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4727|回复: 1

伍十四:印度奇葩史:被轮「煎」的大象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5-28 15:48: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近三年来,印军屡次进入中印边境中方实际控制区寻衅滋事,公开报道的至少有5次。

  据5月18日《环球时报》报道,今年5月上旬以来,印方在中印边境加勒万河谷地区越线进入中国领土、构工设障,阻拦中方边防部队正常巡逻执勤,蓄意挑起事端,试图单方面改变边境管控现状。

  《印度斯坦时报》20日报道称,中印双方在边境实控线西段的紧张局势升级。《印度时报》还专门提到,“加勒万河谷地区正是中印1962年发生战争的地方”。

  在中国出现新冠疫情的时候,连日本与韩国都迅速伸出援手,而印度却一直在落井下石。亚洲这么多国家,为什么只有印度表现得这么急不可耐?未来的印度,会不会影响中国的复兴之路?

  我们先来看看相对起眼的几个邻居:俄罗斯地跨亚欧两洲,虽然大部分的领土在亚洲,但大多是荒无人烟的山林和无人区,重要城市和多数人口都在欧洲,属于欧洲国家。因为美国利益的排他性,加上俄熊侵略成性的历史,被西方阵营联手打压。目前阶段,俄罗斯选择与中国交好是上策。

  日本已经沦为中美博弈的棋子,彻底丧失了成为中国对手的资格和机会。狼心狗肺的越南被打掉了牙,一时半会儿缓不过来。其他邻居或因为穷、或因为小、或因为别的原因,对中国构不成威胁,暂且不表,咱们单说印度。

  印度国土面积298万平方公里,人口13亿,是世界第二人口大国。从土地面积和人口数量来看,其实应该比日本和越南要更有潜力。

  印度自比大象——虽然生活中老百姓更喜欢喝牛尿抹牛粪啥的,但大象在印度文化中还是拥有比牛更高的地位。

  印度总理莫迪常常在演讲中这样描述:今天,这头沉睡的大象已经苏醒……国内很多印吹也帮着莫迪老仙鼓吹“大象即将起舞”,忽悠有钱人去印度投资;外媒更是居心险恶,经常拿印度拿和中国作对比,把印度与中国的角力称为“龙象之争”。

  然而,这头大象的命运也实在是……我们从头来看看,它到底都经历了些什么。

  1、雅利安人

  中学历史课本告诉我们,人类历史上有“四大文明古国”,其中就包括“古印度”和“古中国”。无论这个“文明”说的是“地域文明”,还是“国家文明”,真正一脉相承并延续至今的,只有中国。我们常常自豪地说:中华有五千年文明。但隔壁印度的小伙伴撇撇嘴:我们一万年。

  好吧,你们高兴就好!

  已知最古老的印度文明是公元前3000年的哈拉帕文化,距今虽然没有一万年,但五千年是有的。不过哈拉帕文化最终不明所以地彻底消失了,并没有得到丝毫传承。

  印度地理环境十分封闭,北有喜马拉雅山阻隔,东、西、南三面环海。但奇怪的是,这么个地方竟然几乎没有原住民。最早来到印度的种族是尼格罗人,来自非洲。但真正进入印度文明史的最早种族,是之后移来的奥族人。在奥族人过后,又一个影响了印度历史的移民族群——荼卢毗族人移居印度。但这些人都没有创造什么文化。

  古典印度文化真正的起源,是雅利安人带来的吠陀文化。

  雅利安人原是乌拉尔山脉南部哈萨克草原上的一个古老游牧民族。他们是地球上最早驯化了野马的民族。驯化了野马有什么用?可以组建骑兵——骑兵对战步兵,有压倒性的碾压优势,相当于后来英国人最早发明了蒸汽机。于是生产力和战斗力大幅提升,犁、马车、战车等工具相继问世。然后就毫无悬念地开始扩张。

  公元前3000年,他们向南进发,征服了今天土耳其的安纳托利亚高原及周边地区,之后其中一支向西挺近,征服了整个欧洲,成为今天欧洲人的祖先。差不多同一时期,另一支向东进发,征服了今天伊朗境内及周边的原住民。大约公元前1500年,最后一批印欧语系雅利安人从伊朗挺近南亚次大陆,从西北方侵入了印度。

  雅利安人进入印度之后,最初定居在印度河上游。后来,他们又向东方的恒河流域发展,进而扩张到南印度的部分地区。至公元前1000年,雅利安人占领了整个恒河流域。

  雅利安人后来居上,对荼卢毗族与奥族进行暴击。这些并非原住民的土著要么被征服,成为奴隶,要么退入深山,重新做回原始人。雅利安人在不断扩张中,逐步形成了吠陀文化,创立婆罗门教,顺带创建了种姓制度。

  种姓制度共分为四个等级,各等级在社会地位、权利、义务等方面都有严格的规定。

  第一等级:婆罗门。主要是僧侣贵族,代表着神权;

  第二等级:刹帝利。主要是王公贵族,代表着君权;

  第三等级:吠舍。主要是平民百姓,代表着人权;

  第四等级:首陀罗。主要是奴隶,代表着没有人权。

  除四大种姓外,还有大量的“第五种姓”,称为“贱民”或“达利特”。贱民在印度不算人民,不入四大种姓之列。所以有人说印度13亿人口,只有1亿是人,也并非毫无根据。

  种姓之间不能通婚,高种姓不做低种姓做的工作,低种姓也不敢冒犯高种姓。低种姓印度人,是无法通过后天努力去改变地位的,他们只能寄希望于“轮回转世”,下辈子投胎做个婆罗门。

  印度的种姓高低不需要亮明身份,看肤色深浅就能分辨。先来的土著居民大多是黑色人种,而后来居上的入侵者如雅利安人、波斯人、突厥人等等都是浅肤色人种,所以肤色越深的,阶层越低。即使到了现在,那些被中国姑凉哭着喊着往上扑的黑人,到了印度也是被人看不起的。

  种姓制度是以血统论为基础的社会体系,帮助雅利安人明确本族血统的高贵(雅利安梵文:arya,“高贵”之意),以确保执政的权威性;同时也是一种以宗教为中介的分工制度,用以保障每种工作都有足够的人来做。

  后来随着各路外来征服者统治印度,种姓制度经历无数调整,最后被英国人固化,成为等级森严的阶级体系,深深地刻进了印度人的基因里。虽然1947年印度独立后种姓制度被废除,但今天的印度人民,依然恪守着种姓等级的严格规矩,不肯逾越半步。

  2、一起混的人

  吠陀时代晚期,各大种族分成不同的部落集团,天天互相打来打去,一片混乱。混战、混血、混日子,混出了佛教和耆那教,混过了列国时代,混走了波斯皇帝和亚历山大大帝,终于混来了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帝国政权——孔雀王朝。

  公元前327年,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大帝,在灭亡波斯帝国之后,侵入了印度西北部。两年后撤走,但在旁遮普设立总督,并留下了一支军队。八年后,摩揭陀国一名刹帝利贵族——旃陀罗笈多,率领当地人民揭竿而起,击败了马其顿人的部队。之后又率军进抵摩揭陀国的首都华氏城,推翻难陀王朝,建立了孔雀王朝。

  经过三代人的经营,到了阿育王时期,孔雀王朝达到了极盛。

  传说阿育王原本是个暴君,杀人如麻。后来在征服羯陵伽时忽然顿悟,放下屠刀信了佛教,成为一个慈悲爱民的好国王。

  就在大家载歌载舞欢庆盛世的时候,阿育王死了!印度人民只好躺下。

  大夏希腊人、塞人和安息人趁着混乱先后侵入印度。从中国西北部迁徙到中亚的大月氏人,则成为最成功的侵入者,他们在北印度建立了强大的贵霜帝国。贵霜商人在丝绸之路上扮演了重要角色,并把佛教传回了中国。贵霜帝国被认为是当时欧亚四大强国之一,与汉朝帝国、罗马帝国、安息帝国并列。

  贵霜帝国在强盛了将近4个世纪之后,分裂为一些小的政治集团。公元320年,旃陀罗笈多(没写错,和建立孔雀王朝的那位同名)一世统一北印度,建立了笈多王朝。笈多王朝是孔雀王朝之后印度的第一个强大王朝。一般认为笈多王朝是由印度人建立的最后一个帝国政权,其实旃陀罗笈多一世的爷爷室利笈多,是大月氏人的后裔。

  旃陀罗笈多二世上位之后,继续大规模扩张,灭西萨陀普诸省,吞并马拉瓦、乌詹、普拉雅格等地,势力范围甚至扩展到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帝国版图与孔雀王朝时期相当。旃陀罗笈多二世,被视为与阿育王一样伟大的英雄,有个超级霸气的名字——超日王。

  不过笈多王朝只统一了北印度,南印度依旧一片混乱。

  笈多王朝是印度古典文化的黄金时期。这个时期,大乘佛教盛行,印度教兴起。大乘佛教中心那烂陀寺,成为印度中世纪前期的宗教和学术文化交流中心。

  东晋高僧法显,就是在这个时候来到印度,与超日王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这次的好日子过了200余年,嚈哒人(白匈奴)来了,笈多王朝迅速瓦解。

  嚈哒人带来了1个世纪的动荡。有一个自称笈多王族旁系后裔的15岁少年——诗罗逸多,在父兄战死无人庇护的情况下临危受命,建立了一个基本统一北印度的政权。诗罗逸多这个人谦逊而懂礼貌,而且还会写诗。为了提醒自己不能像超日王那样高调,给自己取名戒日王,他所建立的王朝叫戒日王朝,也称后笈多王朝。

  《西游记》架设的历史背景就在这个阶段。公元632年,玄奘来到曲女城,受到戒日王高规格的礼遇。听玄奘讲了唐太宗的故事后,对大唐心驰神往,速派遣唐使去往长安致礼。太宗急忙还礼,前前后后一共四次派使者出使印度。

  可惜戒日王朝仅延续了三十多年。此后又坠入长达5个世纪的混乱。这个时期拉其普特人在北印度建立了几个不痛不痒的政权,反而南印度出现了几个强大的王国,如朱罗国和潘地亚。朱罗国王吞并了锡兰(斯里兰卡),占领了马尔代夫,甚至还学着旃陀罗笈多二世入侵过印度尼西亚,也算是个人才。

  5个世纪的混乱,大家慢慢都混熟了。四海之内皆兄弟嘛!虽然大家来自天南海北,好歹在一个地方混了500年,都拿对方当印度人看待了。

  然而,信仰伊斯兰教的突厥人又来了——印度人民真是太难了!

  3、突厥人

  穆斯林势力对印度的渗透始于8世纪初。当时印度的封建制度不断完善,地方领主势力日益壮大,王朝内部存在的大小割据势力,数量至少超过30个。他们频繁地相互征伐,自相残杀,使得印度的外防能力几乎完全丧失。

  公元711年,阿拉伯人开始向印度地区的西北部进发。公元713年,占领了军事重镇尼伦。此后阿拉伯军队不断向印度地区西北部进攻。一路来到德干高原,被复杂的地势阻挡,阿拉伯军队始终未能成功越过,势力一直停留在印度地区的西北部。

  公元8世纪中后期,阿拉伯帝国逐渐走向衰落,因此其对于印度西北地区的控制,也在逐渐减弱。中亚地区逐渐崛起的突厥穆斯林势力,成为了继阿拉伯人之后,再次入侵印度的外族力量。

  公元1018年,伽色尼王朝的苏丹马赫穆德,开启他第12次对印度的远征。公元1019年,马赫穆德冲出印度西北地区,一举攻占了曾经辉煌数百年之久的印度政治中心曲女城,掌控了恒河流域。

  伽色尼王朝在阿富汗有个附庸国叫廓尔王朝。1173年,廓尔王朝反水,吞并了伽色尼王朝在中亚的领土。廓尔王朝的国王穆伊兹-乌德-丁·穆罕默德,在1192年击败了北印度人,控制了北印度。征服北印度后,他在印度留了一个奴隶出身的总督,名叫顾特卜-乌德-丁·艾伯克。1206年,廓尔王朝那位名字有点拗口的国王遇刺身亡,这位名字同样拗口的总督使用苏丹头衔统治北印度地区,定都德里,史称德里苏丹国。此后直到莫卧儿帝国建立。

  不过,德里苏丹国并没有统一整个印度,充其量只是北印度最大的一个王国。北印度的拉其普特人,依然保有强大的力量,而南印度则几乎从未进入苏丹政权的版图。

  德里苏丹国是由来自阿富汗的突厥人和普什图人建立的穆斯林政权,统治阶级都是中亚来的伊斯兰教军事封建贵族,以突厥人和阿富汗人“四十大家族”为核心,占有大量的军事采邑土地“伊克塔”,并依靠中亚外族雇佣军为统治支柱,先后历经5个王朝:奴隶王朝,卡尔吉王朝,图格鲁克王朝,赛义德王朝和罗第王朝。

  突厥贵族在印度大肆烧杀抢掠,使用暴力来强迫异教徒接受“先知的宗教”。摧毁佛教寺院和印度教庙宇,并在原址修建清真寺。佛教和印度教同时受到了严重打击,印度教身段较为柔软,经过反抗和调整后,与穆斯林征服者实现了妥协,得以继续生存发展;而佛教最终却在印度彻底消亡。

  德里苏丹国的高压统治,刺激了印度教各阶层的民族感情和宗教情绪,进一步撕裂了整个印度社会,使得印度各教派各阶层心里,留下了永远无法弥合的伤口。

  在整个德里苏丹国存在时期,叛乱和王室内讧层出不穷。蒙古人也来凑热闹,好在印度实在太热,蒙古人不喜欢,来到印度河边看了看大象就回去了。

  蒙古人虽然走了,但德里苏丹国的终结者帖木儿,却与蒙古人有着很深的渊源。

  4、突厥化蒙古人

  帖木儿是一个突厥化蒙古人。什么是突厥化蒙古人?就是蒙古帝国统治下的突厥人,他可能是个混血,也可能就是个突厥人,但内心认同自己是蒙古人。就好比一只猫,天天跟着鼬混,然后它就觉得自己是个猫鼬。突厥化蒙古人不是个民族概念,理解为阶级概念更准确,因为当时蒙古人是中亚最高阶级,只有成吉思汗的后裔才有资格称汗,所以帖木儿坚持和蒙古人扯上关系——事实上他的子孙巴布尔根本就不懂蒙古语。

  这个事情其实被搞复杂了,突厥和蒙古原本就是一家,他们有一个共同祖先——匈奴。只不过天天满世界溜达放牧,什么人种都会碰上,几代人过去,连亲祖宗都认不出来了。所以游牧民族最好不要在血统上过于较真,容易打脸。

  不过帖木儿的祖先真的做过察合台汗国的大臣,他本人还做过蒙古人的金刀驸马。察合台汗国(现在的乌兹别克斯坦)是蒙古四大汗国之一,由成吉思汗次子察合台依其领地扩建而成。帖木儿年轻时候起兵反抗察合台蒙古贵族,被打断了腿。为了保存实力,娶了西察合台汗国后王的公主做了驸马。等翅膀硬了,杀死西察合台汗迷里忽辛大舅哥,建立了赫赫有名的帖木儿帝国。

  1398年春天,帖木儿沿着当年成吉思汗追击花刺子模王子查拉勒丁的路线入侵印度。在逼近德里时,遭到了印度人的抵抗。抵抗无效,帖木尔取胜后进入德里,被拥立为王。接着在德里进行了疯狂的屠杀、抢掠。德里被焚毁,居民被屠杀殆尽。在离开德里返回时又抢了一路。帖木儿带着无数财宝返回了撒马尔罕,而留给印度的却是一片混乱、饥荒和瘟疫。

  帖木儿的强势进入终于使体力不支的苏丹政权彻底崩溃。德里苏丹国在帖木儿撤离之后不久解体,独立王国林立各地,虽然还有名义上的苏丹,但他们的权力几乎只限于德里和旁遮普。

  帖木儿为什么不留在德里?还是因为印度太热。

  帖木尔帝国在1500年被乌兹别克人取代。1526年,他的六世孙巴布尔四处流窜走投无路,也顾不上印度的炎热,率众南下印度,击溃罗第王朝(德里苏丹国第五个王朝),占领了德里,并被尊为“印度斯坦的皇帝”。继而击败拉其普特人,又消灭了阿富汗人的残余力量,建立了莫卧儿帝国。

  巴布尔建立帝国后在王座上屁股还没捂热就挂了,行政、司法和财政制度都还没有来得及建立。事实上莫卧儿帝国的国家机器,是由莫卧儿人的敌人舍尔沙一手缔造的。舍尔沙是普什图人,其子阿克巴征服了印度北部全境,并把帝国的版图第一次扩展到印度南方,成为莫卧儿帝国最伟大的皇帝。

  到了莫卧儿王朝第六任君主奥朗则布时期,帝国的疆域扩张到极限,除了次大陆极南端和马拉塔王国以外,奥朗则布几乎统一了整个印度。

  奥朗则布去世之后,继任者们没有继承他的英明神武,大都昏庸无能。马拉塔人则愈战愈强,大有取莫卧儿而代之的趋势。

  但是,马拉塔人也做不了主,决定印度命运的,是欧洲列强。

  5、英国人

  最早来到印度的是葡萄牙人。1498年5月20日,达·迦马船队抵达印度南部的贸易中心卡利卡特,从此开始了葡萄牙人在印度洋的霸业。更重要的是,葡萄牙人开辟了欧洲直达印度的航路,更多的欧洲列强将会顺着这条航路来到亚洲,改变整个世界的格局。

  1514年,葡萄牙人出现在澳门和香港,1887年正式占领澳门。

  1580年葡萄牙被西班牙侵占,至1640年才得以挣脱。荷兰人和英国人趁虚而入,四处攻击葡萄牙的殖民地。1599年9月,英国人组建了英国东印度公司。3年后,荷兰联合东印度公司成立。

  当时的荷兰正是鼎盛时期,拥有的商船数量,超过欧洲所有国家商船数量总和,被誉为“海上马车夫”。荷兰在全世界包括美洲都有殖民地和贸易据点,到17世纪中叶,荷兰东印度公司已经拥有15000个分支机构,贸易额占到全世界总贸易额的一半,成为继西班牙之后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国家。

  英国东印度公司的第一目标是盛产香料的东印度群岛,也就是印度尼西亚。但被财雄势大的荷兰人排挤,无法立足,于是撤出东印度群岛,全力经营印度。

  1664年,法国“太阳王”路易十四下令组建法国东印度公司,欧洲列强终于在印度相逢,聚在一起争夺利益,相互厮杀。

  此刻正是莫卧儿帝国的黄金时代,远道而来的白人殖民者,暂时没有掀起什么大浪。奥朗则布去世后,一连串短命皇帝先后上台,帝国再次陷入混乱。波斯趁乱焚掠德里,并割走了印度河以西的所有印度领土。接着阿富汗也来了,他们击败了印度本土最后一支有反抗实力的军事力量——马拉塔联盟,毁灭了印度人独立自主的唯一希望。

  18世纪后期,荷兰先后被英法两国打败,开始衰落。1795年法国占领荷兰,荷兰殖民体系逐渐瓦解。剩下英法两强争夺印度利益。经过一番斗争,英国人在19世纪取得了绝对优势。不列颠东印度公司,成为英国经营印度事务的主要实体。这个不是政权的商业贸易企业,由于莫卧儿帝国的分裂,得以步步蚕食各独立印度王公管辖的土邦,最后成为印度的实际统治者。

  要说印度缺少英雄,完全不抵抗也不客观,比如1757年的普拉西之战。

  当时印度出现了一个勇于反抗英国殖民统治的孟加拉王公——西拉杰·乌德·德拉。在法国人的支持下,这位年仅27岁的孟加拉贵族,一直在不停地攻击英国人。双方最终约定在普拉西展开决战做个了断。西拉杰的军队有7万之众,而英军不到4000人,双方实力对比悬殊,西拉杰胜券在握。

  西拉杰想先用火炮猛轰英军,接着自己率主力正面迎战,最后让自己的伯父米尔·贾法亲王,率15000骑兵在关键时刻给予英军致命一击。

  战斗开始,英军果然被猛烈的炮火轰得节节败退。这时天上突然下起了大雨,西拉杰的火炮失灵,他以为英军的火炮也同样失灵,于是亲自率领主力开始向英军发起冲锋。

  但英军早就做好了准备,火炮提前用帆布覆盖,没被雨淋。西拉杰的部队一冲锋就暴露在了英军的炮口之下,伤亡惨重。英军凭借火炮强势反击,西拉杰的部队开始退却。

  而此时,决定战役胜负的米尔·贾法亲王率领着15000骑兵上场了。这位被西拉杰寄予厚望的伯父,竟然临阵倒戈,15000铁骑向自己的侄子冲了过去。

  西拉杰看得瞠目结舌,内心一万头草泥马奔腾而过……他的部队也彻底崩溃了,西拉杰战败被杀。他至死也不知道,英国人早已收买了他的伯父。

  印度人不善战,地球人都知道。但在共御外敌时,亲伯父帮外人攻击亲侄子的操作,实在是令人叹为观止。

  英国人霸占印度后,驱使印度人种植鸦片卖给隔壁大清,给中国社会带来严重危害。1838年12月,道光皇帝命林则徐前往广东禁烟。1840年爆发鸦片战争,清朝战败,英国人强行割走了香港。

  1857年,印度爆发了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起义——印度民族大起义。这是一起印度雇佣军兵变事件,起因是一条流言。

  大家可能不知道,英国人虽然殖民印度,但军队里并没有多少英国军人。英国军人一般都担任高级军官,士兵就在当地雇佣印度人充任。混杂着锡克人、廓尔喀人、印度人、缅甸人等多个民族、不同种姓的雇佣兵,这些雇佣兵有个好听的名字,叫做西帕衣团。

  到1857年,孟买、马德拉斯和加尔各答三个英国殖民地都有自己的部队,加起来已经超越英国的正规军。西帕衣兵共有二十万,而英国士兵只有四万人,合在一起统称为英印部队。

  英印部队虽然不能跟英国嫡系部队相提并论,但也是英国人在全球军事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英国人带着他们参加过一战和二战,还带着他们打过大清——做为一个中国人,说起来真是丢脸。

  这些雇佣兵在英印部队里饱受欺压,憋了一肚子的火。这个时候军中出现了一条流言,说是东印度公司用猪油混着牛脂做润滑油,涂在恩菲尔德M1853步枪的弹头上。这种前装击发线膛枪,弹头是倒着插进纸弹包里的,用的时候先从后面用牙咬开,把火药倒进枪管,再反过来把弹头填进去。印度教徒禁食牛脂,而伊斯兰教徒禁食猪油,所以都拒绝使用这些子弹。东印度公司出来辟谣,说我们的润滑剂是用蜡做的。但是印度士兵依然怀疑润滑油不干净。

  1857年3月,第34团的1名印度士兵开枪打死了3名英国军官,号召起义,事后被绞死。

  5月9日,第3骑兵团的85名印度士兵,公开拒绝英国人所发的子弹。英国军官将其全部捆绑,还把子弹塞进了他们的嘴里,随后送往陆军监狱囚禁。

  印度雇佣兵炸了!

  5月10日,密拉特的孟加拉部队第11轻骑兵团和20轻骑兵团发动叛乱,释放了被囚禁的85名士兵,继而进攻英国人居民区,杀光了所有能找到的欧洲人和印度的基督教徒,还把房子也烧了。

  印度各阶层被压迫的民众纷纷响应。5月11日,起义军到达德里,杀掉5名英国人,并要求居住在当地的莫卧儿帝国皇帝穆罕默德·巴哈杜尔·沙复位,穆罕默德·巴哈杜尔·沙勉强同意成为叛乱的名义首领。西帕衣团继续屠杀城里的英国人和基督教徒。

  起义爆发后,詹西地区的女王拉克希米·巴依也响应起义发动暴力反抗。这位英勇无比的年轻女将军在战场上战斗到了最后一刻,为印度民族大起义抹上了一道明亮而悲壮的色彩。就连很多敌对的西方人也被她打动,将她看作是“印度的圣女贞德”。

  但是,印度人是永远不可能一条心的。旁遮普的锡克教徒对莫卧儿帝国恨之入骨,他们和英国人站在同一战线;逊尼派的人民也不希望什叶派的莫卧儿复位。南部地区的印度人当时并没有受到东印度公司的管辖,所以只是零星反叛,没有大的起义活动。

  最后,英国人利用锡克人和廓尔喀人把起义给镇压了,顺势取消了东印度公司,并成立以印度总督为首的印度政府,正式结束了莫卧儿王朝。此后印度进入由英国政府直接统治的时代。

  1876年,英属印度改称印度帝国。

  印度帝国分为13个省,包括今印度共和国、孟加拉国、巴基斯坦和缅甸。13个省合计约有700个土邦,这些土邦其实就是一堆小国家,由印度王公统治,英国人只需要严密监督这些王公即可。后来尼赫鲁上台,把这些土邦都打没了。但纵观印度历史,从始至终都没有完成过真正意义的统一。

  6、印度人

  英国人在印度的统治目标仅仅是避免出现饥荒,而且英国人特别擅长利用印度教与伊斯兰教的矛盾,引发内讧制造冲突,削弱印度人的反抗能量。所以印度人在英国人的统治下跟牲口一样,争取不到任何权利。

  但那些与英国人走得比较近的所谓上层精英分子可以——当然,不能太出格、过于想入非非。

  1885年,一名叫做A.O.休谟的英籍印度退休文官,在孟买创立了国大党。这个时候年满16岁的甘地,和一名文盲女孩已经度过了三年的婚姻生活。三年后,甘地将远涉重洋,赴伦敦学习法律。

  国大党的创立目标,是为受过良好教育的那部分印度人,在英国统治机构中争取一定的代表权,所以成立最初20年内,其政治诉求比较温和,没有遭到英国人的反对。

  后来情况变了,国大党内产生了温和派与极端派,两次发生分裂,最终温和派脱党,留下的都是极端派。

  1913年10月~1914年7月,英国人炮制了策划西藏独立的阴谋会议——西姆拉会议。背着中国中央政府的代表,与中国西藏地方政府代表签署秘密条约,擅自划定了所谓“麦克马洪线”,为日后的中印边境战争埋下了导火索。

  1915年甘地回国,在印度推销他在南非实践的“非暴力不合作”理念。

  什么是非暴力不合作,就是既不反抗也不合作,可以理解为“冷暴力”,翻译成对白是这样:“你,要么打死我,要么滚!”

  1942年蒋介石到印度想约甘地一起抗日,一见面甘地就向蒋介石大讲非暴力不合作的理论,蒋介石也听不懂,只好礼貌性的频频点头说“以柔克刚,以柔克刚”。等他讲完了蒋很直接地问,愿不愿意合作一起抗日,甘地连连摇头:“不合作!绝对的不合作。”

  1920年,国大党通过了甘地提出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议案,确立甘地在国大党内的领导地位。此后国大党多次发动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在运动中,甘地倡导以不合作方式抵制政府、机关、法庭,采取罢工、罢业、罢课、抵制英货、抗税等非暴力手段进行斗争。

  1922年3月,甘地被捕入狱,运动遭到了残酷的镇压。甘地长期为印度民族独立奋斗,曾3次被捕入狱。但他的小伙伴尼赫鲁打破了他的纪录,先后8次被捕,在狱中度过9年。

  尼赫鲁比甘地小了整整20岁,视甘地为精神导师,坚定地践行着“非暴力不合作”的斗争理念。不过他还受过马克思主义和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影响,对异族统治更反感,对印度独立更加渴望。

  三次阿富汗战争加上一次世界大战,让英国元气大伤,到了上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又爆发了经济大萧条,英国逐渐对印度掌控乏力。印度人也察觉到了英国正在逐渐变得虚弱,国大党于是在1942年8月发起群众性非暴力运动,要求英国退出印度。继而在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1945年,正式要求印度独立。同时,印度的穆斯林也在谋划建立单独的穆斯林国家——巴基斯坦。

  经过二战洗礼的大英帝国已然不复当年,新的地球霸主是美国。

  面对沸腾的民意,又担心英印部队中已近百万蠢蠢欲动的西帕衣团反水,英国决定放手,以免僵持下去,被身后虎视眈眈的苏联捡了便宜。

  1947年英国提出蒙巴顿方案。根据该方案,巴基斯坦和印度两个自治领分别于1947年8月14日和8月15日成立,同时成为英联邦成员国。英国在印度的统治宣告结束,尼赫鲁出任印度自治领总理。

  1950年1月26日,印度宪法生效,宣布成立印度共和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6-23 21:42:35 | 显示全部楼层
大象在梦中起舞

  上文我们从雅利安人说到印度共和国成立。

  总结一下,在南亚次大陆上有一群先来的土著人,被后来的外来户摁在地上摩擦,再后来的外来户又把前面的外来户按在地上不停摩擦……这个过程循环持续了将近3500年。

  所以我用了“被轮「煎」的大象”做为标题。其实我原本是想用另外一个「jiān」字的,因为这个字能更形象、更准确地体现三哥经历的那种粗暴与屈辱。不过后来想想做人还是要厚道,这毕竟是印度人民的一部苦难史,这么说不等于是往别人伤口上撒盐吗?

  好了好了!实话说其实我也没那么厚道,挺愿意给三哥撒点盐外加孜然胡椒什么的。主要是这么傻乎乎地尽说实话容易得罪人,不符合我一个老好人的人设。

  闲话少叙,咱们言归正传!

  不晓得大家注意到没有,上一集写的整个历史,几乎都是北印度的历史。那么,南印度去了哪里,他们又经历了些什么?

  【01】南印度

  这事儿得从印度的地形说起。

  上文我们提到,印度的地理环境十分封闭,南面是广阔的印度洋,东西两侧分别是孟加拉湾和阿拉伯海。北靠喜马拉雅山脉,西北和西部地区则分别有兴都库什山脉和苏莱曼山脉。

  插播一句:喜马拉雅山再高,却阻挡不了北边的吐蕃(西藏)和唐朝,关于唐使王玄策翻越喜马拉雅山,向吐蕃和泥婆罗借兵殴打天竺的故事,以后写唐史的时候再讲。

  喜马拉雅山虽然挡不住人,但喜马拉雅山阻挡了来自北方的冷空气,印度又受热带季风气候影响,常年高温,以致于到了现在,每年夏天还有人被热死。

  兴都库什山脉和苏莱曼山脉地形诡谲(现在的塔利班和类似的各种恐怖组织就是盘踞在这些地方),本来可以形成阻挡中亚游牧民族的天然屏障,可惜老天爷偏偏在这两座山脉之间留了一道口子——开伯尔山口。

  开伯尔山口呈西北-东南走向,全长53公里,中间有喀布尔河穿过,最窄处包含河道仅600米。开伯尔山口是当时中西亚进入南亚的唯一通道,雅利安人、波斯人、土耳其人、突厥人……以及各种人,就是骑着马从这里闯进印度,迫使三哥捡了多年的肥皂。

  有小伙伴又有疑问了,最窄的河道600米,修堵城墙隔起来不就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了吗?毕竟中国连万里长城都修了,这个工程应该不算难吧?关于这个疑问,我们就不要用中国人的思维来看待,三哥的脑回路是那么神奇,这种愚公移山的傻事,只有中国人干得出来。

  公元前1500年,雅利安人从开伯尔山口侵入了印度,最初定居在印度河上游。

  雅利安人在征服印度西北部之后,对土著居民十分鄙夷。在雅利安人的文字记录中,土著们被描绘成身材矮小、鼻子扁平、肮脏并且说着邪恶语言的“不可接触者”。

  一部分土著居民被征服者作为奴隶卖到中亚。为了节省路途开支,奴隶贩子带着土著们抄近道翻越兴都库什山。这些生活在印度河流域的印度人,对高海拔并且寒冷缺氧的兴都库什山极不适应,很多人死在山上,于是雅利安人便给这座山脉取名为“兴都库什山”,意思就是“杀死印度人的大山”——太特么欺负人了!

  公元前1000年,雅利安人向东方扩张,占领了整个恒河流域。至此,印度自然条件最优越的两河平原都落入雅利安人手中。原本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居民,有的被杀死,有的被贩卖,有的屈服为奴,剩下的,只能往南方逃避。

  大家看地图可以知道,印度除了西北部与东部是一马平川的平原和沙漠,中部和南部都是地形复杂的德干高原地区。德干高原西高东低,后来的阿拉伯人就是被德干高原阻挡,势力范围一直被局限在西北部。德干高原两侧的东西高止山脉几乎都是悬崖峭壁,没有哪个傻逼会带兵从这里进攻南印度。所以逃进南部德干高原山区的三哥们,只需要在正面依托复杂地形,就可以轻松抵御北三哥的攻击。

  而东西高止山脉外侧,有两块较为宽阔的带状沿海平原,同样可以成为割据势力繁衍的温床。可以说,印度南北始终难以统一,地形阻碍是一个重要原因。

  当时入侵印度的雅利安人不过数万之众,而当地土著林林总总至少有百万之巨。雅利安人既然已经占领了最富庶肥沃的土地,也就懒得再去理会那些逃往南方贫瘠高原的土著。

  逃进南部德干高原山区的土著们,得益于复杂地形的庇护,从此脱离了北印度的控制,有了自己的故事。

  但是山区始终是山区,自然是没有平原那么丰富的资源,要啥有啥。那么,躲进山里的土著吃啥哟喝啥哟?……别急,那个热衷于满世界送温暖的中国小伙伴又出现了。

  早在先秦时期,中国岭南先民就在南海乃至南太平洋沿岸,开辟了以陶瓷为纽带的交易圈。这个交易圈后来逐渐扩大范围,发展成为世界上最早最长的远洋航线,世人称之为:海上丝绸之路。海上丝路萌芽于商周,发展于春秋战国,形成于秦汉,兴于唐宋,转变于明清,历时两千多年。海上丝路在明朝时已经发展到了极盛,商船从广州、泉州和宁波出发,经中南半岛和南海诸国,穿过印度洋,进入红海,抵达东非和欧洲,途经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我们的历史剧总是喜欢拍那些王侯将相、才子佳人,很少有人提起过去中国在军事、科技、经济领域的辉煌成就,乃至于老百姓都以为我们中国,一直都是守着一亩三分地老老实实过日子的庄稼汉,直到有一天被洋人的坚船利炮轰开国门,才知道世界原来是那么大,我们早就应该去看看。

  事实完全不是这样子的。我们祖先看过的世界,比现在很多人看过的世界都要大。这些事我们不记得,但外国人记得。所以不管我们表现得如何人畜无害、如何声明永远不称霸,人家都不信,天天给你找事——MMP,你一个狮子,就因为不小心摔个跟头,然后就宣称以后永远都不吃肉了,我信你个鬼!

  试想一下,一个又弱又小没实力的国家,有必要到处跟人说自己永远不称霸么!

  南印度命好,赶上了互联网时代…哦不!赶上了中国海上丝绸之路蓬勃发展的时代红利,诞生了一个千年霸主——朱罗王朝。套用雷总名言:“在风口上,猪也能飞起来!”而朱罗,能飞得有一层楼那么高!

  公元前300年左右,也就是吠陀时代晚期,荼卢毗族系中最聪明的泰米尔人在海上做买卖赚了点钱,建立了朱罗国。朱罗国后来打败了潘迪亚王朝和车腊王朝,将其作为附属国继续留存,进一步扩大了势力范围。

  南印度以荼卢毗族人种为主,荼卢毗族人在南印度的历史发展中,一直占据主导地位。居民所讲的语言也属于达罗毗荼语系,比如泰米尔语,泰卢固语,玛拉雅拉木语等,与北印度流行的印欧语系(印地语、孟加拉语、旁遮普语等)有很大不同,由此产生的文化和心理差异也是南印度与北印度难以融合的原因之一。南印度各邦至今还强烈抵制将印地语定为官方语言。

  泰米尔人利用东西高止山脉两侧的沿海平原建立港口,做中间商只赚差价。在阿拉伯人崛起之前,几乎垄断了海洋丝绸之路,富得流油。罗马的大量货币都流入了朱罗王朝。从陆上丝路流入贵霜帝国的罗马奥雷金币,会被贵霜统治者融化后重铸钱币以彰显主权,而朱罗不这么干——太麻烦!他们用锐器简单粗暴地给金币上的罗马皇帝毁个容,然后继续在国内流通。

  朱罗依靠东来西往的船队获得了巨大的利益,国力也伴随着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蓬勃发展日益强大,最终发展成为一个强大的海洋商业帝国。

  北印度是典型的内陆国家,而南印度是典型的海洋国家。虽然至今因为血统和文化的原因,北方看不起南方。但南印度内心更鄙视北方——起码肥皂捡得少。现在去到印度,南印度人虽然肤色更黑,但南印度要比北印度干净整洁得多。

  朱罗在南印度做了近千年的霸主。公元1279年,被再次崛起的潘地亚所灭。

  接着,穆斯林势力进入印度。德里苏丹国征服了北印度、东印度和中印度,并在德干高原地区派驻了一个穆斯林总督。总督阿拉丁·哈桑·巴赫曼沙赫后来发动暴乱脱离了德里苏丹国的控制,自立为巴赫曼尼苏丹国。德干高原有一个印度教王国叫做维查耶那加尔王国,该王国领土横跨印度半岛东西海岸之间。1378年,巴赫曼尼苏丹被刺,国内出现动乱,维查耶那加尔王国乘机出兵夺占果阿及其西海岸港口,并攻占了马杜赖。

  不久之后,葡萄牙人出现在了南印度的贸易中心卡利卡特,欧洲列强开始抢夺海洋商路。维查耶纳伽尔王国败于葡萄牙之手,重要的港口果阿被葡萄牙人占据,南印度赖以为生的海洋商路被欧洲人夺走,从此南印度再也无力对抗北印度的穆斯林势力,最终南印度的伊斯兰政权复辟成功。

  至公元14世纪,统治南印度的是五个独立的伊斯兰教王国,也就是所谓的德干苏丹国:比达尔、比贾布尔、艾哈迈德纳格尔、比拉尔以及果尔贡德。五个苏丹国纷争不休,战乱不断。公元1681年,莫卧儿王朝第六任君主奥朗则布御驾亲征征服了南印度,德干苏丹国并入莫卧儿帝国版图。至此,除了从北部退守西高止山脉外侧的马拉塔王国,以及印度次大陆最南端岛尖马杜赖的小部分区域外,印度历史上第一次接近了统一。

  接下来就是欧洲列强代表的上场时间,依次出场的是葡萄牙、荷兰、英国、法国选手。最终英国代表在PK中胜出,成为印度的实际统治者。

  公元1599年9月,英国人组建了英国东印度公司,开始侵略印度。1849年,印度南北全境彻底被英国占领,英国人开始对印度实行全面殖民。

  1858年,东印度公司完成之前的代管使命,向维多利亚女王移交了权力。1876年,印度殖民区正式命名为印度帝国。1937年,印度帝国的版图扩至史上最广,包含了阿拉伯地区的亚丁、以及东南亚的缅甸。

  1947年,印度帝国分裂为巴基斯坦和印度两个自治领,分别独立。

  印度共和国现在的疆域

  1948年缅甸脱离英联邦宣布独立,成立缅甸联邦。1971年,孟加拉国脱离巴基斯坦独立。

  【02】起手一把好牌

  印度独立后,尼赫鲁大刀阔斧地对印度社会进行改造,较快地建立起相对完善的工业体系,并且累积了重工业方面的实力,为印度的大国计划奠定了基础。在尼赫鲁主政的17年间,印度一直沿着他制定的经济路线发展。效果是显而易见的,印度的发展速度,曾经令同时代的中国人民羡慕不已。

  是三哥脱胎换骨真的开挂了吗?当然不是!是他们命好,起手就拿到了一把好牌。

  1947年,印度独立。1949年,新中国成立。

  两国刚开国时,人口数量相当,差不多都是4亿。中国土地面积约为印度的3倍,似乎还占点优势。然而,其它方面真的没得比——中国的牌太烂了!

  来看一组数据:

  1950年,中国人均GDP是37美元,印度人均GDP是58美元,印度是中国的1.56倍;同年,中国人均发电量2.76千瓦时,印度人均发电量10.9千瓦时,印度的人均发电量是中国的4倍;印度当时的化肥产量是我们的4倍,钢产量是我们的8倍,生铁产量是我们的7倍,水泥产量是我们的4倍,铁矿产量是我们的2.7倍,石油产量是我们的2倍。

  大家都知道,当年国民党逃跑的时候,把能带走的黄金、文物以及所有值钱的东西,都装上军舰带去台湾了。据统计,从1948年冬天开始,蒋介石从原中央银行运往台湾的黄金有227.5万两,银元有1520万元,还有外汇1537万美元(存在美国联邦银行的)。当时的黄金价格是每盎司35美元。以上三笔共值10.35亿美元,相当于现在105.5亿美元。

  这都是蒋介石从大陆四万万同胞牙缝里抠走的,用在仅有六七百万人口的台湾一省,还特么把台湾治理成现在这个鬼样子——那些幻想假如当年国民党留在大陆执政可能会比现在更好的人啊,拜托多读点书补补脑子。

  而印度呢?三哥继承了英国留在印度储备银行的167亿卢比的现金,以及二战期间英国结存在英格兰银行12亿英镑的债务,约合157亿卢比,两项合计约324亿卢比。按当时的汇率计算,总计继承了约98亿美元的英国遗产,相当于现在的999亿美元。

  这笔资金帮助尼赫鲁政府顺利度过了独立初期的经济困难。印度提前下场、轻装前行,飞奔在富国强兵的赛道上。而这个时候,中国甚至连双像样的鞋都还没有。

  1948年,印度政府外汇储备余额为31亿美元,而中国直到1977年,才积累到23.5亿美元。

  这简直就是一个超级富二代与一个超级穷逼的对比啊!看看中国现在的成就,还不允许我们为自己的国家鼓鼓掌、为我们这个伟大的民族骄个傲吗?

  这还不算完!还有铁路。英国人从1853年就开始在印度修铁路,1892年,印度铁路里程已达28596公里。而中国,1881年才在清政府洋务派的主持下,自主开始修建唐山至胥各庄铁路,当年仅完成225公里铁路里程。1911年大清亡了,一共只修了9854公里铁路,同一时期,印度52894公里。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印度铁路54754公里(巴基斯坦还分走了一部分),中国21800公里,印度是中国的2.5倍。

  此外三哥还继承了英国的国企、港口、航空、邮电、电站、大型灌溉工程、兵工厂和国家银行等。这些遗产后来构成印度国营企业的骨干。就连军队,也是继承了西帕衣团演化而来的印度国民军。

  而新政府接手的中国,用历史课本上的话来形容就是:“一穷二白的烂摊子”,此言毫不为过。

  印度起家时,不仅继承的资产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政治环境也比中国好得太多。

  印度四周没有强敌,在南亚平平安安称王称霸。加之地理位置越优,美国和苏联都想拉拢印度,对三哥掏心掏肺。印度充分地利用了当时的国际环境,苏联欧美两边讨要,获得了苏联大量的资金与先进技术支持以及100多个工业项目。欧美也很大方,美国低价卖战略运输机给印度,德国将坦克发动机技术给了印度,英国直接把风神喷气式战斗机的图纸送给印度。可怜三哥拿着图纸却造不出来。

  世界风向变了,三哥时来运转,不用再去捡肥皂。世界各大强国都对他温柔体贴、呵护备至。然而他是怎么回报这些充满爱心的大哥哥呢?

  1991年苏联解体,印度欠接手的俄罗斯110亿美元债务,当时卢布狂贬。印度落井下石,趁机强行用卢布还债,最后实际用约300万美元还掉了价值110亿美元的债务。看来三哥落井下石这个毛病,算是改不掉了。

  反观中国,就没有那么好的运气了。开国就与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干了一仗。朝鲜战争持续三年,消耗巨大。本来就穷,这下生存压力更大了。接着又连续被美苏打压封锁,真真是内外交困、雪上加霜。

  中国真正具备一个和平而又开放的发展环境,是到了1978年中美建交以后。但之前的三十年,中国人被困在家里也没闲着,愣是靠着自己造出了原子弹、氢弹和核潜艇,完成了现代工业体系的建设,为后来的高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依靠着继承来的丰厚家底以及各位大哥的提携,尼赫鲁治下的印度经济一日千里,隐隐有了大国的气象,三哥有点飘了。

  趁着新中国成立立足未稳,又陷入朝鲜战争无暇他顾,三哥采取了“小狗舔米汤”的策略,一点点蚕食中国边境地区,占领了很多中国领土。

  前文提过,欧洲列强的印度争夺赛最后英国代表胜出。英国人并没有赶尽杀绝,毕竟在欧洲老家都是邻居,“做人留一线,日后好相见”嘛!英国人很有风度地允许葡萄牙和法国保留了在印度的落脚点。

  当然保留的地盘都不太大,给法国的是五个不设防城市,给葡萄牙的是位于印度西海岸的果阿、达曼、第乌岛,约4000平方公里的土地。

  1947年印度独立后,英国人走了,但法国人和葡萄牙人却赖着不走。

  刚刚独立的三哥还很稚嫩,既无力量也无胆量硬抢,只能是以和为贵先谈着。后来法国因为被印支半岛的事搞得焦头烂额,无心纠缠印度那小块殖民地,于1954年将殖民地和平转让给三哥。

  葡萄牙则表现得相当强硬,坚持不肯退让。1955年印度独立日当天,尼赫鲁派遣5000名非武装人员渗透果阿地区,策动当地人搞独立运动。葡萄牙当局愤怒不已,当即开火镇压,造成200余人死伤。年轻的三哥只好撤退。

  1961年葡萄牙军队在海岸扫射了一艘印度客船,致死一人。这促使尼赫鲁下定最后决心。1961年12月18日,3万印度大军在空中优势的支持下,对果阿地区发起猛烈进攻。由于力量悬殊,战局呈一边倒走势。印军坦克刚进入果阿,葡萄牙士兵立即放下武器投降,整个过程仅用了48个小时。此战印度阵亡22人,葡萄牙阵亡30人……

  胜利之后的印度沸腾了,认为这是本国“最得意的时刻”。尼赫鲁也十分兴奋,发出了以下感言:“印度陆军和其他军种比独立以来任何时期都更强大,即使应付巴基斯坦和中国的联合进攻也绰绰有余。”

  三哥彻底飘了!

  膨胀之中,尼赫鲁又向中国提出了领土要求,同时推行“前进政策”,不停派兵入侵中国边疆。然而,这次等待三哥的,不是葡萄牙人。

  【03】中印1962

  鸦片战争以后,清政府每况愈下。趁着大清自顾不暇,英国人先后于1888年、1903年两次偷越则拉里山口,从锡金攻入西藏。更于1904年8月3日攻陷拉萨,大肆烧杀抢掠。

  得不到中央政府的庇护,西藏上层势力与英国人走得越来越近。

  1913年10月~1914年7月,英国人炮制了西姆拉会议。与会者包括中国中央政府的代表陈贻范,中国西藏地方政府的代表伦钦夏托拉,英国政府代表H.麦克马洪。这是个干涉中国内政、策划西藏独立的阴谋会议。伦钦夏托拉和麦克马洪背着陈贻范,擅自划定了所谓“麦克马洪线”,将原属于中国西藏的9万平方公里国土划入英属印度。

  对于“麦克马洪线”的合法性,当时代表中国的北洋政府不予承认,后来的民国不承认,新中国也没有承认。但是印度人和英国人觉得既然是西藏签的,西藏又属于中国,那当然算中国签的,就得算数。

  中国接下来陷入抗战、内战。新中国建立后又忙于内务,紧接着抗美援朝、解放西藏无暇他顾。独立后的印度乘人之危,派兵陆续侵占了瓦弄、噶拉塘、达旺、门隅、巴里加斯等地,至1958年,印度在中印边境共侵占中国约3000平方公里的土地。

  中印两国从来没有明确地协商过边界线,但尼赫鲁从来都认为“麦克马洪线”是中印边界。他在印度议会上明确地说过:“这就是我们的边界,这个事实没有变。我们坚持这条边界,我们绝不让任何人越过这条边界。”

  1959年,西藏平叛胜利。3月22日,拉萨战役结束当天,尼赫鲁给周总理写信,提出了大片领土要求。要求划走的中国领土总面积约有12.5万平方公里,相当于一个福建省。

  遭到中国政府拒绝后,尼赫鲁继续推行“前进政策”,派兵越过“麦线”,接连挑起朗久事件、空喀山口事件,并借这两次事件,掀起反华浪潮,配合当时联合国在辩论“西藏问题”时对中国的诬蔑。

  从1961年到1962年9月,印军先后在西段边境的中国领土上建立了43个入侵据点,侵占中国领土4000平方公里。印军不断包围我巡逻小组,伏击我运输人员,射击我哨所,打死打伤我军边防干部战士47人。印军飞机也频繁侵犯中国领空,在1959年至1961年的3年间,入侵进行军事侦察活动达到120余架次。

  中国政府以亚洲和平和中印友谊为重,对印度的武装侵占活动一直采取克制忍让态度,并为和平解决中印边界问题作出了不懈的努力。

  1959年11月,周总理给尼赫鲁回信,建议两国武装部队立即从实际控制线各自后撤20公里,脱离武装接触。中方真的后撤了20公里,而三哥却得寸进尺、步步紧逼。

  1960年4月,周恩来亲赴新德里,与尼赫鲁举行会谈,争取公平合理地和平解决中印边界问题,印方无有响应。

  仁至义尽!该说的都说了,该做的也做了,总理回国了。三哥头脑发热,也该让他清醒清醒了。

  中国西藏、新疆边防部队立即进入了战备状态。前线指挥官由西藏军区司令员张国华担任,张国华将军从井冈山一直打到西藏,身经百战;主帅则是时任国防部长的林彪。其实中国人只要听见这两个名字,就能预知胜负了。但是三哥不大懂得这个。

  中央军委作出指示:事关国威军威,务求初战必胜,只能打好,不能打坏。

  这次反击作战,是在号称“世界屋脊”的喀剌昆仑山上和喜马拉雅山脉南侧地区进行的。该地区地势险峻,气候恶劣,人烟稀少,交通不便。这恶劣的自然条件和地理环境,对作战行动有严重的影响,作战的艰苦性是罕见的,需要提前做好充分的准备。

  中国开始从全国调集物资往西藏输送备战。当时西藏没有铁路,很多物资不是通过内地运到西藏的,而是走海路,运到印度加尔各答,再通过陆路北上,汇入西藏。这些举动,印度不可能没有察觉,但是依然没有当回事儿,可见三哥当时有多膨胀。

  1962年10月,苏联悄悄在美国眼皮子底下的古巴部署了核导弹,被美国的侦察机发现,双方陷入了剑拔弩张的对峙局面,核战一触即发。这场导弹危机,吸引了全世界的注意力。苏美双方都在核按钮旁徘徊,专心地思考着一个问题:“生存还是毁灭”……暂时没心思去扯别的蛋。

  中央军委认为:时机到了!

  战斗打响,解放军一天之内就干掉了两千多人,包括印度国防军的王牌第四师旗下的第七旅,还活捉了旅长。

  被俘的旅长说:“你们在24小时之内就全歼1个旅,在世界军事史上都是奇迹”。他被俘时已经36个小时没有吃东西。西藏边防部队给他安排了单间,送上水壶干粮。达尔维开始不愿接受拍照,但几天后又催促记者尽快发表,因为“发表后,我的家人就会知道我还活着。”

  中印边界自卫反击作战从1962年10月20日开始,至11月21日基本结束。

  对于强大的解放军来说,数倍于我的三哥军队实在不堪一击,整个过程摧枯拉朽,没有反转和悬念,一点也不刺激,没什么好写的。

  不过有个叫考尔的人比较有意思,我们说几句。这个人号称参加过第二次世界大战,在北非、南欧、东南亚等战场都作过战,并自诩“打遍欧亚无敌手”。后来不知使了什么手段混成了尼赫鲁的好基友。中印边境战争爆发后,考尔主动请缨到前线担任第4军军长,声称要再次打进北京城。

  他不顾基层将领反对,强行越级下令第7旅前往克节朗河作战,结果导致该旅在几小时内被解放军52师歼灭。只好带着一帮参谋逃到瓦弄。在这里他又指挥一个旅发起进攻,结果被丁盛的54军打得一个不剩。在坚守西山口的问题上,他又狂妄自大,不听蒂迈雅的忠告,导致摆成长蛇阵的3个旅被各个击破,阿萨姆平原一片恐慌。

  战后,考尔被赶出了部队,并停发了退休金。颜面尽失的考尔,只能写了一本回忆录《不为人知的故事》,在书中为自己做着无力的辩解。

  战况如下:我军歼灭印军3个旅,基本歼灭印军3个旅,另歼灭印军第5旅、第67旅、第114旅、第129旅各一部,毙伤4885人,俘虏3968人。中国边防部队阵亡722人,负伤697人。

  11月22日零时。中国军队遵照毛主席的命令,在中印边界全线停火。

  12月1日,中国军队主动后撤。到1963年3月1日全部后撤至1959年11月7日的实际控制线20公里以内。

  中国边防部队奉命将在反击战中缴获的大批武器、车辆进行擦拭维修,将缴获的其他军用物资进行整理包装,于12月中旬交还给印度。对被俘人员,一律不杀、不打、不骂、不侮辱、不没收私人财物。生活上给予优待,受伤者给予治疗。

  战后,林彪曾对毛主席言:此一役,可保西藏30年无事!

  而对于婆罗门出身的尼赫鲁来说,此战一败涂地,输得毫无颜面。胜利方的主动退让,是对印度莫大的蔑视与羞辱。尼赫鲁在国内声望暴跌,内心受到十万点暴击,两年后郁郁而终。

  【04】大象在梦中起舞

  印度也有一个“大国梦”。尼赫鲁在《印度的发现》一书中写道:“印度以它现在所处的地位,是不能在世界上扮演二等角色的,要么就做一个有声有色的大国,要么就销声匿迹。”这句话时至今日,仍然是印度精英阶层的信条。

  但和“中国梦”不同,印度的“大国梦”或许注定只能是一个“梦”。

  印度独立后尼赫鲁提出“不结盟,互不侵犯,不干涉他国内政”的外交策略,深受南亚和非洲国家的欢迎,一度将印度奉为南半球的领袖。

  尼赫鲁是具备战略眼光的实干家,这在印度历史上是非常稀有和罕见的。比起略带神棍气质的甘地,他更具备一个政治家该有的眼光和胆魄。他是最有可能重塑印度的人,然而他却在1962年愚蠢地招惹了最不应该惹的人。

  印度独立初期与中国的关系较为亲近,尼赫鲁甚至还与毛主席和周总理结下了私人友谊。以致于后来毛主席也很疑惑,不是好兄弟吗?为什么要来搞我们。

  高种姓出身并接受英式精英教育的尼赫鲁,才华出众、高傲自负而又虚伪诡诈。嘴里说着“不干涉他国内政”,暗地里侵犯西藏、培借西藏喇嘛。

  1956年第二次访印后,我们伟大的周总理内心其实是悲痛的,因为此时的印度已经开始公然支持西藏自治并提供武备支援。

  印度国内错综复杂的民族与宗教矛盾,也是尼赫鲁挑起战争的一大原因。他原本想借外部战争来转移内部矛盾,以骄傲的战绩来提升自己的权威,促进民族与宗教之间的团结与合作。然而他面对的是人类历史上最顶尖的政治家与军事家,如意算盘注定要打空。

  中印边境战争的惨败,粉碎了尼赫鲁苦心经营的一切,也击溃了三哥从未有过刚刚冒头的民族自尊心与自信心。三哥甚至恐慌到准备要迁都。

  随着尼赫鲁的黯然离世,印度人富强的希望再次幻灭。遗憾的是,三哥似乎并没有意识到他们失去了什么。

  尼赫鲁继承了英国人的资产,也继承了英国人留下的殖民管理体系。这套体制本来就是为了维护殖民者利益而设计的,并不符合一个独立国家多数民众的利益。于是印度社会继续保持了殖民地时期各阶层的割裂与疏离,无法形成共识,无法为了国家的共同目标一起奋斗。

  资产阶级出身的尼赫鲁,注定是软弱的。即使已经意识到“像印度这样一个历史悠久的东方大国,竟让一个远方小岛把手足捆绑起来,任意支配,实在是一桩荒谬绝伦的事情”,但他也没有勇气和足够的能力,彻底打破这条殖民者留下的无形锁链,重建一个真正的独立国家。他们的独立,来自殖民者的恩赐,而中国是“一寸山河一寸血”,每一寸领土都是靠自己打出来的,所以能让世界第一霸权美国如此忌惮。

  在他之后,印度不进反退,整个政坛一派混乱,毫无大治之相。也再没有出现一位够资格称得上政治家的人物。

  甘地夫人在1977年大选中被政敌莫拉尔吉击败,不过很快又成功夺回政权,但到了1984年,因其对锡克教的强硬态度遇刺身亡。甘地夫人之子拉吉夫·甘地在母亲死后继任印度总理,又在1991年被斯里兰卡的泰米尔猛虎组织暗杀。

  这就是一个人种繁多、血统混杂、文化纷乱、教派林立、纷争不断国家的常态。印巴之间无休止的战争,就是各种矛盾交错后的终极体现。政客忙着争权夺利,哪有心思去搞建设、谋发展,改善民生。

  至于现任总理莫迪,网上关于他的资料很多,大家可以去看看他参加贝爷节目的视频,全程都在说着梦话,我们就不要吵醒他的美梦了。

  大气磅礴、气势恢宏的几千年多人运动摩擦史到这里就讲完了。这个历史造就了三哥蜜汁自信自恋而又极度自卑的多重复杂人格,也造就了三哥清新而又脱俗的神奇脑回路。各位有空可以去看看三哥拍的科幻片,想象力那叫一个天马行空,完全不受任何宇宙规律的束缚。

  按照小时候写作文的惯例,咱是不是还得引用点名人名言啊?

  这个有。胡适曾经说过:“中国花了1000年才逐渐走出印度对中国的文化征服。”这句话主要是指佛教对中国的影响。但传到印度之后变成了这样:“印度在文化上支配并控制了中国2000年,这是在没有使用一兵一卒的情况下。”能看出印度人民是有多自恋多不自信么?

  还有,印度诗人泰戈尔也曾尖锐地指出:“印度从来就不是一个国家,而是一个地理概念”。结合前文,我们可以武断地下结论了:印度从来就不是一个国家,而只是一个小邦林立的地区而已。

  怎么,三哥不服气?好吧,既然想做大国,我们就来看看国家的概念:国家是指拥有共同的语言、文化、种族、血统、领土和历史的社会群体。

  看看,印度哪一条符合一个独立国家该有的样子?一个永远不可能一条心并且不能称之为国家的群体,却想成为一个有声有色的大国,这不就是做梦么。

  其实三哥真的想多了,中国从来没有把印度列为假想敌;中国老百姓一提起印度就乐不可支;中印历史上也从未有过你死我活的争斗和血债。中国对印度就像大人对小孩般的宽容,最多在他过于任性的时候甩一巴掌,还担心他脆弱的心灵受到伤害,急忙又给他擦擦眼泪。印度若肯选择与中国友好合作一起愉快地玩耍,是最为明智的上上之策。

  今天看了看新闻,貌似印度又向加勒万河谷增兵了。但网上一派乐呵的吃瓜景象,大家非但不紧张,反而津津有味地编排了各种段子,就像在看一出大型军事真人秀。

  你问我为什么印度要在这个时候挑衅中国?

  三哥大智慧没有,小聪明是不缺的。你中国在那么严酷的环境下都能发展成这个样子,如果不趁着现在美国打压中国的最后机会,逼着你明确一下中印边境线,等你以后一家独大了,我还能拿什么跟你谈?

  借用一句不知是谁说的话:“愤怒背后,藏着恐惧。”

  三哥龇牙咧嘴、虚张声势挑衅中国的背后,藏着深深的恐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4-4-26 15:20 , Processed in 0.109384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