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5313|回复: 0

葫芦娃:大国转向!兴风作浪的中国楼市,将走向何方?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6-27 13:52: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前言

  疫情以来,楼市陷入神经质式的分裂周期——

  房价与地价分裂,房价温热交替,地价一路上扬;

  经济与楼市分裂,经济疗愈复苏,楼市虚火不断;

  新房与二手分裂,新房很热,二手很凉,租金直接凉透;

  收入与楼市分裂,就业与薪酬风险若隐若现,售楼部里仍人声鼎沸……

  我们始终搞不清楚——

  高层对于房地产,究竟持何种态度?是打压,还是放任,再或是冷处理?

  经济复苏期的楼市,究竟如何自处?是支柱,还是夜壶,再或是扔到墙角?

  当下的政策导向,究竟是扩张思维,还是底线思维?

  究竟有没有放水,究竟有没有流入房地产?未来会不会大水漫灌楼市?

  还有没有下一轮的资产泡沫,何时到来,以何种方式到来?

  我看过很多分析,但都未切中要害!

  想要搞清楚楼市里的问题,必须要了解——

  世界何以乱——世界发生了什么?

  中国何以战——高层在如何应对?

  楼市何以行——高层的应对策略包里,楼市是什么角色?

  这个端午,楼市里的非著名反派——耿直少年葫芦娃,将收起传统骚话艺术,用“三篇的系列连载”,三锹刨到根上,一次全讲清楚。

  今天是上篇——世界何以乱?

  1

  疫情之前,病已经来了。

  疫情之后,各大经济学流派都在互相打嘴炮。

  但是,大家都能够达成一个共识——

  2008年以后,全球经济就再也没有恢复到历史水平。

  数据来源:世界银行

  二战后至70年代,是世界经济增速最快的时期,全球平均增速在5%以上。

  1979年的石油危机,拖曳着全球经济摔了个大马趴。

  历经3年修复,80年代的全球经济平均增速,基本上都在3%-4%。

  再然后,历经91年的经济危机和2000年的互联网泡沫破裂,全球经济增速维持3%上下震荡。

  2008年,一场经济风暴干翻了了全球。

  此后10年,全球经济只有“2010-2011”这一次短暂复苏。

  2010-2011,美欧的撒狗血式放水,一波“大力出奇迹”,拉着全球经济,回光返照了一下。

  然后,又直接咔嚓一声,跪在地上。

  这一跪,膝盖直接被干稀碎,再也站不起来。

  过去70年,历次全球经济危机都能在3-5年内逐渐恢复。但最近这一跪,就再也没起来过。

  上图!

  这是过去18年,全球主要经济体GDP增速——

  2000-2018全球主要经济体GDP增速▼

  全球各大经济体,至今都没恢复到08年金融危机前的增速水平。

  甚至,连我们也无法幸免。十年前,你跟别人说中国经济会掉到6%,别人会骂你“美分党”;今天,你跟别人说中国经济会再次重回10%,别人会骂你“五毛党”。

  10年过去了,全球经济再也没起来过。

  2

  全球经济再也没有起来的根本原因是——

  经济增长的驱动力,进入双下行区间。

  三年前,麦肯锡发布了一个报告。

  报告里,有这么一组数据——

  过去50年,全球最大的经济体(二十国集团)GDP平均增速是3.5%。其中,约1.8%来自于生产效率增长,1.7%来自于劳动力供给增加。

  用一句通俗易懂的话来讲就是:经济增长,一靠技术红利,二靠人口红利。

  我们先来说,技术红利。

  上图!

  过去近300年,我们一共经历了三次工业革命、五次技术浪潮——

  每一次的技术革命爆发,都能破坏式的推动边际递减曲线右移,把经济增速拉到一个跨越式的更高水平。

  更高的经济增速,带来更高的资本收益;更高的资本收益,吸引更多的资本进场;更多的资本进场,换来更高的经济增速。

  你好,我也好;我好,他也好;他好,你也好。

  全球经济在魔幻三角恋的正循环状态里,进入繁荣周期。

  再好的日子,也有过完的那一天。

  再好的技术革命,也有保鲜周期。

  在上面那张图上,我们能看到——

  每次工业革命的间隔大约100年,重大技术红利的维持时间大约55年,然后技术稳定之后,资本收益率衰减,经济维持中高增速。

  再然后,就是长达45年的低速增长和衰退期。

  好日子过完了,矛盾就出来了。

  有人吃得饱,有人饿肚子。

  有人掀桌子,有人砸饭碗。

  第一次工业革命爆发70年后,第一次“掀桌子、砸饭碗”运动开始了。

  19世纪30年代-19世纪60年代,全球范围内的工人运动和无政府主义轮番登场,欧洲三大工人运动爆发。

  也就是在那个时代,诞生了影响全球一个半世纪的宣言。

  “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第二次工业革命爆发50年后,第二次“掀桌子、砸饭碗”运动开始了。

  20世纪上半叶,人类社会进入最残酷、最血腥的时代。一战、十月革命、二战、大萧条……轮番蹂躏这个蓝色星球上的数十亿人。

  也就是在那个年代,一个古老而伟大的国家觉醒了。

  “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列主义”。

  第三次工业革命爆发40年后——

  当代技术革命的红利,被2008年的金融危机彻底终结。

  世界,再次陷入混乱无序之中。货币超发、资产泡沫、贫富差距,横亘在我们面前。保守党崛起,极左党派觉醒,民粹主义的沉渣再次泛起浪花,全球化,面临脱钩退潮。

  说好听点,叫“世界陷入存量博弈”;不好听,就叫“互相咬,一嘴毛”。

  上图!

  这是08年金融危机之后,发达经济和新兴经济体的生产率增速变化——

  一场金融危机,终结了第三次工业革命的红利。

  德国的生产率增速从1955年的3%,降低到2005年的0.5%。美国的生产率增速从1940年的3%,下降到2001年的1%,且连续10年,都在1%以下。

  要知道,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技术红利主要是炸在德国和美国。

  如今这两头技术革命的领头羊,都已经萎靡至此。

  我们基本上可以肯定的是——

  第三次工业革命大树上的低垂果实,都已经被采摘殆尽了。

  我们接着来说,人口红利。

  二战后,依次出现的各国劳动力顶风,以接力赛的形式,推动世界经济前行100年。

  上图!

  这是二战至2050(预测)全球人口的接力棒——

  从1940年前的美国,到二战后三十年的日本,再到20世纪90年代的亚洲四小龙和中国,最后到当下的印度,我们很容易发现——

  各国劳动力人口的峰值与他们崛起的时间点非常吻合。

  站在过去70年的历史上,抛开其他因素,人口红利带动的劳动力增长对经济增速的贡献基本上能达到30%以上。

  但是从1960年开始,全球各主要经济体的人口增速都在飞速下滑。

  上图!

  这是1960-2018年全球部分典型经济体的人口增速变化——

  与1960年全球经济增长最快的那段时间相比,2000年之后的20年,人口增速下滑了1%,德国、英国等典型欧洲国家,人口增速在0增长,甚至是负增长的泥潭里徘徊。

  人口增速慢,其实不是最可怕的。

  最可怕的是——

  不仅人生的少,而且人活的还长!

  中国增长奇迹背后的一个很大原因,就是劳动力红利。

  2000-2010年的10年间,中国15-64岁的劳动适龄人口以每年1000万人的速度增加,累积增加人口超过1亿。

  2013年,中国劳动力人口达到9亿,相当于中国总人口的70%,是欧洲劳动人口的两倍,比发达国家劳动人口的总和还要多。

  这个国家,每10个人里,7个人都是干活的。

  她不崛起,谁崛起。

  但是,未来20年,全球老龄化人口的比重将从2015年的8.3%上升到2035年的13%,进而上升到2050年的15.8%。

  说句相当政治不正确的话,人类已经太久没有发生大规模战争了。

  生的越来越少,活的越来越长。

  这个池子里的水,已经太长时间没有换水了。

  现在想一想,这次疫情之中为什么欧洲国家普遍选择“直接躺”?

  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换水。

  继技术红利的果实被采摘殆尽之后,我们基本上也可以肯定的是——

  劳动力红利的果实,也正在被采摘殆尽。

  前面我们说过——经济增长,一靠技术红利,二靠人口红利。

  两个最主要的驱动力,都陷入双下降的泥潭中。

  世界经济,也自然陷入了低速增长、存量搏杀的泥潭中。

  3

  今年,疫情来了。

  全球经济下滑的现实,叠加了疫情冲击。

  下坡路上,被人推了一把。

  桥水的达利欧,曾说过一句非常牛逼的话——

  所有的大国,都有两件最重要的事,技术进步和灾难处理。

  灾难,从本质上来讲就是对大国的一场极限压力测试。

  古往今来的6个强权,大明王朝、大清帝国、荷兰、西班牙、英国和美国,前五个都是在灾难中逐步崩溃。

  大国到了技术浪潮退却后的中后期,财政都是苟延残喘,一场大灾大难,很容易挺不过来直接挂掉。

  现代国家,还有个毛病,碰到问题就狂发钱。

  最典型的,就是这次疫情之中的美国。

  前段时间,美国狂给底层发钱的时候,总有一些呆逼在旁边聒噪。

  瞧瞧人家灯塔国,直接发钱,咱们就会发消费券。

  发钱这个事儿,早期看起来的确很爽。

  但是我们要清楚的是,政府发钱这个行为不是均匀的发到每个人身上。

  一盆水兜头浇下,先湿透的一定是脑袋,一定是顶层。

  我们不要只看到底层脚面上的几滴水,也要看到顶层的脑袋上都淌水了。

  上个月,灯塔国为什么会骚乱,逼的建国同志连发推特,威胁要对“暴徒”开枪?

  仅仅是因为有色人种,遭受了不公正待遇?那为什么白人也要上街?

  一个很关键的原因就是——

  灯塔国,在疫情到来后的第一波饱和防御中,“救民先救官”。

  一波波印钞浪潮,底层看似接了一碗水,水管却直接插到了资本的大P眼子里。

  华尔街在救灾过程中,大发国难财。

  不管你是黑人、还是白人,只要是底层,都遭受了从生命、财产到就业的全面不公正待遇。

  贫富差距再次拉大,矛盾把灯塔国彻底撕开,巨大的戾气从裂缝中释放出来。

  灯塔国的底层人民,在网上热烈探讨,集体围剿富人的代表——比尔盖茨大爷。

  病毒是不是比尔盖茨放出来的?

  老阴碧,是不是在搞人口清洗?

  该不该给比尔盖茨发死亡威胁

  还有一部分鸡血上头的朋友,走上街头,举起标语,打砸抢烧。大家手拉手,一起高唱“英特那雄纳尔,一定会实现”。

  为了淡化和转移资本大佬和底层民众之间的不可调和矛盾,灯塔国的左翼和右翼罕见的坐到了一起,在国会里集中通过了一系列针对我们的提案——

  都是中国的锅;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是他搞出来的病毒,是他抢走了我们的工作。

  疫情之下,欧洲的日子也不太好过。

  过去二十年,欧洲似乎点歪了科技树,一门心思搞服务业。

  上图!

  这是过去60年欧洲典型国家服务业占GDP的比重——

  从90年代开始,服务业在欧洲经济结构中的比重越来越高。

  疫情之前,意大利的服务业占比66.34%,德国和法国的比重超过70%,英国的比重超过79%。

  服务业这个东西,在太平日子里,光鲜亮丽。既环保又节能,既高效又省力。

  一旦遇到重大危机,服务业就瞬间成了不稳定的根源:

  既没办法提供稳定收入,又没办法提供稳定就业。

  疫情一来,服务业一歇菜,整个国家一大半的人都得在家憋着。

  欧洲政府为了稳定底层情绪,只能跟着灯塔,一起发钱。

  大家一定要清楚,上一轮的欧债危机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只是靠大户德国给贷款,掩饰了过去。

  上轮欧债危机时,希腊是113%的时候爆掉的。2019年,希腊的债务规模不降反增,达到了176%。

  疫情爆发后,欧洲各国又要发钱,又要追加防疫经费,财政开支大规模增加。

  人口和经济规模排名欧盟第三的意大利,2019年债务占GDP的比例是136.2%,2020年增长至136.8%。

  当初希腊是113%爆掉了,意大利基本上也就差临门一脚了。

  除了德国之外,欧洲再次到了破产边缘。

  有人说,只顾着黑欧美了,我们又能好到哪去。

  说实话,中国还稍好一丢丢——

  得益于举国体制之下的抗议战争,我们比欧美早一步走出了泥潭。

  复工复产的目标,已经基本达成。5月底至6月初,规上企业和大型项目复工率超过99%。

  供给侧修复,基本完成。5月份,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4%,服务业生产指数由负转正,全社会发电量,从4月份的0.3%上升到4.3%。

  大型工程和基建,全面启动并迅猛发展。挖掘机的销售增长,从3月份的11%上升到68%。

  但是,也仅仅是稍好一丢丢罢了。

  企业复工率虽然高,但消费复苏率偏低。5月份,社零销售总额同比下降2.8%,反弹并不明显。

  外贸持续下滑,国内市场迟迟打不开。前5个月,进出口总额同期下降4.9%,出口转内销并没有解决根本问题。

  实体回报率低,资金仍希望在金融市场套利。过去2个月,别的没咋增长,地王和房价反而同比增长了。

  讲了这么多,只是想让大家认清一个现实——

  技术和人口的双动能失速之后,疫情黑天鹅突袭了全球各个国家。

  全球都在带病苟且,人类社会再也无法回到高效率的区间里。

  4

  讲到这里,大家会发现——

  很多问题,几乎是无解的。

  短时间内,技术革命的成果,从诞生到进入商用和民用领域,是极小概率的事件。

  1969年,互联网首次诞生在人类世界里。但一直到90年代,才真正进入商用领域。

  这期间,是20年的时间。

  2013年,韩国三星宣布成功开发了5G通信的核心技术。7年过去了,5G仍然没有大规模进入民用和商用领域。

  5G的科技树上,果实仍未成熟。

  且不说,真正意义上的技术革命何时能到来。

  即便是到来,从出现过渡到商用也需要漫长的时间。

  长周期上,人口红利的衰退几乎已成定局,只能靠人工智能来替代当年的人口红利。

  生孩子这件事儿,不是你让生,她就生的;也不是福利好了,她就生了。

  中国放开二孩,新生儿的出生率也没有显著提高;欧洲的福利足够好,生孩子还给补贴,但依旧是全球生育率最低。

  这也就是,为什么全球各国都异常重视人工智能的原因。

  在人口红利衰退的大背景下,只能依靠人工智能的红利,来替代人口的红利。

  但是,用机器来替代劳动力,同样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至于短周期上的疫情,全方位的防控,只能解决一时的爆发。

  想要彻底解决问题,只能依靠疫苗研发,全面普及。

  说来说起,就是一个字——

  等!

  等技术、等AI、等疫苗。

  所以,大家去看疫情爆发、经济危机暴露之后,各国的应对策略——

  无论是防疫抗疫,还是复苏经济,也都是一个字“抻着”。

  一方面,把人民的矛盾消灭在人民内部;另一方面,把底层的戾气释放到外部窗口。

  无论是“放水发钱”,还是“以工代赈”,都是解决底层问题。只要底层不出现问题,社会就不至于出现大规模的“掀桌子运动”。

  如果底层的戾气大了,那就找个外部的窗口释放出去。

  美国搞出来的一票子针对我国的政策,是把戾气释放出去;印度的鬼鬼祟祟,也是把戾气释放出去。

  大家都在抻着,边抻边打。

  大家选择抻着,还有一个重要的理由——

  等着别人先崩盘,我上去剪羊毛。

  2008年之前,全球经济增速下滑所带来的历次危机,都能在3-5年内快速恢复的根本原因是——

  有人倒下!

  倒下的那个,被站着的剪了羊毛。

  1929年,危机被转嫁给欧洲,二战在欧洲爆发,战胜国剪羊毛割韭菜;

  1970年,危机被转嫁给日本,日本萎靡三十年,灯塔国剪羊毛割韭菜;

  1997年,危机被转嫁给东南亚,东南亚陷入泥潭,鹰酱和兔子一起剪羊毛割韭菜。

  这年头,技术浪潮的退却是普世的,人口红利的衰退是普世的,就连新冠疫情的冲击都是普世的,谁也没跑了。

  我惨,有人比我更惨。

  比烂时代里,谁也不甘心放弃挣扎,谁都不愿意干躺着被别人剪羊毛。

  大家都觉得,扶我起来,我还能挺一会。

  全世界一起抻起来,把矛盾消灭在内部,把戾气释放在外部。

  等着第一个爆发危机的国家崩盘,一哄而上剪羊毛。

  5

  以上,就是我们“三篇连载”的上篇——世界何以乱。

  讲了很多,其实就是想告诉大家一个完整的宏观背景。

  在这个“全球抻劲”的宏观环境中,我国的很多政策都发生了变化。

  我给大家举个例子——

  我们的货币政策跟08年相比,就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08年金融危机,我们基本上是跟着灯塔国一起放水的,叫“摸着鹰酱过河”。

  其实,当时我们执行的是:“相对激进的扩张型政策”。

  为什么08年我们敢直接干?

  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

  当时的宏观环境不一样!

  当时,第五次技术浪潮“信息技术”的长尾红利仍在,中国的劳动力红利仍在,全球化的红利仍在,再加上整体社会的杠杆率还相对平和。

  不犹豫,直接干!

  但是,现在的宏观环境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技术红利和人口红利,都进入了浪潮末期。

  我们很难再像12年前那样,毫无顾忌的闷头猛干了。

  以前是闷头猛干,现在是苟着待变。

  伴随宏观环境的变化,我们的救市政策、货币政策,包括对楼市的态度,都已经发生了很大的转向。

  牌桌已经换了,很多人还在沿着之前的路径,上来就把俩王四个二扔了。

  下篇文章,我们就来聊聊——

  宏观环境变化之后,我们的政策会发生如何的转向?

  中国何以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GMT+8, 2025-7-7 20:06 , Processed in 0.297010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