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865|回复: 0

陶冬:读懂“内循环”天书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7-30 08:22: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20年的中国经济政策非常繁杂,而且因受到疫情、洪水等灾害的干扰而不断变化。笔者认为,去伪存真,削粗取精,其实读懂三个字就够了。这三个字叫做“内循环”。

  “内循环”概念,据报是习近平主席在五月份全国政协会议经济小组讨论时候脱稿提起的,六月份渐渐在官方媒体中出现,声量不高,份量却十分重。习主席提出,着力打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个环节,逐步形成以国内循环为主体、国内国家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中国今后也会尽力参与国际循环,但是在国际经济形势一片低迷、地缘政治挑战此起彼落的时候,政策的着力点,在于内循环。

  首先,内需为先,尽量进口替代。以后别老打算着去巴黎、东京、香港旅游购物,对不起,海外旅游受各种限制,shopping请到免税店去消费。科技企业的设备购置尽量实施进口替代,能国内解决的就国内解决。

  其次,通过改革提高生产、流通与分配的效率。通过企业重组,通过补短板,通过科技赋能,完善资源配置的能力。打通人流、物流的任督二脉,消除实体经济各环节的阻滞,向经济要效率,让市场在国计民生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资金畅流也要内循环的一部分。银行必须服务实体经济。政府对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期待大增,大幅度提高直接融资比率,为企业集资积极创造条件,政策导向及政策优惠已经变得相当明显了。企业集资别净想着NASDAQ,以国内为主,最多加上香港。同时股市必须是慢牛,为企业融资服务,为经济转型服务。

  内循环的核心是民生。这次抗疫所产生的两万亿元财政赤字全部下放到县级行政单位,主要用于民生。与过去不同,民生在经济政策中的地位,比GDP重要了。内循环同时又是动态的。除了现有的基建项目外,政府着力打造新经济基础设施建设和新兴城镇化建设,这是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两个轮子。以上是笔者个人的一点体会,未必准确、全面,但是“内循环”的大方向不会错,投资机会也在其中,值得仔细做功课。

  在过去四十余年中,几项大的政策转向改变了中国经济的轨迹,派生出大的投资机会。1978年的改革开放政策、1992年的经济特区政策、2002年加入WTO、2009年的基础设施建设,均堪称历史性的拐点。读通那几次大的政策变向,便可以看清当时的投资机会与陷阱了。

  笔者相信“内循环”也是同一级别的、划时代的一次政策变向,将成为解读未来若干年经济政策和经济发展方向的抓手。其背后的逻辑既包含了国际经济、地缘政治不确定性,又反映着中国经济发展到现阶段的一种必须。疫情带来突发式的海外订单断流,催生出了中国一个新的增长环境、政策空间和发展模式。大环境变了,我们的投资思路也要跟着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GMT+8, 2025-7-8 16:49 , Processed in 0.172087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