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5588|回复: 0

戍天九思:美军未来战机或有八大跨界突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7-12 10:53: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最近,歼-20总师杨伟在《航空学报》上发表了题为《关于未来战斗机发展的若干讨论》的文章,详细阐述了对于未来战斗机发展的独特见解。文中指出:早在2010年,美国空军曾组织过下一代战斗机能力讨论,结果发现下一代战机很难按照第五代机4S那样清晰的标准去划分。直到2016年,美国空军“空中优势2030”研究团队向高层建议:摒弃“第六代”战斗机的概念和讨论,创造性地提出“穿透型制空平台”新概念。

  “穿透型制空平台”透露出什么弦机?

  笔者戍天九思认为,干大事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设计战机就是设计未来战争!设计什么样的武器就打什么样的仗!因此,设计未来战机是各国对未来战争想象力、创造力、复杂制造能力和速度的大比拼。

  2019年,在法国巴黎航展上,法国、德国和西班牙三国展示了联合设计的未来空战系统(六代机)全尺寸模型,让世人第一次见到了未来战机的模样!
  ▲法国、德国和西班牙三国展示了联合设计的未来空战系统(六代机)全尺寸模型

  那么,美军在未来战机研究探索中,到底摸到了什么?“穿透型制空平台”又透露出哪些重要信息?或者说美军的未来战机在哪些领域会有重大突破?2016年5月,美国空军在《2030年空中优势飞行规划》中强调,重点不是开发一种新型飞机,而是利用能力在多个域(空中、太空和赛博空间)实现空中优势。笔者认为,这与美军提出的马赛克战新概念一脉相承。其中,有五大关键词需要深入研究分析。

  ▲2016年5月31日发布的脱密版《2030年空中优势飞行规划》封面

  能力簇:《规划》指出,美国空军将摒弃发展单一平台和主战装备的思路,而要发展一整套可在并跨空中、太空、赛博三个作战域运用的“能力簇”。此外,能力开发和部署速度将是维持空中优势的关键,必须采用敏捷采办,利用实验和原型化来加快引入先进技术的速度。

  ▲美国网友在2016年4月绘制的“2025年空中优势系统之系统”示意图。虽然其具体组成和交联关系并不一定都准确反映美国空军的思路,但图中已包含了主要的关键元素,可体现出美国空军所说的未来空中优势“系统簇”概念

  系统簇:美国空军将通过一个跨空中、太空、赛博域,能与电磁环境和地面/水面能力聚合的网络化“系统簇”来维持空中优势,其中的空中作战平台包括防区外武库机、穿透型制空平台、B-21轰炸机等。这是对以往依赖单一平台进行“机型替换”式更新换代思路的颠覆。
  ▲美国诺格公司曾提出的“下一代空中主宰”中新型战斗机想象图,它正在用定向能武器摧毁来袭导弹(美国诺格公司图片)

  穿透型:强调的是“能力簇”。针对的是中俄远程打击系统和一体化防空系统等现有的非对称优势,能够突入高烈度对抗的“反介入/区域拒止”战场环境。因此,未来战机可能要在“速度快、看不见、拳头硬”上形成绝对优势。

  制空:本质上还是以高制低,可以是太空控制、临近空间控制、大气层控制、摧毁地面防空武器控制,可能在大气层飞行,也可能在临近空间飞行,还可能在太空飞行,甚至跨大气层、临近空间和太空飞行。

  平台:为什么不叫飞机而叫平台?说明必须跳出传统飞机概念的束缚,强调的是一个复杂集成系统!什么平台能有效实现“穿透型制空”目标,就采取什么平台!可能是有人的,也可能是无人的;可能是飞机、临近空间飞艇,也可能是飞船、空天飞机,还可能是集群作战系统、小型先进能力导弹。

  ▲美国空军研究实验室正在研发的“小型先进能力导弹”(SACM)跟踪打击我军歼20战斗机想象图。美国空军设想该导弹采用超敏捷弹体、高比冲推进、经济上可承受的导引头、抗干扰的制导引信一体化等技术,具备对高隐身高机动目标的打击能力。包括使用该导弹演示打击高隐身高机动目标的内容(美国空军图片)

  笔者综合分析认为,美军公开发布的脱密版《2030年空中优势飞行规划》,很可能是一个战略忽悠的陷阱,真真假假,有假有真。所谓“穿透型制空平台”,指的应该是一个多系统多能力的复杂平台,并不是指某一个具体型号的未来战机,甚至可能包括防区外武库机、B-21轰炸机、X-37B等武器系统。

  从战斗机历史看未来战机的突破方向

  目前,按照我国战斗机划代标准,目前已有第四代飞机。

  第一代飞机:飞行速度1马赫以上,主战武器为航炮,机上无雷达,靠地面引导战斗,主要作战方式是近距格斗,比拚的是机动性,出现过许多技术高超的王牌飞行员,代表机型有美国F-84、F-86、苏联米格-19、中国歼-6等。

  第二代飞机:主要特征是“双二”,两倍音速、两万米飞行高度,主战武器是空空导弹,辅助航炮,导弹为红外制导、射程10公里,装备高性能雷达,主要作战形式是视距内空战,比拚是机动性+导弹,代表机型有苏联米格-21、美国F-4、法国幻影-3、中国歼7。经典主要有后越战时期,美国F-4与苏联米格-21的空战。

  第三代飞机:也称“高空高速高机动性战斗机”,装备有脉冲雷达,具备信息化能力,主战武器是空空导弹,作战形式为“超视距空战”,比拚的是信息化体系,代表机型有美F14/15/16/18系列,苏联有米格29、米格31系列、苏27系列,法国幻影2000、英国狂风,中国歼10和飞豹。

  第四代飞机:以隐形、超音速巡航、超机动性(矢量发动机)、超级信息优势(4S)为特征,比拚的是整体信息优势,代表机型有美国F-22、F-35,中国的歼-20、歼-31、俄罗斯的苏-57。

  由此可见,战机研发主要取决于颠覆性技术发展和国家安全需求,而颠覆性技术发展主要受利用能量和信息水平的限制。

  第一代飞机因为发明了喷气式发动机,因此主要是在动力(能量维度)上有重大突破。

  第二代飞机因为发明了机载雷达和导弹,因此在能量(火力)和信息两个维度上都有重大突破。

  第三代飞机因为预警机的发明,因此主要是在信息维度上有质的突破。

  第四代飞机因为隐身材料和矢量发动机的发明,因此有能量和信息两个维度上都有颠覆性突破。

  未来战机因为到2030年左右将有人工智能、超燃冲压发动机、量子通信、超材料和定向能武器的重大突破,因此必定是在能量和信息两个维度上又会有颠覆性的凸变。

  穿透型制空平台可能的八大跨领域突破

  通俗地说,美军“穿透型制空平台”,可能是一个对现有武器具有压倒性优势的系统!或者说是一把高超音速、全隐身、智能化长剑!具体来说,可能有八大跨领域的突破。

  之一:机型能力上的突破——超强打击能力。美军《规划》认为,未来战机重点放在在如何定义穿透性制空的能力上来,甚至在不会刻意区分未来战斗机是B-轰炸机、A-攻击机、F-战斗机或MQ-无人机,并使用“能力簇”、“系统簇”等新概念进行描述。因此,笔者认为,美军“穿透型制空平台”可能兼具歼击机、轰炸机甚至空天飞机的功能和优点,可同时对临近空间、对空和对地有打击能力,也可能像F-35那样有适用不同情况下的A、B、C三个型号。

  之二:发动机动力上的突破——使用超燃冲压发动机。天下武功,唯快不破。采用涡轮——火箭——冲压组合循环发动机,实现跨临近空间高超音速飞行,实现在大气层和临近空间自由飞行的梦想!对超燃冲压发动机的研发,中国领先于美国。

  之三:制造材料上的突破——使用新型超材料实现全频全向隐身。笔者曾听过被誉为“新时代钱学森”的光启科技公司老总刘若鹏博士的超材料专题讲座。据他介绍:全球超材料研究起步晚、发展快,目前已进入全面开花阶段,中美同处于第一梯队。采用新型超材料,完全可以实现从单频单向隐身到全频全向隐身的突破,真正做到“看不见”。

  之四:通信技术上的突破——使用量子通信技术。一旦采用量子通信技术,现有的电子干扰手段和反干扰手段都将失效。从目前技术发展看,量子通信谁也干扰不了谁,谁率先实现量子通信实用化,谁就拥有压倒性的通信优势。而另起炉灶,中国在量子通信技术上是有优势的。

  之五:操控方式上的突破——超级好用的脑控飞机。未来战机可能是有人机,也可能是有人和无人机混合的,还可能是脑控飞机。笔者曾在《脑控玩具来了!脑控五代机还会远吗?》一文中预言,脑控飞机不仅可以实现人工智能与脑科学的“跨界融合”、做到人机合一,把飞行员从复杂的飞行操作中解放出来,更好地发挥飞行员在空战中的快速决策优势,而且可以在必要时灵活地实现从无人机到有人机的模式转换,一型未来战机既可以当无人机用,也可以当有人机用,大大提高未来战机在复杂环境下遂行多样化任务的能力。

  之六:作战方式上的突破——超强感知和自主决策。采用空战云系统,具有超强感知和智能化自主空战决策能力。

  之七:作战空间上的突破——跨-临近空间作战。不仅作战半径大大延伸,而且从大气层作战拓展到临近空间作战,实现以高制低。

  之八:制造方式上的突破——3D打印。采用3D打印制造,实现从零件式组装到超融合集成的转变,大大缩短未来战机研发、制造周期和成本。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5-10 16:09 , Processed in 0.093803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