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5986|回复: 0

王鼎杰:在一个枪炮横行的世界里,实战武术对普通人还有意义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5-28 15:19: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引言

  近日,随着又一位“大师”的挨KO,关于中国传统武术能不能打的话题再度卷土重来。

  对此,有一种回应认为,中国传统武术,尤其是徒手搏击术,根本不需要回应能不能打的问题。

  因为随着武器的飞速发展,真从实战效能上讲,拳不如刀,刀不如枪,枪不如炮。武器发展日新月异,子弹之后有导弹,准星之上有卫星。哪还需要徒手搏击层面的实战武学呢?

  包括常遭实战派诟病的表演武术和养生武术,这派观点也进行了正面肯定。

  他们觉得,现代社会需要的就是表演和养生。

  表演武术可以与影视剧、商业表演合作,养生武术可以造福老龄社会,都是名利双收的买卖。

  至于实战武学,军人、警察、保镖练练就好了,普通人何必再学这些屠龙之术?

  所以,自己练的高兴就好。只要不去骗人骗财,哪怕别人把你和健美操、广场舞相提并论,不在乎就好。

  按照这个观点,何止中国传统武术,全世界的武术,无论国别,也无论传统或现代,似乎都已经失去了追求实战价值的意义。

  可是,当我们真正放眼世界的时候,就会发现,事情另有蹊跷。

  正文

  空手道、柔道、拳击的启示

  先看日本。

  说到日本传统武术,必然绕不开空手道和柔道。

  所谓空手道,据说历史悠久,是立足中国的“唐手”发展出的日本传统武术。

  可是,深入看历史就会发现,空手道在日本历史上长期没有存在感。真正发展是在17世纪。提升到国技、国艺层面的大发展,则是明治维新之后。走向世界更是晚到二战之后。

  柔道的发展时间轴大致与之重合。

  这意味着什么呢?

  1543年,葡萄牙商人将火绳枪带到了日本。此时正值日本的战国时代,所以在日语中称为“铁炮”的火绳枪迅速普及。

  1575年的长篠合战中,据说织田-德川联军使用了三千杆火绳枪,而且使用了障碍物掩护下的三段射击法。

  明治维新之后的日本,更是在富国强兵的口号下,大力发展现代军事体系。

  铁甲舰、机关枪、野战炮……新式武器层出不穷。

  换句话说,日本的所谓“传统”徒手搏击术,真正发展恰恰是火绳枪在日本广泛使用之后。

  走向世界更是在工业革命的环境中完成。

  再看欧洲。

  说欧洲的传统武术,不能不提拳击。

  虽然很多词条喜欢将拳击术追溯到古希腊,但真正的现代拳击的发展,其实是起于十八世纪的英国。

  也就是说,拳击的兴起和发展,同样是在火器普及之后,伴随着现代军事技术的突飞猛进风行全球。阿·柯南道尔笔下的英伦大侦探福尔摩斯,就是个拳击高手。之后的硬汉派侦探小说,虽然场景设置在并不禁枪的美国,但拳击依然是不可缺少的元素。

  说到美国,著名的大棒总统西奥多·罗斯福也是个疯狂的拳击爱好者,还因此导致右眼失明。

  相应的,同样貌似无用的弓术、剑术、刺枪术,也得到了发展。

  为什么火器时代,反而形成了徒手搏击大发展?连小说也要蹭热点,总统为此瞎一个眼?

  答案就在于——

  武术背后是武道

  武的基础,在于对手意识的养成。

  对手意识是战争的基础,也是一切竞争性关系的认知基础。这就像书法、绘画甚至音乐都可以自娱自乐,唯独围棋、武术不可自娱自乐是一个道理。一切高下强弱,都是比出来的。

  而且,对手是活人,不是死的物质。这就是克劳塞维茨所说的战争是活力对抗的哲学含义。

  所以老毛奇才说,再好的计划也只能维持到敌我主力接触的那一刻。

  这里,接触是关键词。

  军队和军队有接触,人与人何尝没有接触?

  肢体接触,尤其是对抗性的肢体接触,对一个人的成长必不可少。正是在这肢体的接触、较量中,对人的潜意识产生了巨大塑造。

  对手,并不等于无底线的对抗,也不等于一定是你死我活。所谓棋逢对手,其中包括了交流、学习、尊重等多重含义。

  缺少了这种训练的人,就会或心智脆弱,或自我膨胀。不是神化对手,就是妖魔化对手。

  真正具备对手意识的人,反而是精神强大、心态健康的人。懂得如何亮剑、用剑,更懂得如何控剑、收剑。

  所以,军人固然需要培养对手意识和对抗本能。非军人通过恰当的相关训练,也能受益匪浅。

  对过度依赖器物的现代人,通过唤醒肢体来唤醒精神,更有必要。

  真说到战场上的应用,严格意义上讲,随着弓弩刀剑戈矛的出现,徒手搏击早在冷兵器时代,战场上的实战价值就已经大大缩水了。

  热兵器革命后,所有冷兵器的命运比徒手搏击的地位更惨不忍赌。

  但是,战场上无用的,不等于战场外也无用。

  这就是为什么日本中学生要学刺枪术。

  原因并不在于我们要直接用它们,而恰恰是追求一种无用之用,一种无形的外溢效应。

  相反,我们曾经也搞过全民练刺刀。但那是真准备上战场用的。一旦发现白刃战实战价值缩水,立即弃如敝屣。这就是我常说的:

  务实是美德,过度务实是灾难。

  更无语的是,今天我们的学校,因为害怕担责,更因为过度专注纸面测试,连体育课都不敢好好上,稍微有风险的对抗都如临大敌。长此以往,还何谈尚武精神?何谈强大人格?又何谈健全发展?

  从这个角度看当代中国武术,两个病因一目了然。

  中国武术的两大病因

  第一个病因是传统本身出了问题。

  明清时代的中国,也经历了火器冲击。可是,中国却没有形成类似日欧的现代搏击术,相反,却出现了让戚继光痛心疾首的“单打”模式。

  所谓“单打”,当然不是说一对一,更不是一对多。那叫单挑。

  明朝的“单打”,不是双打、多打的对应词,而是特指军事训练和军事校阅时,一个人进行的表演式演示。也就是戚继光所说的花法和虚套。

  明朝的典兵者往往不知兵。下面又一味迎合外行上级的审美需求。但凡不适合“单打”表演的武术,都不受待见。

  结果,最需要实战武学的军营,反而成了花拳绣腿的集中营。

  于是,才出现了戚继光痛心疾首的现象:

  “看武艺但要周旋左右,满片花草;看营阵但要周旋华彩,视为戏局套数。”

  练武成了练舞,演习成了演戏。

  军营和实战器械操练尚且如此,民间与徒手搏击更不难想象。

  也可以说,“单打”模式的出现,奏响了中国传统武学没落的哀歌。

  这既是对手意识和对抗意识淡漠的结果,又反过来加速了对手意识和对抗意识的消亡。最后无论是用老器物还是新器物,都难以充分发挥战斗效能。

  这个问题的病根,并非器物的问题,而恰恰要从南宋以来的文化内倾,进行深入骨髓的检讨,不能流于表面。

  换言之,真正出问题的是武道、武风和武学。

  第二个病因是现代也出了问题。

  因为近代以来的一连串外战挫败,再加上本来就已经丧失了强大的心态和对手意识、斗争意志。结果是逐渐形成了受害者心态、弱国史观。直到今天,我们其实还没有真正形成文化自信。更难以在这个自信的过程中,巧借传统的乃至外来的躯壳,再造我们的新文明。

  归根结底,无论民间深水区是否卧虎藏龙,最终决定一个民族精气神的,不是一两个不出山的神秘人,也不是地摊上的几本秘籍。

  今天的中国传统武术,毫无疑问需要实战力的复兴。这个复兴,并非赢得几场比赛或决斗,满足某些国民的虚荣心。而是要真正纠正南宋以来的文弱、内倾、自闭之风,重塑一个自强不息的新武道。

  中国传统武术转型的三大难关

  中国传统武术的现代转型,有三个难关需要攻克:

  一,技能层面一定要奉行开门态度。

  一切实战能力都建立在博采众长和不断实践的基础上。关门策略再加神秘主义,只能滋生更多的江湖骗子。越不交流越不会交流,越不打越输不起。

  随着交流和较量的深入,大家都会互相学习,从而使得技能逐渐取平趋同。最终——

  二,真正树立特色的,不是武技,而是武道、武风与武学。

  如何形成现代化的中国武学道场,至今仍然任重道远。差距不仅仅在能不能打。

  反观历史,最有意思的一点其实在于,空手道也好,柔道也好,拳击也好,都不是严格意义上的传统武术,而是借用、巧用传统躯壳的现代武术。

  但是,因为能在高水准上持续发展,不知不觉,也成了有百年传统的老字号招牌。

  这里的百年是实打实的百年,有明确的师承、规则、体系、记录,乃至跨洲影响力。而不像咱们国内动不动就是个数千年传统,真给他较起真来考证,绝大多数连百年都不到。而且长期是低层级发展。

  在这种情况下,即便是很多并不追求实战化的家长,也常常无奈地表示,他们本来非常想送孩子去中国武校,但考察来考察去,最终还是选择了日韩道场。原因就在于,中国传统武术不仅实战性差,更在于学习环境恶劣。学生的出路上则当演员,中则为保镖,下则为流氓。除非迫不得已,家长不会把孩子送进这样的群体。但太多迫不得已聚在一起,就成了更大的恶性循环,进而导致另一种迫不得已——

  虽然很多人想送孩子去学中国武术,但最后迫不得已,还是拜了外国老师。

  如果这些问题不能解决,即便有朝一日能打了,也是对外无法转出软权力,对内无法助推社会的良性发展。

  三,在发展过程中,要适当分流。

  武术与影视剧、表演、养生、健身、体育竞技的结合,本身都无可厚非,但前提是要固本培元。本和元只能是实战武术。

  失去了这个本,末就会成为群魔乱舞。

  有了这个本,末才能良性发展,真正繁荣。

  现代武术明显已经分化为实战、竞赛、表演三大主流派系。

  实战武术,优点是对抗性强,问题在于危险度高。

  因此又有了竞赛武术。竞赛武术的特点是注重安全性,通过完善的规则设计,变成体育精神的载体。

  但是,正如林彪说的,打仗不是打篮球。一切体育项目都不能替代实战项目。而且,一切体育项目都可能变成金牌导向下的新功利主义。甚至出现专门研究规则漏洞,以得分为目的的强化训练。

  故而,在这个问题上,恰恰是分则利,合则伤。

  泰拳很能打,所以才分为实战泰拳、竞赛泰拳和表演泰拳。

  一旦失去了实战的基础,其他也很难行之久远。或者就是越走得远,路越偏,副作用越大。

  但是,高层级的实战武术体系恰恰最难建立。

  因为比赛可以拿奖牌、加分,表演、养生上可以商业化、下可以骗子化,都有发展空间。

  唯独实战武术最难。越是务实的民族,越难发展。

  为什么中国传统武术,既打不赢实战,又无法成为奥运项目?相反,日本、韩国、泰国、巴西的传统武术却能走向世界?

  其中显然有很多值得我们深思之处,也有很多值得我们借鉴之处。

  题外的话

  科技与器物的发展,也许会束缚人,也许会解放人。束缚还是解放,不仅仅看技术,还要看人的回应方式。

  为什么同样是武器变革,有人满眼看到的都是无用。有人却能领悟到无用的是手段,有用的是精神,反而赋予传统技艺以新的定位。

  这就是思维的差异。

  咱们中国的历史,实在过于漫长。所以常常让我们忽视了变的部分。

  结果,今天我们说的所谓传统文化,率多是五百年来的小传统。而忘记了先秦、汉唐的大传统。

  咱们中国的疆域,也实在是够大,所以常常让我们忽略外面的世界更大。

  结果,就算搞清楚了自己的大传统,也常常因为无视更广大世界的大历史,而陷入新的认知盲区。

  我们今天谈武学也好,文学也罢,都要真正能通古今,看全球。形成恰当的学习意愿和强大的学习能力。如此才能举重若轻,重塑中国文化和中国文化群,进而形成真正的文化自信和历史自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4-4-25 17:33 , Processed in 0.093758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