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446|回复: 0

牛弹琴:昨天,中央向武汉下死命令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2-7 14:32: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

  2月6日-7日,对我们很多人来说,这是一个最黑的长夜,我们看到了最悲伤的朋友圈。

  漫长的一天,武汉至少发生了两件事情。

  第一件,中央对武汉下了死命令了。

  因为按照新闻报道,2月6日上午,武汉又开了一个非常重要会议。

  这是一个肺炎疫情全面排查动员会。副总理孙春兰出席,最近几天,她应该一直坐镇武汉指挥战斗。

  形势仍万分严峻,新华社相关报道的第一句话就是:湖北省特别是武汉市是全国疫情防控的重中之重。

  重中之重,不容有失。根据报道,孙春兰副总理在动员会上指出,

  要全力抓好源头防控,武汉市要举全市之力入户上门排查“四类”人员,测体温、询问密切接触者,全面落实辖区、行业部门、单位、个人“四方”责任,强化网格化管理,要不落一户、不漏一人,要第一时间将“四类”人员送往隔离点和定点医疗机构救治,实行首诊负责制、首访负责制。

  几个特别的看点:

  第一,要举全市之力,入户上门排查“四类人”,要测体温、询问密切接触者,工作非常细。

  第二,网格化管理,不落一户,不漏一人。每家每户都要走到,都要排查到。

  第三,“四类”人员被确定后,须第一时间送隔离点和定点医疗机构救治,而且首诊负责制、首访负责制。

  也就是说,武汉,这次终于要进行地毯式清查了。

  而且,这是死命令,所有人都要查到,不能漏过一户,不能漏过一人。

  这可以看出,中央对武汉疫情的重视。

  不是一般重视,而是太高度重视。

  在北京,2月6日当天,总理又召集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开会。此前一天,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发布会。都是聚焦在十万火急的疫情防控上。

  在武汉,副总理更是坐镇指挥,而且,说出了现在是战时状态,不能漏一户一人!

  因为最近几天,大家其实也都看到了,作为疫情源头的武汉,封城虽然封城了,但疫情仍在扩散。

  以至于在接受央视采访时,中国工程院副院长、呼吸与危重症医学专家王辰坦言:武汉当前形势严峻,大批患者没能及时收治到医院,这是目前面临的很大压力。

  他的原话是:

  在疫情没有突变的情况下,坦率说,武汉现在究竟有多少病人,这个数目并不是十分清楚,我们期望目前的病例不多于现在设计的方舱医院2万张的床位数,但是如果社区的交叉感染不制止的话,这个数还是一个未定数。

  科学家就是科学家。坦诚,直率、严谨,但连他都不知道有多少人传染了,可想情况的严重。也难怪钟南山院士在谈到武汉能够过关的时候,一度哽咽!

  武汉疫情仍严峻,很多病人找不到床位,只能在家隔离,但这样往往传染给整个家庭,成为新的感染源。

  所以,必须痛下决心,菩萨心肠,但须霹雳手段,地毯式排查。

  所以,武汉这两天也使出浑身解数,除了火神山、雷神山两家医院外,还火速建成了方舱医院,大批量收治确诊轻症患者。

  看到花花绿绿的棉被,可想而知武汉的现在的努力。必须确保所有患者,都能收治到位,避免成为新的移动传染源。

  当然,这项任务,可想而知有多重。

  毕竟,虽然走了500万人口,武汉毕竟还有900万人口。而且,这是在高度敏感环境下,还有入户上门,测体温、询问接触,不能漏过一户一门。

  这就更考验担当、责任和能力。

  根据新闻,孙春兰副总理还说:

  要以战时状态落实落细各项防控措施,各级领导干部要把疫情防控作为当前最重要、最紧迫的任务来抓,坚决履行好属地责任,坚决杜绝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设立24小时值班制度,战时状态决不能当逃兵,否则就会被永远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大家要心无旁骛、争分夺秒,全力以赴解决措施不精确、落实不到位的问题,全力以赴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请记住:

  1,现在是战时!

  2,战时决不能当逃兵。

  3,否则,就会被永远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请注意这个关键词:永远!

  如果这个时候,像香港某些人当了逃兵,那真是要永远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当然,副总理也清醒地看到存在的问题,所以,还加了这么一句:大家要心无旁骛、争分夺秒,全力以赴解决措施不精确、落实不到位的问题。

  这是在与死神赛跑,不能三心二意。

  一些措施不精确、落实不到位,大家都看在眼里,必须全力以赴解决。

  这应该也是武汉历史上最悲壮的一幕!

  中央下了死命令了,副总理这是在督战啊!

  (二)

  这是第一件事,第二件事悲伤了全国人。

  在这个黑夜,武汉一位年轻的医生永远地走了。父母失去了儿子,妻子失去了丈夫,两个孩子失去了父亲,其中一个孩子还未出生。

  他曾经是一个普通的医生,但他却会永远被历史所铭记。铭记他曾发出的警讯,铭记这个悲剧的结果。

  这个寒冷的清晨,不由想起了明人张溥写的《五人墓碑记》。时代不同,事件不同。但我们这个民族,普通人从来不缺乏英雄。所以,文章最后,张溥感慨说: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我相信,终有一天,我们会立一个大大的碑,纪念这些平凡的英雄。即使没有实体的碑,自有老百姓的口碑。

  我们这个民族,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历史掩不住他们的光耀,他们才是中国的脊梁。

  不信有天常似醉,最怜无地可怀忧。即使明天重新开始,也不能原谅昨天。

  北京昨天鹅毛大雪,现在夜幕逐渐散去,中国又迎来新的一天。

  武汉啊武汉!

  一定要渡过这一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5-14 11:17 , Processed in 0.078184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