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988|回复: 0

猪先僧:央行下调准备金率:到底影响几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4-5 10:21: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两率下调

  昨天,央行宣布定向降准,并下调金融机构在央行超额存款准备金利率。

  首先看一下降准。

  降准对象为农村信用社、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村镇银行和仅在省级行政区域内经营的城市商业银行。

  降准幅度为1%。具体的实施时间为:4月15日下调0.5%,5月15日再下调0.5%。两次降准共计释放长期资金约4000亿元。

  其次看一下降超额准备金利率:

  4月7日起降金融机构在央行超额存款准备金利率从0.72%下调至0.35%。

  概念解释

  估计很多人经常会看到存款准备金率这个概念,却未必知道它是什么意思。这里给大家说明一下。

  我们知道,银行的主要业务就是一边吸收存款,一边进行放贷,从中赚取利息差。看起来,银行吸收存款是从银行外流入流入银行,而放出贷款是从银行流出。事实上,银行只是将钱划到了这家企业A的户头上,这些钱实际上仍躺在银行里没出来。这些钱即便被企业A花出去,也是从这家企业A的户头,换成了接收企业B的户头。从总体来看,这些钱始终都在银行内部打转。而企业B收到的钱仍存在银行,作为银行吸收的存款,而银行可以继续将这笔钱借给企业C,以此循环,理论上100块钱可以创造出无数多的钱。这就是银行的货币创造功能。银行货币创造的过程,同时也是信用扩张的过程。

  在上述过程中,如果在某一环节出现意外无法实现兑付,就会层层传递进而带来整个资金链条的崩溃。这就会变得非常可怕。也因此银行实际上并不会把吸收的存款全部用于放贷,总是需要预留一部分存款准备金,以应对突发的现金需求。存款准备金主要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各银行以现金的形式存在自己的金库中,另一部分则以存款的形式存于央行,存在央行的这部分存款就是存款准备金。

  所谓存款准备金,是指金融机构为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结算需要而从存款中提取的保存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和自我保存的现金。在现代金融制度下,金融机构的准备金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以现金的形式保存在自己的业务库,另一部分则以存款形式存储于央行,后者即为存款准备金。

  存款准备金又分为法定存款准备金和超额准备金两部分。央行规定的金融机构必须按一定比率交存央行的准备金就是法定存款准备金,其比率就是法定存款准备金率。金融机构在央行存款超过法定存款准备金存款的部分就是超额准备金。超额准备金加上金融机构自己的库存现金,构成了备付金。备付金与存款总额的比率就是备付率。

  实行存款准备金的目的是为了确保商业银行在遇到突然大量取款时有充足的清偿能力。如果大家看过关于山西钱庄的电视剧可能会有印象,一个钱庄老板想把另外一家钱庄打垮,一个手段就是先存一大笔钱进入这家钱庄,而待这家钱庄将这些钱贷出去后,再将这笔钱取出。由于钱庄没有足够的现金兑付,一下子就会被挤兑破产。

  有了存款准备金率之后,银行的信用扩张规模就受到限制。举例来说,之前银行收到100元存款,理论上可以再贷给B,B再存入银行,银行再贷给C100元,C再存入银行。这样周而往复,100元可以创造无穷大的货币量。但有了存款准备金后,银行的信用扩张规模就受到限制了。比如存款准备金率为10%,那么银行受到100元存款,最多只能再贷给B90元,而B再存入银行,银行继续贷出81元。这样资金逐步收敛,最终控制广义货币供应量。

  从上面的计算中你会看到,存款准备金率越高,那么广义货币供应量就会越小。而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就会向社会释放货币供应量。这就是我们最上面看到的释放4000亿资金的原理。这里并不是说4000亿从央行回到了银行,而是共计增加了大约4000亿元的货币供应。

  我们上面提到过,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之外,还有一个超额存款准备金。当央行下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之后,商业银行如果不想放贷,则可以增加在央行的超额准备金,进而抵消存款准备金率下调的作用。所以我们这次看到了,央行这次把超额存款准备金利率也同时进行了下调,等同于逼着银行把钱取走,以增加市场的货币供应。

  政策空间还有多少?

  目前中国的存款准备金分位三档,大型银行最高。具体可以看下图:

  大型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在2004年4月时只有7.5%,之后一路上调,到了2011年6月20日最高哦上调至21.5%,随后逐步下调,到2020年1月最后一次下调之后为12.5%。可以说仍在较高水平。

  中小型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进率在2004年4月时也只有7.5%,之后在2011年6月最高达到了19.5%,之后逐步下调,2020年1月最后一次下调后为10.5%。

  这次下调的是小型金融机构的。经过这次下调之后,小型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金率降低到6%。

  很多人都说这个准备金率已经比较低了。是否如此呢?看看各国的对比就知道,中国当前总体的存款准备金率还是比较高的,仍有较大的政策空间。

  再看超额准备金利率。上面提到了,央行在下调法定准备金率后,银行如果不想扩大信贷,有可能会通过增加超额存款准备金来抵消政策影响。而这次央行把超额准备金利率也一并下调了,这等同于央行在驱赶这些资金进入市场。央行的超额准备金额自2008年之后一直没有变动过,12年后首次调整这样一个重要的利率,其实信号也是非常明显的,甚至比定向降准的政策力度更大。

  下面是老美在面对疫情之后的超额准备金利率情况,可以看出美联储迅速将超额准备金利率下调到只有0.1%,进而为市场提供资金支持。

  而包括欧元区、日本等国家在内,很多国家央行超额准备金利率都为负数。

  从上面可以看到,无论是存款准备金率还是超额存款利率,我们的政策空间仍然很大。也就是是说,央行手上还有很多牌没打出来。

  本次两率下调,会带来哪些影响?

  最近几年,央行一直在引导信贷利率下行,而超额存款准备金利率始终没有调整。这其实又鼓励了银行将更多资金存入央行。下面是中国金融机构的超额准备金率,可以看出,自2019年一季度之后,超额存款准备金率在持续提升之中,已经从1.3%提升到2.4%,提升了1.1%,这个幅度实际上已经将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下调的政策效应抵消掉了。

  也因此,这次下调超额存款准备金利率将是一个比单纯下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更为重磅的政策。

  当优质贷款客户资源比较多时,银行急需的就是把能放贷的钱都放出去,而不会选择把钱存入央行作为超额准备金。此时央行如果下调了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相当于给银行释放了一笔资金,这笔资金可以以更高的利率放贷出去,也因此对银行必然是利好。

  而当优质贷款客户资源比较少时,银行为了发展一方面需要负债端争夺存款,但另外一方面则找不到匹配的优质贷款需求。此时为了不让这笔钱闲着,银行会选择把钱拆借给同行,或者把钱存入央行作为超额准备金。

  上面这张图,是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的加权平均利率。我们可以看出最近三年拆借利率越来越低了。这说明什么?这说明从总体来说,银行找不到更加优质的贷款客户,钱贷不出去。但同行间的拆借必然是有拆有借,这些资金最终还是会以贷款的方式放出去。也就是说,存款准备金率下调,会增加信贷投放。

  银行还可以把钱存到央行作为超额存款准备金。2008年时央行曾经把超额存款准备金利率从0.99%下调为0.72%,之后再也没调过。当央行释放了法定存款准备金之后,这些资金回到银行,银行此时如果找不到对应的贷款客户,反而减少了利息收入。毕竟法定存款准备金利率为1.62%,甚至还要高于当前的同业拆借利率。那么你把钱拆借给同行,难道会比让央行给你存着更好吗?现在央行不让你存这么多了,这些钱作为超额存款准备金的利率也下调到0.35%了,这就等于逼着银行把钱拿走去放贷。

  那么现在银行只有两条路可走:要么拆借给同行,要么增加信贷投放。这也同时意味着,同行拆借利率还要继续下行了。

  对银行是利好还是利空?

  银行手上的钱多了,总要找到出处。当前市场的信贷利率仍在下行之中,而银行负债端的成本却很难实质性下降。这使得银行的息差会缩窄。息差缩窄只是一个方面,加大放贷力度就使得优质贷款客户显得更加稀缺,从而进一步降低优质客户的融资成本。最近保利地产、华侨城A的债券利率都降到2.x%的水平了。相信这一过程仍会持续。

  上面已经讲到,优质客户就那么多,大家都要抢,这使得这些客户的贷款利率会越来越低。而你继续增加投放,就必须增加风险容忍度,去投放一些不良率较高的行业和客户了。而如果你的风险定价能力比较弱,那么这些钱就只有留在账上睡大觉了,最后连存款利率都跑不赢,那岂不是片成亏损了?也因此,我认为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连带超额存款准备金利率的下调,将加大银行的分化。那些风险管理能力突出的银行,将获得更大的信贷投放,进而增加利润。而那些风险管理能力较低的银行,钱多了也放不出去,以前还能往央行存一点,现在央行也没法存,那只能以更低的利率拆借给同行。这会降低息差,降低其盈利能力。

  相比较而言,零售客户比重比较大的银行,其负债利率相对较低(但也有上行趋势),而资产收益率却相对较高,这会使得息差较大。并且零售客户通常坏账率也很低。哪个银行在零售领域发展较快,那么哪个银行就会在后续的宽松信贷环境中获得更快的成长。

  从这点来说,个人觉得这对招商银行无疑是一个长期利好。只要其零售业务继续发展,那么其盈利能力会在同行中显得越发突出。

  不过银行总归是一个区分度不高的行业。当前大家都知道零售的好处,也因此在零售端的竞争将会被以前更加激烈。这点大家需要注意。

  哪些行业会受益呢?

  从上面的分析上我个人倾向于认为,降准备金率和降存款准备金利率,是逼着银行放贷,这对银行的信贷风险定价能力会是一个倒逼,这会加速银行的分化。也因此,优质银行更加突出,普通银行慢慢掉队。

  除了银行呢?总体的贷款利率肯定是要不断下行的,这使得优质企业融资更加便宜,对于各行业里的龙头企业都是有利的。我们再来看一下各具体行业的不良率。

  先看工商银行。工商银行贷款中不良率最高的为批发零售业批发和零售业(9.75%)、制造业(4.80%)、住宿和餐饮业(2.93%),不良贷款率较低的行业有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0.15%)、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0.16%)、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0.56%)、科教文卫(0.67%)、租赁和商务服务业(0.69%)。

  再看建设银行。建设银行不良贷款率排前三位的行业为批发和零售业(7.69%)、制造业(6.36%)、采矿业(5.52%)。不良贷款率较低的行业有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0.21%)、租赁及商业服务业(0.36%)、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0.51%)。

  农业银行不良贷款率排前三位的行业为批发和零售业(12.05%)、制造业(5.7%)、采矿业(4.62%)。不良贷款率较低的行业有金融业(0.16%)、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0.29%)、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0.33%)、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0.39%)。

  招商银行不良贷款率排前三位的行业为采矿业(10.68%)、制造业(6.53%)、批发和零售业(4.13%)。不良贷款率较低的行业有金融业(0.02%)、租赁和商业服务业(0.14%)、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0.57%)、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0.66%)。

  在贷款利率下行,息差缩小的情况下,银行出于收益的考虑会加大对不良率较低行业的配置。从上面几个银行的情况来看,水利、环境及公用事业这种公用事业类、租赁及商业服务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等等几个不良率比较低。

  而在一些不良率较高的行业里,比如制造业、采矿业、批发零售业中,出于行业配置的考虑,银行应该会更加集中在盈利能力更强的龙头股领域中。

  不过不管怎么说,总的信贷量增加了,也因此所有的行业都会受益。而行业受益的同时,银行是否能受益就很难讲。

  结语

  每次一到有降准,总有一些人能联系到房价上。其实我觉得房住不炒这一政策肯定不会动摇,指望房价上涨多半是要失望了。从最近房地产公司的融资利率就可以看到,优质龙头地产股和普通地产股融资利率差距越来越大,行业洗牌是在所难免的。不仅在地产行业如此,在其他行业也是一样。这是一个大变革时代,巨头崛起的时代。在巨头崛起的时代里,各种人才和资金也在加速向几个大城市圈集中。而这些人才和资金的集中会带来非常显著的规模经济,进而不断拉大与非城市圈的发展差距。

  不能不说,时代真的变化,我们必须睁眼看世界,顺应时代的变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4-4-25 02:18 , Processed in 0.109385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