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5983|回复: 0

亮老板:从疫情的发展,读懂投资思维的改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4-14 21:34: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随着近期市场行情逐渐告一段落,是时候抽些时间来写这篇文章。自疫情出现以来,虽然我们经历了数次大涨大跌,股市仅仅是人们的预期在经济方面的一个小的投影,而经济本身的基本面改变,不仅从各方经济数据上都有所体现,更是通过公司业绩本身进行更直接的体现。今年的一季报号称是史上最差的一季报,不难看出,我们的股市一方面对经济数据和公司业绩的利空消息并未完全price-in,另一方面也对后续疫情的发展悲观预期完全的price-in。

  起码从目前的经济数据和公司业绩公布情况来看,一方面GDP方面今年的任务大概率很难完成,另一方面很多公司一季度的业绩也暗示了各行业景气度的低迷将会影响全年。所谓“复工复产”是我们能做的为数不多的正能量举动,但是无法改变后续影响的持续发酵,以及它对我们投资和生活带来的诸多不利。

  今天聊一聊几个我对于后续市场的看法,以及后续市场观察中的几个关键思维。

  01

  用政治经济学,重塑你的投资思维

  在中国做投资有很多种思维,但无论最近几十年间的哪一次机遇,能在其中赚到大钱的,都是有政治经济学思维的,将政治经济学本身研究得很透彻的一批人。经济学家在改革开放以来,不管是对双轨制的思考,还是例如房地产的推进,确确实实在“做大蛋糕”上有很多突破,但是在如何“分蛋糕”的思考上,确实进步有限。

  先说一下“做大蛋糕”的事情,常说的过去四十年改革开放红利,其实就是两个;第一是全球化带来的中国机遇,这让中国快速崛起成为制造业第一强国;第二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各个方面有取舍地吸收与融合全球化带来的经济、文化、科技营养,深层次地推进了政治制度、经济制度、金融体制等基础制度的改革与完善。

  然而自2018年美国单方面发动301协议,以及这次通过疫情全球蔓延发现的,西方世界对我们体制、思维、文化上的偏见还是很大,大概率全球化的进程后面会逆过来,而“逆全球化”不是一件耸人听闻的事情,它正在中美两国的体制内,比如学术界、投资界等不同圈子里普遍达成共识。

  也就是说如果两年前大家还对“逆全球化”存在一丝怀疑,现在大家都清楚了,这个过程的持续加深不可避免,人从来拗不过趋势。

  这种共识一旦达成,虽然现在各方面表现还是在酝酿阶段,但是实际上已经是某种定局的开端,毕竟现阶段疫情还是主要矛盾,一旦疫情真正结束,矛盾急剧加深到来就将不可避免。而“逆全球化”会从源头上堵住过去这四十年来我们快速做大蛋糕的途径。

  我们现在仍然毫不动摇坚持走对外改革开放的路线,一方面是确确实实从中得到过实惠,另一方面确实只有这样才能够持续不断”做大蛋糕“。但是问题来了,我们“改革开放”的方式并不被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所认可,一旦上升到战略压制的国家安全层面,矛盾就将不可避免地深化。

  目前的市场表现,对于疫情发展的预期,只将悲观层面的因素考虑到6至7月左右,基本没有考虑二次爆发的可能性,因为一季度报公布后,关于二季度三季度预期反弹的食品饮料和电器家电等确实出现反弹,说明大家对这些版块偏向乐观。而在中美关系上,反而是在逐渐计入长期悲观的预期,比如很多国外订单占比大的公司最近跌得也多,虽然有疫情的关系,但你很难去分辨出来到底是对这些公司下跌的表现是疫情还是中美问题,但是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下跌的幅度会告诉你当时的真相。

  不过后续真的跌幅足够大,那真相反而就没那么重要了,毕竟资金已经损失了不少。我们看到的疫情引发的舆论骂战,另一个角度来说一直都是在提醒我们:疫情叠加逆全球化,下跌仍然没有结束。

  近期市场大涨的板块,比如家电白酒,一方面从历史上的景气度来看,4到6月是表现不错的月份,另一方面这些公司的市场基本上都是在国内,格力电器也好,老板电器也罢,基本没有国外市场,而白酒就更不用说,看到这你就应该能够明白一些道理。

  在我看来,投资在目前的时点不完全是一种“投票”,你可以理解为“站队”,事实上这一层意义的重要性远大于“投票”。虽然站队从一开始来说会有一点不情愿,但是随着艰难的日子过下去,貌似也就不那么难受了,你反而会发现其实这也是一种生存的策略,物竞天择而已。

  02

  朝鲜战争中,我方的“反斜面”战法

  中美之间的交手,最有代表性的一场就是朝鲜战争,这场战争中不仅有很多可歌可泣的英雄儿女,还有很多可圈可点的经典战法,今天就讲一个我军当时创造性的“反斜面”战法。

  整体军事实力来讲,当时中美双方差距悬殊,我们一开始想要歼灭当时美军的王牌部队——美国陆军第1骑兵师,后面发现可能性不大之后,主要就是通过这个战法来打完了这场战争。

  所谓反斜面就是把部队驻扎在山坡反向斜面,之前打仗通常是正面战场刚,所以不对驻扎在正斜面,但是美军炮火太猛,前期的很多军队一上去遭受轰炸几乎所剩无几,为了规避暴露在强大炮火的正面威胁下,我们将部队驻扎在反斜面。这样美军的炮火如果想轰炸背面的中国军队,必须拉近炮火,这样才有可能通过45度抛物线轰炸到反斜面的中方军队。我们挖了很长的地下坑道,一旦美军靠近,就能够通过坑道正面突击美军。

  我们用这样的方法在37线附近与美国军队展开了长达3年的拉锯战,通过互相消耗争取了最终的协议,签署协议意味着,虽然没有战胜对方,但是也证明了,中国军队不可战胜。

  70年过去了,传统意义上的中美战争早已成为历史,新时代的“战争”形式则更加复杂,围绕着舆论、科技、信息数据、经济、金融等方面全面展开。我们看到的贸易关税之战,仅仅只是开始,或者说是明线上的博弈,更深层次的,是那些暗线上的你来我往。(参考「明线与暗线」一文)

  我们目前可以看到的,能够数据化体现这种暗线争斗的,就是外汇和股市的变化。熟知外汇的人知道,没有一种外汇是损人利己的,要么是损人损己,要么是利人利己。比如说,人民币贬值能够减缓贸易出口的压力,但是反过来外资进入中国就会更便宜,更方便大量购买中国的核心资产,这几年大家都盯着外资做投资,这几天更是北上资金一歇菜,中国市场马上哀鸿遍野。

  当然,以上说法并不绝对,毕竟矛盾永远存在,只是在不同阶段,有主要和次要的矛盾之分罢了,也许近期我们的主要矛盾是外贸压力,但是如果外资在相当长时间内大量购买中国的核心资产之后,又会成为主要矛盾,压力就是这样不断循环往复,类似前文提到的长期拉锯战,一会是这个阵地的放弃,一会是那个阵地的争夺。

  股市的逻辑就更清楚了,从2018年跌到2400+点以来,我们可以发现,股市的资金结构一直在变化,比如说产业资本持续减持,基金保险持续买入,散户通常买了基金。而且在2019年,我们多次维持在2700-2900左右震荡,而如今又一直在2700点左右震荡,不同的是,这一次外资的态度是相当明显的向外流出,前文我说过很多利空其实是没有被完全计入股市的,起码表现出来不是那么“悲观”,那就肯定会有资金流进去充当新的结构,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挖坑道”。

  还有一个比较明显的信号,在中美关系不明朗的时候,通常指数涨起来也是不可持续的,稍微冒头就会被打下来,比如突破3000没多久马上就会下来,然而下到“防御坑道”之后似乎也跌不下去,除非外界压力变大之后,我们可能会战术性放弃一些坑道,但是总有一天还会回来。

  用这个思路来类比外汇和股市投资,择时要看中美关系的发展,看宏观条件变化后双方博弈的情况,明线上的数据涉及到经济、金融、信息、科技等方方面面,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

  每次危机发生的当下,都是增强内功最好的时机,所以我们始终坚持认为,长期来看,靠谱的还是深刻理解每个行业和公司的发展逻辑,比起长期持续不断地买入并持有某个公司,我们更愿意针对市场变化,在不同的市场打不同的牌,所以最近我在公众号换了一个标语——“用进化的思想做投资,用迭代的思维来赚钱”,其实就是告诉大家学会因势利导,在合适的时机做正确的事情。

  如果你认可进化与迭代的投资思维,欢迎点赞评论交流,共同进步,走得会更稳一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5-12 23:06 , Processed in 0.140689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