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3779|回复: 0

云石:中国到底应不应该大力支援非洲?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8-6 22:55: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整整半年过去,新冠疫情依然在全球肆虐,而随着各国管制的反复乃至放松,以及流感季的逼近,二次疫情爆发的脚步也越逼越近。

  而在这场全球性的混乱中,非洲看上去是很奇怪的。毕竟在意识到疫情无法控制后,几乎所有人都下意识的认定,非洲将是这场瘟疫的最大受害者——毕竟这块大陆的国家不仅普遍没有钱,没有高效的政府组织,没有医疗防疫物资,民众没有良好卫生习惯和防疫知识,甚至很多地方连基本的自来水都没有!这样的地方,不爆简直就没有天理!

  但从数据来看,非洲反倒还没那么惹眼:迄今为止,非洲确诊数据仅有百万,在七大洲中,是除了大洋洲之外确诊最少的一个。而在舆论上,相较于闹得沸沸扬扬的北美、南美,和在出坑与反弹二者间反复挣扎的欧洲,非洲的声音几乎很少传出。

  但这并不代表非洲真的就没事了。虽然非洲的炎热,以及普遍没有空调的生存环境,确实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抑制病毒的活性和传播,但既然和它差不多德行的印度都已经成了这个样子,所以非洲的情况肯定也是只坏不好——之所以确诊少,那只是因为没能力检测而已,甚至,为了稳定人心,一些非洲国家已经N久没有更新过数据——不检测,自然就没确诊;不更新,那就连检测都不用了——反正非洲老百姓也大多没什么接收国外讯息的手段,大家对付新冠不行,但至少捂盖子还是很方便的。

  当然,这种鸵鸟政策肯定无助于遏制病毒泛滥,也很不人道。但问题是,就非洲那环境,就是不鸵鸟,最终的效果也好不到哪儿去。而真要是天天大张旗鼓的搞,别说经济无法承受,民众也势必陷入恐慌,保不准就闹腾起来,先自己秩序给搞崩了。所以舆论上降降温,至少可以最大限度的稳定秩序,免得本就孱弱的社会治理体系,在这场瘟疫中被冲垮——这种玩法虽然有点残酷,但搁在非洲这种地面儿,恐怕也是相对最不坏的。

  当然,也不是所有非洲国家都可以鸵鸟的。而且鸵鸟这种办法,也仅仅只能对病毒导致的社会危机进行一下纾缓,解决不了根本问题。最终要想搞定这个大麻烦,还是得靠实实在在的防疫——虽然打枪的不要,但干活还是得干的。只不过,干活得要装备,这些装备,靠非洲自己肯定是整不出来的,也没钱整。所以,外援,是非洲抗疫必不可少——甚至可以说是十分关键的组成部分。

  而鉴于全球新冠形势,以及相关医疗产业分布,中国在过去这半年里,也成为了非洲最大的防疫物资供应方——而与跟其他国家先捐助一批,然后再正常交易不同,中国对非洲的防疫物资出口,有相当大的部分都是无偿的——换句话说就是中国政府国内包购,然后直接送到非洲,赠与给各国。

  这个可能让一些国人很不理解——虽说非洲确实是穷,但中国也没有做赔本买卖的道理——就算要做,象征性的搞一下也就好了,没道理当老这个冤大头,毕竟这些东西也都是国内人民辛辛苦苦生产出来的。

  何况,当地人还未必领情。早前中国防疫专家组在尼日尼亚受到的不公平待遇就不说了;就是后来,当中国抗疫物资源源不断的输入非洲,还有大把当地民众,在被西方控制的舆论引导下,将新冠病毒与中国挂钩,认为这一切灾难是中国造成的,并由此心安理得的认为中国帮助他们抗疫是理所应当。这种端起碗吃饭放下筷子骂娘的事,虽然新闻上披露的不多,但在现实中,确实在部分非洲地区有一定市场。而这些消息传到中国人耳朵里,自然是极为不爽,更加重了一些国民认为不应当大力无偿援助非洲的想法。

  其实,这个事情,怎么说呢?针对中国的误解甚至敌意,在非洲的民间确实是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的。从这个角度来说,中国的这种无偿大力援助,也确实是有吃力不讨好的感觉。但是,如果把格局放大一些,我们就会发现,现在支援非洲抗疫,确实是非常有必要,而且也应当去做的。

  首先,非洲一旦被疫情击溃,中国在非投资必然遭受重大损失,甚至有可能鸡飞蛋打!

  这些年,中国在非洲可以说是下了重注,大把的资金和项目砸向这片贫瘠的大陆,无数的中国商人也前往中国淘金,这里不仅为中国提供了大把的资源,同样也逐渐成为是中国中低端工业品的重要海外市场。

  当然,大家想都可以想到,在非洲这块地面,做生意是非常不容易的。社会混乱,政治动荡、战争疾病等等,都给中国的人和钱造成了极大的风险。

  但其实剖开现象看本质,虽然非洲看上去确实是危机四伏,可如果从整体来看,这种中菲合作,中国的资金和项目,还是能有基本保证的。逻辑很简单,虽然这块大陆非常野蛮,也时常动荡,但毕竟战争已经不是主流。只要不发生战争,那么不管基层怎么乱,不管上层怎么斗,基本上只要当政的人脑子没问题,都不会介意跟中国做生意。原因很简单,任何政府,不管他得不得人心,但凡是想要维持政权,都离不开钱的支持。

  而放眼世界,愿意往非洲砸钱,且能砸得起大钱的,唯有中国一家。所以,中国的资金和项目,在某种意义上就是政府赖以维系统治的重要支撑。就算某些国家政治出现纷争,原来的政府被推翻,但新上台的政府,哪怕上台前受西方支持,对中国存有敌意,但一旦上台当家,同样离不开中国的资金和项目——毕竟西方在非洲从来就是管挖不管埋,对非洲也是依然维持着过去那套掠夺思维,只有中国愿意真真正正的砸钱进去做项目,让政府和人民拿到钱的同时,还可以通过这些项目的开发创造源源不断的新增财富——这才是一个政府能长久维持下去的真正保障和支撑!

  所以,中国其实并不太担心非洲那些改朝换代的破事儿——反正咱们只认国家不认人,谁上台就跟谁打交道;而甭管是谁上台,只要他需要钱,不管他是想好好建设国家,还是纯粹就是想让借机发财,他都也离不开与中国的合作。

  但这种逻辑,也不是没有风险的。虽然钱的魅力,和赚钱的诱惑,可以破除一切政治和意识形态阻碍,但它也有一个基本条件——就是国家秩序能维持大致稳定——你可以穷可以乱,但不能秩序不能完全失控;你也可以改朝换代,两派斗争,但这种斗争,不能上升到战争,尤其是大规模、长时期的高度。一旦一个国家搞成了军阀混战的局面,那中国的这种逻辑就玩不转了——你死我活之下,双方都会无所不用其极,为了打倒敌人,杀鸡取卵那都是家常便饭——这样一来,中国在当地的资金投入就打了水漂,各种项目,乃至中国人的生命,都会随时会被毁灭。

  这个就很恐怖了。当然,搁在平时,这种情况并不常见——毕竟前面已经说了,现在的非洲已经不是几十年前了,穷归穷乱归乱,但战争这种事儿已经不常见。

  但新冠一来,这就不好说了——非洲这些国家和政府,都还处于一种十分初级的状态,普遍既没什么钱,在民众心中也没太高威望,社会治理能力也是极为差劲,国内各种矛盾更是多的数也数不过来。虽然现在几十年前确实好了些——至少不会动不动打仗了,但这种好,也就是刚刚跨过那条生死线而已。如果遇到一个特别重大的社会危机,就非洲国家和政府的承受力,多半是抗不过去的。一旦秩序崩溃,体制瓦解,那中国的投入就真面临打水漂的风险。

  所以,中国必须要救非洲——哪怕大笔无偿投入,也必须得救。这些投入,一方面本身就有利于稳固当地防疫秩序;另一方面,各国政府也可以通过对中国防疫物资的调配权力,增强自身威望和号召力——这些都是社会维持运转的基本条件。

  同时,救下非洲,也是间接保障了中国内部的阶级流动畅通。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中国国家实力和人民生活水平提升的同时,阶级固化也逐渐加重,阶级流通也开始趋缓。

  这个是没办法的事,古今中外,任何年代,只要承平日久,阶级固化都无可避免。

  但这又是很危险的,一旦阶级固化,阶级矛盾就会上升,当下层无法通过正常路径完成阶级跨越时,他们自然就会寻求非正常途径。

  为了避免这种事发生,通常有两种办法,财大气粗的,就是狂发福利,用钱安抚民众——比如沙特和欧洲,就是直接砸钱给民众,换取他们平安不闹事。而另一种更科学的,就是尽量维持正常的阶级上升路径——比如中国坚决维持高考和公务员招考公平性,甚至不惜对部分特殊群体予以照顾和倾斜,以及大力推动互联网等新经济发展,就是从仕途和钱途两个方面,给下层民众提供合理合法翻身的指望。

  总的来说,当然是中国这套更合理——欧洲的发钱现在已经快把自己玩崩了;至于沙特,地球人都知道,一旦它的石油枯竭,或者人类文明能源换代,它的这套封建制肯定就会因无钱赎买而趋于瓦解。

  但中国的这一套,也是有漏洞的——无论是高考、考公,或者投身互联网乃至金融,这些都是需要知识积累的——换句话说,你起码得书读的还行,才有这个机会。

  只不过,行与不行都是相对的,既然有读书行的,自然也就有读书不行的——而后者才是大多数。搁在改革开放之初,甚至本世纪头十年,当时国内经济高速发展,各行各业都急速扩张,你就算没文化,但只要有胆识,也依然有一定的翻身机会。

  而随着中国产能饱和、产业升级和社会秩序规范,对于读书不行的这群人来说,他们虽然还是可以从事一些低端行业维持生计——比如开滴滴、送外卖、进厂等,但想通过个人努力翻身,限于自身知识和专业技能水平的不够,这种可能性就很小很小了。

  那这批人怎么办?如果不想靠内卷化,底层互杀(比如微商传销)之类来喝别人血的话,那就只能走出去,到国外寻找机会。

  而走出去,也是分地方的,像欧美这种发达国家——且不说现在这大环境趋紧,就算搁几年前的正常岁月,这种高度发达国家,能提供的机会,也大都是给那些有准备——也就是有资本、有知识、有技术的人的。

  对于啥都没有的人来说,还想翻身,那就只能去亚非拉——而非洲,这块广袤大地有充足的潜力,而且因为刚刚起步,市场不规范,文明程度也低,所以正适合草莽英雄创业翻身。

  所以,非洲,可以说是中国现阶段底层有志之士为数不多的翻身宝地!这些人有想法,有胆识,但是却没文化、没知识、没资本,这种人搁在国内不仅很难出头,反而随时有可能因为心有不甘而铤而走险。而放他们去非洲闯,既消除了潜在的社会隐患,而且也能为中国开垦出一片新的蓝海市场——可以说是一举两得!

  但他们能去闯的前提,是非洲还有闯的空间。如果非洲最后因为新冠的缘故导致秩序崩溃,成为屠戮的修罗场,那这帮人想闯也闯不了,只能留在国内,加重内卷化困境。

  所以,就算不考虑外部利益,仅从避免国内内卷化、避免陷入底层互杀困境,对非洲,以及非洲类似的第三世界,中国也有必要伸出援手。

  而最后,非洲还是中国与美国博弈的重要战略转圜。现在中美关系已经到了这个样子,接下来美国市场肯定是没法指望了;而在美国的强力施压下,欧洲市场也会受冲击——虽然不至于步美国市场后尘,但份额降低也是免不了的。面对这种局面,中央也适时提出了内循环加以对冲。

  但是,所有人都知道,光内循环肯定是不够的。所以,在提出坚持内循环为主的同时,后面还有一句“国内国外双循环相互促进”的说法。而在这个外循环中,鉴于西方市场不可避免的会有大幅萎缩,那么西方之外的市场,其重要性自然也就相应提升。

  非洲作为西方以外市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现在规模有限,层次也不高,但毕竟潜力巨大,善加开发利用,虽不足以完全抵消西方市场萎缩的损失,但一定程度的对冲,还是可以期待的。尤其是在西方封锁愈演愈烈的大趋势下,好好培育非洲市场,也是将来打破美帝封锁,维持开放整体格局的一个重要侧面补充。

  但这一切,都得建立在非洲秩序还能稳定的前提下。如果非洲社会秩序被新冠搞崩了,这块广袤大陆回到上世纪枪林弹雨的丛林时代,那中国不仅前期投入打了水漂,未来的增长空间也将不复存在。基于这种考虑,援助非洲,更是势在必行。

  当然,这种援助,确实投入巨大。再加上非洲长期受西方舆论影响,所以好心当成驴肝肺、甚至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的事,也偶有发生。再加上非洲文明发展水平的相对低下,以及中非文化的天然差异,也使得一些非洲人的不当行为,极大的侵犯了中国人的基本情感。但是,大国政治,必然是要从宏观着眼,讲究格局。不管我们个人情感上对非洲,甚至对某些非洲人有多少不满或者抱怨,但为了国家的整体利益,帮非洲渡过难关,绝对是中国的战略必须——这不仅是为了道义,更是利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4-6-1 15:15 , Processed in 0.078120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