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630|回复: 1

山人点评:“官邸制”来了,“财产公示制”还远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11-20 08:36: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最近网络上出了一个“热词”——官邸。这个热词听起来多少让人有点回到封建时代的感觉。

  今天看了新华社转发北京晨报的一篇文章《专家释疑推行官邸制》,但是通读整篇文章,那个所谓的专家(汪玉凯)不是“闪烁其词”、就是“词不达意”,而且越释越让人有一种“此地无银三百两”的味道。真是“你不释我本无疑,你越释越让人疑窦丛生”。

  虽然“官邸制”现在仅仅是个概念性的东西,真正实施的话,还需要详细的可具操作性的制度设计与细则。但是从最近媒体热议以及有关专家的解读内容来看,如果没有系统配套的制度保障,笔者认为单凭“官邸制”本身对民众寄予厚望的“遏制腐败”发挥不了多大作用。

  从目前媒体讨论、专家解读的所谓“官邸制”,主要集中在这几个方面:

  1、官邸适用的对象为各级党政一把手。尽管目前有关“官邸”的制度与细则尚未出台,但是相对于中国目前庞大的官僚集团来说,尤其是整个官僚集团几乎陷入“无官正”的社会大背景下,仅仅寄希望于管住一把手就能遏制住整个官僚集团的贪腐发展趋势,结果恐怕会出乎制度设计者的意料。

  2、官邸的功能问题。说到底,官邸的功能满足那些具备居住“官邸”资格的官员的居住需要,所以官邸具有这对特定对象的“公共福利”性质。

  笔者认为,当前贪污腐败领域的主要矛盾是:官员们日益膨胀的的各种欲望(权欲、利欲、色欲、物欲、食欲等等)需求同落后的监督机制与乏力的惩处手段之间的矛盾。

  因此,任何行之有效的解决贪污腐败问题的制度、措施与手段都必须仅仅围绕这一主要矛盾进行设计并真正的落到实处,否者,其作用与效果要么就是“隔靴挠痒”、甚至就是“南辕北辙”。

  如果仅仅从满足或者解决官员的居住需要来解决官僚集团的贪腐问题,笔者认为“官邸制”的设计者就显得有点过于幼稚了。现在官员贪腐的症结并不是因为党政一把手无房可住才去贪腐,而是因为“欲望膨胀”(比如每个贪官背后无一不涉及到“情欲”问题)、“利欲熏心”、“权力过度集中而监督缺失”造成的。笔者相信现在不会有几个老百姓相信党政一把手仅仅是为了满足“居住权”才去贪腐的,不然就无法解释刘志军为什么拥有374套房屋的现象了。

  现实问题是,即使将官员的贪腐仅仅局限在房产领域(这仅仅是官员的利欲与物欲的一小部分而已)进行观察的话,也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

  1、从追求的权力属性上看:官员在房产领域的贪腐不仅仅为了获得“居住权”(即使用权),而是为了获得“所有权”(核心是支配权,也就是收益权与处分权);

  2、从追求的数量上看:现实中大量的案例与事实证明,绝大多数人并不局限于为了获得单一房屋的“所有权”,更多的表现为获得多处甚至数十处、数百处的房屋所有权’

  3、从追求的受益对象上看:官员们之所以“广置房产”,并不仅仅考虑到满足本人的需要,更多的还包括“荫及子孙”甚至福及家族的问题,不可谓不“深谋远虑”也。

  根据以上分析,如果不考虑今后与“官邸制”配套的其他制度同时推出的话,那么似乎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官邸”本身承载了从制度设计之初就不可能完成的所谓“反腐”这一太过艰巨而又“光荣”的使命与人物。

  笔者认为,从此时抛出“官邸”这一概念,从政策意图上看,恐怕主要是出于“毖后”的需要,而不是“惩前”的需要。也就是说“官邸制”主要针对的是日后新生代的“增量官员”,而不是现在已经“广置房产”的“存量官员”。这样做至少可以让现有的“存量官员”会“稍安勿躁”,避免发生大面积的“政治地震”。

  如果不考虑政治平衡的需要而单纯从追求反腐的效果来讲,推出“官员财产公示”制度要远比不痛不痒的“官邸制”来的更实际、震慑作用更大、效果也会更理想。

  笔者认为,推出“官邸制”以后,如果“官员财产公示制”没有跟踵而来,那么在“官邸”的头上加上“反腐”这光环其实就是一个伪命题。本质上讲,这一制度与“官员财产公示”制度迟迟不敢推出以及《刑法》修改后大幅度的降减职务犯罪中涉及到经济问题的犯罪的量刑等做法一样,都是为了维护官僚集团既得利益利益的需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1-20 16:40:47 | 显示全部楼层
俺没看完文章内容,仅“官邸制”这三字就扎眼,反胃!党政一把手住进官邸,尼玛这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就实实在在的教育了群众!出这馊主意的人该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5-2 20:54 , Processed in 0.078142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