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908|回复: 0

白君:环球金融动荡,A股会否成为全球资金的避风港?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4-2 12:40: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过去的3月份,可算是环球金融市场近十年来最不堪回首的一个月。自2月底疫情在全球加速蔓延以来,国际金融市场陷入极度混乱状态。

  美股在2月底连续七日下跌之后,又在3月9日至18日的8个交易日中连续四次触发熔断机制,导致美股大崩盘。

  反映市场恐慌情绪的VIX指数和市场流动性状况的TED利差出现急剧飙升,作为传统避险资产的美债和黄金价格也出现大幅波动。

  在3月份的环球动荡中,A股虽然没能幸免,但却表现出了相对的抗跌性和免疫力,这种相对的独立性凸显了A股成为全球避险资产的潜质。

  当然,在疫情全球蔓延的大背景下,中国的抗疫效率和经济基本面表现最终将决定A股能否真正成为全球资金避风港。

  1、制度优势,高效抗疫

  不同于西方国家的决策机制,我国实行的社会主义制度具备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在应对重大突发事件时具备极高的决策速度和执行效率。

  在1月21日全国进入“抗疫”模式后,我国通过采取超强力度的防控措施,甚至以经济活动短期放缓作为代价,到3月23日本土疫情传播已基本阻断。

  目前我国疫情已经处于基本受控阶段,各地复工复产进度良好,经济活动也逐步恢复,有望率先摆脱疫情困扰。

  然而,部分西方国家在疫情在全球蔓延初期,基本以轻视的态度视之,没有果断采取积极的防控措施,导致海外疫情迅速爆发。

  最近IMF赞扬中国政府对此次疫情做出了快速反应,遏制病毒蔓延并有效减缓其对经济的影响,中国的经验值得其他国家借鉴。

  但考虑到西方国家与中国存在的根本上的制度差异,加上执行层面的效率各异,海外应对疫情所需的时间大概率要长于中国。

  2、中国经济刺激政策空间较欧美国家大

  为了应对疫情对经济造成的影响,美联储推出史无前例的刺激政策。3月美联储两次紧急降息将政策利率降至零,并启动总额7000亿美元的资产购买计划。

  3月23日,美联储宣布将实施无限量的量化宽松措施,全力支持金融市场,之后美国股市开始出现止跌反弹。

  考虑到疫情在美国依然加速蔓延,无限QE虽然有助于缓解流动性危机,但不足以完全对冲疫情对经济和金融市场的冲击。

  因此,特朗普推出了2万亿美元的财政刺激以应对疫情冲击,大幅度增加财政预算之下,美国联邦财政赤字占GDP比重将由2019年的4.6%升至13%以上。

  同时美国政府杠杆率也会大幅度攀升,预计2020年美国政府债务占GDP比重也将上升至115%。

  鉴于当前美国政府财政赤字和债务水平已经处于历史高位,未来继续财政刺激的空间非常有限。

  相比欧美地区政府救市措施已经面临瓶颈而言,不论货币政策还是财政刺激层面,当前中国的经济政策调节空间依然较大。

  一方面,中国货币政策仍处于常态化,在多国央行纷纷降息背景下,3月份1年期MLF和LPR并未调降,进一步彰显了货币政策定力。

  在上周末政治局会议定下引导贷款利率下行的总体基调,叠加央行周一下调OMO利率后,未来货币刺激空间有望打开。

  财政政策方面,我国财政赤字率并未突破3%的国际警戒线,政府部门杠杆率略高于新兴市场,但显著低于发达国家水平,未来财政刺激空间充足。

  在上周末的政治局会议中,管理层强调未来将扩大赤字率来刺激经济,因此4月份预计将会陆续有财政刺激政策落地,为中国经济带来支撑。

  3、环球宽松基调下,人民币资产具备利差优势

  由于3月中开始欧美地区纷纷大幅降息和重启QE,导致海外主流国家利率持续下跌,中国成为G20中唯一保持较高利率的市场,对外资吸引力突显。

  从中美10年期国债收益率来看,在美国实施全面降息和无限宽松以来,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加速下行,推动中美利差走高。

  截至3月底,中美10年国债收益率差扩大至189个基点,为2013年11月份以来的最高水平。中美利差的持续扩大,进一步凸显人民币资产的配置价值。

  因此,在疫情冲击下,中国具有制度高效、经济政策空间大以及人民币资产利差优势明显等优势,有助于释放A股成为全球资金避风港的潜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GMT+8, 2025-8-15 11:11 , Processed in 0.265674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