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5751|回复: 0

云石:婚姻还有没有存在的必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7-22 08:41: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前段时间跟朋友吃饭,席间提到婚姻这个东西,结果发现,大部分的朋友,都对婚姻这种形式的未来呈现出悲观态度。虽然大部分人,承认在咱们这一辈子,婚姻依然是一个主流的存在,但就未来而言,却均认为婚姻会逐渐走向消亡。

  这个咋一听上去有点惊世骇俗,但仔细一琢磨,其实还真的挺有道理的。

  站在今天,很多人觉得婚姻,或者说夫妻、男女的固定搭配模式可能是天经地义的。但如果从大历史的角度,把时间跨幅拉大到整个人类历史,婚姻的流行其实是非常短暂的。人类历史上百万年,智人历史一二十万年,直到几千年前的原始社会晚期,婚姻这种形式才真正登上历史舞台。所以,从现在往回看,群居群交,才是整个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主流形态,婚姻在其中占据的时间跨幅几乎微不足道。

  那么,婚姻为什么出现?很多现代人,会赋予婚姻一些爱情、亲情等美好精神属性,但实际上,这只是一种浪漫主义的情怀罢了,或者说,爱情、亲情之类,充其量只是婚姻、一夫一妻、一男一女搭配模式的附属衍伸品,真正能让这种形式出现,并成为全世界人类主流的,应该还是利益——这个人类文明发展到永恒主题。

  从利益视角来看,人类之所以从群居群交,过渡到夫妻模式,主要还是基于两大因素:

  首先,避免近亲繁衍的危害。近亲繁衍因为父母双方遗传因子相似太多,子孙后代患病概率远大于正常人。这样的后代大量出现,免不了会对人类社会构成负担。

  这个当然是不行的啦。本来原始社会大家就缺衣少穿,哪有余粮去养傻子和残废?就算那时候的人没什么文明概念,发现生下来的是个傻子或者残废,直接坑杀了事,可这玩意也不是一生下来就能发现的,很多都是养着养着才发现是个不能干活创造食物的废材——这等于说前面养他花的食物和精力都打了水漂。

  何况,这女人生娃也不是母鸡下蛋鱼儿产卵,光怀胎就得十个月——这期间算是半废掉了,而且生一个娃,在当时也是风险极高的事,搞不好就一命呜呼,一尸两命——原始社会人类总共就没几个,一个比一个宝贵,就这么轻易废掉,那人类还怎么繁衍壮大,搞不好一个族群被老虎狮子给灭掉都有可能。

  那怎么办?一开始大家不懂,不知道怎么办。可人类一个好处,就是会总结经验。死的多了,大家就会发现,近亲嘿咻生出残缺婴儿的概率更大。

  那就好说了,禁止近亲啪啪啪呗!

  可这样新问题就来了。以前大家都是群居乱交模式,男女看对眼就可以啪啪啪,想啪谁就啪谁,啪完了生出来直接扔给母系族群去养,——所以就算当妈的知道谁是自己儿子闺女,可她也不知道当爸的是谁。甚至,因为是族群聚居,如果同时有几个婴儿出生,大家混在一起养,那搞到最后可能当妈的也不知道谁是自己的儿女。

  这样一来当然就不行了。

  那怎么办?那就只能阻止了!怎么个阻止法?DNA验亲当然是不行的——别说DNA了,连验血查血型都搞不了,所以只好用社会化防控手段——就像人类在医学上搞不定新冠,又不能让它把自己给收拾了,那唯一的办法就只好不准聚会,必须戴口罩,发现一起就赶紧隔离——这就是社会化手段防治。

  而避免近亲繁衍的社会化防治手段,就是婚姻。男女,通过婚姻组建家庭的形式,固定彼此的啪啪啪的对象,并亲自养育,这样就可以保证子女的血缘关系。避免出现子女不识父母,姐妹不识兄弟的情况;而通过婚姻固定男女关系后,亲族的划分也就随之自然而然的清晰,这样近亲表亲旁亲之类,都有了明确的指向,就可以有效的通过道德和法律来阻止他们结合——你还敢乱来,那就是乱伦,直接法律把你收拾——就算法律不收拾,道德的唾沫星子也可以把你压的一辈子抬不起头。这样一来,近亲啪出残疾儿童的概率就大大降低。

  这是其一。其二,还涉及到财富传承。以前原始社会早中期,人类穷的连条裤子都没有,吃了上顿没有下顿,所以也没什么剩余财富。就算运气好,攒下点剩余财富,也得公有化——毕竟当时的人类太弱了,啥像样的工具都没有,不族群化抱团合作根本就没生存的可能——你就是猎一只野猪,也得一群人合作,一人扔一块石头才能把野猪砸死。光你一个人,一块石头扔过去,更大的概率不是砸死野猪,而是把它激怒;下场就是猪没猎到,自己却变成了猪粮。

  既然必须族群化才能生存,那当然族群的利益要高于个人利益——所以就算搞到点剩余财富,也必须充公——不然大家都得死。

  可后来就不一样了。人类开始进化,工具也越来越发达——从旧石器到新石器,从新石器到青铜,单兵工具是越来越牛掰——至少相对于动物而言是如此;同时,人还学会了农耕,不仅会自己种田,还学会了训化动物——以前暴躁的野猪,被训化成了成天混吃等死的乖乖家猪。

  这就造成了两个结果——第一,人类逐渐拥有了大量的剩余财富;第二,人类不一定非要简单的抱团合作才能生存。

  有了第一条,财富的传承就开始成为问题——一旦自己死了,剩下的财富给谁去?

  死前全花光?这个当然不行,虽然人类的底气是比早先足了点,但也是有限的——总体而言,当时的人类依然很苦逼,抗风险能力同样有限,要是有剩余财富的人的死之前都把存货败光,那人类同样扛不住风险。

  可充公,那也不科学——现在的人类也不是非要靠抱团合作才能生存的了。靠着先进的工具,一个优秀的猎人、渔民或者农夫,凭自己就可以攒下不菲的财富——爷们自己凭本事赚的钱,凭什么要给不相干的人?

  又要财富代代积累,又不愿意传不相干的人,那怎么办?那只好传给相干的人呗!啥是相干的人?当然是子孙了。只有与生俱来的血缘关系,能让上一代心甘情愿的把财富乃至技能无条件的往下传承。

  而既然要以血缘为财富传承的纽带,那自然就得把血缘关系搞清楚。在没有DNA鉴定的古代,要搞清楚血缘关系,唯一的办法就是固定配偶。这样一来,群居群交的原始社会生存模式,自然就被以夫妻关系为核心的家庭模式所取代。

  同时,这种建立在剩余财富基础上,基于血缘而生的婚姻家庭模式,也让育儿,养老有了可能——虽然群居模式下,理论上也可以由族群负责育儿和养老,不过现实中,穷的一批的古人是不大可能有太多功夫去顾及这些的——孩子还好点,毕竟是未来的劳动力,所以起码能匀口饭吃,至于老人的——很可能就是老了干不动了就自身自灭。

  而剩余财富出现,更好的育儿和养老也有了可能。有余粮和手艺的牛人,把财富和技能传承给子女;子女继承财富、技能,进而更好的生存的同时,未来也可以给自己的父母养老送终——血缘关系也决定了,他们会在这方面更尽心负责——这样一来,人类在人权方面也实现了一项重要的进阶。

  阻止近亲交配繁衍,以及剩余财富传承,以及更精细的育儿以及养老,这些应该才是人类从乱交群居模式,过度到家庭固定配偶模式的根本原因!

  只不过,既然婚姻的本质是利益驱动而催生,那么有没有可能,因为利益驱动而消亡呢?

  在我看来,完全可能!

  首先,随着基因技术的和避孕技术的出现,近亲繁衍已经可以被技术防范——理论上来说,近亲啪啪啪和非近亲啪啪啪没什么不同——上古人类就是这么啪过来的;而之所以后来的人类之所以对此在法律层面禁止,或在道德伦理层面丑化,本质上无非是怕啪出的孩子不正常,增加社会负担而已。

  但随着基因技术以及避孕技术的发展,理论上已经完全具备了预防的可能——你在选择啪啪啪对象时,完全可以先进行DNA测定,判定对方与自己是否近亲,乃至于测算出遗传基因引发疾病的概率;如果发现为近亲,或者说遗传因子出问题的概率过大,完全可以选择放弃啪啪啪,或者做好避孕措施,只啪不育。

  同时,财富基于血缘的传承问题,也在DNA技术下被解决了——以前大家没有医学手段鉴定子女,只能通过婚姻这种固定配偶形式,对配偶,尤其是女性进行法律和道德捆绑。但现在,随着DNA技术的发展,不需要社会化防控手段,仅凭医学技术就能治得了新冠——哦不,就能鉴定得了血亲。这样一来,固定配偶制的另一项根本性利益驱使——血缘确定,同样被科技给解决了。

  这就是现代人类社会,婚姻家庭基础普遍被动摇的原因。原先维护婚姻家庭的利益基石——血缘关系(包括近亲繁衍和子女财富传承),其实已经随着技术的进步而动摇。

  最后,育儿养老之类,也可以通过社会化保障来解决。以前的社会治理者——无论是公有制的原始社会氏族,还是后来私有制社会的古代政府,它们能掌控的资源都是很有限的——原始氏族就不说了,就算是作为古典王朝集大成者的中国,历史上也都有皇权不下县的说法——为什么皇权不下县?不是皇帝不想,说白了就是他养不起那么多深入基层的职业化官吏,只能靠不用花朝廷银子的私人地主士绅配合其管理基层。

  社会治理者连养基层公务员的资源都不够,你指望它能提供什么像样的公共服务?最多也就是治河、赈灾这些最基本的保命级服务,其他的就别想了。

  但现代社会,随着工业化的推进,社会财富总量大增,政府手中直接掌控的资源也大增——这意味着政府逐渐可以提供针对个人的社会公共服务了——比如公办学校、养老院等,这类公共服务,本质上就是对家庭传统育儿养老智能的替代。

  看到这里,大家是不是很开心,认为可以乱来了?

  抱歉,现在还不行。

  为什么不行?

  因为解决的还不够。

  就近亲繁衍问题来说,首先就存在一个技术落地复杂度过高的问题。如果放弃婚姻家庭,那意味着通过婚姻来明确血缘关系的社会化防控——辨识手段也就不复存在。换句话说,人类会重新丧失对近亲的辨识。

  这首先就会让近亲繁衍的问题死灰复燃。毕竟,你不可能让俩人滚床单前还得先测一下DNA;你更不可能保证他们干菜烈火之下,还记得先下楼去买一包杜蕾斯或冈本,也不能保证你用的杜蕾斯和冈本就一定能起到避孕效果。

  这就是技术落地难度的问题。技术是有,但落地成本太高,也太考验人性,所以很难操作。

  其次,财富的传承同样会有麻烦。

  财富的传承固然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但与此同时,也是包含了其他情感乃至利益需求的。

  虽然医学手段可以解决财富传承的血缘基础,但却无法解决亲族的情感关系——没有日积月累的情感关系建立,光靠血缘,并不足以提供财富传承的足够支撑。说的直白点,咱辛辛苦苦了一辈子,好不容易省吃俭用攒下了一笔钱,到老了,突然有个没见过的陌生人跑过来,说他是我儿子,所以要继承我全部财富——就算DNA测定咱们确实有血缘关系,但也接受不了啊。

  最后,社会保障也不够。虽然有了公办学校,但这个只能解决孩子的教育,不能解决成长陪护,老人也无法解决情感需要,就算有社会化陪护机构——想想福利院和养老院的服务人员冷冰冰的脸,还是拉倒吧——何况,就是这些机构,也不是能覆盖到每个人的——没那么多财力去雇佣足够的服务人员。

  所以,现在的婚姻家庭模式,依然是有存在价值的。

  但在未来,这个就不一定了。

  随着科技的发展,首先关于近亲繁衍防范方面的操作难题会得到有效解决——随着人类生物信息采集技术的成熟、成本的降低以及大数据的发展,再叠加便捷式联网计算设备的运用,了解一个陌生人是否是自己近亲,其实是很简单的——别说未来了,即便是现在,如果实现了对所有人类的生物信息采集,然后再抛开法律或伦理限制,那完全可以把个人信息放到APP里,陌生人啪啪啪之间完全可以通过信息对碰,验明是否存在近亲风险——非常简单便捷。

  而且,啪出孩子的风险,在未来也可以通过避孕方式的成熟来解决。生育本来就是一件非常消耗女人时间、精力的事情,而且存在较高风险——所以它并不是个最好的选择,只是没办法而已。

  甚至,如果未来有一天,人造子宫技术出现,以及试管技术进一步成熟,并且成本降低到大众承受范围,可以想象其很有可能将取代传统,成为新的主流生育模式。既然大家都通过人造子宫来解决问题,那在提取足够的精卵,搁在机构存储后,男女也没必要非得长期随时保持正常生育能力——反正越年轻的人,精卵质量越好,早点取出来存着,要用时随时提取就可以。这基本上就可以从根本层面断绝了近亲啪啪啪生出残缺婴儿的可能性——如此一来,通过婚姻规避近亲繁殖风险的必要性就严重降低。

  至于另一类必要性——财富传承的血缘基础,这个我们已经说了,哪怕是现在,这在技术上也已不是问题——一项DNA测试,就可以轻松搞定。而在未来实现普遍性的人类生物信息采集后,甚至都不需要专门为了鉴定子女而做的DNA测试,一出生就直接提取DNA,然后输入系统,即可明确血缘关系。完全不需要固定婚姻这种传统社会化防控做法。

  甚至,财富传承,在个体层面可能都已不再必要,甚至与社会发展需要相背离了。以前人类财富创造能力有限,国家政府什么的同样帮不了你什么,所以赚了点剩余财富要节约着存起来,传给子女,以备他们未来不时之需——这样不仅是保障子孙繁衍,从大的层面,更是让人类能够生存发展下去。

  但随着文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至少对发达文明来说,并不存在一般生存性物资匮乏的问题,反而是物资过剩。因为自身的财富创造能力强大,现在的发达的经济体,不仅不喜欢死板的财富积累和代际传承,反而希望有钱人能多多消费,通过扩大消费拉动生产,进而提升经济活力,并在此基础上触发技术创新。

  当人类的关注点,从财富积累本身,转向社会生产能力,那么只要国家层面做好一些战略储备即可;个人为了传承财富拼命存钱,反而限制了经济活力,对社会发展弊大于利——甚至从某种意义上说,明确亲缘关系之于人类社会发展的意义会逐渐淡化甚至消失。

  稍微麻烦点的,是抚养子女和抚养老人,这两个责任现阶段依然主要由婚姻家庭模式来承担——即便是对此通过一些社会化保障服务来替代,但也只能替代一部分而已。

  不过随着AI技术的发展,这些其实都有可能解决。如果人工智能发展到一定高度,AI机器人完全可以替代父母和子女,起到抚养和情感陪护的作用,甚至可以做的更好——毕竟他更加善解人意,不会因为孩子的哭闹烦躁,不会因为自己心气不顺,就把怒气撒在孩子身上,不会因为自己是个烂人,就把孩子的三观带偏;在伺候老人时,也不会因为老人的絮絮叨叨而不耐烦,不会因为要给老人端屎端尿洗澡而恶心,更不会像人类保姆甚至部分子女一样,天天惦记着老人的那点遗产,甚至为此不惜设套、逼迫乃至谋杀。

  最关键的是,AI机器人还够便宜。如果AI技术真能成熟,配合工业化大生产,智能机器人的价格自然会逐步下探,并逐渐在性价比上超过人力——毕竟这玩意一次购买,长期享用,只要不出机械故障,那么最多付个电费而已——这可比请保姆和陪护人员要划算的多。到时候无论是个体居家,还是社会化养老,成本都会降低很多,幸福感却会大幅提升。

  近亲繁衍的有效杜绝,财富积累和代际传承必要性的淡化甚至消除,以及AI机器人成熟后,在育儿、养老方面相较于人类更好的体验和性价比,当这些转变都到位,我想不出婚姻家庭这种通过牺牲个人自由来换取生活确定性和保障性的形式,还有多少存在的价值。如果真走到了这一步,婚姻和家庭的存在根基,恐怕就真的会逐步瓦解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GMT+8, 2025-8-7 23:30 , Processed in 0.093787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