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3716|回复: 0

刘晓博:刚刚,超大力度“降息”公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8-23 13:33: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今天是8月20日,是8月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新一轮发布的日子。

  上午9点半,从“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传来的消息是:1年期、5年期LPR利率都保持不变。

  其实在周一央行宣布1年期中期借贷利率(MLF)保持不变之后,大家就知道20日降息的可能性基本为零了。

  但事情往往就是这样: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早上的LPR利率没有降,但下午3点传来了最高人民法院“降息”的消息!

  或许有人会非常诧异:什么鬼?最高人民法院宣布“降息”?

  是的,没错。

  而且最高人民法院的这次“降息”,其社会影响力将超过一次普通的LPR利率下调。

  今天下午,最高人民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正式发布新修订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

  在这个规定里,把法律保护的民间借贷利率的上限,从“以24%和36%为基准的两线三区”,变更为1年期LPR利率的4倍!

  所谓“两线三区”,是最高人民法院2015年8月出台的司法解释。其具体含义是:

  在民间借贷纠纷的审理时,划定了年利率24%和年利率36%两条线。如果借贷双方约定的借贷利率低于24%,就属于“司法保护区”,法律是保护债权人权益的。

  超过36%的年利率,为“无效区”,如果你是借款人可以拒绝偿付超过36%的那部分钱,法院支持你;如果你支付了超过36%利率的钱,然后反悔要求归还,法院也支持你。

  如果双方约定的年利率为24%到36%之间,为“自然债务区”。如果借款人不还钱,债权人提起诉讼、要求法院保护,法院不会保护。但是借款人愿意自动履行协议,支付了约定的利息,法院也不反对。如果借款人已经偿还了这部分利息,之后又反悔要求偿还,法院同样会驳回。

  取消了“以24%和36%为基准的两线三区”的规定后,新的“红线”被最高人民法院划在了1年期LPR利率的4倍。

  其完整表述是:“以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每月20日发布的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的4倍为标准确定民间借贷利率的司法保护上限”(2015年以前的民间借贷红线,就是同档基准贷款利率的4倍)。

  今天上午刚刚公布的LPR利率(1年期)为3.85%,4倍就是15.4%。

  也就是说,以后民间借贷只有一条线了,它是浮动的,目前是15.4%。如果你想借钱给别人,想约定利率又不想违法,只能写1年期LPR利率的4倍。如果借款时间是2年,按照还款前最近那次LPR利率来计算利息。

  24%的合法红线,一下子降低到了15.4%,降低了近36%,或者相当于860个基点!

  而央行每次降息,最多是20个基点,有时候甚至只有10个基点。跟最高人民法院的力度,简直不可“同年而语”。

  那么问题来了:最高人民法院为何大力度降息,它将产生什么影响?

  之所以大力度降息,是目的大概有两个。

  第一,当然是为了降低社会融资成本。

  在新闻发布会上,最高院的正式解释是:为了统筹推进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良性健康发展,持续增强市场主体的发展动力和活力,保持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推动综合融资成本明显下降。

  在新闻发布会上,最高院还透露:最近几年,每年都有200万起民间借贷纠纷,最终告到了法院。法院承受的压力,也是非常大的。

  第二,降低民间借贷的“合法红线”,可以把一批热衷于放贷的钱挤到资本市场里去。

  这一点,最高院没有明说,但事实上会产生这样的效果。15.4%的年利率,比24%低了很多。如果超过,则不合法、没有保障。这时候,肯定会有一部分“谨慎的钱”转而流向股市。而这,正是当前国家愿意看到的。

  或许有人会说:既然如此,为什么不力度更大一些,比如降低到1年期LPR利率的3倍,岂不会有更多资金被挤出来,去股市了吗?

  其实不然。很多事情都是过犹不及。对此,最高人民法院有如下解释:

  保护上限过低也可能会出现两个结果:

  一是借款人在市场上得不到足够的信贷,信贷供给出现紧缺,加剧资金供需紧张关系。

  二是民间借贷从地上转向地下,地下钱庄、影子银行可能更为活跃。为补偿法律风险的成本,民间借贷的实际利率可能进一步走高。

  因此,将民间借贷利率的司法保护上限维持在相对合理的范围之内,是吸收社会各界意见后形成的最大公约数,更加符合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

  这就好比国家开征房地产税和契税,把税率定得非常高。如果你不来交,就不允许房屋过户。其结果,必定是民间私下交易,房子都不来过户。最终几十年下来,全国房产交易陷入混乱,很多房子倒手多次,但都没有合法手续,最后不仅政府收不到税、民间还产生很多混乱。

  不要以为这不会发生,在中国历史上就曾经出现过。

  如果法律保护的民间借贷利率太低,一定是乱象频出,各种地下交易丛生。而这种教训,在几年前就有过,还不用追溯到更久远的时代。

  整体而言,“民间借贷合法红线”超大力度的降息对股市构成利好。同时,也将引导民间融资成本走低,对楼市也构成利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GMT+8, 2025-8-23 20:17 , Processed in 0.265722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