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4865|回复: 0

云石:中美竞争赛道改变——当消耗取代增长,中国人准备好了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8-17 22:23: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据外媒报道,上周五,有记者问特朗普,他是否担心禁止这款流行的中国应用程序会损害苹果iPhone的销量。特朗普回答说“随便”。特朗普然后补充说,他的首要任务是做到“对我们国家的安全而言是一件好事”。

  在新冷战和脱钩消息铺天盖地的当下,这样一则新闻并不惹眼,最多只不过当做特朗普针对微信、TIKTOK等中国互联网企业系列打击手段中的一个小组成部分。

  但实际上事情远没有这么简单。特朗普的这番表态,非常清晰的表明了一件事——既美国可以,也愿意为了打击中国,而付出直接且肉眼可见的沉重代价。

  也许你对此并不在意。但这真的是一件非常严重的事。

  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里,虽然中美博弈这个话题从来就没消停,美国对中国的打压也从来没有停歇。但这种博弈,大体而言还是建立在一种良性基础之上的——这种良性,是指双方是通过各自的发展、建设带来的自身实力增长,来维持之于对方的优势、领先,或着缩小与对方的差距。

  套用体育赛事来说,这就相当于田径、游泳比赛,双方并不直接面对面的叫板,而是在自己的赛道中打拼,通过博取更好的分数,来夺取最终的胜利。

  这对于中国来说,可以说是非常乐见,也比较擅长的。作为这场博弈中的弱势一方,中国并不担心自己的落后,也不在意作为落后一方,在追赶过程中要付出各种艰辛努力;它最担心的,是在作为弱势一方的自己,在比赛过程中被强者盯上,然后冲到面前,试图用重拳直接KO解决问题。而并行赛道的设定,决定了虽然美国也免不了利用规则或者裁判优势下下绊子,但总体来说,大家还是能保证一个起码的和平环境,供自己驰骋发挥。

  但现在,情况变了,特朗普上台后,大打贸易战,今年以来更是变本加厉,对中国全方位攻击——这些措施,虽然确实可以起到打击中国的效果,但由于过于激猛,也对原本中美经济捆绑造成了巨大的伤害——这意味着一直从这种捆绑中源源不断收获利益的美国企业和资本也因此遭受极大的损失。

  这种玩法,就跟以前很不一样了。这相当于直接将竞赛模式,从游泳、田径等各干各的攒积分式的间接比拼,直接换成了拳击、柔道等正面对抗,大家比的,不再是谁表现的更好,谁的积分更高,而是直接以互相伤害,正面对决的形式,不惜自身付出代价,而将对方放倒击垮!

  而且特朗普似乎对此乐此不疲,以前出于维护内部情绪,还稍微遮掩一下,这次在IPHONE问题上,特朗普连起码的面子工程都懒得做了,直接赤裸裸的告诉世人——哪怕我自己大出血,也必须要把你弄死!

  这就很残酷了。当赛制由各玩各的比积分,变成了正面pk将人放倒——这就不再是披上一层友谊第一比赛第二温情面纱的良性竞争,而是仇人相见分外眼红的你死我活!

  当然,你可以说这是懂王为了连任而无所不用其极的短期疯魔,也可以说这是大选前要挟全球化资本的穷极无奈之术,逼他们与自己达成妥协的手段;但不管这是不是特朗普的术,这样一种两败俱伤的残酷玩法,能被美国总统就这么堂而皇之的提出并肆无忌惮的施行,这本身就表明,至少在美国眼中,中美之间的矛盾,已经到了非常激烈的地步,反华也拥有了极强的朝野基础。所以就算没有特朗普,未来中美恐怕也免不了会走到这一步——零和模式可能会迟到,但绝不会缺席。

  这是中美建交四十年来的最大剧变,也是未来几十年中美关系的主旋律。而这种改变,对中国,以及中国人来说,也必将带来十分之大的影响。

  如果新冷战真的来临(很可能它已经降临,只是我们现在还没意识到而已),那我们几十年来所习以为常的一些模式,都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过去四十年,我们已经习惯了增长,习惯了发展,也习惯了通过发展来解决国家和个人面临的各种各样的问题。在这种模式下,大家的思维也已经相对固化,认为不断向上,不断变好,才是这个社会的常态。

  但实际上,这只是一种幻觉。我们当然有足够的理由,相信中国走在一条不断向上的正确道路上。但我们似乎忘记了,历史的发展,从来就不是一帆风顺的,即便是向上,那也不是一条直线;螺旋上升,才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常态。

  什么是螺旋上升?很简单,就是虽然总体呈向上趋势,但这个过程中,却时不时的会出现反复甚至阶段性向下,必须要挺过这个向下的槛,然后才能迎来一轮新的向上趋势,如此循环往复,这才是人类文明进步的真实状态。

  这是我们这一代人,甚至好几代人所未曾想到,或者曾有想过,却未深思的。毕竟40多年的相对平顺发展,已经让在世的人形成了固定思维。但实际上,四十年时间,虽然对个人而言是无比漫长,差不多占据生命的一半,但搁在人类几千年文明史中,不过是很短的一个区间,并不能真正反映一个真实的历史进程。

  那,具体到现实中,什么是真实的历史进程?这个,可能就是我们接下来要面对的——既我们有可能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进入到一个相对艰难曲折的历史发展区间。

  如果新冷战真的已经拉开,中国接下来所面临的战略压力,以及需要承受的战略消耗,必将是过去四十年内所未有的。冷战不是热战,不需要大家直接提枪上战阵,把脑袋别裤腰带上玩命。但冷战同样是战争,它同样需要需要大量的消耗和投入——而且鉴于冷战的持续时间肯定比热战要长的多,所以这种消耗势必是源源不断的。

  这对参战方的国家和人民,都是一种煎熬和考验。

  就国家层面而言,冷战比拼的无非是两样——国力和体制。国力决定了国家有多少资源可供消耗;体制则决定了国家对资源的调度能力,以及冷战这种特殊环境下,对秩序的维持能力。

  国力方面,不用说,中国肯定是不如美国的。不仅现在不如,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也依然不如——就算十多年后,中国GDP真的追平了美国,但论综合国力,中国依然比美国还是要弱一个层级。

  不过好在中国的中央集权体制,从现在看来,比起沉疴缠身的美国,还是更有生命力一些的——这套体制不仅更有效率,也更适应新冷战的重压,中国社会的凝聚力,社会结构的相对单纯性,更非一盘散沙的美国可比。所以,虽然经济基础层面,中国不如美国,但凭借上层建筑方面体现出的一些优越性,中国还是有接住美国暴击,并反败为胜的可能。

  但这并不就意味着中国就一定能笑到最后。毕竟历史上美国也与好几个同样高度集权,国民性也相对单一的政权的交手——无论是发动热战的德国,还是被动接受冷战的苏联,他们最终都倒在了美国脚下,成为美国全球霸业的垫脚石。正所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所以光靠体制的优势,也并不完全足以为持。

  当然,这并不是说中国就会步德国和苏联的后尘。毕竟今天中国的实力基础,远比当年的德苏要厚实——全球最大的工业国,全世界唯一拥有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以及14亿国民、960万平方公里土地构建的庞大内需,这些都是中国面对美国冷战威胁时的坚强底气。而今日的美国,他所拥有的相对优势,也远没有当年与德苏交手时那么明显,更没有当年那么稳固的社会基础。

  这也就是说,虽然美强中弱这个态整体格局没有变化;但至少与20世纪的德、苏相比,这次中国在被拖入这个生死局时,它所面临局势,可以说是相对最不坏的;美国与所谓挑战国之间的实力差距,是最小的一回。

  基于这种态势,中国完全有底气,跟美国打一场持久战——就算不能直接战胜,但至少足以自保。而美国,如果它不能有效解决自身的那些积弊(从情势发展来看基本无解),那纵然现在有更加优势的力量,但最后,恐怕也免不了在持续的内耗中无以为继。

  实际上,中国也已经在这么准备了。从内循环概念的提出,到对粮食安全的高度重视,光就这一两个月,我们也可以肉眼可见的看到,高层正在积极围绕持久战展开布局。

  但在民间,似乎民众的心理建设依然没有完成。激情澎湃的鸡血依然铺天盖地;消极的阴阳怪气依然在网上评论区泛滥——历史总是在不停的循环,亡国论与速胜轮同时大行于天下,这与当年抗战初期的国内舆论环境何其相似!

  这真的是很危险的。鸡血永远是不可持续的——狂热煽动可以将国民精神振奋到极致,但这种情绪,终究缺乏有效的支撑,随着战争消耗的源源不断增加,以及个人精神的逐渐匹配和麻木,这份激情,终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消失殆尽,甚至会让人产生幻灭感,继而落入敌人精心设计的意识形态诱导背叛的巢窟——二战初期日本的举国狂热,和二战后至今的举国跪舔;日本国民精神的堕落,已经给我们上了深深的一课,

  至于一开始的消极阴阳怪气,更是愚不可及。大国是没有投降资格的,大国有的,只是覆巢之下无完卵,是被人吃干抹净然后踩在脚下的残酷——苏联自我解体以迎合西方,最终落得俄罗斯山穷水尽的下场,这同样足够让后来人警醒。

  所以现在,云石君觉得,真的有必要让大家再好好的把《论持久战》读上一遍,并反复宣讲,真正让国人做好这场新冷战的心理建设和准备,只有这样,才能有效避免在未来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岁月中崩了心态,害己害国!

  当然,大家回顾历史的同时,也不必被未来所将面临的困难吓到。现在的中国,跟当年《论持久战》出炉时、甚至美苏冷战都是不一样的。

  我们已经是全球第二大国,而且是世界工厂,我们的农业虽然不能算发达,但粮食安全还是有绰绰有余的。工农业的保障,决定了我们不仅不会像当年抗战时那样穷困潦倒;甚至也不可能像冷战时的苏联那样逐渐山穷水尽。所以这场冷战中,我们中国老百姓的处境,其实跟当年的美国人是差不多的——不管国家层面怎么折腾,但基本的衣食住行,肯定有充足的保障。

  之所以要大家看《论持久战》,除了是希望大家完成心理建设,在未来的岁月中获得自我的心理平静;还有一个目的,也是希望能通过这种平静,让大家能保持一个正常的生活状态——毕竟秩序的正常运转,不光有赖于国家的保障,同样也有赖于国民的配合。如果太多国民没能完成这个心理转换,在未来的严峻新形势下乱了阵脚,那躁动之下,原有的内部紧平衡就可能被打破,本来够吃的粮食,可能会被民众的哄抢而搞的短缺;本来能够稳定的生产生活秩序,可能回被慌乱导致的骚动而破坏。

  如果真到那个地步,那就成了咱们自己砸自己的锅,自己把自家后方搞乱,亲手放美国人进来割韭菜。如果真到这一步,那咱们就真的是悔之无及了!

  总而言之,写这篇文章,就是希望,大家能端正心态。随着新冷战大幕的逐渐拉开,未来,我们的生活,肯定会发生很多不一样的变化。这种环境下,大家既要高度重视,绝不掉以轻心,但也要稳的住,放得下,不要影响自己的生活和社会秩序。这,同样也算是一个身处大时代的普通中国人,为这个国家,也为自己和子孙后代,所能做的积极贡献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4-6-1 18:15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