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3446|回复: 0

刘晓博:“6亿国人、月入1000”,告诉我们4件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5-29 20:01: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昨天(5月28日)的新闻发布会上,总理透露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数据:大约有6亿中国人的月收入,在1000元左右。

  根据新华网的记录稿,他的原话是:

  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我们人均年收入是3万元人民币,但是有6亿人每个月的收入也就1000元,1000元在一个中等城市可能租房都困难,现在又碰到疫情,疫情过后民生为要。怎么样保障那些困难群众和受疫情影响新的困难群众的基本民生,我们应该放在极为重要的位置
  我特意查了一下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19年统计公报。里面是这样说的(月均数字是我计算并加上的):

  全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733元(月均2561元);

  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26523元(月均2210元);

  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2359元(月均3530元);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39244元(月均3270元);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021元(月均1335元);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14389元(月均1199月)。

  “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26523元”这句话告诉我们,大约有7亿人月均收入是低于2210元的。

  如果说有6亿人收入在1000元或者以下,那么1000元到2210元的人数只有1亿,这显然不太合理。或许,6亿人每月收入1000元只是一个大约数。

  不管怎么说,这个数据让大多数“城里人”感到了震惊。

  原来,中国人的人均收入是这么低。尤其是跟北上深房价相比的时候,低得令人心痛。要知道,在北上深的中心城区,每平米房价动辄在10万元以上,甚至接近20万元。

  即便按照每平米10万元计算,对于这些低收入群体来讲,不吃不喝8到10年才能买1平米!

  因为疫情的发生,即便是每月1000多月的人均收入,有些家庭也未必能实现。在答记者问的时候,总理还讲了一个案例:“这几天我看中国政府网上的留言,大概三分之一都是谈就业的。其中有一位农民工说他50多岁了,在外打工30多年,每年如此,但今年还没有找到工作,全家都陷入困境。”

  相信总理关注之后,这位农民工的问题会得到顺利解决。但中国毕竟还有6%的调查失业率,这意味着还有至少千万个家庭正在遭受着“疫情带来的经济煎熬”。

  所以,昨天的新闻发布会非常朴实,没有太多的宏大叙事,只有一个朴实的主题:让老百姓有饭吃。

  事实上,这也是2020年中国乃至全球最大的事。

  基于这个基本国情,我们可以断言:

  第一,中国跟外部世界没有脱钩的条件,也不可能脱钩。

  昨天的新闻发布会上,总理说了一句非常重要的话:“关起门来搞发展行不通,那就回到了农耕时代。”

  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中国就是关起门搞发展的,当时基本上是农耕时代。就连城里的初中、高中毕业生,也无力解决其就业问题,只能上山下乡去从事农业。

  所以,虽然“脱钩”的说法甚嚣尘上,但事实上是无法做到的。不仅中国无法做到,欧美日也很难做到。强行分开,只能两败俱伤,都将出现严重的经济下滑和失业问题。原因很简单,中国不仅已经是全球最大的“世界工厂”,还即将成为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

  第二,中国基本没有“大放水”的空间。

  14亿人口,有6亿人收入在1000多元或者不到1000元。大约有7亿人月收入在2210元以下。

  如果大水漫灌,货币显著超发,低收入阶层是最容易受损的。在中国“月均收入”中位数以下的这7亿人,其中绝大多数是农民。他们收入低,钱都花在了基本消费上,大部分人除了宅基地、承包地之外,恐怕没有什么像样的资产,也很难“加杠杆买房”。

  而在货币超发的时候,没有贷款的人是最吃亏的,贷款越多反而越受益。

  所以,每次货币宽松都会让富人更富、穷人更穷。

  为什么疫情之后,在全球大国里只有中国“最有定力”,货币宽松力度最小?恐怕跟“6亿人月均收入1000元左右”有很大关系。

  这背后,是决策者的忧患意识和左右权衡——一方面要“放水养鱼”,没有水、鱼会死;另一方面,又担心水太大,低收入阶层会更困难。

  第三,老百姓的饭碗,是“比天还要大”的事情。

  在发布会上,总理不点名表扬了成都。他说:“前两周我看到报道,我们西部有个城市,按照当地的规范,设置了3.6万个流动商贩的摊位,结果一夜之间有10万人就业。中国人民是勤劳的……”

  成都之后,又有一大批城市跟上,放松了市容管理;中央文明办也下文,占道经营,不列入文明城市考核。

  应该说,这一次管理层反应非常快,迅速取消各种限制,给群众自谋生路创造条件。

  当然还有财政等政策支持。新增1万亿赤字,新增1万亿抗疫特别国债,还有价值4万亿的社保费减免、国有银行让利、垄断企业降价等。一共是6万亿,相当于年全部居民收入40万亿的15%。

  这一切,都是为了让大家有饭吃。

  第四,激发民间活力,才能让我们走出困局。

  根据官方统计,中国民营经济创造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GDP、70%左右的出口、80%左右的就业岗位。

  所以,解决绝大多数中国人的吃饭问题,主要靠民营经济。在民营经济里,中小企业、新业态,又是最大增量的创造者。

  纵观全国,我们可以发现一个重要的现象:凡是民营经济发达的省市,比如广东、浙江、江苏等,不仅经济繁荣、财政充盈,人口增量也最大,人民群众满意度也最高,抗风险能力也最强。

  反之,凡是民营经济偏弱的地方,比如东北、西北和华北部分省份,则会出现“人民用脚投票”、人口减少、人口老化的现象,最后经济也出现下滑,GDP水分偏大,地方政府负债率飙升。

  所以,中国要战胜疫情和“逆全球化”带来的双重挑战,必须要深化改革,激发民间活力和创造热情。

  说到底:6亿人月收入1000元左右,是一个基本国情,正视这个问题有利于我们头脑清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GMT+8, 2025-7-6 23:54 , Processed in 0.218991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