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5252|回复: 0

陆连烽:一本小小的《P安J》,折射出当下国内的大生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7-30 09:03: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过去的24小时,一本书火了,这书之所以火,不仅仅是因为内容太过奇葩,更是因为一本小小的《P安J》,折射出了当下国内的大生态:

  先看这本书:
  但凡脑袋正常的人,都会觉得这本书的出版简直就是个笑话,可问题是,这本书还就真的出版了,而且,是国家级出版社正规出版的,并且,售价高达二百多块钱:
  你以为这就完了吗?错,地方上的有关部门专门为这本书开了研讨会,连省级党报官媒都进行了报道:
  就当老朱闲得腚疼吧,这会儿,咱就来细细研究一下这本小小的书中所折射出的当下中国的社会大生态:

  1:官员生态

  这样一本更像是开玩笑的书竟然能由正规出版社出版,说明作者的身份肯定不是普通老百姓。

  据悉,这大哥一共出版了35本书,吃瓜群众就纳闷儿了,有精力出版35本书,是工作不忙?还是这大哥不用吃喝拉撒睡,下了班便写书?

  这样的垃圾内容都能出版,这大哥这是在重复《皇帝的新衣》吗?难道他看不出来,出版这样的书有辱自己的身份吗?看不出是下面人的阿谀奉诚吗?

  怒我真言,这大哥这智商,真的堪忧啊!

  可是,现实却打了我的脸,这大哥,竟然是博士生导师!

  博士生导师,博士生导师,博士生导师!

  百度百科:

  贺电,男,汉族,1963年4月生,吉林梨树人,中共党员,博士研究生学历,法学博士学位,二级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一级警监。

  现任吉林省公安厅党委副书记、常务副厅长。

  想来,前面的都不过是粉,后面的实权才是这本书得以出版的原因吧。

  2:官场生态

  看上面的几张图,大家注意到没有,这本书2019年12月1日便出版了,为什么到了2020年的6月份才开始举办“研讨会”,各党媒官媒才进行报道呢?这半年间发生了什么?地方的文艺社团和省级党媒官媒们都看不出这本书是个“笑话”吗?

  庚子之春,不同寻常,临风听雨,焚香默坐,拜读儒林巨制《平安经》,全书仰首,星宸初晴,心绪豁然!宇宙天地,万物众生,自然自在,皆在一念。

  吉林应急管理对这本书的“读后感”,可谓将地方官的媚态显现的一览无余。

  如果连应急管理这种针对战争和重大自然灾害的部门都要对一本将“搞笑书”曲意逢迎的话,我国地方政府中的乱象可见一斑。

  3:教育生态

  就作者这种水平的,竟然是“教授”、博士生导师,网友们还挖出,参加这本书研讨会、并深情朗诵这本书的,有一位“原吉林省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吉林大学客座教授”韩起祥,再看一位网友的回复:
  省公检法的领导挂名高校的教授,而且竟然都是这种水平,果然东北搞不好是有原因的。

  4:出版生态

  事情在网络上发酵之后,人民出版社紧急进行了撇清,群众出版社却一直沉默,群众出版社是干什么的呢?

  百度百科:群众出版社

  群众出版社是直属于公安部的国家级出版社,是新中国公安文化事业的摇篮,它的前身是解放前中共党组织为在北平开展秘密工作而开设的群众书店,1956年9月根据公安文化建设的需要改建成群众出版社。

  吉林应急管理的官网对这本书进行了报道,而这本书是公安部下属的出版社出版的,作者的百度百科介绍中写的是“一级警监”,足以说明问题。

  长久以来,我国各部委都有自己相应的出版社,这些出版社机构臃肿,出版商用书籍不是民营书商的竞争对手,只能指望着国家拨款或是部门上输的利益活着,如此也便解释了,为何这样一本"玩闹儿书”竟然能得以出版,并且,标价284块钱的原因——谁会成为这本书的接盘侠,出版社心里明镜似的,有狠捞一笔的机会,错过是傻子,不是吗?

  一个问题,这种要靠“利益输送”活着的出版社,有存在的必要吗?

  5:腐败生态

  贪污受贿会导致乌纱帽不保,可是,玩个擦边球儿却是可以名利双收的,于是也便应运而生了“雅腐”这个词。

  雅腐,是指官员将书画、诗作、文玩等东西,高价卖给自己职权管辖范围人的个人或企业,以达到谋利的目的。

  国家只要肯查,就会发现,购买这本书的,定是作者主管的下属部门和下属领导、以及有求于作者的社会人员,看一看这本书印刷了多少,作者拿了多少版税,一本书是这些,35本书呢?

  一个普通的地方官就能靠着出书得这么多钱,全国有多少这样那样的官员靠着这样那样的“P安J”谋利?这个应该不难查吧。

  因为疫情与中美贸易战,国家和地方的财政都紧张,个人建议,国家监察委下发一份文件,让各级单位的领导自查“雅腐”的情况,所有靠“雅腐”谋了私利的,主动交待并将非法所得上缴地方财政,国家对有自首表现的,不予以追责,对瞒报漏报的,一经查处,直接开除。

  6:基层生态

  P安J事件在网络上发酵之后,微博上出现了这样的一幕:
  看吉林WJ删除这些微博的时间,就会发现,都是昨天,今天微博上又出现了好多,网警却不删了,问句为什么?答案是太多,删不过来了。

  歪个楼:

  近日河北保定退休的纪检干部酒驾,当地纪委将当事人开除党籍,取消了退休待遇,可是,网友们依然盯着“枉法”的交警,认为枉法的交警也该得到惩罚。

  站在法律的角度上讲,“枉法”的交警当然应该受到处罚,可是,站在公平公正的角度上讲,处罚“枉法”的交警治标不治本,我确信,当事交警也不愿意这么做。

  有个段子说,交警上班的第一天要上的课是,本地哪些车牌是必须记住的,哪怕这些车违法了,也罚不得——“没有人比交警更痛恨特权车了”。

  同样的道理,我并不认为在这件事情上删帖的吉林WJ就是“罪大恶极”,如保定枉法的交警一样,吉林网警也只是普通的小人物,他们并不想扮演“徇私枉法”“包庇纵容”的角色,他们的所为,只是基于“为保饭碗的无奈”。

  华为有个不成文的规定,部门同事的酒桌上,谁的官职最大,埋单的必须是他,否则将会受到公司的处罚。

  个人建议,针对诸如保定交警“包庇纵容”这类事件,不要去处理当事的交警,而是要处理交警的上司领导。只有当危及到的是上司的饭碗时,上司才会要求基层执法者“依法办事”,而不是要求他们“提前去背诵特权车的车牌号”。

  同时,老朱建议国家网监成立专门的监督小组,对各省网警的删帖行为进行审核,如果发现网警的删帖行为有“包庇纵容”的意图,直接发地方监察机构,按照规定对网警的上司进行处罚。遇到所有执法者的“被迫枉法”行为,都不直接惩罚当事人,而是处罚其直接领导,还基层民警一个公道,也还微博微信等互联网企业一个公平发展的机会,因为,被网警删除的,往往都是可以为企业带来流量的热帖。

  法律,不应该成为“苍蝇拍”,更应该成为老虎笼。个人认为,河北保定枉法的交警不是该被处罚的对象,相反,基层执法者应该成为被保护的对象,国家应该从制度上去约束位高权重的人,不让基层执法者陷入“损人伤已利权”的尴尬境地。

  6:网络生态

  “P安J”事件出现后,有个叫老朱的家伙写了篇文章,题目是,《一本小小的P安J,折射出国内的大生态》,这货别出心裁的用了俩字母代替书名,问句为什么?答案是,担心这三个字这会儿成为“网络敏感词”,一提交文章就会被系统自动毙了。

  这便是我国目前的网络生态,这样的生态,是不是也该改改了呢?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GMT+8, 2025-8-15 15:26 , Processed in 0.281303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