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3378|回复: 0

小二胖:八佰人的身后,伤亡29万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9-19 11:10: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上海市静安区有一条街道叫晋元路,起于光复路,终于天目中路,全长665米。

  路的最南端就是曾经发生四行仓库保卫战的四行仓库。

  这条路最初名为满洲路,1947年,当时的上海市政府以纪念抗日将领谢晋元改名为晋元路。

  四行仓库保卫战发生在1937年10月26日至11月1日,那个时候,已是淞沪会战的末期了。

  1

  淞沪会战

  淞沪会战是中日双方在抗日战争中的第一场大型会战,也是整个中日战争中进行的规模最大,最惨烈的战役之一。

  这一仗几乎把当时最核心、最精华的中国军队的全部葬送在里面。

  但是,这一仗,又不得不打。1937年7月7日晚,爆发卢沟桥事变,国军第二十九军主力撤退至保定,平津快速陷落,中央军北上,除南口之战,其余皆作战不利。

  第二十九军副军长佟麟阁、师长赵登禹殉职,佟麟阁为中国抗日战争中第一位殉职之高级将领。

  华北平原丧失于敌手,眼看着日军沿平汉、津浦线直插腹地,由北往南,纵观中国历史,历次能够占领中国的战争,都是由北往南打的。

  日军对中国历史,尤其是满清入关,是研究透了,日军沿着平汉铁路攻击涿州,保定,一路依托津浦铁路进沧州,下德州,一路从察哈尔攻击山西。

  所以淞沪会战是一定要打的,不在上海打,还能在哪里打,已经退无可退了。

  打是一定要打,但遗憾的是,松沪会战不该这么打,也不该打这么久。

  一个月后,1937年8月13日,淞沪会战爆,淞”指吴淞江,发源于太湖,汇入黄浦江,沪”则是上海的简称。

  这是中日双方的第一场大型会战。

  中日双方一共投入了约100万军队,淞沪战役持续长达三个月。

  日军共投入2个军9个师团约30万人,国民政府原意速战速决,将装备最为精良的全德式装备的中央军悉数派出。

  国民政府先后派出个各系部队共78个师、7个独立旅、3个暂编旅、中央军校教导总队、炮兵7团、财政部税警总团、宪兵1个团、上海市保安总团、上海市警察总队、江苏保安团4个团,3队海军舰队。

  国民政府共投入兵力约75万人,占了全国兵力的百分之六十。

  其中中央军如第3、9、14、36、87、88师、税警总团等部队是由德国顾问所训练,第87、88师也有德籍顾问,因而也被外籍人士称为“德意志战争”。

  蒋介石原意是借助德国军事顾问,帮助中国训练60支德式步兵师。但时间紧迫,到七七事变时,只训练出了20个师。
中央军德械师

  1937年8月13日下午3点五二三团一营营长易瑾,日本海军陆战队第三大队迎面相撞,同时开火。

  张治中在这一天写下了这句话:此日吾民族已临最后关头,此日吾人亦陷于生死线上。

  8月14日,中国空军飞上海作战,轰炸汇山码头、日本海军陆战队司令部,炸伤第3舰队旗舰“出云号”等10余艘日舰。

  空军第四大队高志航部痛歼日军,九比零,击落日军飞机9架,中国空军全部安然返航。

  然而,即便如此,淞沪战场四面平旷,无险可守,从战术上看,在上海进行大规模战役,地形上处于劣势。

  而日军则充分发挥了陆、海、空三军的火力优势。
日军登陆舰运送坦克

  我们的部队,每天一个师又一个师投入战场,有的不到3个小时就死了一半,有的支援5个小时死了三分之二,这个战场就像大熔炉一般,填进去就熔化了!
  ——冯玉祥

  训练有素,又有实战经验的老兵们都折儿在了淞沪会战中,而苦心经营的国防工事也没有发挥作用,全靠一个师一个师的往里填,实在是痛心疾首。

  而且,中国军队的武器装备和军事训练远远不及当时的日军。

  当年长城抗战中,中国军队十几个师与8千日军交战,中国军队还是山地防御,结果伤亡36000人,日军仅损失3000人,伤亡比是10:1。

  这场战争中,中日双方都高估了自己,低估了对手。

  国军火力不足,更没经历过海陆空立体攻势,又缺乏战术应变能力。

  而日军也没有想到国军在上海已经构筑了大量工事,而且中国军队的抵抗意志空前顽强,武器装备也远胜之前。

  比如,国军土木系和日军的11师团在罗店反复拉锯,税警总团和教导总队让侵华急先锋的101师团伤亡过万。

  但是,即便如此,遗憾的是,中国军队除了奋勇迎击,以血肉之躯来抵挡之外,别无他法。

  国军相比于日军来说,更像是一次性军队。

  精锐部队屡屡被日军局部多打少,其他部队虽然人数众多,但更像是摆设,中央军基本上给打没了。
巷战中的日军步兵炮

  如果能够交替掩护,将部分核心军队撤出战场,保留种子,日后持续对日作战中保存有生力量,局面可能会大不一样,如果陈诚能将罗店拉锯的土木系部队带出来,二次长沙会战的恐怕就是不一样的结果了。

  一寸山河一寸血。

  中国军的抵抗确实顽强,无论被包围或被炮轰均绝对不后退
  ——日军西村敏雄少佐视查上海战况

  淞沪会战期间,闸北处于中日两军对峙的前线,全部毁于战火,新市区的损失达到70%,此外南市区和吴淞也损失严重。
  1937年8月28日,日机轰炸上海南站,一个幸存的婴儿,这张照片登载于当时西方的主流报刊上。

  这一幕像极了淹死在岸边的叙利亚儿童。

  数百万上海居民被迫避难到苏州河以南的租界地区。

  国军用将士的血勇去冲击日军的火力,毫无胜算。

  比如桂系白崇禧21集团军增援上海后发动反击,虽然桂军作战勇猛,但正面与日军对攻,火力差距实在是太大,这一仗,国军21集团军报销了六个旅。

  最终日军伤亡九万八千余人,国军死伤约二十九万人,少将以上阵亡16人,国军的伤亡人数几乎是日军的三倍。

  要知道,当时中国只有200万军队和50万预备役,其他都是没摸过枪的普通市民和农民。这一仗,损失了十分之一的兵力。

  各地战士,闻义赴难,朝命夕至,其在前线以血肉之躯,筑成壕堑,有死无退,阵地化为灰烬,军心仍坚如铁石,陷阵之勇,死事之烈,实足以昭示民族独立之精神,奠定中华复兴之基础。

  11月13日,国民政府发表撤退声明

  但是,战略上讲,淞沪一役让世界清楚中华民族对日本的立场,中国绝不会向日本投降。

  我们如果不论一城一地之得失,那么淞沪会战日军胜了,反而是败了,国军败了,反而是胜了。

  淞沪会战代价如此之大,从战略上,彻底扭转日军的进攻方向,让日军计划中的从北向南打,变成从东向西前进。

  从古至今都没有人能从东向西打统一中国的,而且从上海向西,全部是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崎岖湿热山地。

  随后的武汉会战,南昌会战,3次长沙会战......将中日战争拖入到相持阶段,也正是因为淞沪会战,将抗日战争拖入了长期持久战。

  中国不怕打,就怕日军蚕食。所以一定要强迫日军打一场全面的,漫长的消耗战。

  我们消耗得起,日本人消耗不起。

  2

  一寸山河一寸血

  淞沪会战中,以四行仓库保卫战最为壮烈。

  泰山鸿毛之训,早已了然于胸。故常处境危难,心神亦觉泰焉。望勿以弟个人之安危为念……——1937年10月18日

  时任第八十八师第524团副团长的谢晋元,在写完这封信的几天后,便率孤军420人独守四行仓库,号称八百壮士,历经四昼夜血战,毙敌200余人。

  四行仓库之所以壮烈,正是因为处于上海公共租界苏州河对面,隔着一条河,便能看到对岸生死之举。
  四行仓库建于1931年,位于上海闸北区苏州河西岸一座混凝土建筑,位于西藏北路桥西北沿;原是金城、中南、大陆、盐业4间银行共同出资建设,所以称为“四行”

  仓库为法式建筑,楼高25米,长120米,宽15米。钢筋水泥浇筑框架,花岗岩条石砌墙,异常坚固。还有地下室隐蔽。

  其东西北三面均为高墙,仅朝南面对苏州河开有门窗。河对岸便是公共租界。地形易守难攻,又是制高点。

  由于先前是第八十八师师部,因此仓库中贮存大量食物、救护用品及弹药。

  最重要的是,四行仓库东侧是西藏北路和沿河的北苏州路,均属上海公共租界范围,泥城桥和西藏北路又由美英军队、万国商团守卫,日军其时还不敢向美英军队挑衅。

  四行仓库侧后不足200米,有两个巨型煤气罐,内储30万立方米煤气。以免煤气库爆冲击公共租界,使得日军不敢使用重型炮击或空军投弹。

  因此四行仓库的地理位置对守军极为有利。

  于是就出了极为戏剧性的一幕,居住在租界的中国人在楼顶观看,日军轰击中国军队阵地。
  但也正是这一幕,将千万万中国人凝聚在一起。

  也让中国各个阶级都认识到,进一步对日本屈膝妥协,对中国都将意味着毁灭。

  困守四行仓库,既是为了拖延日军,掩护大军撤退,也是为了向国际社会表明中国在抵日决心和态度。

  因九国公约签字国正好将于当年11月3日在布鲁塞尔召开九国公约会议,蒋介石希望以此赢得国际社会的支持。

  最终决定由第七十二军第八十八师第二六二旅第五二四团副团长谢晋元和营长杨瑞符率领三个步兵连和一个机枪连,共计414人死守四行仓库。
谢晋元

  谢晋元是黄埔军校第四期,后调到国民革命军第十九路军蔡廷锴部。

  十九路军是当时中国有名的抗日军队,曾在1932年1月28日,在江湾和吴淞地区奋起迎战日本陆战队,当时军长便是蔡廷锴。

  守卫四行仓库前夕,八十八师进行了第五次补充,来源是湖北保安团。

  因此,留守孤军中不少士兵来自通城保安大队,这些都是七七事变之后后招募的尚未完成训练的新兵绝大多数为鄂南子弟兵。

  其中,通城县200余人、蒲圻县(今赤壁市)40余人、通山县20余人、崇阳县10余人。

  守军每人配一支88步枪,300发子弹,两箱手榴弹,一顶德制M35钢盔与一副防毒面具,共装备有31挺机枪,27挺轻机枪,4挺水冷型重机枪以及一个二十式82毫米迫击炮排。

  自10月26日起,守军开始坚守阵地。

  10月27日,击溃日军的第一次进攻。

  10月28日,日军在西侧发动主攻,占领交通银行大楼,在四行仓库北面部署加农炮,孤军在仓库西侧2、3楼,与日军交火,两小时后日军放弃进攻。

  10月28日夜间,杨惠敏将一面12尺长的中华民国国旗裹在身上所穿着的童军服底下,冒着战火自公共租界出发成功渡过苏州河,将国旗送至四行仓库。
杨惠敏

  杨惠敏也携带了一份四行仓库守军人员的名单返回公共租界,为了迷惑日军同时又不使杨惠敏失望,谢晋元让人根据原五二四团的名册伪造了一份800人的名单。

  这期间上海商会得到中国守军仍在闸北消息后相当激动,消息很快通过电台传遍全城。

  闸北我军虽已于昨晨拂晓前大部安全撤退,但此非谓闸北已全无我军踪迹,盖我八十八师一营以上之忠勇将士八百余人,由团长谢晋元营长杨瑞符率领,尚在烈焰笼罩敌军四围中,以其最后一滴血,与最后一颗弹,向敌军索取应付之代价,正演出一幕惊天地泣鬼神可永垂青史而不朽之壮烈剧戏也。

  10月28日《大公报》

  ”八百壮士”英勇精神,大大激励全国军民抗日斗志,大批上海市民在雨中聚集在苏州河南岸,为守军呐喊助威。

  10月29日,杨惠敏所送至的国旗在四行仓库屋顶升起,极大的鼓舞了守军士气与隔岸观战的民众。

  而苏州河对岸聚集的群众超过三万人,向四行仓库屋守军挥手欢呼致敬。
四行仓库上升起的中华民国国旗

  中午,日军发动迄今最大规模攻击。加农炮和轻装坦克从各个方向发动进攻,迫使中国守军第三连从仓库外工事中撤回仓库内。

  四行仓库西侧本来没什么窗户,而日军的炮击却给守军打开了许多射击孔。
四行仓库弹洞

  一名在战斗中负伤的士兵将自己绑上手榴弹从六楼跳下仓库,利用自杀攻击炸死约二十名日军。这正是影片中借鉴的桥段。

  天黑后,日军以装甲车和加农炮掩护进攻,最终日军再次失败。

  10月30日,日军再次炮击四行仓库,战斗持续一天,日军再次失败。

  担心日军重炮射入公共租界,危及侨民,各国使节通过外交关系,正式提出照会,要求国民政府下令撤离孤军。

  最终,蒋介石下令孤军在10月31日撤离四行仓库。

  日军指挥官松井石根表示同意并保证允许中国守军撤退,但事后很快反悔。

  11月1日午夜,午夜,376人分小队,谢晋元带领分批通过新垃圾桥,英军指挥官马勒提少将不顾日军抗议,亲自站在他警戒线上之重机关枪阵地上,掩护孤军通过新垃圾桥。

  中国不会亡,中国不会亡,你看那民族英雄谢团长”《八百壮士歌》在抗战中唱8年。

  英国在上海公共租界迫于日军的威胁,将谢晋元的部队缴械后被软禁了近4年,并限制其行动于营区中,其间谢晋元多次拒绝汪伪政权的劝降。

  1941年4月24日晨5时许,谢晋元被买通的四名士兵杀害。谢晋元死后被追赠少将军衔,近十万人参加其葬礼。

  坚苦夫成仁终古光腾孤岛血,

  英魂应不泯从今怒吼浦江潮。

  3

  后记

  我们应该记住,无论是国军,还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在抵抗侵略,在争取民族独立的战场上,所做出的牺牲和贡献。

  一寸山河一寸血,淞沪战场上,每一个牺牲的官兵都是不朽的。

  我们享受今日之太平生活,看着电影,在网络上品头论足,我们不要忘记几十年前那些把血洒在家园之上的中国军人。

  死得其所,饮弹成一恨,浩气留人间。

  这是一份淞沪会战中阵亡的将军名单:

  朱耀华中将,湖南长沙人,国军第78军第18师师长。18师官兵苦战大场镇3日,万余官兵牺牲,大场镇失守,举枪自尽。
  吴克仁中将。黑龙江宁安人,满族,国军第67军军长。1937年11月9日在掩护上海守军撤退时,在白鹤港遭到日军便衣队袭击,牺牲。
  路景荣少将。江苏武进人,黄埔四期毕业,国军第98师少将参谋长。1937年9月10号在上海月浦与日军激战中牺牲,时年35岁。
  李友梅少将。广东五华人,黄埔四期毕业,国军第1军第1师第4团团长。1937年9月18日,在淞沪会战顾家宅之役中牺牲,时年29岁。
  杨杰少将。河北容城人,黄埔四期毕业,国军第1军第1师第1旅副旅长。1937年10月11日,在淞沪会战顾家宅之役中牺牲,时年41岁。
  庞汉祯少将。广西靖西县人,国军第7军第170师第510旅旅长。1937年10月23日下午3时,在陈家行指挥战斗中,被日军火炮击中牺牲,后追晋陆军中将。
  秦霖少将。广西桂林人,国军第7军第171师第511旅旅长。1937年10月23日,在日机轰炸中不幸中弹牺牲,时年37岁,后追晋陆军中将。
  黄梅兴少将。字敬中,广东梅县客家人,黄埔一期毕业,国军第9集团军第88师第264旅少将旅长。8月14日下午,在前线被日军迫击炮弹击中殉国,时年40岁。后追晋陆军中将。
  宫惠民少将。字剑豪,广东曲江人,黄埔四期毕业,国军第4军第90师第270旅旅长。1937年10月28日在嘉定清水县牺牲,时年31岁。
  刘启文少将。河南南阳人,保定军官学校毕业,国军第67军第108师第322旅旅长。1937年11月8日在石湖荡与日军激战中牺牲。
  蔡炳炎少将。字洁宜,安徽合肥人,黄埔一期毕业,国军第18军第67师第201旅少将旅长。罗店争夺战中中弹阵亡,时年35岁,后追晋陆军中将。
  吴桐岗少将。辽宁人,国军第67军参谋长,1937年11月8日在上海松江与日军激战中牺牲。
  邓玉琢少将。辽宁东港人,国军第67军第107师参谋长。1937年11月9日在上海松江与敌激战中牺牲。
  朱之荣少将。辽宁人,国军第67军第107师第321旅旅长。1937年11月10日在上海松江与日军激战中牺牲。
  李伯蛟少将。湖南邵阳人,国军第28军第63师第187旅旅长。1937年11月在上海金山卫阻击日军登陆部队,激战中牺牲。
  吴继光少将。江苏盱眙人,1903年生,黄埔二期毕业,1937年11月11日在白鹤港与日军激战中牺牲,时年34岁,后追晋陆军中将。

  据不完全统计,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军队伤亡380余万人,中国人民牺牲2000余万人,中国军民伤亡总数达3500万人以上......

  那些伟大的牺牲,我们不能忘,也不敢忘。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4-6-2 18:56 , Processed in 0.109375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