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4237|回复: 0

燕梳楼:李文亮条例:所有的谣言,都是真相未遂。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9-27 21:19: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李文亮离我们已经越来越远。

  但昨日北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的出台,再一次让人联想起李文亮。

  因为这是一部从立项到出台仅5个月的“快法”,且其中最引发注目的一个“进步”是:

  任何人有权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隐患,紧急情况可越级报告,对非恶意的不实报告不予追究责任。

  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如果再有类似疫情这样的公共卫生事件发生,任何人都有权报告,甚至可以越级上报,即使是假的,只要不是故意的恶意的,都不追究责任。

  然后,有人就自然联系到“吹哨人”李文亮。认为正是李文亮推动了这一条例的一再提速和急用先立,这是一种法治的进步。

  甚至有人称此为“李文亮条例”。

  我想说的是,你们想多了。

  众所周知,李文亮因较早发现疫情病例,然后出于自我保护而小范围在亲友微信群中发布,后受到公安机关训诫。

  后来疫情爆发,李文亮成为公开报道且因此感染牺牲第一吹哨人。但这显然并非李文亮所能预见的,这个“吹哨人”身份是有人强加给他的。

  当然,当时在巨大的舆论压力之下,无论是官方还是民间,甚至是联合国卫生组织在李文亮去世后都发出了悼念。

  后来,我们才知道真实的“吹哨人”实际上是张继先,另外还有一个“发哨人”,她叫艾芬。

  所以充其量,只能说李文亮影响比较大,但贡献大可能还真谈不上。

  他最大的贡献,其实是一句话:

  一个健康的社会,不应该只有一种声音。

  很显然,无论是当初差点被开除的李文亮,还是被夺命三连问的艾芬,都并非官方所喜欢的并且推崇的人。

  因为,他们破坏了“规则”。

  这个“规则”就是,我不说你就不能说,更不能乱说,说了就是违法,就要训诫。

  但张继先就不同了,按级上报,坚持上报,看不看是你的事,报不报是我的事,一切按流程走,不逾规不越矩。

  如果她也像李文亮那样发了朋友圈,对不起,真正象征“吹哨人”的那个奖就不会发给她。

  所以你看,差别在哪儿?

  倒过来看,是不是也就明白了为什么处于舆论中心的高院士和蔡书记都能稳坐钓鱼台?

  无非他们更守规则,坚决做到了不该说的不说,打死也不说,知道也不说,只说允许说可以说的话。

  能憋住才是真通达。

  虽然后来李文亮被追封烈士,追授抗疫英雄,那又怎么样呢?无非是安慰而已。人都死了,要荣誉有什么用呢?

  最高规格的调查组最后也“训诫”了训诫李文亮的两个民警,被吊打数月之久的中心医院蔡书记也悄然“下课”,这又能说明什么呢?

  民意的胜利?你又想多了。

  所以这个条例的出台,实在也是没有激动的必要。既算不上进步,更称不上良法。

  当初深圳、北京等地就此法立项时,有媒体认为李文亮的去世可能将和孙志刚一样,成为推动立法的一个标志性事件。

  事实上,根本就不是一回事。

  不相信的话咱们再来仔细研究一下这段话:

  任何人有权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隐患,紧急情况可越级报告,对非恶意的不实报告不予追究责任。

  这段话的关键词在哪儿呢?

  第一,有权报告,甚至可超级报告。

  第二,即使报告错了也不用担心追究责任。

  出发点是好的,鼓励正真的人敢于说真话。但让你说真话不是让你乱说到处说,不是让你像李文亮那样未经允许发朋友圈,像艾芬那样敢于挑战院长书记的权威。

  按照这个条例的要求,即使再回到9个月前,李文亮依然要受到训诫,艾芬也依然要受到夺命三连问。

  因为,这个条例鼓励的保护的是规则内的报告者,不是社交平台上的报告者。换句话说,发现突发情况你只能通过官方渠道报告,不能在民间随便发布。

  不同的渠道,也就决定了你是预警还是谣言,是有功还是有罪。

  你看,这能说是李文亮条例吗?

  心疼李文亮的心情可以理解,但也不能什么都往李文亮身上扯。盛名之下,他其实也难负。

  不能让怀念英雄,最后变成了过度消费。

  说句实话,我们纪念李文亮最好的方式就是保护更多的“李文亮”。

  但理想是美好的,现实是骨感的。这个应急条例的出台,实际上鼓励的是张继先,并不是保护李文亮,保护像李文亮一样普通的我们。

  什么叫恶意造谣,又如何区别是无意还是恶意?

  老百姓有说话的权利,但没有调查真相的能力和义务。

  刻意的控制质疑自由,讲究逐级报告,最后只能鼓励王广发,出不了钟南山,更不可能现出更多像李文亮这样的“吹哨者”。

  当人人自保万马齐喑时,才是最可怕的。

  其实,我们真的不必非要弄个防谣言机制来,恶意造谣中伤必须依法惩处,但也不能一棍子打死,把基本的言论自由当成民间谣言等同视之。

  我们无法消灭病毒,我们也只能选择与病毒共存。同样,我们也没必要去试图消灭一切谣言,因为谣言与真相也可以同在。

  有多少真相皆从谣言起,又有多少谣言背后隐藏着真相?

  企业消灭谣言同某专家要半年消灭病毒一样,充满了无知,也暴露着浅薄。

  伽利略的日心说曾是“谣言”,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泄露也曾经是“谣言”,事实是,这些谣言最后都变成了“遥遥领先的预言”。

  那些认真的信誓旦旦的说皇帝衣服真好看的大臣们,他们对比那个说出真话的孩子,算不算谣言?

  但不正是这些刺耳的不合时宜的声音,才是一语道破真相的么?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堵住谣言不也就等于堵住了真相了吗?

  所以,与其防民之口,不如及时公布真相。

  越是遮遮掩掩,越会谣言泛滥。

  我们需要的是躬身入局,而不应该强调官方上报。最后只能是你听到的就是你想听到的,只有好话没有真话。

  长此以往,只会堵塞言路人人畏言。如果人人都不敢说不多说,又有谁会站出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圣往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黑格尔曾说过一句话:

  我们从历史中得到的唯一教训就是没有得到教训。

  所以两万人死了两万次的悲剧才会一再上演,从未停止。

  我们真心不希望李文亮、孙志刚,用年轻的生命却换取法制的进步,我们需要的是真正的以人为本,让人说话。

  正如伟人所说:

  让人说话,天塌不下来。

  不要指望谣言止于智者,

  谣言应该止于真相。

  因为多数的谣言,

  其实都是真相未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GMT+8, 2025-7-17 17:46 , Processed in 0.156273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