国先人玩剩下的,就是依据这个。

  从聚落到部落再到筑城封建建国的历史看,越向前社会治理(不是国家治理)越残酷,这点从非洲、部分亚洲国家中仍然存在的部落联盟就可以看出这点,"国"的观念淡漠。我们的现代国家的概念形成是经过血与火考验换来的。

  我们的社会形态发展到今天,也是历经磨难,经过一轮又一轮筛选才定型的。从远古的三皇五帝看,特别是五帝后期与夏之前,管理方式一变再变,主要是与生产力、生产关系的适配有关。

  早期人类基本上是部落制度,由于生产力低下、物质匮乏,面对天灾人祸需要协助合作,农耕文明下更需要集体合作方式,所以各部落间为战胜天灾、减少部落间冲突,"选举公推"出部落中的具有高尚情操、能力超强的人做领导,在各部落领导中再推举能力最强的人做大领导,我国远古先人基本是这种治理模式当然最大的部落机会多一些。

  随生产力发展,物质稍微丰富了些,分配方式必然变化,分配方式都变化决定了治理模式变化,五帝后期出现了"禅让制",这种禅让制度与推举制度比就发生了明显变化:推举模式实际就是早期"民主选举制度"的雏形,而禅让制度则主观色彩浓厚了。为什么会发生这种变化,主要是随各部落力量消长,意见难以统一,我个人估计,实际用禅让制废除了"选举制",力量最大的部落有发言权,禅让的对象自然是"自己人",而且是道德高尚、品行好的人。比如尧舜禹之间的禅让极有可能就是这样的。

  所以从上面分析看,我国在四五千年前就实行过"选举制",后来因为生产关系、生产力变化慢慢废除了。这种模式的弊端肯定是容易"窝里斗",各部落间因为争地盘、争食物、甚至争俘虏而造成冲突。

  传说中尧帝传位于舜帝,而且尧帝还把女儿嫁给舜帝,如果从人性角度看,这实际是家族中权利的交接,老丈人把权利给女婿。舜帝之后到了禹,干脆把权力给了儿子启。

  春秋末期,一些"理想思想家"出于对先贤的尊敬与崇拜,把一些三皇五帝的传说加工,就成为了秦汉时期的历史记载。

  三、中国社会体制发展到今天,肯定是沿着大历史轴演变,而且研究了历史规律,结合了西方思想,特别是马列主义与中国传统思想相互结合融入,创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马克思主义对资本的研究以及资本对社会结构、国家管理的干涉,发现资本噬血性,他们不以人为本,而是以利润最大化为本,这种私有制方式对人性的破坏作用使得人类社会动荡不安,选举背后只是各资本集团的博弈,资本背后代理人的博弈。

  我太祖看到了这点,所以才决定实施以人为本,以为人民服务的社会主义制度。

  说明:这仅仅是个人感悟,水平有限,请批评指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GMT+8, 2025-7-14 18:22 , Processed in 0.422135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