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361|回复: 0

刘晓博:郑州、西安、济南,利好将至!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9-5 12:08: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年初的时候我曾在专栏里预测:2020年,中国在区域经济发展上有4件大事值得期待。

  1、编制并公布《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
  2、编制并公布《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
  3、编制并公布《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
  4、特区40周年纪念大会,或公布改革开放新举措。

  《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已经在6月1日公布,海南获得的优惠政策远超上海、深圳和雄安新区,堪称当今的“第一特区”。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已经有了征求意见稿,距离正式出台为期不远。

  8月31日,也就是昨天召开的政治局会议,审议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这意味着,黄河流域的发展规划距离公布也为期不远了。

  特区40周年纪念大会何时举行,大家可以静待官宣。从历史上看,特区建立“逢十”必有国家级纪念大会,有两次是在11月举行的,一次是在9月初举行的。

  上图:黄河流域示意图。

  今天重点说说《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

  8月31日的新华社通稿语焉不详。但有两份重要文稿,可以供我们参考。一份是领导人2019年9月18日在河南主持召开座谈会时的讲话。

  另外一份,则是今年1月3日“中央财经委”第六次会议的通稿。在那次会议上,同时讨论了“黄河流域”和“成渝双城经济圈”两个方案。

  两份文稿向我们透露了大量的信息,足以让我们提前获知“黄河流域发展规划纲要”的基本轮廓:

  1、在黄河流域,目前只有西安、郑州两个国家中心城市,高层最新的提法是“强化西安、郑州国家中心城市的带动作用”。注意排序,西安在郑州之前。

  2、在座谈会的讲话里,领导人曾把济南和西安、郑州并称为“中心城市”,显然在高层的心目里济南仅次于西安和郑州,在黄河流域位居第三。

  3、其他被提及的,都是城市群:推进兰州-西宁城市群发展,推进“黄河几字弯都市圈”协同发展,发挥山东半岛城市群龙头作用,推动沿黄地区中心城市及城市群高质量发展。

  所谓“黄河几字弯都市圈”,包括银川、包头、呼和浩特、太原等城市。

  4、黄河流域的这个规划,发展经济不是唯一最重要的事情。保护生态、治理黄河、扶贫也都是头等大事。为此,中央特别强调要“尊重规律,摒弃征服水、征服自然的冲动思想”。

  从历史上的“人定胜天”、“征服自然”,到今天提出要“摒弃征服自然的冲动”,可以看到人与自然关系的重大变化。

  5、中央提出:“沿黄河各地区要从实际出发,宜水则水、宜山则山,宜粮则粮、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积极探索富有地域特色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

  黄河是一条近5500公里的长河,各地差异巨大。国家不可能一份规划解决所有的问题,只能给出框架,让地方结合实际来发展。

  6、中央提出:不能犯急躁病、大干快上,特别是不能搞各种各样的开发区。

  一搞规划,必大干快上;要大干快上,必设立新的开发区。这是传统的打法,已经结下了无数恶果——农民利益被侵害、土地被闲置、粮食安全得不到保证。黄河流域的发展,环境保护为先,要充分考虑人口承载力,当然不能乱搞各种开发区。

  7、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把水资源作为最大的刚性约束,合理规划人口、城市和产业发展,坚决抑制不合理用水需求。

  8、高层还提出了四类地区的要求:

  三江源、祁连山等生态功能重要的地区,就不宜发展产业经济,主要是保护生态,涵养水源,创造更多生态产品。

  河套灌区、汾渭平原等粮食主产区要发展现代农业,把农产品质量提上去,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贡献。(注意!这里只提到了农产品质量,而没有强调产量)

  区域中心城市等经济发展条件好的地区要集约发展,提高经济和人口承载能力。

  贫困地区要提高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通过上述公开信息,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第一,黄河流域未来的发展方向,或者基本路径,跟长三角、珠三角完全不同。

  长三角、珠三角、成渝都市圈等地水资源丰富,人口承载能力强,经济和人口的密度可以不断提高,未来发展空间巨大。

  黄河流域则完全不同,生态过于脆弱。除了西安、郑州、济南等少数城市有条件成为超大城市(城区常住人口超过1000万)外,其他城市要“以水定城、以水定人”,不能无限制发展。

  黄河虽然是中国第二长河,但水流量却非常有限。不仅远远低于长江(不到其7%的水量),距离珠江、黑龙江也差距很大(6到7分之一),黄河水量只能排全国江河的16名左右,甚至低于闽江、赣江。

  上图:兰州—西宁城市群。

  一方面是水资源的短缺,另一方面又比较浪费。黄河中上游农业灌溉的效率偏低,相当一部分水资源被浪费掉了。

  另外值得警惕的是:黄河还形成了近千公里的“悬河”。下游的“悬河”超过800公里,其中新乡市河段高于地面20米;近年来在上游宁蒙河段形成了“新悬河”,已经高于地面4到6米。所以,黄河始终是北方中国的一把“悬剑”。

  第二,黄河流域目前尚无影响力超越本省的大城市,未来西安、郑州、济南比较有潜力。

  黄河流域的省会(自治区首府)城市一共有8个,2019年末它们汇聚的资金总量(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分别为:

  郑州2.34万亿
  西安2.33万亿
  济南1.86万亿
  太原1.31万亿
  兰州0.89万亿
  呼和浩特0.59万亿
  西宁0.4万亿
  银川0.4万亿

  上述8个城市资金量累计,也不过10.15万亿,只比深圳略多一点,相当于北京的57%左右。

  由此可见,中国各地经济差距之大。目前上述8个“省城”的影响力基本上都局限在省内,有些甚至无法“点亮全省”。比如山东东部的城市就跟着青岛混,河南南部的城市受武汉辐射,而甘肃南部的城市则看成都脸色,至于山西很多人N年就颇有远见地上了北京的车牌。

  从上述资金总量的分布看,郑州和西安并列第一,在北方并列第三(仅次于北京、天津)。所以,未来北方第三城的竞争,也会在郑州西安之间展开。

  计划经济年代,比郑州、西安风头更劲的沈阳(汇聚资金1.89万亿)、大连(1.46万亿)、青岛(1.79万亿),目前都已经被郑州、西安明显超越。

  至于西安和郑州,我更看好郑州一些。目前看,西安地位略高,尤其是在一带一路的规划中。此外,西安在研发投入和占比上,也显著超过郑州。

  但问题是陕西省人口总量只有河南的40%,郑州在省内没有对手,时间显然站在郑州这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GMT+8, 2025-7-9 20:57 , Processed in 0.203288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