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889|回复: 0

姚尧:《积善云有报》赏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10-23 23:06: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很久没跟大家聊诗词了,今天讲一首陶渊明的诗。

  陶渊明曾经写过一组借饮酒来阐发自己思想情怀的五言诗,共二十首,合称《饮酒二十首》。今天要讲的,就是第二首《积善云有报》,我先读一遍:

  积善云有报,夷叔在西山。
  善恶苟不应,何事空立言。
  九十行带索,饥寒况当年。
  不赖固穷节,百世当谁传。

  在《易经·坤卦》的《文言》里有一句话,叫“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在《荀子·宥坐》里也有一句类似的话,是子路说的,叫:“为善者天报之以福,为不善者天报之以祸。”这种观念后来在民间就变成了一句更通俗的话,叫“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我不知道,大家对于这种观念是否认可?陶渊明对于这种说法,是不太相信的,所以他在这首诗的开篇,就提出了质疑。

  “积善云有报”。云,是说的意思。谁说的呢?别人都这么说,书上都这么说。都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会有好的报应。可是陶渊明接着就反问了,如果“积善有报”成立的话,那你怎么解释“夷叔在西山”呢?

  夷,就是伯夷,叔,就是叔齐,他们是商朝末年孤竹国国君的两个儿子。我们知道,司马迁写《史记》有十二篇本纪,这是写帝王的;有三十篇世家,这是写诸侯的,还有七十篇列传,这是写在历史上建立功名的英雄人物的,而在七十篇列传中排名第一的,就是《伯夷列传》,就是写伯夷叔齐两兄弟的。

  在中国古代,兄弟之间的排序是伯仲叔季,因此我们合理推测,伯夷是老大,叔齐是老三。当时,孤竹国的国君想立叔齐为继承人,可这是有违长幼顺序的。因此,等到父亲死后,叔齐就让位给长兄伯夷。可是伯夷说:“让你当国君,是父亲的意思,父命不可违抗。”于是,为了不接班,就逃走了。叔齐也不肯自立为君,所以也逃走了。于是,孤竹国的人就只好立他们的另一个兄弟为国君。《伯夷列传》的记载是“国人立其中子”,这个中子应该就是排在伯夷和叔齐之间的老二。

  伯夷、叔齐逃离孤竹国后,听说西伯侯姬昌仁义,就相约前往投奔。可等到他们赶到周国时,姬昌已经死了,继位的是姬昌的儿子姬发,也就是后来的周武王。此时,周武王正用车子载着姬昌的牌位,称其为文王,向东进发征讨商纣王。伯夷、叔齐拉着周武王的马缰绳,劝谏说:“你父亲死了,也不安葬,反而大动干戈,你这能叫作孝吗?你作为商朝的臣子,现在却要以臣弑君,你这能叫作仁吗?”周武王左右的人想要杀掉二人,幸好姜子牙从旁劝阻,将二人搀扶开了。

  之后,就是武王伐纣成功,天下皆归顺周朝,唯有伯夷、叔齐二人却坚持认为归顺周朝是可耻的。于是,他们为守节义,坚决不肯吃周朝的粮食,隐居在首阳山上,以采集野菜为生。等到他们快要饿死的时候,作了一首歌,歌词是这样唱的:“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神农虞夏忽焉没兮,我安适归矣?于嗟徂兮,命之衰矣。”西山,就是首阳山;薇,就是一种野菜。以暴易暴,就是说周武王是以暴力来推翻商纣王的暴力,这在伯夷叔齐看来,是不值得称道的,正确的做法应该是用仁义来感化,可惜周人始终没有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但是,对现在的伯夷叔齐来说,商已经不存在了,周又是这个样子,那我们该怎么办呢?哪里还有我们的容身之处呢?于是,他们继续感叹道:神农、虞舜、夏禹的时代这么快就过去了,我们该到哪里去寻找归宿呢?我们就快死了啊,这就是命运不济啊!

  于是,他们就饿死在首阳山上。这就是陶渊明前两句诗提出的问题:“积善云有报,夷叔在西山。”不是说善有善报吗?可为什么伯夷叔齐这样的大善人,会饿死在西山上呢?

  其实,陶渊明不是最早提出这个问题的人,最初是司马迁在《伯夷列传》里花了大量篇幅就此阐发。他写道:有人说:“天道并无偏私,总是帮助善人。”像伯夷叔齐这样的人,难道不是善人吗?他们积聚仁德、修洁品行达可这般地步,可最终的结果竟然是饿死。再说,在孔子的七十弟子中,孔子就只认可颜回是好学的,可颜回一直穷困潦倒,连糟糠都吃不饱,最终也是英年早逝。所谓上天会给善人以善报,就是这样报的?相反,盗跖整天杀害无辜之人,吃人心肝,凶狠残暴,肆意妄为,聚集数千党徒而横行天下,可最终却得以高寿而终,他这又是积了哪门子的德呢?这些都还只是列举一些特别重大而明显的例子。如果说到近代,有的人品行节操不端,专做违法犯忌的事,却能终身安逸快乐,积累的财富几代都享用不尽。有些人认准了道路才前行,看准了时机才说话,不走歪门邪道,非公平的事不努力去做,可到头来却遭受灾祸的,真的是数不胜数。所以我就很困惑了,如果这就是所谓天道的话,那天道究竟是合理的呢,还是不合理的呢?

  司马迁的困惑,相信也是我们绝大多数人的困惑。是啊!都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可偏偏有些好人就是没有好报,偏偏有些恶人就是没有恶报,那你该怎么看,又该怎么办?

  所以,陶渊明在这首的三四句接着说道“善恶苟不应,何事空立言。”如果善恶有报这事是假的,善恶不一定有报的,那你们这些人,这些古圣先贤,写了那么多书,叫我们修德行善,有什么意义呢?反正做善人也没善报,那我干嘛听你的?我干嘛要做善人?

  大家想一想,如果有人问你这个问题,你该怎么回答?特别是,当你的小孩问你这个问题的时候。我相信,你教育你的小孩,也是从小就教他要做个好人嘛,对吧?你肯定不会从小就教他做个坏人。可是,当他列举这些案例,问你说:“如果做好人没有好报的话,那我为什么要做好人?”请问,你该怎么回答?

  我们接着看陶渊明的诗,第五、六句是:“九十行带索,饥寒况当年。”这两句诗里又牵涉到《列子》里的一个典故。在《列子·天瑞》上记载:“孔子游于太山,见荣启期行乎郕之野,鹿裘带索,鼓琴而歌。”就是说,孔子游泰山的时候,看见一个荣启期的人在郕邑的郊外。鹿裘,很多书上解释为鹿皮做的衣服,这个是错的。鹿有粗糙的意思,譬如说鹿车,不是说鹿拉的车,而是粗糙的车子。鹿布,就是指粗糙的布;鹿裘,就是指粗糙的皮衣。带索,是说他没有什么像样的腰带,就拿根绳子绑在腰间。而这个时候,荣启期已经九十岁了。孟子在见梁惠王的时候说:““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也就是说,按照春秋战国时期的生产力标准,普通人在五十岁的时候就应该能穿得起丝织品了。可是荣启期呢,活到九十岁还只能鹿裘带索,可见他一生都很贫寒,年轻的时候更贫寒。所以陶渊明说:“九十行带索,饥寒况当年。”

  孔子见到荣启期,那么穷,穿得那么差,还有心情在那鼓琴唱歌,就问他说:“先生你这么快乐,是为什么呀?”荣启期回答道:“我快乐的原因有很多:天生万物,以人最为尊贵,而我竟然可以是个人,这是我快乐的第一个原因。人分男女,男尊女卑,而我竟然可以是男人,这是我快乐的第二个原因。人生在世,有很多人是看不见日月,甚至在襁褓中就夭折的,而我竟然可以活到九十岁,这是我快乐的第三个原因。对于士而言,贫穷是常有的事;对于人而言,死亡是迟早的事。我处于常有的状态,等待迟早的结果,又有什么可忧愁的呢?”孔子说:“说得真好!你真是个善于自我宽慰的人。”

  显然,荣启期所处的时代,也是个“善恶不应”的社会。因为像荣启期这样的士人,原本在五十岁就可以穿丝绸了,可他活到九十岁还只能鹿裘带索,一生贫寒。按照一般的理解,士人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通常有两种生活态度,一种是放弃积善,因为反正积善也没有善报,那不如就不择手段地追求富贵,让自己生活过得更舒适;一种是坚持积善,然后整天指责社会不公,埋怨为什么积善之人没有善报?最终在贫困交加中抑郁而终。可是,荣启期为我们提供了第三种人生态度,那就是坚持积善,安贫乐道。只要我自己的内心强大,精神富足,那么无论社会是否善恶不应,我都是快乐的。

  我们接着看陶渊明的第七句:“不赖固穷节”。固穷,这个词出自《论语》。《论语·卫灵公》上记载:“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意思是孔子周游列国时,在陈国断了粮食,随从都饿病了,不能起身。子路就很不高兴地来见孔子,说:“君子也会搞到这么穷困的地步吗?”孔子说:“君子穷困的时候能够安守正道,小人一旦穷困就什么事都干得出来了。”

  第八句“百世当谁传”,这句诗其实还是针对司马迁的《伯夷列传》来的。《伯夷列传》最后一段是写道:孔子说:“君子所担心的,就是死后不能将好名声流传后世。”伯夷叔齐虽然贤德,可还得靠孔子的称赞而名声愈加昭著。颜回虽然好学,也不过是因为追随孔子而德行愈加明显。那些隐居在高山深林里的士人,有的扬名于世,有的默默无闻,这些全都是靠时运。像这样的人如果名声淹没而得不到称颂,那真是件可悲的事啊!对于民间的普通人来说,想要修养品德、建立名声,如果不去依附那些极具名望地位的人,又如何能够留名于后世呢!

  所以,在司马迁看来,君子要想名垂青史,光靠自己积善是不够的,还得要有名人愿意帮你宣传。可是在陶渊明看来,名垂青史的关键是靠名人宣传吗?不是,关键得靠自身素质过硬。所以他说:“不赖固穷节,百世当谁传”,不是因为自己有安贫乐道的节操,又能指望谁来帮你名传后世呢?

  我们想想是不是这个道理?荣启期有没有依附孔子?没有吧?那孔子为什么要帮荣启期免费做宣传呢?因为荣启期自身安贫乐道的节操打动了孔子,所以孔子自愿为荣启期做宣传。这个宣传后来被记载到了《列子》这本书里,又记载到陶渊明的诗里,然后我们今天又讲给大家听。所以,真正使荣启期得以百世名传的根本原因,不是哪个名人曾经为他做过宣传,而是他这个人本身就让人感动,就让人愿意为他宣传。

  因此,我们积善,绝不是为了行一善事必有一善报,而是行善本身就能让我们感到快乐。我们不去为恶,也未必就是怕被人抓住,遭受惩罚,而是为恶本身就让我不快乐,让我心里不舒服,让我变成了一个我自己鄙视的人。这,就是为什么即便善恶不应,我们也要积善的原因。这,也正是陶渊明为我们展现的人生态度。

  今天这首诗就讲解到这里,谢谢大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4-3-29 21:23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