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470|回复: 0

司南君:塑料的末时代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8-29 12:00: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内容摘要

  塑料曾被列为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便捷着人们的生活。但随着其越来越广泛的使用,却给地球生态造成严重的破坏,人们在享受塑料带来的便捷之时,也在一步步尝受着恶果。

  一般塑料需要100-200年才能降解,大量的塑料垃圾造成了白色污染,意识到问题严重的人们开始处理这一问题。从一开始的限塑到慢慢地各国开始施行禁塑,如2008年卢旺达、2011年意大利,再到欧洲美国等等都开始施行禁塑令。

  而我国从年初颁布塑料污染治理方案到现在,又迎来了史上最严的处理方案。各省的方案一出,必将推动塑料替代和可降解产业的新发展机遇,投资的机会就往往酝酿于产业转型和升级之间,这在对抗白色污染的大背景下,可能是几百上千亿的大生意。

  01

  从限塑到禁塑

  其实在十多年前中国就颁布了限塑令。

  2008年1月8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从6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禁止生产销售使用超薄塑料袋,并实行塑料袋有偿使用制度。

  所以从这之后一般的大型超市和商场对购物塑料袋施行了收费,但是和生活的便利相比,几毛钱的收费并不能很好的阻止大家对塑料袋的使用,而且为了做生意各商家一般都免费提供塑料袋。同时随着快递行业和外卖行业的发展,塑料制品的使用更加广泛。

  据资料显示,我国近5年平均废弃塑料回收量为1800万吨,平均回收率为25.6%,目前尚无可媲美的廉价替代品,预计塑料产品仍会保持较快增长,对环境产生较大压力。

  于是在今年年初,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公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

  《意见》提出了三个关注的节点:

  1、到2020年底,我国将率先在部分地区、部分领域禁止、限制部分塑料制品的生产、销售和使用;

  2、政策目标是到2022年底,一次性塑料制品的消费量明显减少,替代产品得到推广;

  3、2025年底,地级以上城市外卖餐饮领域不可降解塑料餐具消耗减少30%。

  如今半年已过,为了强化督查问责制度,限塑令执行力度变得进一步严厉。

  今年7月,国家发改委等9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扎实推进塑料污染治理工作的通知》,要求落实属地管理责任,于8月中旬前出台省级实施方案;年底前,生态环境部、发改委将会同各相关部门开展塑料污染治理督促检查联合专项行动,并视情况将联合专项行动发现的塑料污染治理相关突出问题纳入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范畴,强化督察问责。

  为了落实限塑令的执行情况,目前各地方省出台最严的限塑或者禁塑令。

  像广东、贵州、江苏等地陆续出台地方版“限塑令”政策,不少地方从“限塑”变成“禁塑”,从明年1月1日起,部分城市将率先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购物袋。

  例如济南出台了《济南市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实施方案》,明确,到2020年底,城市建成区的商场、超市、药店、书店等场所及餐饮打包外卖服务和各类展会活动,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集贸市场规范和限制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到2025年底,城市建成区集贸市场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鼓励有条件的区县,在城乡接合部、乡镇和农村地区集市等场所停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

  一时间可降解和塑料替代产业站上了风口,行业的投资和发展迎来了新机遇。

  02

  可降解产业起飞正当时

  说实话,虽然限塑令在十多年前就颁布了,但是执行其实并不严格也并未能有效地阻止人们对塑料的使用,而且国内对可降解塑料制品的使用非常少。

  相对于可降解产业而言,我国生物降解塑料市场尚处于起步阶段,截至2018年产能约为45万吨,产能利用率仅在30%左右,产品以出口欧洲为主,国内消费市场规模尚小。

  据IHS数据,2018年全球生物降解塑料需求量为36万吨,对应市场规模为11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5%。2023年,全球生物降解塑料需求量将增长至55万吨,对应市场规模为17亿美元,2018-2023年,生物降解塑料需求年复合增长率为9%。

  2018年我国餐盒、塑料袋等领域一次性塑料用量达594.5万吨,假设以30%的替代比例计算,可降解塑料用量接近180万吨,增长空间高达42倍。

  根据华西证券预测,在暂且忽略其余领域可降解塑料消费需求的前提下,光考虑快递、外卖等4大领域143万吨的替代需求量,如果按吨平均售价2.5万元计算,2025年我国可降解塑料市场规模将达到358亿元,而2018年我国可降解塑料消费量仅为4.2万吨,塑料替代是一个从无到有的新兴市场。

  而从年初限塑《意见》的颁布到现在,一大批看到商机的降解塑料相关产业公司也纷纷成立。

  据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数据统计,目前中国可降解塑料的产量占世界产能约25%,与中国塑料占世界产能的比例相当。近十年来,我国可降解相关企业(全部企业状态)年度注册数量与增速呈稳定上涨趋势。

  截至8月27日,天眼查数据显示,我国今年新增可降解相关企业超过1,600家,较去年同比增长约56.8%。目前我国现有可降解相关企业超过7,600家。

  然而任何风口都少不了资本市场的参与,嗅觉敏锐的投资者早已把A股可降解相关上市炒了几个涨停板。像龙头莫高股份进入八月份以来,已在14个交易日中收获8个涨停,其中包括连续4个一字板,累计最高涨幅达86%,同期大盘涨幅不到3%。而根据其公告,可降解材料目前也仅仅占其公司业绩的10%左右。

  从材料上来看,可降解塑料主要包括PLA、PBS、PBAT、PLA等聚酯类可降解塑料及淀粉基塑料。具体的相关上市公司大家的交易软件上也有,有个降解塑料板块。

  目前国内PBAT龙头主要为金发科技等,金发科技3万吨可降解塑料已经实现量产。仙鹤股份表示,目前已经具备纸吸管、纸袋等可降解材料产品的生产能力,现有产能能够满足销售订单的需求,并将继续快速完成市场布局。彤程新材通过引进巴斯夫授权的PBAT聚合技术,在上海化工园区落地PBAT生产建设项目,一期6万吨,未来满足高端生物可降解制品在购物袋、快递袋、农业地膜方面的应用。

  但淀粉基塑料虽然价格相对便宜,且可完全降解,但使用寿命短,机械性能较差,因此应用场合受限。而且就面对国内如此巨大的需求,目前产能和技术还并不能够满足,这样就催生了替代产品的投资机遇。这就像猪肉涨价了之后大家吃鸡肉变多了一样,不仅养猪的上市公司去年股价大涨,养鸡的上市公司股价也一样翻倍。

  03

  以纸代塑迎来投资机遇

  相对于可降解塑料而言,纸质品不仅可降解而且对环境污染小易回收。关注纸品替代需求,食品级白卡明显受益。此次限塑令有明确禁止使用的时间节点、以及严格的责任督查问责制度,我们认为限塑的力度将较于以往政策更加严厉。

  海通证券认为,2020年底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不可降解塑料餐具在不同级别城市的逐步退出、不可降解塑料包装袋逐步禁用,而替代塑料包装的纸吸管、环保纸袋、食品级白卡等可降解餐盒将会广泛投入使用。

  近日,晨鸣纸业、太阳纸业等国内主要白卡纸生产商相继公布提价计划。其实自7月开始,国内白卡纸生产商已掀起2轮提价潮,累计涨幅约400-500元/吨。据纸业联讯,截至7月末,国内白卡纸成交均价5611元/吨,同比上涨6%。8月12日白卡纸均价5713元/吨(含税),较5月底提涨9.2%。

  国金证券认为,从中长期看消费升级+白板替代+限塑令三大因素将驱动白卡行业继续增长。我们预计未来5年白卡需求复合增速9%。供给端,白卡未来三年新增产能270万吨,且未来三年国内白卡产能扩张以现有龙头为主,国内白卡行业中长期将持续处于良性循环之中。

  但投资机会和风险都是并存的,需要注意的就是政策的执行力度和程度,就像2008年就出台了限塑令一样同样没能有效减少塑料制品的使用。而从长期来看,环保和可循环发展肯定是未来发展的方向,即使现在不替代将来也会替代,这对于早布局的公司肯定收益,而且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市场前景巨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GMT+8, 2025-7-9 16:16 , Processed in 0.156312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