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167|回复: 0

司南君:“地摊经济”不适合一线城市?如何融入主体经济?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6-9 22:11: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内容摘要

  “地摊经济”,这个我们曾经熟悉的模式在近期突然急速升温,全国很多地方快速出台相关政策支持“地摊经济”全面落地、铺开。

  这是在新冠疫情发生后,经济发展受阻的时候,由管理层领衔推动的。旨在解决就业难题,刺激内需消费,启动、复苏经济的一手妙棋。

  01

  为经济复苏落子“地摊经济”

  “地摊经济”一时间成为街头巷尾热议的话题,很多居民也一试身手摆摊在街头。

  是什么样的一种节奏拉升“地摊经济”的热度,这里我们先看看近期与“地摊经济”紧密度高的事情。

  2020年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杨宝玲建议,在进一步加强规范城市管理的同时,因地制宜,释放“地摊经济”的最大活力。杨宝玲建议制定统一的“地摊经济”准入许可标准、从业资格条件和商品入市手续,采取颁发资格证、许可证等方式,给予“地摊经济”与从业者合法地位。

  2020年5月27日,中央文明办明确,在2020年全国文明城市测评指标中,不将占道经营、马路市场、流动商贩列为文明城市测评考核内容,推动文明城市创建在恢复经济社会秩序、满足群众生活需要的过程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2020年5月28日,李克强总理出席记者会并回答中外记者提问时提到,“西部有个城市,按照当地的规范,设置了3.6万个流动商贩的摊位,结果一夜之间有10万人就业。”

  2020年6月1日上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山东烟台考察时表示,地摊经济、小店经济是就业岗位的重要来源,是人间的烟火,和“高大上”一样,是中国的生机。

  从普遍层面看,地摊经济是人类最原始、也是最有生命力的商业活动之一,它繁荣了经济市场,弥补了老百姓购物的一段空白点。

  此前5月26日央视新闻联播报道称,中央文明办主动适应常态化疫情防控形势,在今年全国文明城市测评指标中,已明确要求不将占道经营、马路市场、流动商贩列为文明城市测评考核内容。

  从目前情况看,复苏“地摊经济”作为一颗棋子落下来,有力地带动了一个经济循环。

  江苏南京、四川成都、上海、河南郑州、山东济南、陕西西安等多地有序开放了“地摊经济”、“马路经济”,既增加了基层就业岗位,也让久违的烟火气强势回归。

  在疫情防控常态下,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至关重要,落实就业优先政策,多渠道促进就业十分重要。

  截至2020年6月4日,已经有济南、南宁、郑州、南京、成都、合肥、厦门、长春、杭州、长沙、石家庄、青岛、宜昌、黄冈、德阳、攀枝花、广安、南充、资阳、遂宁、彭州等城市,以及上海、陕西、辽宁、江西、甘肃等省份先后明确鼓励发展地摊经济。

  02

  一线城市不适合“地摊经济”?

  就在“地摊经济”迅速升温,成为各地最热的政策鼓励项目时,中央媒体近期发的相关文章却别有味道。

  北京日报刊发评论文章《地摊经济不适合北京》,人民日报发布《地摊经济,升温不能“发烧”》,央视发布热评文章《“地摊经济”不能一哄而起》。

  人民日报的文章对“地摊经济”的评价比较温和,但提出了担心的事情:热度不减的地摊经济,会不会被紧急叫停?如何跳出“一管就死,一放就乱”的怪圈?这是大家都很关心的话题。

  央视财经6月8日指出,在我国的一线城市,不宜推行“地摊经济”!

  文章指出,中国的一线城市,都是全球意义上的特大型城市。一线城市聚集着经济发展最优质的资源和要素,是中国经济对标全球发达经济体、实现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目标的主要抓手。在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强化特大城市对中国经济发展带动力的关键阶段,简单化一哄而起地让“地摊经济”在一线城市野蛮生长,看似能解一时之急,但如果此风猛吹,后患无穷。

  从经济运行的基本规律看,违背市场在资源配置中所起的基础性作用,必然造成资源和要素配置效率低下、资源错配,从而给宏观经济发出错误信号。“地摊经济”如果在一线城市重新蔓延,等于一夜回到几十年前。且不论城市交通管理等压力,对相关行业的冲击也非同小可。这与高质量发展也是相背离的。

  北京日报6月6日直接表达:地摊经济不适合北京。

  文章提出,不同城市有不同的发展脉络、发展阶段、发展要求和具体情况,“地摊经济”是否适合一个城市,要由这个城市的定位做出判断和选择。在这个问题上,一定要坚持从自身实际出发,不能盲目跟风。北京是国家首都,北京形象代表首都形象、国家形象。作为全国首个减量发展的超大型城市,有着自身的功能定位和管理要求。

  以首善标准抓好城市精细化治理,意味着北京必须注重保持城市应有的秩序,不应也不能发展那些不符合首都城市战略定位、不利于营造和谐宜居环境的经济业态。特别是包含老城区在内的北京中心城区本身环境脆弱、商业集中、人员稠密,治理难度本就很大,游商地摊给城市管理、环境卫生、交通出行等方面带来的压力显而易见。街道脏乱、假冒伪劣、噪音扰民、游商满街、堵塞交通、不卫生不文明等曾经的城市顽疾一旦卷土重来,之前的治理成果都可能付诸东流,不利于树立良好的首都形象和国家形象,不利于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深圳特区报也发文《“地摊经济”要因城而异》。

  文章表示,“地摊经济”是否适合一个城市,要根据这个城市的定位和发展目标来做出判断和选择,对于深圳这类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而言,显然不宜一哄而上发展“地摊经济”。

  03

  如何融入主体经济

  在疫情之后,我国出现了一大批破产倒闭的企业和工厂,不少人处于待业状态。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通过稳就业促增收保民生,提高居民消费意愿和能力”。

  地摊具有创业门槛低、失败风险低、商品价格低的特点。地摊经济可拓宽就业渠道,使作为弱势群体的小摊贩以极低的成本维持生存。同时,满足普通百姓的生活需要,促进消费。加强地摊经济活性,无疑是“稳就业促增收保民生”的一个有效举措。

  目前看,中国经济全面复苏的条件已经具备,在应对民众失业时,比较灵活地重启地摊经济,适时的支持了正在启动的经济复苏。尽管有些人认为这只是权宜之计,但地摊经济带来的人气,以及社会的稳定,却预示着中国经济正在开始全面恢复。

  值得注意的是,互联网巨头不会放过这个巨大的商机,从线上加固模式到线下,这对互联网商业版图来说是一个非常有必要和极具潜力的补充。

  6月2日,京东发布“星星之火”地摊经济扶持计划,从保供货、助经营、促就业三方面入手,组织超过500亿的品质货源,为每个小店提供最高10万元无息赊购,全力支持地摊和小店经济。预计该计划将服务百万个便利店和地摊,为超过500万人提供就业服务。

  同在6月2号,腾讯旗下微信支付宣布面向平台超5000万小微商家发布“全国小店烟火计划”,在线下线上一体化、福利补贴、商家教育指南、经营保障支持方面输出四大全新数字化政策,助力小微商家。

  向前追溯到5月29日,阿里1688平台发布“地摊经济”帮扶计划,将提供超过700亿元的免息赊购,通过源头好货、数据智能、金融扶持、客户保障四大维度赋能,为超3000万“摊主”提供全方位的进货和经营支持。

  另外拼多多也上线“摆摊神器”集合页,对自主创业的必需品、产地水果、工厂好货等优质货源进行专项补贴。

  从互联网经济的发展看,这些巨头企业的加入或许是“地摊经济”融入主体经济的一个有效的通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GMT+8, 2025-7-7 09:46 , Processed in 0.453308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