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4006|回复: 0

青衫老祖:站在宇宙的边缘看中国“天问一号”启航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4-30 08:50: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4月24日,中国航天日。就在2020年的这一天,国家航天局正式公布了火星探测任务的名称和标志“天问”,同时,透露“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将于2020年7月的某一天择期发射,开启创造世界历史的“绕、落、探”三位一体探测任务。

  中国的航天工程均以中国古典神话故事或星学字典命名。包括神舟、嫦娥、玉兔、天宫、悟空、鹊桥、北斗等。此次命名据说来自屈原的诗——天问,也具有伟大的浪漫主义色彩。中国神化故事博大精深,够中国航天计划用一阵子的。

  “问天一号”并非中国第一次远征火星。在我的印象中,至少已经有两次,一次是“萤火一号”,2011年11月8日搭载俄罗斯火箭发射升空,但发射失败。第二次是嫦娥二号,她顺利完成探月任务后就奔向太阳轨道,如今应该在距离地球3亿公里处。虽然不是专门去火星,但是,“搂草打兔子”,显然是为“天问”计划作“探路者”。因为,地球与火星的距离为2亿公里,能够成功测控3亿公里外的嫦娥二号,当然可以测控2亿公里外的“天问一号”。

  2亿公里挺远,是地月距离的500倍。这么远的距离,我们为什么一定要去呢?

  在我看来,理由有四:

  一是火星是个好地方。据说那里有水,一年680多天,一昼夜24个小时多一点,重力相当于地球的50%,步履轻盈但不至于飞起来,是个适宜太空移民的好所在。因此,除了探月外,探测下火星,是中国航天梦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是科学的价值所在。科学是干什么的呢?就是研究解决“未知”的问题的。我们不能说已经解决了所有关于地球的问题,但就地球研究地球,已经差不多了。一方面,我们需要跳出地球研究地球,另一方面,科学也不能止步于地球、搞小富即安、固步自封,还要到广阔的宇宙中去。宇宙那么大,就得看一看。

  三是军事革命需要。我们不希望打仗,但打仗是人类社会进步的规律,只要有资源供需矛盾、有争夺资源的欲望,就永远存在打仗的理由。矛盾激化就会打仗,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中国这么大、14亿优秀儿女,生命比金子珍贵百倍千倍万倍,不使之置于战争失败的阴霾之下,就必须会打仗、能打仗、打胜仗。要打胜仗,就得掌握战争主动权;掌握战争主动权,就必须在突破时空限制方面比他国强那么一点,也就是说,要比别人站得更高、跑得更快、藏得更深。过去,我们叫制空权、制海权,现在就需要掌握制天权,要在太空领域占有一席之地。否则,人家都去了,唯有你窝在地球上,就只有挨打的份儿。

  四是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的引擎。科技怎么进步、经济如何发展,说到底都是个动力问题。只要有动力,就可以进步、可以发展。动力何在?无非三个导向,问题导向,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手段同在;目标导向,有一个宏伟的目标,就会产生宏大的计划与行动;竞争导向,街坊四邻的挑逗,促使你不敢懈怠。不断向深空进军,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竞争导向均在,你不能不发力、不能不进步、不能不发展。兔子跑得再快,也不能懈怠、更不能抱头睡大觉。

  去火星难不难。难也不难。站在地球的表面看火星,那确实十分遥远、鞭长莫及;但是,站在宇宙的边缘看火星、看火星探测呢?那就不是远,而是近,而且是相当的近。就像是两个氢原子与一个氧原子的距离,探测火星,就如同三个原子的化学反应,跑到一起就是“水”。

  预祝中国“天问”计划圆满成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GMT+8, 2025-8-10 16:54 , Processed in 0.078143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