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3996|回复: 0

夏斐君:对抗美援朝最好的纪念,是让《谁是最可爱的人》早日重回课本!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11-1 13:38: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题记:

  文化是最深厚的国防,教育是最基础的国防!

  一个没有英雄的民族是不幸的,一个有了英雄却被敌人抹去、歪曲,而不知警惕的民族,是麻木悲哀的。

  昨天的文章抗美援朝热的冷思考:我们能恢复过去那种强悍刚健的民族精神吗?推送后,读者朋友们反响强烈,尤其非常“认同”文中西方冷战专家的那段话:

  “一个丢失了精神的中国是‘无害’的,只有让它从精神上缴械投降,我们才有赢的可能。因此必须对中国进行‘去精神化’,尤其是去毛化。”

  “去精神化”最便捷、最见成效的做法,是“精神阉割”。教育是最基础的国防,文化是最坚固的国防。当我们的课本删了《谁是最可爱的人》,谁还是最可爱的人?

  一些敌对势力用尽各种办法篡改我们的历史、修改我们的教材,改造我们的国民精神,妄图使中国人失去不怕牺牲、敢于战斗的大无畏的英雄主义精神。中国人一旦在这场无声的精神战斗中失去了灵魂,失去了信仰,就会重新沦为新时代的“东亚病失”,重新变成任人宰杀和蹂躏的羔羊。

  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人民子弟兵就有了另一个称呼“最可爱的人”。这都源自作家魏巍从抗美援朝前线采写的报告文学《谁是最可爱的人》,随后这篇脍炙人口的文章被选入中学课本,影响了整整几代人。至今,人民子弟兵仍享有最可爱的人这一美称,但这个称呼的源头,《谁是最可爱的人》却从课本中删除,理由是“不合时宜”。

  1951年4月11日,《谁是最可爱的人》发表后,一下激起了全国人民的强烈共鸣。随后不久,周总理在文代会讲话时,对着话筒大声说:“在座的谁是魏巍同志,今天来了没有?请站起来,我要认识一下这位朋友,感谢你为我们子弟兵取了个‘最可爱的人’这样一个称号。”

  当魏巍从座位上站起来时,全场热烈鼓掌。从此之后,“最可爱的人”就成了志愿军和解放军的代名词,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人。

  然而,令人不解的是,2001年之后,这篇文章就逐渐淡出了语文课本,后来更是被彻底删除。其实,在被彻底删除之前,《谁是最可爱的人》就被多次删改。据人教出版社编审透露,90年代的课本里,就把文章中“当你给孩子的嘴里塞苹果的时候,当你和爱人在散步的时候,你感觉到很幸福”两句删除,理由是这个抒情过于生硬,缺乏文学艺术高度。

  到后来就直接将整篇文章删除,而删除的理由更让人觉得匪夷所思。当时,一些负责语文教材编审的专家给出的理由有三个。

  一是,这是一篇煽情和滥情之作。

  二是,这篇文章过度渲染战争的血腥和人类互相杀戮的残酷,其描写不像是人与人之间的战争,而是人与魔鬼之间的决斗。

  三是,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与文中描写的英雄人物没有必然的因果联系。新时代的青少年有新时代的价值观,再给他们灌输陈旧过时的革命英雄主义,不利于他们的心智发展。

  这些理由实在不值一驳。

  先看第一条。任何文学作品不可避免的都有“煽情”成分,但阅读《谁是最可爱的人》时,我相信绝大多数读者都不会感受到这种所谓的煽情,而是作者真挚的情感和对志愿军战士纯粹的革命感情。如果说这也是煽情,那就让这样的煽情来得更多一些吧。

  再看第二条。战争本来就是你死我活的斗争,魏巍只不过是把当时的战斗情景做了一个最真实的还原,难道这也有错?抗美援朝战争期间,美军曾多次使用毒气弹,后来还发动过细菌战,这样的敌人不是魔鬼又是什么?难道非要把他们美化成天使才符合编审专家们的“审美”需求吗?

  再来看第三条。这个理由更是胡扯,抗美援朝战争之前,世界上承认新中国的国家寥寥无几,我们外部的生存环境十分险恶;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后,世界各国对新中国刮目相看,西方国家纷纷和我们建交,新中国一跃成为世界强国。毫不夸张地说,抗美援朝就是立国之战。

  正是这些先辈们的英勇奋战,才换来了我们今天稳定的发展环境和幸福的生活,怎么能说他们和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没有必然的因果联系呢?说这些话的编审专家不是无知就是别有用心。

  近些年来,有一股邪气,《谁是最可爱的人》删除了,《狼牙山五壮士》删除了,《董存瑞舍身炸碉堡》删除了,《黄继光》、《我的战友邱少云》、《倔强的小红军》、《刘胡兰》、《我是中国人》都删除了,删除的都是英雄,都是中华民族不屈的灵魂。

  删除这些优秀文章之后,又加入了不少西方的童话故事、英雄传说。这些文章都在拼命向我们的青少年宣扬西方中心论和西方文化价值观。

  没有了对于战争残酷的认知,没有了革命爱国情怀,才会出现那些误人子弟的“抗日神剧”。当我们看到那些神剧中,小鲜肉扮演的“英雄超人”在战场上以一敌百时,是否会觉得这是对于过往历史和英雄们的不尊重?

  一些人企图培养出没有灵魂和血性、没有钢铁意志、没有牺牲精神、没有英雄气概的一代人,企图让年青的一代成为精神上的病夫,其用心可谓险恶歹毒!

  再说句题外话。某管姓导演这两天火了,因为在举国纪念抗美援朝战争的时候,他戴了一顶印有“美国海军”英文字样的帽子。这绝对不是什么个人行为、小节问题,这就是立场问题。此人执导的作品,不过是打着文艺片的旗号,黑中国,黑中国文化,黑中国社会,黑中国的一切。

  问题不在于片子拍得怎么样,也不在于戴什么帽子,问题是为什么歌颂英雄的战争片要交给这样的人来拍?我们的话语权到底掌握在什么人手里?!

  文化是最深厚的国防;有国防,还有心防;人民的话语权丢失了,心防就会失守,就会被精神阉割!

  文化领域的渗透和演变已经好多年了,但是我们的反击力度似乎不够。

  当年主席非常关注这些,对文化领域的苗头动向非常敏锐,因为他知道,没有纯粹的文化和文艺,背后都是政治,绝不能忽视。

  当年苏联的溃败,首先败在文化、精神和人心,殷鉴不远,我们应当高度警惕!

  结语:

  一些敌对势力千方百计篡改我们的历史、修改我们的教材,改造我们的国民精神,使中国人失去了不怕牺牲、敢于战斗的大无畏的英雄主义精神,中国人一旦在这场无声的精神战斗中失去了灵魂,失去了信仰,就会重新沦为新时代的“东亚病失”,重新变成任人宰杀和蹂躏的羔羊。

  教育是最基础的国防,文化是最坚固的国防。当我们的课本删了《谁是最可爱的人》,谁还是最可爱的人?

  期盼这些被删的经典文章,早日回到我们的课本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GMT+8, 2025-7-14 14:31 , Processed in 0.359504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