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578|回复: 0

虚声:微软“棋路”给中国什么启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8-10 08:45: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01  唐僧肉

  如你所知,特朗普疯狂挤兑TikTok,要在9月15号将其封杀,迫其低价出售,非常蛮横。就连前几天刚在国会上指责中国公司“盗窃美国科技”的扎克伯格都觉得不可思议,在Facebook的全体员工大会上表示,“这是一个非常糟糕的先例。”

  也许扎克伯格说这话的时候内心深处很感谢特朗普,帮自己除掉一个竞争对手;而且他的团队已经克隆出类似的产品抢占市场。但至少表面上讲,大家都知道特朗普这么干很过分。因为理论上其他国家也可以用同样的手法封杀美国公司。

  更过分的是,特朗普还要向字节跳动收取出售TikTok的介绍费。这就好比老鸨逼良家妇女卖身,然后再让人家给介绍费表感谢,已经无可理喻。

  鉴于TikTok的成长性以及在世界范围内的受欢迎程度,未来很可能成为世界级互联网巨头。那个级别的巨头,现阶段市值都在5千亿美元以上。而现阶段TikTok的卖身价可能也就几百亿美元(传闻是300亿美元上下)。

  因此现在TikTok已经成为世界资本市场上的唐僧肉,各路神仙或妖精都想抓住眼前千载难逢之机遇,食之。

  目前看,TikTok这块金灿灿的唐僧肉最可能落到微软嘴里。

  为什么是微软?主要有四大因素。

  02  四大因素

  因素一,对特朗普(尽管特朗普和盖茨明面上关系不怎么样)来说,微软是一家美国软件企业,接手TikTok,他也可以接受。

  因素二,对中国方面,微软这些年一直在中国深耕,口碑和形象都还不错。比尔盖茨这些年和中国一直保持合作(他与中核合作第四代核能项目,因特朗普干涉搁浅),在中国人缘也不错(2017年被评为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如果TikTok最终一定要出售,价格又合适的话;那么微软大约是各方都能接受的方案。

  原因三,对一直试图寻求突破的微软来说,收购TikTok是其进入社交领域的天赐良机。前微软CEO鲍尔默、盖茨合伙人就认为收购TikTok让人兴奋。

  但盖茨却在8月9日接受采访时,将TikTok的潜在交易描述为“金杯毒酒”,指出成为社交媒体大玩家“不是一个简单的游戏”。

  作为美国当今最精明的大佬之一,盖茨这话听起来像得了便宜还卖乖。其实他是在压价。微软的目标不仅是TikTok在美国的业务,还想打包澳大利亚、加拿大和新西兰的业务,就是要把五眼联盟中除英国之外的四家业务打包买走。

  如果交易达成,不管能否拿到TikTok在澳大利亚、加拿大和新西兰的业务,微软都大赚特赚。因为微软接下来可以以TikTok为抓手,在全世界大肆扩张。尤其是印度,刚封禁了作为字节跳动旗下的TikTok;如果接下来给卖身微软的TikTok打开大门,相当于送给美国一个超级大礼包。

  微软拿下TikTok在美国的业务,相当于间接拿下在印度的业务。目前TikTok最重要的版图,就是美国和印度。

  因素四,微软在印度的布局。

  03  通吃中美印

  当盖茨在中国深耕时,微软也在印度布局。

  2008年,盖茨卸任微软CEO,鲍尔默(他父亲是瑞士人,母亲是俄罗斯犹太人,相当于半犹太血统)接任。鲍尔默卸任CEO后,印度裔的萨提亚·纳德拉接任。

  纳德拉上台之后便积极耕耘印度市场。今年印度一方面在中印边境搞事,另一方面打压中国企业,美国企业纷纷趁机去印度布局。微软也没闲着。如今看来,微软如果拿下TikTok之后进军印度,绝对是精明到极点。

  换个思路看,微软在印度的布局早就开始,至少让印度裔的纳德拉接任CEO开始就非常重视。

  在当今这个激烈博弈的国际格局下,如果还有一家跨国巨头能通吃中美印,一定就是微软。换句话说,微软吃下TikTok这块唐僧肉,可以让华尔街资本利益最大化。

  所以微软如此成功的布局,很值得中国企业学习。

  研究微软的布局思路,浅层次看有助于中国企业国际化;深层次看是提醒中国,更加重视全球精英。表面是商业,本质上是大国博弈与人才争夺。

  04  人才争夺

  大国博弈,短期看是政策之争,长期看也是人才之争。

  现阶段印度与美国关系亲密,除政治取舍之外,人才桥梁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现在美国巨头,除微软掌门纳德拉之外,谷歌掌门皮贾伊也是印度裔。美国500强企业中,外籍CEO有75位,其中10位是印度裔。

  美国和印度之间,除政治纽带,还有商界这个精英纽带。有了这些顶级人才做桥梁,美国和印度在商界沟通就很容易。美国公司吸纳了印度这些顶级人才,在印度布局就变得容易。即便政治不稳定时,商界也可以提供另一种选择。

  相比之下,中国和印度之间就缺乏人才桥梁。一旦政治不稳定,就会影响两国的商业贸易。因此中国想在印度获取更多的市场份额,从长远角度看,应该想方设法吸引印度顶级精英。

  然而遗憾的是,现阶段中国还要面对本国精英流失的严峻考验。中国顶尖名校的顶级人才,每年都有很多人外出留学,然后留在国外,大部分去了美国与英国。还有人回国之后再次出去,主要目的地也是美国。

  天才华裔物理学家尹希,被哈佛大学破格录取为最年轻的物理学教授。

  天才华裔数学家陶哲轩,31岁得菲尔兹奖;数学天才许晨阳,原本留美归国,再次离开。

  清华传奇颜宁教授,年轻有为,广受欢迎,科研硕果累累,学成回国,前不久因种种原因再次离开,让人非常痛心。

  中国的顶级大脑一直在流失,主要去了美国与欧洲。

  这些华裔顶级精英多半聚集在学术领域。

  美国政界与商界,华裔影响力有限。美国500强企业,没有一位华裔CEO,远不如印度裔影响力大。这并不是说华裔不如印度裔聪明,而是印度裔更热情外向、善于抱团的文化占据优势。

  不论从国家发展还是从大国博弈的角度看,在争夺人才这块,中国还有很多路要走。

  05  策略

  为什么微软能在全球布局?关键基础就在于美国可以吸纳全世界精英为美国与美国企业所用,那些顶级精英给美国科技和市场注入诸多活力。

  对于这个问题,华为精神领袖任正非在采访时一针见血地指出,修路、修桥、盖房子,只要砸钱就行;做芯片砸钱还不够,还要砸数学家、物理学家、化学家。

  按道理说,华为目前在国际上的处境不容乐观,任正非应该谈一些加油鼓劲的话,而不是化身教育家如此这般谈教育。

  其实他点出了关键,所谓砸数学家、物理学家、化学家,就是要争夺人才。

  那么如何去“砸”?大致战略可以分两步走——

  步骤一,争取留住本土顶级精英。

  中国有世界上五分之一的人口,而且整体智商不低。能留住本土顶级大脑,就相当于拥有地球村智力库的半壁江山。如果能在家乡追求梦想,谁都不愿四处漂泊。

  如何留住他们?最基本的一条,不能让他们在智力最活跃的30岁左右为户口、买房、教育、医疗发愁。原因很简单,科研黄金时间就在30岁左右,错过了就别去搞科研。至于其他条件,如果可能,要给予他们足够的尊重。

  步骤二,吸纳全球别国精英。

  这一步要建立在前一步基础之上。因为精英自古就是稀缺人才,想要吸纳别国精英,光有物质条件是不够的,还要有足够厚实的科研土壤。有人问尹希为什么不回国?他回答,“我暂时不想回国,因为哈佛大学有最顶尖的物理学家,一出办公室就可以互相交流。”这就是科研土壤的吸引力。

  所以问题又回到第一步,留住本国顶级精英、养肥科研土壤,才能走第二步。这是国家崛起与大国博弈道路上绕不过的课题。

  当全球人才往中国汇聚时,中国就可以成为创新热土,可以成为科技前沿。那时候还有谁敢轻易封杀中国科技企业?中国不对他们技术封锁就不错了。

  06  最后

  再回到微软有可能吃TikTok这块唐僧肉的话题上,浅层看是微软在通吃中美印,在大国博弈的格局中下了一盘棋;深层次看是美国对全球顶级精英的吸纳,是大国对顶级头脑的争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GMT+8, 2025-7-9 00:25 , Processed in 0.265719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