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3333|回复: 0

刘晓博:“国内大循环”明确后,打出第一张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8-26 08:25: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8月24日,“澜湄合作第三次领导人会议”在京举行。

  在这个会议上,中方透露了以下几个大消息:

  1、“澜湄合作”可以同“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对接。目标是:进一步畅通贸易通道,调动中国西部、西南部以及东盟其他国家力量,实现对湄公河国家的更大投入,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维护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推动协同发展。

  2、中方新冠疫苗研制完成并投入使用后,将优先向湄公河国家提供。

  3、中方将从今年开始,与湄公河国家分享澜沧江全年水文信息。

  所谓“澜湄合作”,是指“澜沧江—湄公河”流域的6个国家实现合作。

  湄公河(Mekong River),发源于中国唐古拉山的东北坡,在中国境内叫澜沧江,流入中南半岛后的河段称为湄公河。湄公河全长4909千米,无论长度还是流量,都位居全球前十。在亚洲,湄公河长度仅次于长江、叶尼塞河、黄河。

  “澜沧江—湄公河”流域有中国、缅甸、泰国、老挝、柬埔寨和越南6个国家。

  中国之外的这5个国家,总面积接近200万平方公里,人口接近2.4亿。也就是说,缅甸、泰国等5个国家,其人口比“日本+韩国”还要多6000万,因此颇具市场潜力。

  “澜湄合作”的概念是中国在2014年提出的,这是一招以“小圈”推动“大圈”,打破美国“战略包围圈”的一招妙棋。

  所谓“小圈”,就是“澜湄合作”;所谓“大圈”,就是“东盟10国+中日韩”。

  众所周知,东南亚有“东盟10国”的概念,也就是在上述5国之外,再加上距离中国稍远一点的菲律宾、印尼、马来西亚、新加坡和文莱。

  对应东盟10国这个“大圈子”,有“10+3”机制,也就是中国、日本、韩国三个东亚的经济体,跟东南亚10国实现合作。还有人建议,可以把10+3变成10+4(加上美国),或者10+5(再加上印度)。

  但圈子越大,人心越不齐,协商越费时间、效率越低。

  最终,可能啥事都干不成。

  尤其是中美战略博弈进入到了“肉搏”的阶段,“10+3”这个圈子的“效率”越来越低了。

  美国近年来提出了“印太战略”,也就是以美国、日本、澳大利亚、印度为支点,构建一个制衡中国、从海上包围中国的“战略菱形”。

  上图:旧版的美国对华包围圈,主要靠第一和第二岛链发挥作用。未来,印度跟中国有领土争议的两大片区,也将成为美国遏制中国的重要抓手。

  美国还炮制了一个“蓝点网络计划”,试图取代“一带一路”,把希望中国投资的国家都拉到自己的麾下。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依托“澜湄合作”拉一个关系扎实、紧密“小群”,是巧妙的一招。

  它可以以小博大,对东盟10国产生“杠杆效应”。

  因为“澜沧江—湄公河”是一条实实在在的纽带,把沿岸6个国家联系了起来。

  也就是说,在东盟10国里,缅甸、泰国、老挝、越南、柬埔寨这5个国家跟中国是近邻,不仅风月同天,而且山水相依。

  所谓“远亲不如近邻”。这样的关系,想回避都无法回避,所以合作成功的可能性非常大,大家的共同利益非常多。

  而中南半岛地理位置极其重要,是中国突破“印太战略”包围圈的重要基点。

  上图:日本媒体对“印太战略菱形”的描绘,东侧的那个点是美国的夏威夷,这是对中国的新的、更大的包围圈。

  从上图可以看出,所谓“印太战略”其实就是一个新的“超级岛链”,是想把中国从海上封锁住。

  如果大陆统一台湾,可以打开中国面向太平洋的深蓝通道;实施南进战略,则可以打通中国面向印度洋的通道。

  至于“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概念起源于2015年。当时,中国领导人访问新加坡,两国达成了第三个政府间合作项目——“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

  在这个项目基础上,中国和新加坡在2018年提出了两国共建“南向通道”的思路。后来,“南向通道”正式更名为“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

  之所以叫“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是因为之前亚洲和欧洲、非洲的贸易通道,主要是通过印度洋、马六甲海峡来进行。

  未来还可以开辟更多的通道,比如由新加坡通过跨海铁路穿过中南半岛,经过中国的西南、西北进入中亚、东欧。或者通过新加坡走海路到广西钦州港,然后通过高铁穿越中国的西南、西北进入中亚、东欧。

  中国此前曾公布了“西部陆海新通道”的方案,其实就是“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的一个子方案。

  说白了:如果你“澜湄合作”的5个东盟国家不参与,那么我们就通过广西的钦州港等北部湾港口群穿越南海直接连上新加坡,构建一个简洁版的“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

  如果这5个东盟国家参与,那么当然更好,中国可以帮助修建“泛亚铁路”,也就是通过东、中、西三条线,穿越中南半岛联系新加坡和中国中西部。

  最终,都是经过中国的西北,进入中亚、中东或者东欧。

  这样,印度洋的重要性就会下降,印太战略也就跛脚了。

  上图:泛亚铁路设想。

  有了“澜湄合作”5+1(1是中国)的小群,再加上跟“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的对接,事实上构成了“6+1”(加上新加坡)的一个圈子。这对于推动东盟整体跟中国合作,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缅甸、泰国、越南、老挝、柬埔寨、新加坡这6个国家,有超过2.4亿人口,跟中国合作之后,可以形成一个不小的贸易圈子。在这个圈子里可以进一步降低关税、并构建东亚的“人民币区”,因为区域内老百姓对人民币接受程度比较高,这有利于推进人民币的国际化。

  所以,南进战略对中国非常重要。

  它不仅可以睦邻、稳定边疆,可以拉动经济、可以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还可以破印太战略的封锁,让中国获得新的战略通道。

  对外的“南进战略”,又跟对内的西部大开发战略相互关联。

  在这个背景下,南宁、昆明、贵阳以及广西云南的边境口岸、沿海港口,以及重庆、成都、西安、兰州、乌鲁木齐,其未来战略地位都会获得提升。

  我们可以把“澜湄合作+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看做是“国内大循环战略”正式提出之后,中国打出的第一张“国际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GMT+8, 2025-7-9 14:25 , Processed in 0.203190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