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908|回复: 0

观星老道:丰巢收费五毛惹众怒?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5-13 21:45: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一波是顺丰在故意引起舆论关注,截止目前,五毛钱的事情闹到人民日报海外版公众号“侠客岛”发专题长文讨论,目的基本实现。这年头,五毛钱的事往往到最后也轻松不了,熟悉海内外时政历史的人都知道,从几十年前南边那个小岛的渡轮涨价掀起大乱,到最近的智利地铁涨价、纽约地铁涨价引发大乱——割裂的社会阶层收入差距,民粹政治横行,五毛钱往往可以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上接前文:

  疫情改写经济,顺丰打响新的战争

  问:有的小区自己弄快递柜了,不知道后续能不能盈利?

  答:我父母的小区N年前就接受了创业公司的捐赠几套快递柜用着。顺丰这事情我打个比方,叫“开车的公司用了很烟雾弹的手段逼着搭车的乘客自己修路”,属于快递业的基础设施建设。自建快递柜,也算落入彀中的一种方式。

  问:商业模式很认同,但是这个真的可以形成垄断么?

  答:第一,垄断是既成事实,不是真的可以还是不可以,已经走进现实了你聊这个没意义。第二,我说了,快递柜只不过是个通了电和网的柜子而已,不存在门槛,谁都可以做。第三,2017年速递易开始收费,超时价格比丰巢贵一倍,为啥没有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你想一下,洋葱好几层,我们才剥开头几层,已经把老乡脑子搞晕了?

  有人要说了:我不管什么竞争不竞争,只关心这五毛钱行不行。

  老道评:现在网上这些人典型的要屁股不要脑袋,脑袋昏昏噩噩拒绝看清事实,屁股就能保住?丰巢这事,它们这些年分别烧的钱累计起来全国总计有过百亿,这么一盘大棋当然不可能只为了跑来收客户五毛钱的超时使用费。除了已经讲过那些内容之外,讲点真正的基本面。现在顺丰一个快递员每天大概能跑300单,这种效率的前提是避免进小区以后上楼下楼这最后几百米。尤其一二线大城市这几年因为房价上涨等综合因素导致用工成本持续上涨、且还得考虑撕裂的社会使得花钱都招不到合格的快递员,所以采取更高效率的投送模式的重要性持续上升。

  如果客户养成了把快递扔柜子里几天才取的习惯,考虑到有限的快递柜数量,会让辛苦布局的新模式失去意义,反而加重快递员的投送压力。快递柜最大的好处还有避免了快件丢失、被误拆的法律和道德风险,这才是驱使顺丰不断加码的真相。伴随疫情改写的经济,使得这种非接触式投递模式拥有了更多得多的使用场景,已经成为刚需。且由于怡情持续时间的不确定,大概率将成为未来三年决定快递和电商生死存亡的关键成本。

  丰巢收费引发的这波决战,我认为只是一次前哨战,最终可能会把整个互联网电商在过去二十年构建的生态圈拉下水,形成一波超级会战。宏观一点看,互联网究竟定义为虚还是实?创造的社会价值更多还是为资本泡沫牟利更多?这背后需要靠实体来兑现,就网购来说,体现为网店业主、制造工厂、农民作坊,以及投送到C端消费者的快递业。

  中国从二十年前看到今天,科技谈不上发达,金融更落后,究竟是什么力量让我们的网购生态发育得比美国比全世界都好?是廉价的制造业,是雨后春笋的店铺,是勤勤恳恳服务到位的快递员。

  故事非常精彩,要想掰扯清楚了,篇幅会很长。单从快递柜看,最早切入这个细分战场的是2012年的京东,你没想到吧?这种重资产的玩意儿也只有玩自营盘本身就重得要死的强子才看得上。其后是一堆外行公司,因为它本质就是个带电带网的柜子嘛,比如做ATM的三泰做速递易,比如做集装箱的霸主中集集团等等。到2014年顺丰王卫看上这行,才有了收购三泰不成、转身拉拢“二通一达”建丰巢,又变成了丰巢VS速递易,二巨头混战,都在拼命烧钱铺货。接着是阿里巴巴和邮政入局速递易。再然后是阿里出走,拉拢“二通一达”建菜鸟裹裹与之对打,时间线是2017年底。在这之前,是早在2012年强子看上快递柜以后,阿里另辟蹊径建立菜鸟驿站与之对打。到今天,邮政操盘速递易与丰巢合流,确立绝对领导者地位。

  快递柜的变现方案:1、打广告收费(被证伪);2、向快递员收费(被证伪);3、垄断后向客户收费(正在试探)。

  最关键的第4:培养客户接受这玩意儿不是“免费的”,然后再培养用户用这玩意儿做更多“涉及钱”的事,比如买东西、寄存、甚至当ATM使唤,彻底把银行小网点给干掉。这些都是开脑洞的后话,前提条件还是得先垄断、再培养习惯。否则,以这几年不断上涨的人力成本看,送快递还不如送外卖,快递的生态迟早会完蛋的。你以为王卫想恰烂钱,其实王卫是想求生存。

  讲到生存,个别网友就不同意了,还拉了顺丰这几年的利润表出来作证。都说了“疫情改写经济”,很显然前几年的数据远不如2020年一季度的数据参考价值高。

  根据顺丰控股2020年第一季度财务报表:

  讲道理。快递这行,快递公司是不敢随便拒收的,尤其早年就把口碑撑起来的顺丰。收费贵不要命,卫哥不靠低价抢市场,但“受人之托、忠人之事”,凡开辟的线路,哪怕只有一件包机,也得送到。成本受不了啊…疫情期间照常营业,而且还是超负荷营业。一季度营收涨了40%,利润反倒下滑28%,赔本赚吆喝的事情有价值,但是总这么来,破产有日可期。一不做二不休,趁着市场占有扩大的机会赶紧掀起大战,才是题中之义。

  否则,如果沿用过去的竞争模式,顺丰靠服务品质和口碑硬吃其他快递公司,虽然市场份额不是最大,但收费贵啊,继续提价就可以了。顺丰完全没有必要把这一轮因疫情导致的成本上升通过快递柜多收5毛钱这么愚蠢的手段进行转嫁,更何况,它也远不能覆盖成本的上升。

  顺丰真的愚蠢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对比其他快递公司的一季度数据:

  圆通速递收入55.34亿,下滑14.12%,净利润2.71亿,下滑25.74%。

  中通快递的一季度数据还没公布。

  韵达快递收入56.25亿,下滑15.68%,净利润3.33亿,下滑41.06%。

  快递行业单件收费情况:

  顺丰均价23块左右,二通一达6块8,行业平均12块。

  快递行业市场占有率排名:

  第一名中通,每天发件3200万,是顺丰的2倍。其后是韵达,再然后是申通,再然后是百世,最后才是顺丰。

  2020年第一季度,此消彼涨,疫情的影响使得顺丰在快递计件数量上开始逆袭反超,对顺丰而言,这是一个不仅赚取最多的钱、更能够趁机一举击败其他以量取胜的快递公司的一场天王山之战。

  当然,战争中你能遇见所有的意外。如果一开始所有人都能看出来输赢,战争不会发生。

  顺丰的丰巢收费风波越看越有意思,当年速递易的市占率比丰巢高,2017年启动超时收费1块钱/天,也没见惹出什么舆论关注。目前丰巢的市占率在70%,所以关注背后还是垄断的既成事实在作祟,老乡初中政治课没白上。

  另外除了个别地区的快递柜小诸侯以外,菜鸟裹裹快递柜是唯一还存在的真正对手,这一块业务事实上成为了阿里巴巴嵌入快递业务的“存在舰队”,即使菜鸟驿站、菜鸟裹裹被顺丰系打得“不敢出港”,它的存在本身就能恶心死王卫:你涨价我不涨价,你收费我不收费。我以不到20%的市占率跟你70%拼折旧和拼运营成本,我背后是整个阿里巴巴大帝国,持久战打下去谁占便宜显而易见。

  另外,顺丰系快递柜的使用者不仅包括顺丰快递小哥,还有二通一达的小哥们。如果客户集体抵制搅黄了快递柜的使用,那么吃亏的是整体的快递公司和快递员,最终更弱小的二通一达会先一步完蛋。这些公司撑不住了只能先一步给快递费提价,也就是我们在前几天新闻看到的,找了个理由说是高速公路重新收费所致,装得好像疫情前高速公路就不收费一样。而聚焦快递业务都本质,顺丰以质量取胜,类似空调界的格力,三通一达以价格生存,如果提价继续,那么谁占便宜也显而易见。所以顺丰其实是在两线作战:进则一统江湖;退则进一步蚕食二通一达的快递业务份额。真正吃亏的,永远只有消费者——关于取件问题,更多的其实是隐私风险和法律风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GMT+8, 2025-7-6 03:07 , Processed in 0.156086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