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105|回复: 0

姚尧:姚尧的36周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7-10 22:02: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今年7月11日,是姚尧的36周岁生日。按照惯例,写篇文章来跟大家报告过去一年的工作进展和心路历程。

  在过去的一年间,姚尧只有《笨蛋,问题在战略》这一本图书正式出版上市。《姚尧精读资治通鉴三秦失其鹿》在地图审核阶段,预计八月初拿到批文,届时即开通预售,八月底应能将书送到读者手中。另外,《姚尧精读声律启蒙一》(全套共十册)正在排版,预计年底出版上市。《姚尧股市均线学》九月应能完稿,预计明年春节后上市。

  实事求是地说,这一年出版的图书数量是不达预期的。这其中有客观因素,如新冠疫情扰乱了写作、编校、审核等出版环节的正常进度,又如小儿出生占用了不少时间精力;亦有主观的因素,如开辟了不少新题目,这些课题至少都写了三分之一的篇幅。今年出版的少了,留待明后年出版的就多了。

  一直有读者留言催问,《姚尧精读道德经》什么时候能够续更?《姚尧精读商君书》什么时候能够出版?《姚尧精读孙子兵法》什么时候能够开始写?为此,姚尧在今天的文章中,很详细地向读者报告,为什么精读先秦诸子系列近期没能更新下去。因为,我确实是遇到瓶颈了。

  请先看《史记·孙子吴起列传》中的这段文字:

  孙子武者,齐人也。以兵法见于吴王阖庐。阖庐曰:“子之十三篇,吾尽观之矣,可以小试勒兵乎?”对曰:“可。”阖庐曰:“可试以妇人乎?”曰:“可。”于是许之,出宫中美女,得百八十人。孙子分为二队,以王之宠姬二人各为队长,皆令持戟。令之曰:“汝知而心与左右手背乎?”妇人曰:“知之。”孙子曰:“前,则视心;左,视左手;右,视右手;后,即视背。”妇人曰:“诺。”约束既布,乃设鈇钺,即三令五申之。于是鼓之右,妇人大笑。孙子曰:“约束不明,申令不熟,将之罪也。”复三令五申而鼓之左,妇人复大笑。孙子曰:“约束不明,申令不熟,将之罪也;既已明而不如法者,吏士之罪也。”乃欲斩左右队长。吴王从台上观,见且斩爱姬,大骇。趣使使下令曰:“寡人已知将军能用兵矣。寡人非此二姬,食不甘味,愿勿斩也。”孙子曰:“臣既已受命为将,将在军,君命有所不受。”遂斩队长二人以徇。用其次为队长,于是复鼓之。妇人左右前后跪起皆中规矩绳墨,无敢出声。于是孙子使使报王曰:“兵既整齐,王可试下观之,唯王所欲用之,虽赴水火犹可也。”吴王曰:“将军罢休就舍,寡人不愿下观。”孙子曰:“王徒好其言,不能用其实。”于是阖庐知孙子能用兵,卒以为将。西破强楚,入郢,北威齐晋,显名诸侯,孙子与有力焉。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是关于孙武、吴起、孙膑这三位军事家的合传,我们节选的就是关于孙武的传记全文。文章用超过九成的篇幅来叙述孙武训练宫女的故事,而从“于是阖庐知孙子能用兵,卒以为将”这句话里的“于是”二字可以推知,在司马迁看来,孙武仅凭“为明军纪斩二姬”这一招,就获得了吴王阖庐的赏识和重用,被任命为主将。后来,孙武率领这支军纪严明的部队,向西击败强大的楚国,攻入楚国都城。至于向北威慑齐国和晋国,在诸侯间显赫扬名,也主要是靠孙武训练的这支军纪严明的部队。

  显然,司马迁的这种思维方式,是非常浅薄,甚至荒谬的。它既是对孙武的侮辱,也是对吴王的侮辱。这种为严明军纪而杀人立威的事情,是连排长都具备的基本军事素质。孙武堂堂兵圣,在司马迁看来,就这么个闪光点?吴王看了场这样的表演,就任命孙武做主将了?

  或许有人会说,吴王在孙武训练宫女之前,已经拜读过他的兵法十三篇,等于是领教过孙武的理论水平了。现在再让他训练宫女,就是要检验他的实践能力。从逻辑上看,这似乎没什么错啊!其实,这种想法同样是完全站不住脚的。如果会写兵法加上会杀人立威就算理论加实践的话,那赵括也可以算兵圣,马谡也可以算兵圣了。可事实上,他们最后都沦为了纸上谈兵的笑柄。赵括在谈论兵法时,他身为名将的父亲赵奢也辩不过他;马谡在谈论兵法时,诸葛亮对他也非常赞赏。后来赵括在长平被围,马谡在街亭兵败,他们见士兵不能勇敢地冲出包围圈时,也都采用了杀人立威的办法。那么,请问赵括、马谡与孙武的区别在哪里?

  约米尼说:“一个团在每一次作战时,所采取的方法也许可以大致相同,但是一位指挥全局的高级将领,则必须要随机应变。”严明军纪不是不重要,而是对于军事指挥官而言,这属于最基本的素质。光会这个,只能做个连排长,做团长都不够格。因为级别越高,需要应变的事情就越多。身为一名中高级将领,还需要根据具体的环境来考虑如何攻城拔寨,如何运输粮草,如何修筑工事等问题,而作为全军统帅,更是要从内政、外交、天时、地利、人和等诸多方面进行整体筹划。如果要说实践,这才是对统帅真正意义上的实践。可按照司马迁的说法,吴王仅因孙武可以胜任连排长的职位,就让他做全军统帅,岂不是荒天下之大谬?

  在解读先秦诸子之前,我们首先就得明白一个道理,那就是先秦诸子都不是为了挣稿费而写书的。他们写书,要么是为了阐明治国方略,要么是为了总结经验教训。归根到底,都具备极强的实践意义,都是为了解决具体的实际问题而传播思想理念。正如孟子所说的:“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我们要真正读懂先秦诸子,首先就得搞明白他的历史背景、人生际遇、以及他所要解决的社会问题。那么,对于孙武,我们究竟了解几分呢?

  孙武在《孙子兵法·作战篇》中写道:“兵闻拙速,未睹巧之久也。”意思是说:用兵打仗只听说过指挥笨拙而求速胜的,却还从来没见过指挥精巧而使战争持久的。试问,战争指挥就真的没有“巧之久也”吗?我们知道,两千五百年后,最伟大的军事家发表的最重要的一篇军事文章,题目就叫《论持久战》。那么,究竟是孙武错了,还是主席错了呢?答案是都没错,主席写《论持久战》的历史背景,是为大而弱的中国对抗小而强的日本制定战略;而孙武提出“兵闻拙速,未睹巧之久也”的历史背景,是春秋晚期的吴楚争霸。显然,在吴楚两国中,吴国是小国,楚国是大国。如果要打持久战,必定是对楚国有利而对吴国不利。所以,吴国的对楚军事战略只能是速战速决,为了实现“速战”,哪怕“拙战”也在所不惜;而任何形式的“巧战”,一旦最终演变成“久战”,那都是错误的。

  由此可见,虽然《孙子兵法》自流传以来的二千五百年间历久弥新,受到古今中外无数人的追捧,但作者的本意,却并非要撰写一本垂范后世的军事教科书,而是为当时的吴国制定战略思想和行动方案。两千五百年来,注解《孙子兵法》的书籍可谓堆积如山,古代有著名的《十一家注孙子》,今人就更不用说了,在图书网站随便一搜,都能搜出几百个页面,几千本书来。可是这些人的注解,多半停留在字词解释以及搜寻案例上,又有谁能深究写这本书时的战略思考呢?

  我们继续追问,既然《孙子兵法》是孙武为吴国量身定制的战略方案。那么,身为齐人的孙武,为什么要为吴王呕心沥血呢?按照一般的说法,孙武是因为齐国发生内乱而来到吴国避难隐居,在吴国结识了吴王阖庐的亲信伍子胥。伍子胥在与孙武交谈后,认定他是不世出的军事奇才,遂将他推荐给吴王阖庐。可这里面又有太多问题值得深入探究。

  春秋中期的主旋律是晋楚争霸,而在前546年的弭兵之会后,中原地区曾出现长达四十年的和平,战争主要集中在南方的吴楚之争和吴越之争。孙武的生卒年虽难精确,但从其参与的历史事件来看,一般认为其生年大约就在弭兵之会前后。换句话说,在孙武的青壮年时代,中原各国之间普遍是没有战乱的。孙武若真是为躲避齐国内乱而隐居的话,大可以迁居至文化底蕴相近、且没有战乱之虞的中原各国,又何必千里南下,投奔那个当时尚属文化沙漠,且与楚、越征伐不休的吴国呢?孙武真的只是为了避难吗?还是因为他身负军事奇才,为了寻找用武之地才投奔有仗可打的吴国?

  可以想见,孙武在破楚之战的角色至关重要,无论是庙堂运筹,还是沙场征伐,他都深度参与其中。《尉缭子·制谈》上说:“有提十万之众,而天下莫当者谁?曰桓公也。有提七万之众,而天下莫当者谁?曰吴起也。有提三万之众,而天下莫当者谁?曰武子也。”按照尉缭子的说法,孙武只用了三万人,就击破楚军,攻入郢都。那么,这场破楚之战,究竟是怎样打的呢?很遗憾,现存史书上能看到的相关记载极其稀少零散,一般人就更说不出其所以然来了。可是,又回到孟子的那句话:“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

  这,就是姚尧所说的写精读先秦诸子系列时遇到的瓶颈。早在去年国庆节前,《姚尧精读商君书》的写作就已超过三分之一,当时曾计划年底前完成初稿,今年上半年就能出版的。可越写到后面,我的疑惑就越多,就越觉得有必要再多搜集一些关于商鞅变法的史料,以深入了解商鞅变法时的真实情况,而这些搜集来的史料,都堆放在《姚尧精读商君书》里又不太合适。于是,我和负责我图书出版的刘婷老师商量,或许我们可以分成《姚尧精读商君书》和《商鞅评传》这两本书一起出。至于《孙子兵法》,虽然对于全书内容我早已烂熟于心,可是在彻底弄清楚上述问题之前,我又怎敢轻易动笔呢?我现在正在搜集相关史料,我甚至有个想法,是否有可能凭借孙武写的这十三篇兵法,把那些搜集来的史料拼接起来,还原孙武当年率兵破楚的历史过程。这事若真让我干成了,那可又是能青史留名的一笔!对于读过《笨蛋,问题在战略》这本书的读者来说,你们会相信姚尧是具备这种还原历史的能力的。在那本书里,姚尧还原了巨鹿之战、暗度陈仓、彭城之战、垓下之战等太多被世人误解的战争历史的真相。

  既然先秦诸子系列被迫搁置,于是姚尧又重新启动了那部已经筹划十年以上的大书——《中国战略通史》。这套大书,究竟何时能够写完,现在我尚不敢估计。眼下能够规划的,是它的前三册,即《远古卷》《春秋卷》和《战国卷》。《远古卷》共分为四章,第一章是写五帝,第二章是写夏朝,第三章是写商朝,第四章是写西周。现在第一章已经完稿,近四万字;预计夏朝三万字,今年完稿;商朝三万字,明年上半年完稿;西周六万字,明年下半年完稿。我的想法是,等我把《中国战略通史》的前三册写完,则不但能在历史进程上与《姚尧精读资治通鉴》接续,也能够为将来写诸子系列打下坚实的历史基础。无论是对于读者,还是对于姚尧自己,这都是相当有必要的。

  读到这里,或许有读者要担心了:这么多书,你写得过来吗?说好的一年三本《精读通鉴》,现在每年只能出版一本,那得什么时候才能把这98本出完呀?对此,我向读者做出以下三点解释:

  第一,《中国战略通史》与《姚尧精读资治通鉴》并非完全独立的两个课题,至少二者在史料是可以共用的。为写《姚尧精读资治通鉴》而搜集整理的史料素材,可以留待写《中国战略通史》时用,而当我们习惯于从更深的战略层面观照历史后,可以让《姚尧精读资治通鉴》中的“姚论”写得更加深刻精彩。

  第二,先秦诸子是中国思想路线和治国方案的大辩论,其影响绝不仅停留于春秋战国,而是上承远古以来的历史发展,下启秦后两千多年的社会变革。譬如,《姚尧精读资治通鉴》已经连载到了西汉,在西汉的历史上有几个关键词,如汉承秦制,这是推崇法家;如黄老之治,这是推崇道家;如独尊儒术,这是推崇儒家,如王霸相杂,这是主张儒法合流。由此可见,疆场厮杀和宫廷权斗只是历史发展的表象,贯穿于其间的内核,则是始于先秦诸子的思想争鸣。不懂先秦诸子,就无法真正深刻理解中国历史,更谈不上中国的战略史了。

  第三,现在每日更新股市前瞻,确实占用了我太多的时间,这也是我前期提出想要搭建与股市相关的社群平台的初衷,我希望能逐渐实现去中心化,以便于将自己逐渐从每日更新股市前瞻中抽离出来。现在,我每天下午最迟14:30就要开始准备写股市前瞻,通常是17:30完稿,这就需要花费三个小时的高强度脑力劳动。再加上编辑校对(助理不可能完全替代)、看读者留言以及有时候文章写得超预期的长,这样占用的时间就得有四五个小时。下班到家吃饭后,身体会觉得很疲劳,这时候再想写书是力有未逮的,通常只能是读书,而且不能读太艰深的书,或者浏览一些新闻报道。因此,我真正精力充沛的写书时间就只有上午,下午和晚上基本上都是写不了书的。就这么说吧,如果将来我能把每天用于股市写作的时间压缩在两小时以内,那么我的出版效率至少能翻一倍;如果将来我可以不用写股市前瞻,那么我的出版效率至少能翻三倍。

  我最希望的写作状态,是每天都由灵感驱动,先是自己内心有了强烈的表达欲望,然后一气呵成地写出来。这样的文章,不但容易写得精彩,而且效率极高。可现在不行,现在的股市前瞻属于任务驱动,每个交易日前都得写。如果没什么好写的,我还得去看新闻来找选题,这个就太耗费时间了。之前承诺过,无论如何要陪读者走完这轮牛市,而从现在算起,应该也不会超过三年时间了。三年后,相当一部分读者能够实现财富自由,希望届时姚尧能够实现写作自由。对于实现写作自由的姚尧来说,一年出版五本书是绝对、绝对、绝对不成问题的。因为有信心、有底气,所以连说三次绝对。

  作为拥有庞大著述计划的写作者和每天都与读者互动的沟通者,姚尧一直在思考如何为读者提供更好的知识服务,让知识能够为读者创造更大的价值。思前想后,我给自己提出了“知识四化”的努力方向。

  一、知识普及化。我希望能将更多专业知识以深入浅出地方式传授给普通读者。深入浅出不是件容易的事,毕竟专业是有其壁垒的;但深入浅出又并非不可能,因为大道原本就是简单的。只要传授者本身具有极其深厚的学养,是通道明理之人,自然知道该如何以浅显易懂的文字向普通读者传授。姚尧不敢自诩有多通道明理,但在深入浅出方面,至少相较于一般人而言,我还是优势极其明显的,相信读过我的出版图书和连载文章的人,不会觉得这是在吹牛。《姚尧精读资治通鉴》和《笨蛋,问题在战略》让很多觉得自己不可能读懂历史的人从此迷上了历史,尤其是逐渐习惯了穷源溯流的深度思考,而非只是浅尝辄止的泛泛之谈。《姚尧股市形态学》让很多不懂股市的小白快速入门,明白该如何研判市场趋势;也让很多投资多年的老股民顿开茅塞,明白自己过去走了多少弯路。今后,我还会陆续撰写财务分析和宏观经济的相关书籍,同样是以零基础的普通人作为目标读者,我就是要让普通读者也具备分析财务报表和宏观经济的能力,明白这些以往令人肃然起敬甚至心生畏惧的数字和图表,背后都揭示了哪些深刻的意义和内涵。

  二、知识工具化。我希望能为所传授的知识研制运用工具,以便能为读者创造更大的价值。许多读者在阅读《姚尧股市形态学》后,都提及书中的内容已经看懂,看到K线图也知道该如何画线,只是沪深两市有三千多只股票,单凭肉眼如何看得过来?是否能靠软件来筛选图形?这就涉及到将知识工具化的问题。就如同我们小时候都学过怎样用纸笔做四则运算,可长大后就都是运用计算器一样,当我们研制出更加先进的机器以运用知识后,知识就能为我们创造出更多的价值。所以,我会努力将我们传授的知识工具化,不仅是已经出版的《姚尧股市形态学》以及明年会出版的《姚尧股市均线学》,还包括将来会撰写的各种财经类书籍,使得读者可以很方便地运用这些工具来分析市场趋势、把握投资机会。我的终极目标,是要打造一个可以自动提示投资机会和风险的预警系统。也就是说,我们这个系统每天都会接收各式各样的市场数据,这些数据通过系统内的各种指标运算,当某个指标的计算值突破临界点时,系统就自动发出预警信号,提示某个领域将有长期投资机会,又或者某个领域的风险正在升高。这个理想要想实现,首先就得有大量掌握相关财经知识的读者。必须是读者掌握了相关知识,那么为运用这些知识而研制的工具才有存在的意义。只有当工具的使用者可以借此获利时,他才愿意花钱购买工具,我才能有持续流入的资金来不断完善这套工具。

  三、知识社群化。我希望能将掌握知识的读者组织起来,用群众的力量来创造更大的价值。无论姚尧个人如何勤奋努力,能用来读书写作的时间终究是极其有限的。要想为社会创造更多的价值,我想我更应该做的,或许不是在读书破万卷后再追求读书破两万卷,而是将已经掌握的知识传授给千万读者,再将这些掌握相关知识的读者组织起来,一同为社会创造价值。正如农业的发展不是仅靠最初发明种植的那个人,而是靠千千万万掌握种植技术的农民,医学的发展不是仅靠最初尝试草药的那个人,而是靠千千万万掌握治病技术的医生一样,历史从来都是群众创造的,个人的价值也只有通过群众的支持才能放大。因此,我在之前的文章中谈到搭建与股市相关的社群平台的想法。与市场上绝大多数社群不同的是,我希望这个社群是去中心化的,我本人更不可能在群里荐股。如果说我是中心,那也只是在写作时是中心。我把我所掌握的知识传授给群众,然后将掌握这些知识的群众组织起来,通过群众的合作来发现价值、创造价值。当然,关于投资的社群只是第一步,也是最容易实现的一步,毕竟“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赚钱的动力总是极强的。但就长远来看,我更希望搭建的是关于文化复兴的社群。

  四、知识实践化。我希望将所学的知识实践化,以此来印证哪些知识是近乎真理的,哪些知识是有待商榷的,哪些知识是应该扬弃的。市面上关于技术分析的书成千上万,然而《姚尧股市形态学》之所以能广受欢迎,除了长期追随的读者对我的偏爱外,更主要的原因就在于它本就源自实践。我从来就不认为自己是天赋超群的人,不过我是个善于总结的人。在阅读前人的著述后,将所学的知识运用于实践,有时获得巨大的成功,令人欣喜若狂;有时遭遇意外的惨败,令人痛苦沮丧。无论是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我都会认真总结,反复揣摩,以便能更加完善。因此,我的书不会有一句废话,都是千锤百炼后的思想结晶。至于《姚尧精读资治通鉴》和《笨蛋,问题在战略》,我知道,有很多组织的管理者在读,想必将来的《中国战略通史》和精读先秦诸子系列也将如此。不过,实事求是地说,姚尧自己在组织管理方面的亲身实践是不够的,我的知识更多源自于书本。为此,我也一直在反思,有必要多积累一些组织管理的实践经验。当然,一个人的时间精力终究有限,所能积累的实践经验也是有限的。如果姚尧既有读书学习而获取的实践经验,又有亲身经历而积累的实践经验,还能通过组建社群,得到来自读者反馈的实践经验,那么将来就有望取得更大的成就了。

  年初的时候,曾经和读者吹牛,说我希望能让“姚尧”成为一家上市公司的名字。今天,我就算是正式向读者报告,将其作为奋斗目标了。将来的业务发展方向,大体上也就是围绕上述“知识四化”展开,希望能够一如既往地获得大家的支持。读者中如有业务合作意向或者投递简历求职的,可以发送邮件至yaoyaostrategy 163.com我们将逐一阅读、登记、回复。至于入股之类,就不要提了。在业务成熟之前,我不会考虑释放股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4-4-20 06:00 , Processed in 0.093758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