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640|回复: 3

博雅:究竟哪些人不喜欢《决定》?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11-21 08:34: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连日来人们都在十八届三中全会加大改革力度高兴和等待中,掌声终于热烈响起了。此前最苛刻的观察家都闭上嘴巴,投出赞许和期待的目光。

  连一贯保守的美国《华尔街日报》都在16日刊发长篇文章,以“中国披露雄心勃勃的改革计划”为题,详细介绍了《决定》中的主要改革措施,形容这是一份“宏伟蓝图”。

  可以预期,这个决定如果今后能顺利实施,会极大地释放社会和市场活力,使中国发展战略机遇期顺利延长,避免坠入中等收入陷阱。

  在一片欢呼背后,冷静下来思考,一个问题便会无比尖利的出现:出现了137次的改革是有对象的,而且涉及整个权力运行系统内的既得利益者,即使习总表明了啃硬骨头的决心,李总表达了“壮士断腕”的信心,要想使改革开放顺利推进却并非易事。

  这场改革这将触及很多人的利益,他们不高兴《决定》。

  第一个可能不高兴的是过去握有行政审批大权的部门

  全会强调政府的职责和作用主要是保持宏观经济稳定,加强和优化公共服务,保障公平竞争,加强市场监管,维护市场秩序,推动可持续发展,促进共同富裕,弥补市场失灵。这意味着政府职能将深刻转换、优化政府组织结构已经势在必行。

  当市场被赋予决定性地位后,一些部门干预微观经济从而寻租的空间将被大大压缩。也就是说,政府承担的公共责任更加清晰沉重,但谋求利益的机会却丧失殆尽,在政治体制改革没有全面启动的背景下,这些人甘心吗?

  第二个可能不高兴的是过去权力不受约束、迷恋土地财政的地方政府。

  由于事权财权存在扭曲,各项监督机制不健全,一些地方在传统政绩考核体系下,一方面推行投资主导的短期急功近利发展模式,热衷招商引资,大搞形象工程,向地方股份公司转化的趋势明显,对中央采取“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使很多推动科学发展,惠及民生的政令在执行中走形。

  而另一方面地方大搞土地财政,从中谋取地方利益甚至个人利益,特权泛滥,机构膨胀,庸员充斥,非法临时工密布,损害党和政府形象和公信力。他们会甘心失去“老爷”一样的特权和利益吗?

  第三个不高兴的可能是垄断央企。

  这些机构都与权力关系密切,在过去占尽政策资金资源等上游竞争优势,将国内民营企业打得满地找牙不说,中央赋予的提高国际竞争力的核心任务却迟迟无法交出令人民满意的答卷。

  但他们普遍挣得盆满钵满,企业福利待遇笑傲中华,且经常打着经营困难、负担沉重的旗号不足额上缴国库红利——最多的是烟草,也不过20%,对股民也极端吝啬,罕有分红,这些普遍享受副部待遇的机构能彻底斩断与权力的纽带吗?能甘心接受市场化改革吗?

  第四个不高兴的群体可能是部分地方公检法机关。

  推动省以下地方法院、检察院人财物统一管理,探索建立与行政区划适当分离的司法管辖制度,将斩断这些部门与地方权力之间的利益输送纽带,也将承受更多博弈的压力和挑战,他们甘心就此成为中国法治的捍卫者,并愿意为此全情付出吗?

  第五个不高兴的可能是一些中国长寿老人的典范——耄耋院士。

  在行政化主导下,中国院士的平均年龄雄霸全球,占据着主要的科研资源,且终身制——这点比老干部待遇都高,同时门阀林立,学术作假、选举黑幕频发,严重抑制中国最高科研学术机构的新陈代谢,扼杀创新活力。但他们甘于就此谢幕吗?

  第六个可能不高兴的是一些紧紧依附于权力部门的事业单位。

  随着政府、社会、市场关系的进一步理顺,政府进一步购买公共服务的力度加大,学校、医院、科研机构的去行政化进程必然提速,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将重塑,社会保障体制有望率先与企业并轨,政策福利将丧失殆尽,必然有个痛苦的阵痛期,他们会主动接受如此严峻的挑战码?

  第七个不高兴的可能是军队文工团。

  非战斗人员要控制了,平时唱而优则将校的明星们,准备好转业了吗?

  当然,这个《决定》顺应时代潮流,适合国情,符合主流民意,科学系统务实,如果顺利实施,则中南海的决策者高兴,体制内的变革者高兴,有良知的知识分子高兴,民营企业高兴,广大从中获益的百姓高兴。

  改革的顺利推进有赖于中央力推、市场主导、法治保障、公众支持四个要素形成强大合力。

  凝聚共识、积极行动已经时不我待。这场博弈决定未来中国的命运和前途。

  期待《决定》表达的希望和光明最终变成推动发展、捍卫公平、彰显正义、全民共富的美丽现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1-21 11:26:1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决定》顺应时代潮流,适合国情,符合主流民意,科学系统务实,如果顺利实施,则中南海的决策者高兴,体制内的变革者高兴,有良知的知识分子高兴,民营企业高兴,广大从中获益的百姓高兴。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1-21 11:25:37 | 显示全部楼层
 在一片欢呼背后,冷静下来思考,一个问题便会无比尖利的出现:出现了137次的改革是有对象的,而且涉及整个权力运行系统内的既得利益者,即使习总表明了啃硬骨头的决心,李总表达了“壮士断腕”的信心,要想使改革开放顺利推进却并非易事。

  这场改革这将触及很多人的利益,他们不高兴《决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1-21 12:51:38 | 显示全部楼层
连一贯保守的美国《华尔街日报》都在16日刊发长篇文章,以“中国披露雄心勃勃的改革计划”为题,详细介绍了《决定》中的主要改革措施,形容这是一份“宏伟蓝图”。

西方高兴了,说明这个决定是有问题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5-2 20:39 , Processed in 0.078142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