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309|回复: 0

谭主:美股历史性暴跌,究竟谁之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3-20 22:15: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熔断!熔断!!熔断?!熔断!!!

  中文的标点符号,似乎能代表最近美国股民的心情:

  “惊讶——震惊——难以置信——匪夷所思”。

  从3月9日到18日,短短8个交易日,美股发生4次熔断。要知道,到目前为止,历史上发生的美股熔断次数总共不过5次,第一次还是在遥远的23年前,而后来的四次,全部发生在今年的三月。

  在9日、12日,相继两次“熔断”后,本意提振市场信心的美联储降息,意外加剧了投资者的担忧情绪,16日,第三次“熔断”发生了。

  原想着再二再三,不能再四。

  但是万万没想到。

  3月18日,美国证券史又多了重要的一笔。

  当天,美股因标普500指数盘中跌超7%,再次触发熔断机制,暂停交易15分钟,成为美股史上第五次熔断,创下了10天内四次熔断的纪录。

  当天,美国三大股指,基本画出了同样的曲线。

  截至收盘,道琼斯指数报收19898.92点,跌6.30%,跌1338.46点,盘中一度深跌10.81%;

  纳斯达克指数报收6989.84点,跌4.70%,盘中最低跌8.83%;

  标普500指数报收2398.10点,跌-5.18%,盘中最低跌9.81%。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连续的大跌,吃掉了美股3年来的累计涨幅,股指重回2017年1月水平,那时,第45任总统刚刚就职。

  2020年的春天还没有结束,道琼斯指数已经累计惨跌30.27%、标普500指数下跌25.77%、纳斯达克指数下跌22.10%、跌幅均超过20%,从技术上讲,齐齐跌入了熊市。

  被打击的信心

  股市是反映一个经济体发展好坏最重要的晴雨表,而现在,“熔断”似乎已经成为股市对美国防疫不力的一种“习惯性”表态。

  其实在第四次熔断来临之时,白宫正在召开记者会。会上,美国希望“力挽狂澜”,以“战时”的姿态宣布了一系列力度更大的举措。

  然而,这些“姗姗来迟”的行动似乎依然无法改变不断恶化的预期,市场用再一次“熔断”给出了答案。

  不满意!这是市场对美国政府的应对措施一再给出的答案。

  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曾经担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副总裁的朱民告诉谭主:

  这种不满意说明,市场依旧处在恐惧和不确定性当中。投资者认为,目前首要的应该是对疫情的管控,疫情平缓后才是救市。而目前财政、金融政策的目标都是救市,而不是救人。

  跟朱民有着同样观点的还有北大光华管理学院唐遥副教授。

  回顾一下美国的防疫举措和节奏,其实就不难理解为什么美国股市会不断以“熔断”来刷新历史纪录。

  向上滑动查看完整图片

  3月4日,美国副总统在新闻发布会上强调,美国公众感染风险“仍然很低”。

  结果3月9日,疫情期间第一次熔断来临。就在熔断之前,美国最高领导人依然把疫情当做普通流感。

  △“去年3.7万美国人死于普通感冒。平均每年有2.7万到7万人。没有任何东西被关闭,生活和经济都在继续。此时此刻新冠病毒的确诊病例是546个,22个死亡。想想吧!”

  第一次熔断的警钟敲响了,有人还在掩耳盗铃。

  3月11日,美国领导人发表电视讲话,再次称对绝大多数美国人而言,风险非常低。

  不愿意正视疫情防控的“根本矛盾”,降息+量化宽松的救市手段也收效甚微。

  3月12日的第二次熔断很快到来。3月13日,美国宣布国家紧急状态,但言胜于行,美国的疫情防控举措并没有同步升级,美国民众的忧心依然没有减弱。

  按照美国顶级传染病博士安东尼·福奇(Anthony Fuci)的预测,美国的病例数量可能在45天内达到峰值,大约在5月1日左右。

  这让美国民众的恐慌情绪继续加剧,总统也不得不出面,呼吁民众停止囤积物资,并称“因为我们(疫情防控)做得很好”。

  与此同时,美联储穷尽了救市手段,在3月15日,宣布降息1个百分点到0%至0.25%之间,创下自2015年以来的最低基准利率水平,美国也启动了7000亿美元量化宽松计划。

  一系列“救市”举措非但没有奏效,反而加剧了市场前所未有的动荡。

  不愿正视现实,只顾左右言他。情急之下,居然抛出了所谓“中国病毒”试图转移民众注意力。不仅丝毫没有缓解自己的窘境,反而招致全球一片骂声。

  信心来自于挽救生命的诚意

  3月16日,美股开盘即熔断。用于衡量股市恐慌程度的芝加哥期权交易所波动率指数(VIX)收于82.69的创纪录高点,超过了2008年11月21日创下的80.74的峰值。

  这也代表着当前的恐慌指数,已经超过2008年金融危机时的峰值。

  美国一次次的应对不当,不仅在打击民众面对疫情的信心,也在让市场信心跌至谷底。

  谭主很多做投资的朋友,这次也深陷美股的惊涛骇浪之中。很多人叫苦不迭地跟谭主抱怨:只会甩锅的政府,是无能的政府,只会导致形势越来越差。如果美国政府不改变策略,美国股市的历史性时刻还可能不断重演。

  市场普遍预期,如果美国政府不走上正确的抗疫之路,未来不断恶化的不仅仅是资本市场,还有美国经济和世界经济。

  中银国际证券执行董事白韧尖锐点评到了美国的应对逻辑:

  当前全球人流、物流大乱,前所未有,意味着经济增长将大幅下滑,降息等货币政策并非对症下药。

  谭主跟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院长,曾经担任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的黄益平聊到这个话题,黄益平如此分析:

  美股的暴跌,最根本的原因是欧美执行宽松货币政策时间太长、力度太大。货币政策本来应该是逆周期调控手段,“应该是用于救命,而不是养生”。长期政策利率很低、失业率很低、通胀率很低,埋下了诸多潜在风险。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疫情只是提供了一根导火线而已。

  多位专家跟谭主谈到,美国高层的一些“甩锅”言行,好比踏响股市炸雷的一脚。他们说不要低估了资本市场与生俱来的最敏感的神经,他们早就在观察疫情的走势。特别是近期美国政府自身应对疫情不力,造成了国内在实施过程中的严重分歧和争议。

  不去关注抗击疫情的进展,反倒是不断“甩锅”的同时伴随反复被打脸,打肿脸还要充胖子。这种一贯做派反而越来越引发市场的猜测,适得其反地加剧了市场的担心。

  估计不少美国人,包括华尔街那些同样受到疫情困扰的操盘手们,都会认同来自市场的这样一句分析:“救市政策市场并不买账,因为政策没有对症下药,市场更期待的是针对疫情的有效措施。”

  可见击垮市场信心的力量,不是别的,是面对疫情不去努力而是一味推诿作秀的言行。

  市场上一则桥水爆仓的谣言让全球最大对冲基金的总裁达利欧火了一把。

  就在几天前,这位号称对冲基金界教父的他,曾经写下这么一句话“我们最大的经济风险来自于我们当选的官员(控制财政政策的官员)会处理不当的可能性。”

  估计经历了第四次“熔断”之后的他,对自己的论断会更加深信不疑。

  朱民院长昨天跟谭主谈到的这样一个观点,用以回答最近美国股市历史性暴跌的原因非常契合。不妨分享给大家:

  2008年金融危机发生后,全球协调财政货币政策,全球拉动总需求,成立G20取代G7等措施,带领全球走出了金融危机。而在当前最需要全球合作来控制疫情的时候,却因民粹主义政治,导致决策的非理性和随机性都比较大,使得全球合作抗击疫情的空间变得很小。一方面美国自身应对措施不利,同时又甩锅中国,加剧了市场的恐慌和担忧。

  当“熔断”一而再再而三发生的时候,人们就会反思,这不是天灾,是人祸。

  美股暴跌谁之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GMT+8, 2025-8-15 07:35 , Processed in 0.078140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