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4781|回复: 9

竖琴螺:2013年11月13日点评参考消息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11-13 19: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3年英语常用词排行出炉》,英国《每日邮报》网站11月11日报道。《参考消息》专门有一个“英语天地”,然而,世界是丰富多彩的,《参考消息》的编辑们也不可能只懂英语。因此,希望《参考消息》能够多介绍一下其他语种,让读者们扩展一下视野。

  《安倍政权沉迷于“复古主义”》,日本《世界》月刊11月号文章。此前读了一下上世纪五十年代的《红旗》杂志,结果发现,安倍晋三只不过是在重复他的外公岸信介所走的路线。因此,日本媒体将安倍政权定性为“复古主义”是有道理的。但这种所谓的复古只不过是资本主义运动周期性规律的产物罢了。因此,安倍的这一“迂腐”实际上恰恰是其适应资本主义运动的表现,因而才使得他能够获得目前这样大的权势,此前只有小泉获得过。因此,这不是安倍愚蠢,恰恰相反,这是他聪明的表现(当然是从资产阶级的立场来衡量的)。所以不能轻视此人,相反,那种把安倍政权的言行斥之为“愚蠢”的做法实际上只会起到愚民的作用,此事才是需要我们予以高度警惕的事情。我们要时刻想到自己是在和一个十分聪明狡猾的敌人作斗争,而不是在和一个愚蠢的敌人作斗争。

  《美借墓地献花批“安倍史观”》,日本《每日新闻》11月9日文章。此前,我们在讨论“两个不能否定”的问题时已经涉及到这一问题。尽管一个人的史观反映了这个人的立场,但一个人的史观毕竟只是由此人自己表达出来的,因而总会有“心口不一”的事情,因此,要辨别一个人的立场,关键是要看此人现在的表现。美国是否接受安倍对历史问题的看法,那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美国对安倍政权既有的内外政策的态度。既然美国支持安倍政权既有的内外政策,那么美国对安倍史观的不满也就无足轻重了,美国的这种表现只是为了安抚那些对安倍史观不满的人和政权,实际上只是起到愚民的作用罢了,事实上,美国政府以它的实际行动支持了安倍史观。

  《电子商务成中国经济新增长动力》,新加坡《联合早报》11月12日报道,法新社北京11月12日电,香港《南华早报》网站11月12日报道,中央社上海11月12日电,日本《朝日新闻》11月12日报道,美国《华尔街日报》网站11月12日报道,《俄罗斯商业咨询日报》11月12日报道,埃菲社北京11月11日电,英国《金融时报》网站11月11日报道。

  电子商务的作用就是缩短了流通环节,减少了企业对土地的依赖,从而降低了成本。然而,这些节约都只是给资本家获得更多的利润创造了条件,消费品价格的下降是建立在资本家能够获得更多利润的基础之上的。当然,其所引起的矛盾是,企业雇佣的直接从事商品销售的人员减少了,这一群体在快递公司的形式下集结了起来,或者说,直接从事商品销售的劳动者独立了出来,他们不再为某一特殊的企业做销售业务,而为所有可能的企业做销售业务。当然,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这种独立必然表现为掌握着快递公司的商业资本家的独立。

  电子商务资本是商业资本在当下这个生产力水平上的进化形态。因而,它不只是依赖电,而且依赖互联网。反过来说,如果断网或断电的话,那么这一商业资本就无疾而终了。因此,从生产力的角度来看,这一特别依赖最先进生产力的资本的独立性反而是进一步降低了,因而更加娇贵了。不过,这一资本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租地地主阶级的利益(租地地主阶级的独立性最高,当然,这种独立性也完全是依靠军队来实现的,而与生产力水平没有直接的关系),这一点在中国已经表现得特别明显。

  然而,也正因为电子商务严重依赖IT产业和金融业,因此,IT产业和金融业所具有的周期性危机也一定会反映到电子商务领域。又因为电子商务本身不是扩大雇佣工人规模,恰恰相反,而是缩小了雇佣工人规模,因此,电子商务的大发展也必然只会加剧阶级矛盾。虽然中国的电子商务正处于上升期,但是,这种繁荣总不过是“鲜花着锦,烈火烹油”式的繁荣,因为任何建筑在较低生产力水平上的资本的危机都会传导至电子商务领域,并且引发相应的危机,相反,电子商务领域的危机倒未必能够引起建筑在较低生产力水平上的那些资本的危机,这当然也是由电子商务尚未占据主导地位这一点所决定的。

  《信访改革有助于中国化解矛盾》,法新社北京11月12日电。这个标题本身就想当然地假设“凡是改革总是好的”。但无数的事实告诉我们,很多坏人坏事正是通过改革才获得了诞生的条件。

  “有报道称,中国正在将地方官员的政绩考核与针对这些官员的信访案件的数量分割开来,这样他们就可以致力于解决问题而不是扣押上访者,此举引发了官方媒体的赞誉。”

  这是一种多么荒谬的逻辑。按此逻辑,地方官员之所以不能致力于解决问题,只是因为地方官员的政绩考核与针对这些官员的信访案件的数量挂钩了起来。然而,当初,之所以要把两者挂起钩来,还不就是为了阻止不关心民间疾苦的官员被提拔上来吗?!现在,如果取消了这一挂钩,那么地方官员更加没有动力去解决问题了,更何况这些民间疾苦本身就是地方官员自己胡作非为的产物。并且,我们可以断言,一旦脱钩,那么地方官员就能够集中精力胡作非为,由此必然使得社会矛盾只会迅速增加,同时,上级机构将进一步脱离群众,其对社情民意的掌握程度会进一步下降,更不要说其对社情民意的反应能力会下降得更快这一点了。

  因此,官方媒体对此举的赞誉不过是再一次表露了它的反人民立场罢了。如果凡事只要受到了媒体的赞誉,就想当然地认为这是什么好事的话,那么持有这种想法的人无非就是预先假定了“媒体代表民意”这一前提,然而,从事实上来看,这一前提不仅根本不成立,而且,已经有众多的事实证明现在的媒体只为钱和权服务,因此媒体的观点根本与民意无关,而且往往是截然相反的。

  这一改革的逻辑的确也是中国政府的改革逻辑,即不是想着怎么通过改革来解决根本问题,而总是通过所谓的改革来粉饰太平。而这么做的目的无非就是为了维护那些改革开放最大的受益者——汉奸买办集团的既得利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1-14 01:42:44 | 显示全部楼层
你今天真是太低调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1-14 01:44:02 | 显示全部楼层
《参考消息》专门有一个“英语天地”,然而,世界是丰富多彩的,《参考消息》的编辑们也不可能只懂英语。因此,希望《参考消息》能够多介绍一下其他语种,让读者们扩展一下视野。

你想学鸟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1-14 01:50:30 | 显示全部楼层
此前,我们在讨论“两个不能否定”的问题时已经涉及到这一问题。尽管一个人的史观反映了这个人的立场,但一个人的史观毕竟只是由此人自己表达出来的,因而总会有“心口不一”的事情,因此,要辨别一个人的立场,关键是要看此人现在的表现。
什么年代有什么年代的政策,抗战时期还有论持久战,现在用不上不等于当年是个错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1-14 02:06:07 | 显示全部楼层
电子商务的作用就是缩短了流通环节,减少了企业对土地的依赖,从而降低了成本。然而,这些节约都只是给资本家获得更多的利润创造了条件,消费品价格的下降是建立在资本家能够获得更多利润的基础之上的。
难道消费者没减少支出吗?消费者如果因电子商务而伤害了利益,还会这么疯狂吗?消费品价格下降不对吗?
难道资本家获取利润不合法吗?你是想说消费品价格应该上升,资本家不许有更多利润就合理了?
你有事为了反对而反对。精神有问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1-14 02:12:59 | 显示全部楼层
然而,也正因为电子商务严重依赖IT产业和金融业,因此,IT产业和金融业所具有的周期性危机也一定会反映到电子商务领域。又因为电子商务本身不是扩大雇佣工人规模,恰恰相反,而是缩小了雇佣工人规模,因此,电子商务的大发展也必然只会加剧阶级矛盾。

这是个新兴产业,他的危机和发展共存,人类社会没有因为危机而不发展。电子商务所带动的相关产业不需要人员吗?难道都是机器人在开车,搬运,投递,整理,交易?
阶级矛盾?什么阶级?分工不同,各得其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1-14 02:18:06 | 显示全部楼层
《信访改革有助于中国化解矛盾》,法新社北京11月12日电。这个标题本身就想当然地假设“凡是改革总是好的”。但无数的事实告诉我们,很多坏人坏事正是通过改革才获得了诞生的条件。
难道因为很多坏人坏事就不改革吗?难道你睡觉前口渴怕尿床就不喝水吗?难道病人因为吃药苦而不吃药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1-14 02:2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因此,官方媒体对此举的赞誉不过是再一次表露了它的反人民立场罢了。如果凡事只要受到了媒体的赞誉,就想当然地认为这是什么好事的话,那么持有这种想法的人无非就是预先假定了“媒体代表民意”这一前提,然而,从事实上来看,这一前提不仅根本不成立,而且,已经有众多的事实证明现在的媒体只为钱和权服务,因此媒体的观点根本与民意无关,而且往往是截然相反的。
难道你不觉得你也是其中一份子吗?它是赞誉,你是反对,只是方法不同。
再问你一句,你引用的媒体都是标注清楚的,怎么这个问题变成相关媒体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1-14 02:25:05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报道称,中国正在将地方官员的政绩考核与针对这些官员的信访案件的数量分割开来,这样他们就可以致力于解决问题而不是扣押上访者,此举引发了官方媒体的赞誉。”
哪个媒体?你怎么不说出来,让大家知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1-14 02:27:2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一改革的逻辑的确也是中国政府的改革逻辑,即不是想着怎么通过改革来解决根本问题,而总是通过所谓的改革来粉饰太平。而这么做的目的无非就是为了维护那些改革开放最大的受益者——汉奸买办集团的既得利益。

难道要用美国政府的逻辑?你的根本问题是什么?汉奸买办集团都是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5-2 09:04 , Processed in 0.125025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