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981|回复: 0

宋双杰:全球新冠蔓延中的谎言与真相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3-1 09:53: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国内疫情刚有好转,就在人们终于准备舒口气时,突然发现,全球范围内的大爆发好像才刚刚开始。

  意大利病例缘何激增?

  2月21日开始,意大利确诊病例突然直线飙升,很多人将之归因于医疗水平不行和防控不力。

  根据《柳叶刀》发布的2019全球医疗质量排行榜,意大利排名第9(日本、新加坡分别排名第12和第22),《全球卫生安全指数》排名中,意大利排名第31,其中“快速查明并报告有可能引发全球关注的传染病”一项排名第16,这些数据表明意大利的医疗水平、疫情应对能力还是比较强的。

  此次疫情的具体应对上,意大利1月29日开通新冠咨询热线;1月30日停飞中意直航;1月31日,已知的首个确诊病例出现,意大利宣布进入国家紧急状态;2月21日,确诊病例数量激增;2月22日,意大利全面封锁北部10多个城镇,涉及5万多人。

  但意大利的疫情依然未能免于爆发。

  爆发的原因之一可能是因为“1号病人”是一位“裸奔”的社交狂人。重灾区伦巴第大区的第一例确诊病例马蒂亚是一位社交达人,马拉松、酒吧、足球赛、自助餐……构成了马蒂亚就诊前的活动关键词,伦巴第大区所有确诊病例都和这位社交达人马有关系,但马蒂亚近期并未到过中国,也未和确诊患者有过接触,因此“0号病人”仍然下落不明,但无论如何,“超级传播者”马蒂亚的作用已经几乎可以肯定。

  较高的确诊数量还有可能是因为意大利进行了更多的病毒检测,毕竟欧盟至今尚未实行边境管制。意大利卫生部顾问在近期的新闻发布会上指出,意大利已经进行了6000人次的新冠病毒检测,相比之下法国只进行了300人次的检测。

  韩国机票价格暴涨?

  韩国疫情爆发,韩国人到青岛避难?

  “首尔飞青岛机票500暴涨到4000”短时间内迅速成为了焦点,尽管吸人眼球,但与事实天差地别。

  机票价格没有暴涨。受疫情影响,韩国航线相比平时出现了大幅缩减,即便是执行的航班,航空公司为了控制成本,基本都用中型客机,运载能力因而变得更加有限。以青岛为例,疫情发生前青岛机场韩国航线日均进出42架次,进出旅客6857人,而近期日均则只有12架次,进出旅客1667人。航班数量大幅缩减,在需求未能以相同比例下降的情况下,价格上涨是正常现象,另外除了临近日期的机票价格出现较高涨幅外,近两个月其他时间首尔飞青岛的单程机票价格并未大幅上涨。

  韩国人也没有到青岛避难。据青岛机场统计,近期的进港旅客中,中国籍旅客超过80%。另外中国驻韩大使馆2月24日签发的签证只有300个左右,重灾区所属的中国驻釜山总领馆的签发数量更是只有20余个,相较往年大幅下降,也就是说,网上疯传的韩国人逃到青岛避难并不存在。

  日本抄作业都不会?

  根据《柳叶刀》发布的2019全球医疗质量排行榜,亚洲排名最高的便是日本(全球第12位),世界卫生组织2018年发布的《World Health Report》中,日本更是蝉联第一。

  这些数据符合国人一直以来对日本的看法:发达国家、医疗水平先进,但在疫情似乎开始转向失控时,“抄作业都不会抄”、“开卷考试得0分”,质疑、嘲笑声四起。

  哪有作业可抄?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国情,基于不同的国情自然要采取不同的措施,日本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动员私立医院抗疫的难度都与国人通常的认知存在巨大差距。

  至今,钻石公主号俨然已经成了日本应对疫情不力的代名词之一。

  但是客观来说,邮轮主要的责任或许并不在日本。根据日本传染病专家的推算,邮轮上的集中感染发生在2月3号之前,也就是邮轮停靠横滨港之前,1月25日,1号病毒携带者在香港下船,月底确认感染(香港卫生署估计他的发病日期是1月23日),但随后邮轮上未采取任何隔离措施。

  日媒称日本对钻石公主号没有法律义务是客观事实。钻石公主号邮轮只是母港在横滨港,其运营权属于英国。从道义上讲,这种情况下任何国家都有援助的义务,但从法律角度上,首先邮轮应由经营人所在国即英国收留。钻石公主号自有下船乘客确诊后,停靠在哪个国家,便会对那个国家造成严重的负担,基于船上一半乘客是日本人和人道主义考虑,日本最终没有拒绝邮轮靠岸。

  当然,邮轮靠岸后的应对不力也是客观事实。邮轮靠岸后,港口所在国便有义务最大限度保证船上人员的治疗和隔离。日本政府实行的船上隔离饱受争议,回头想想,总会有更为妥当的应对方法,邮轮如何应对突发疫情,这一次的经验教训值得总结,但现在不是追究责任的时候,更重要的是如何应对接下来疫情的蔓延。

  印度躺赢?天生免疫?

  1月30日,印度喀拉拉邦确诊首例新冠病例,并于2月1日、2月3日相继确诊两例病例,喀拉拉邦卫生部长宣布进入紧急状态。

  喀拉拉邦位于印度西南部,2018年,这里曾爆发了尼帕病毒疫情,最终造成17人死亡。

  宣布完紧急状态之后,病毒似乎就这样在印度消失了。

  由于连续的检测下来并未发现新的病例,2月7日,喀拉拉邦撤回紧急状态声明。但截至2月10日,仍有3252人在接受密切医学观察,3218人在家中隔离,34人在医院隔离。

  2月14日,印度3例确诊病人全部治愈出院。

  等等,印度就这样战胜了新冠病毒?

  这与人们一贯以来对于印度的印象不符,不久前人们还因为印度的卫生状况而对这次疫情忧心忡忡。

  1月31日,《每日电讯报》对印度首都一家公立医院的状况描述如下:

  “尿液渗到了走廊,门上搭着脏毛巾,急诊区甚至有流浪狗转来转去。”

  令人眼花缭乱的反转之下,随之而来的是难以置信和疯狂猜测。

  躺赢?咖喱?牛尿?天生免疫?

  类似的猜测层出不穷,尽管吸足了眼球,但距离真相差了不止十万八千里,而且或许真的有人当真。

  事实上,印度政府并没有躺下。印度从1月中旬便开始对入境旅客进行体温检测,1月25日开始对疑似患者进行隔离,在1月31日首例确诊病例出现后停止了防护服和口罩等物资的出口,2月1日和2日针对武汉返印公民设置隔离点进行隔离,印度的疫情中心喀拉拉邦更是进行了大规模的隔离,并且将隔离天数定为28天。

  印度赢了吗?如果没有新的确诊病例可以称为“赢”的话,目前来看,印度“赢”了,但截至2月23日,尽管隔离人数已经显著下降,但喀拉拉邦仍有127人在隔离观察当中,而且印度政府依然丝毫不敢掉以轻心。

  至于那些千奇百怪的猜测和偏方,实在无力吐槽。

  伊朗死亡率罗生门

  2月19日,伊朗确诊首例病例,短短十天时间过去,2月29日确诊人数上升至388例,伊朗成为中东地区的新冠疫情中心。

  引人关注的是伊朗目前已有15例患者死亡,伊朗成为除中国外目前因新冠病毒死亡人数最多的国家,死亡率尽管相比此前已经有所下降,但目前依然有15.8%。

  异常高的死亡率背后,真相扑朔迷离。

  种种证据表明,实际感染人数与官方公布数据可能相差甚远:

  伊朗卫生部发言人此前坦言,感染人数很有可能高于通报的数量,因为只有前去就医或者出现严重症状的患者被纳入了统计。

  加拿大、黎巴嫩等多国均确认了在伊朗感染的病例,而加拿大确诊的病人已经确认是于1月底在伊朗感染。

  库姆市是伊朗疫情最为严重的城市之一,库姆市的一名议员指出,仅该市自2月13日以来死亡人数已有50人,但伊朗卫生部副部长哈利其信誓旦旦回应:“哪怕库姆新冠肺炎死亡人数是50人的四分之一,我将辞职。”

  2月24日伊朗公布的900例疑似病例或许能给人们一些启发,加上未到医院就诊、未出现严重症状的患者未被纳入统计,以及可能因种种原因尚未确诊的实际感染者,伊朗的高死亡率似乎就不那么难以理解了。

  新加坡“佛系”抗疫有成

  新加坡的防疫模式一直饱受质疑。

  2月8日,新加坡总理李显龙面向全国民众发表电视讲话,建议大型活动取消,但并不要求民众一定待在家中,同时鼓励症状较轻的人看家庭医生或在家休息。李显龙的发言在很多人看来是新加坡放弃抵抗的证据,然而,如今看来,“佛系”抗疫却效果显著:

  截至2020年2月29日,新加坡累计确诊病例98例,已有69人完全康复,无死亡病例。

  “佛系”不代表不重视。新加坡并不像很多人以为的那样无所作为,而是采取了大量外松内紧的防疫措施,以最大程度减轻对经济生活的影响。新加坡是海外首个对新冠病毒做出应对措施的国家,并且随着疫情的发展不断调整策略。1月3日起,新加坡开始对武汉游客进行体温检测;2月2日,实施边境封锁措施;2月7日,将疫情警报级别从第二级“黄色”上调至第三级“橙色”,仅次于最高级别“红色”。

  防疫受到广泛认可。新加坡拥有发达的流行病监测和密切接触者追踪体系,并且发动了部队、卫生部、人力部等众多部门进行追踪工作。2月14日,美国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称,新加坡具备“接近完美的”监测能力,如果所有国家都具有新加坡这样的检测能力,对于新冠病毒输入型病例的监测,将超过目前水平的2.8倍。世卫组织也表示,新加坡正在不遗余力地检测每一例流感类疾病和肺炎病例,该国抗击疫情的努力令人印象深刻。

  结语

  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

  在这个流量时代,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客观严谨的事实挖掘。

  谣言与段子不能消灭病毒,但却能让很多人停止思考。

  全文完,感谢阅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5-15 03:44 , Processed in 0.203206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