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332|回复: 0

宋清辉:地方推进企业上市不能只重数量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9-6 08:57: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据清晖智库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有超过20个省份出台了登陆资本市场企业数量的目标,2020年是不少省份实现企业上市目标数量的时间点,例如江西省于2018年开始实施的“映山红行动”,其目标为“力争到2020年,全省境内外上市公司在2017年底基础上实现倍增,总数达120家以上”。

  地方政府关心资本市场发展,心系辖内企业上市与否,有利有弊。

  在有利的方面,第一,有助于推动地方政府的简政放权。为了扶持更多的企业走向资本市场,就需要地方政府在各类行政审批流程、政策落实流程等方面做减法,例如简化手续、开辟绿色通道,实施负面清单管理等方式,提高为企业服务的工作效率。

  第二,有助于推动各类企业发展。为落实企业上市计划,各地方政府都会出台相关优惠政策措施,以鼓励、刺激、引导企业创新驱动、转型升级,朝向高精尖的时代前沿发展,使得更多企业逐渐拥有更强大的市场竞争力。

  第三,有助于地方政府招商引资。推动企业登陆资本市场,首先需要扶持企业做强做大,除了政策导向外,地方政府需要通过自身优势为辖内企业牵线搭桥,通过合理合法手段招商引资,不仅吸引各类企业,还需要吸引相关技术、人才和理念,完善各地供应链,实现生产到销售一系列过程的闭环。

  在有弊的方面,第一,这属于政府干预资本市场,不利于资本市场发展。在什么时候上市多少家企业,这种战略的出发点是好的,但很有可能对这类“行动”中的企业“揠苗助长”,按照企业发展实际情况决定其上市与否更能实现多赢局面。

  如果为了完成目标上的数字,硬生生将企业推去IPO,很有可能降低资本市场的质量。对投资者和宏观管理者而言,健康发展的资本市场,优质的上市公司才是重中之重。

  第二,将会增加企业风险。近几年,上市公司被举牌的情况已经成为一种常态,时常会出现自然人或者企业成为上市公司第一股东,抢夺了指挥权,迫使上市公司“改朝换代”,辛辛苦苦建立、经营的企业成为其他人的成果,公司未来的发展、已有的战略规划也有可能因新人的入主被搅乱。

  第三,并不是所有企业都有登陆资本市场的需求。并不是只有上市公司才能做得强大,许多大型企业之所以上市,是为了进一步扩大规模,实现员工激励,通过资本市场进一步提高影响力。有些现金流充足、实力强劲的企业就没有上市计划,例如华为、老干妈等。因此,政府要追求的并不是上市公司的数量,而是能在行业中起到作用的企业质量。

  近年来,中国企业的发展可谓突飞猛进,今年《财富》500强中中国企业数量首次超过美国,这是改革开放的成果。然而,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所呈现在世人眼中的成果不是改革开放的第一年就有的,也不是十年、二十年就做到的,是四十年积累和转变,以及我们不会停歇的努力。同理,地方政府追求上市公司数量,提升证券化比例,不是这两三年就能出现质的突破,而是要通过不断夯实基础汲取能量,在未来的某一天呈现出令人赞叹的资本市场体系,展现出大批高质量的上市公司,培养出极具市场竞争力的金融机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GMT+8, 2025-7-9 20:48 , Processed in 0.172040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