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671|回复: 0

刘晓博:最大的麻烦是什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8-4 16:02: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刚刚过去的周末,应“阳光100”的邀请到烟台走了一圈,考察了当地的房地产市场。所以过去两天,没有更新公众号。

  这两天最大的新闻,是抖音海外版TikTok受到美国政府“强行关闭”的威胁,被迫在“刺刀下”跟微软谈判,打包出售在美国的业务。特朗普给出的时限是45天(9月15日之前),如果到时候谈不拢,就关闭。

  TikTok在美国大约有4000万用户,并有可能在2021年末突破5000万。此前路透社的报道说,TikTok美国业务的估值为500亿美元左右。由于特朗普政府开出了45天最后谈判期限,最终能卖多少钱尚未可知。

  此外,还有消息说:特朗普政府会继续对中国的软件公司下手,抖音只是开胃菜。

  受这些消息的影响,今天A股市场里粮食股、军工股都大涨。粮食和军工同时涨意味着什么,是显而易见的。

  那么问题来了:中美会出现更激烈的对抗吗?未来我们最大的麻烦是什么?

  今天是8月3日,距离美国大选投票的11月3日,正好还有3个月。我4月的时候就预言,今年股市在3季度(主要是7月、8月)将有“吃饭行情”,而9月3日之后,由于距离美国大选只有2个月,不确定性将大幅提升,很难有像样的行情。

  预言的前半段已经被证实。

  A股在6月末启动,7月上旬出现了飙升行情,大量新资金、新股民入市。7月中旬以来A股出现了较大幅度调整,主要是两个因素造成的:前期上涨太快,中国官方主动泼凉水降温,特朗普突然发动的“领事馆之争”。

  关闭领事馆事件之后,我曾撰文告诉大家,没有什么大不了的。最近4个交易日的走势,证实了这一点。A股的行情仍然在夹缝中顽强生存。

  展望未来,在美国大选之前特朗普一定还有针对中国的,更具震撼力、戏剧性的政策出台。有些政策未必最终真的落地,但可能会宣布,这好比举起鞭子、大选后再轻轻放下。

  越是这类政策,其威慑力度反而越大。比如终止中美贸易协定,比如禁止中国使用SWIFT系统,再比如在南海擦枪走火之类的,或者拨弄一下台海敏感的神经。

  所以,中美未来非常可能有更激烈对抗。但当你以为“破”了的时候,却会反弹回来,重新进入安全区间。

  这就是特朗普的惯用手段——极限施压。

  所以,9月下旬之后,特别是10月份,将是股市最容易亏钱的时候。

  抛开大选因素,从中长期看,美国对华政策是不会发生改变的。中国面临的压力将逐步加大。

  特朗普的第一个任期,中国面临的压力是这个不靠谱的总统,常常出人意料地“变脸”。如果拜登上台,中美关系的震荡幅度会减少,但拜登可能真的搞出“对华施压统一阵线”,让中国面临更大的、更实质性的压力。

  那么,是特朗普连任对中国更有利吗?可能是,但也未必。因为他进入第二个任期后,情况也将发生巨变。没有了连任压力,特朗普在经济上就不必看中国脸色,下手或许更狠。

  所以,不管特朗普连任和拜登上台,中国都要做好面对更大压力的准备。

  这就是中国面临的最大危险,我们面临的最大麻烦吗?

  不是。

  我们最大的危险或者麻烦,是“内卷化”,这其实也是我这篇文章想探讨的核心问题。

  最近一段时间,“内卷化”这个词突然热起来,很多人没有搞明白它的含义,但都在使用。大家从直觉上会觉得,“经济内循环”跟“内卷化”存在某种必然联系,或者是“内循环”的另外一种时髦的说法。

  “内卷化”最早是美国人类学家吉尔茨(Clifford Geertz)在研究印尼爪哇的水稻农业时,发明的。他想表达的意思是:一种社会或文化模式在达到一种确定的形式后,便停滞不前或无法转化为另一种高级模式的现象。

  说白了,就是“一旦成型、就拒绝成长”。

  吉尔茨发现,在殖民地时代和后殖民地时代的爪哇,农业生产长期以来原地不动,只是不断地重复简单再生产,不能提高单位人均产值。

  其实这种现象,在中国也长期存在。中国农业从汉代到清代,进步也不太大。除了明朝中后期因为地理大发现,中国引进了一些新品种(比如玉米、红薯、土豆、辣椒)之外。

  为什么在将近2000年里,中国农业的进步不太大,出现了内卷化?说到底,原因有两个:

  第一,帝国时代,中国虽然非常重视农业、视为国本,但轻视技术和商业。技术和商业,恰恰是让农业升级、进步的重要动力。

  在古代中国,你越是动手能力强,精通算学、物理或者天文,那么你的地位越低,反而不如只会背诵儒家经典的书呆子。在这种背景下,不可能有人会花大力气去研究农业技术,或者其他技术。至于商人,也是被主流社会抑制的、歧视的,因为你有资本、见识广和组织能力。

  第二,帝国时代,中国对其他国家天然有戒备心理。除了臣服我们的,新的国家一般拒绝交往。无论是海禁,还是一口通商,都是这种心态的反应。对于西方先进技术,我们不仅看不起,而且没有任何兴趣学习,一律斥之为“奇技淫巧”。

  事实上,如果明朝中后期没有土豆、红薯、玉米的输入,地少人多的矛盾爆发就会提前,明朝可能会早灭亡很多年。

  换句话说,土豆、红薯、玉米延缓了明朝的灭亡。就如同后来清代后期,海关税延缓了大清的灭亡一样。

  而这些新鲜事物,恰恰是王朝此前拒绝接受的。

  从上面分析可以看出:所谓“内卷化”,就是一个国家、社会进入“毛驴拉磨”的状态,虽然很勤奋地在走,但仍然原地打转,无法突破、无法升级。

  “内卷化”来自两大核心原因:拒绝开放,拒绝改革。

  内卷化时代,老百姓生活会比较苦,怎样努力都无法改变命运,因为机会太少了。帝国的管理者也非常困惑,戎狄怎么越来越难以对付?就连日本这样的蕞尔小国、昔日属国,都可以打败我们?

  中国近现代历史上,有两个“内卷化”时期,一个是洋务运动之前的晚晴,一个是“文革时期”。其结果,都造成了中国的落后。“内卷化时期”,中国的城镇化率非常低,甚至被迫逆城镇化,比如让知识青年上山下乡。

  “内卷化”时代,还容易出现恶性通胀。比较典型的是苏联解体之后的俄罗斯,还有近年来的伊朗。通胀的最后结果,是币值改革。通过旧钱换新钱,删除票面上的3个零或者4个零。

  “内卷化”还会让国家变得落后,难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在未来中美战略博弈中,中国一定要力避“内卷化”。其关键,是要坚持改革开放。

  7月30日召开的政治局会议,在分析了当前形势之后,提出了一系列对策。其中包括“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等。

  更为重要的是,这次会议的通稿5次提及了开放,7次提及了改革。并提出“必须坚定不移推进改革,继续扩大开放,持续增强发展动力和活力。”

  为什么开放、改革能避免中国“内卷化”?

  因为只有开放,我们才能知道世界发生了什么,有什么最新的科技进步,未来发展的方向在哪里,才能奋起直追。而改革,则是自我调整各种制度,来适应时代的发展。

  历史已经无数次证明:“内卷化”必然导致国家、民族落后,变得弱小、容易被动挨打。

  至于怎样衡量我们改革开放的成果?可以观察下面四个分项指标:

  1、人民是否变得更愿意消费、更有能力消费;

  2、民营企业家是否变得更愿意扩大投资,而不是去热衷炒房、或者移民;

  3、外资企业是否变得更愿意扩大投资,而不是撤离;

  4、基层公务员是否变得更有效率,营商环境是否变得更好。

  如果上述四个要素都不断向好,那么中国一定会变得更有活力。反之,则将出现“内卷化”。

  避免“内卷化”,应该是中国未来20年最重要目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4-4-27 03:36 , Processed in 0.203143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