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706|回复: 1

张敬伟:官员爆粗折射地方保护的治理短板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10-27 13:07: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网上曝出山西平顺政府会议视频:平顺县原交通局长为顾忌本县7个村庄反对在上游倒渣,但对下游已倒入河道的80多万方废渣的解释是:“那部分渣,一旦有水患,只要冲不了我老百姓,你淹了河南,关我屌事!”县长听完指着现场媒体说:这事不能向外报!(25日《大河报》)

  视频不短,在网上流传广泛,看似是一场政府组织的协调会。会上包括平顺县县长,交通局、水利局局长以及开发商等等。这样的协调会在各地并不鲜见,会场上的爆粗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常见的“畅所欲言”---但是一旦放到网上,被舆论拷问,这就犯了官场大忌和道德底线,成为民意拷问的另一帮官场倒霉蛋。

  其实,舆论诟病的不仅是官员们的口德差,而是官德沦丧。而沦丧之要,在于地方保护主义作祟,即本地区本部门利益至上,他人利益与我何干?

  这种现象在中国官场很常见,可以说是公共治理的最大短板。因为地方保护主义无所不在,而且表现形式各种各样,比平顺官员更虚伪更隐蔽更可恶的比比皆是。

  譬如江河湖泊的环境治理,江河上中下游和湖泊周边的地区,在争取中央和地方划拨的专项治理资金方面,往往是趋之若鹜,但是在治理本地区污染产业上则犹疑观望,踯躅不前。共饮一江水的上游地区向中下游排放污染物,则是常态之举,出了问题则互相埋怨,罪魁难寻。至于大湖周边的地区,更是习惯于把大湖当成公共排污池,至于大湖带来的旅游利益,各地又争得不可开交。在省市县乃至基层乡镇接壤地区,地方保护主义更为彰显,甚至出现地方政府支持下的械斗。

  地方保护主义的损人利己不仅局限于地缘交接的利益争夺上,还渗透进抢政策、跑资金、争投资、抢名人、圈市场等全领域。地方保护主义的恶性竞争,使中国区域间合作和地区间协作互补的多赢格局,异化为零和博弈的利益割据乱局。令人担忧的是,这种乱局在红头文件和会场上彰显出全国形势一片大好的假象,使得高层被蒙蔽,针对治理地方保护主义的顶层设计缺位,对其进行矫治的执行乏力。

  若任由地方保护主义蔓延,全国政令难以畅达基层,好政策变成坏对策的尴尬就会一直存在;全国统一的大市场就会被分割成地方利益的围城,国家利益会被“诸侯”利益所褫夺侵凌...中央必须重视这种条块分割的地方利益格局。

  发展的欲望,趋利避害的本能,即便是在政府层面,也是客观存在。但是作为法治政府,权力行为的自利本能,必须要在法治约束的范畴内作为,这是底线。更何况中国并非联邦制国家,各地政府都挂着“人民”的名头,依法行政的底线原则还必须升华至德治高度。

  现实是,人治传统凌越了法治底线,德治则是难以企及的官场口号。在政绩主义的官场冲动下,地区利益、部门利益乃至官商结合的不当利益,都成为官员莽撞作为的动力,国家利益被漠视,民生福祉被践踏,地方保护主义的围城里,当地主官成了独立王国的国王,颐指气使,无所顾忌。法治的阳光和道德的光辉被权力的戾气和人治的阴霾所遮蔽,地方保护主义到了好好解决的时候了。

  山西平顺县罔顾河南林县利益的“倒渣”,以及口无遮拦的戾气,是地方保护主义的典型体现。在舆论的烘烤下,相信平顺县的那几位倒霉蛋官位不稳了。这是舆论倒逼的成果,但这一成果并不能从根本上冲垮地方保护主义的围城。用一流俗的言论模式,还是需要法治引擎形成制度化强力,才能给地方保护主义以毁灭性一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5-1 21:18 , Processed in 0.171935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