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185|回复: 0

司南君:搅动资本市场的“鲶鱼”,从科创板到了创业板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4-30 21:46: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01

  万事具备,落地正当时

  创业板注册制的落地,确实非常突然但监管的改革之心早已有之。早在2015年时期,就有推行注册制的想法,但是由于当时的股灾而停滞。而后科创板2018年11月5日宣布设立,2019年7月22日正式开板,运行至今。

  此前公司上市走的都是“审批制”,通过行政干预来决定公司市盈率、定价以及上市与否。而且此前停发审批新股等,大量企业IPO排队形成“堰塞湖”,以至于甚至有的企业排队两三年未能上市,从而错过公司发展的最好时机。

  另一方面,因为审批制下新股发行成为了市场的稀缺品种,炒新成为了一种市场的潮流,更不用说中一签赚的盆满钵满。

  同时,审批制对上市公司的盈利要求等又将许多创新型企业拒之门外。这样之前也导致很多优秀的企业去国外上市。一般像许多轻资产的创新型公司前期都是亏损的,他们的成长离不开一个成熟的资本市场环境。

  所以无论是从监管而言还是从投资者或企业角度而言,都期待着注册制的落地,减少行政干预发挥市场的作用,“市场的归市场,凯撒的归凯撒”。

  而现在,从科创板到创业板,注册制的落地条件都已成熟。

  一方面科创板已经运行了1年多的时间,有了丰富的经验;另一方面新证券法的颁布和实施为注册制创造了条件。

  大家都知道,A股一直让人诟病的就是造假成本太低,许多企业造假几十亿甚至几百亿的账面资金不翼而飞是常有的事情,顶格处罚也不过60万而已。

  但现在不同了,注册制在减少审核的同时加大对违法的惩罚力度。新修订的《证券法》2020年3月1日正式实施,为注册制扫清法律障碍。同时将虚假陈述中对信息披露义务人的处罚上限由60万元提高到1000万元,建立“默示加入、明示退出”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证券民事诉讼制度,弥补证券欺诈投资者保护短板,为注册制改革提供坚实法制保障。

  02

  科创板到创业板,此次的差别与重点

  创业板的注册制基本上就是复制了科创板的规则,但是其中有几点改变。

  具体而言,在改革思路上,证监会副主席李超表示,要把握好“一条主线”、“三个统筹”。

  “一条主线”:实施以信息披露为核心的股票发行注册制,提高透明度和真实性,由投资者自主进行价值判断,真正把选择权交给市场。

  “三个统筹”:一是统筹推进创业板改革与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设,坚持创业板与其他板块错位发展,推动形成各有侧重、相互补充的适度竞争格局;二是统筹推进试点注册制与其他基础制度建设,实施一揽子改革措施,健全配套制度;三是统筹推进增量改革与存量改革,包容存量,稳定存量上市公司和投资者预期。

  从上市条件方面:

  一是适当完善盈利上市标准,要求“最近两年净利润均为正且累计净利润不低于5000万元”或者“预计市值不低于10亿元,最近一年净利润为正且营业收入不低于1亿元”。

  二是取消最近一期末不存在未弥补亏损的要求。

  三是支持已盈利且具有一定规模的特殊股权结构企业、红筹企业上市。

  四是明确未盈利企业上市标准。

  交易规则上,创业板首次公开发行上市的股票,上市后的前5个交易日不设价格涨跌幅限制;创业板股票上市满5个交易日后,竞价交易涨跌幅限制比例由当前的10%放宽为20%等

  从投资者准入条件方面,是对新申请开通创业板交易权限的个人投资者,增设前20个交易日日均10万资产量及24个月的交易经验的准入门槛。

  从退市指标上,将净利润连续亏损指标调整为“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后孰低的净利润为负且营业收入低于1亿元”的复合指标,新增“连续20个交易日市值低于5亿元”的交易类退市指标和“信息披露或者规范运作存在重大缺陷且未按期改正”的规范类退市指标等,财务类退市指标全面交叉适用,且退市触发年限统一为两年,加大“僵尸”企业和空壳公司的出清力度。

  深交所表示,退市流程将进一步简化,取消暂停上市和恢复上市环节,交易类退市不再设置退市整理期,提升退市效率,优化重大违法强制退市停牌安排,保障投资者交易权利。

  此外,还将强化风险警示,对财务类、规范类、重大违法类退市设置退市风险警示制度。

  03

  创业板注册制落地的影响

  1、使市场和投资者更加成熟。

  “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这句话对我们市场来说并未深入人心。同时对于参与市场的许多投资者而言,习惯了过度保护,市场投机炒作的行为屡见不鲜。而创业板注册制的落地,前五个交易日不设置涨跌幅的限制,这样一方面有利于新股上市涨跌一步到位;另一方面,也加大了波动幅度,对于投资者而言要更加明确风险和收益之间的关系,抑制炒作。

  此前游资在创业板的“打板”策略往往依赖于10%的涨停板上个股有价无量、流动性丧失,从而吸引散户跟风盘、同时减少自身资金消耗。根据科创板经验,涨跌幅限制放宽至±20%会明显增加个股炒作难度,打板失败后也将面临更大的损失,导致纯粹的主题/概念炒作热度降低,加速存量市场优胜劣汰。

  对于公司而言,加大处罚力度,提高违法成本也更有利于市场“去浊扬清”。

  2、:“炒壳”时代已去。

  因为此前施行的是“审批制”,造成企业上市时间成本很高,甚至一等就是几年。于是就有许多企业为了能够快速上市,就规避审核从而采取“借壳上市”。

  过去炒壳、炒小市值的垃圾股在A股非常流行。同时一个壳公司一旦借壳成功,那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就拿最近两年借壳上市的360来说,360当时私有化回国上市便引发了市场猜测,一时间360壳概念股被疯炒。

  但当时还并未结束,在江南嘉捷正式宣布360借壳上市时,网上出现了一篇文章——《我是如何从数千只股票中找到360借壳的江南嘉捷的》。文章罗列了可能借壳的标的,最后分析剩下两个公司:乔治白和江南嘉捷。而360已经借壳江南嘉捷,那么市场就仅仅因为一篇文章猜测乔治白必定是下一家公司借壳的目标。

  不管大家是真信还是假信,但市场就喜欢这种捕风捉影的事情,一下乔治白被干出几个涨停。

  而现在,这种“炒壳”的时代已经过去,注册制下的创业板改革将直接加大“僵尸”企业和空壳公司的出清力度,那些经营情况不理想,等待重组保壳的上市公司将会压力倍增,纯粹买壳、屯壳等投机行为上市公司或将面临直接退市。

  3、会不会对市场流动性造成冲击?

  2019年7月至今,科创板共报审了250家企业,其中114家在审,99家已上市交易,过会率为94%,平均首发募集资金高达12亿元,这与其“硬科技”属性密切相关;同期创业板42家公司发行上市,平均首发募集资金5.4亿。

  根据中信证券的预测,创业板注册制在发行节奏上会略微加快,但考虑到平均募资规模较小,同时当前宽松的流动性导致追求高收益的打新资金供给充足,预计创业板注册制对市场流动性的冲击将明显小于科创板开板初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GMT+8, 2025-7-4 15:22 , Processed in 0.390835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