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5403|回复: 5

日月丽天:后危机VS我们 术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10-1 07:10: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源:大话参考:后危机时代和我们怎么办

后危机VS我们 术篇
上篇。序篇
  四种认识和聪明人聪明钱

  发现很多童鞋好像有点热衷于‘模型’、‘模式’。好像解决与此,天下无往不利。其实模型是有的,但不是‘猴王’画两圈,中间画几个横杠那种。那叫模型吗?充其量属于‘涂鸦’。猴王对于国家和资本认识好像是‘各个大国协同起来,一起消灭非民族性流动资本’这个可以视为大同的理想,‘忽悠’别人可以。真的实现,估计得几百年之后吧。这是人性使然。即使中国人本次成功了,站在地球之巅,也无非是采用比美国人更道德更公平的剥削方式。猴王第二个认识是中美是天然的战略伙伴,此话不假。但是你把它当爹永远成不了伙伴,爹跟爹才能成为伙伴。中美关系实质就是‘斗争中求和平;博弈中求发展’‘高唱我们的关系比蜜甜,时有进攻时有防守。’‘当爹是我们的天命所归’。

  真正的模型是可以解释社会的、经济的、物理的、政治的、军事的、科学的。。。无所不包才称其为模型模式。对于模型的选择超出‘涂鸦’的水平应该到物理学、数学等学科中找寻。一些美的图形才近似于真理。现在学科分的过细之后,造成认识的‘藩篱’。其实跨过学科的界限,是可以触类旁通的。

  也就是模型这东东,历史长河的几千年早就有人在认真思索了。不会等到我们这些热血沸腾的‘愤青’。

  还是从‘臭氧层’的离题比较远的四种认识说起吧。否则说多了,不一定能够接受。有可能造成大脑过载。

  第一种认识是‘看山是山’。看到什么样子就是什么样子的。这是一种大多数人的认识,其实也是对的。前一段时间心血来潮,打算研究欣赏油画(主要是咱们的国画被吵得太TM的热了,想挂在自己墙上欣赏的想法都有点奢侈的近似于梦想了)。百度了很多的大师点评,从色光影和传统现代技艺特征苦苦追寻时日若干。‘蓦然回首’才发现:敢情油画就是第一眼舒服,有‘眼缘’就是好作品呀。大师的品鉴欣赏,就是把第一印象细分细分,再细分,来论证这第一印象呀。细分析分析,好像世界上所有的品鉴大师,都是这个路数。

  早知道这样,何必费那么大事,看这几根白头发长得。按这个‘路数’推导下去,咱们比较适合的工作应该是世界级别的菜品、美酒‘品鉴师’,肯定爽歪歪。据说前一段时间有一个世界上最好的工作是在沙滩上品鉴美景和海滩美女啥的(具体比基尼后边是神马,就纯属于个人爱好了。反正这玩意被海浪冲走的山寨品质概率也不高。),年薪二十万,据说还是欧元。

  KAO介活也太简单了

  其实这事没那么简单,后便会说到。

  第二种认识是‘看山不是山’坛子里的童鞋处于这个水平的比较多。一眼看去‘哎呀,山色的险峻或婀娜多姿是由山石之形配合花树搭配之色,恰到好处的一种天成。’这么多因素低概率的组合才让人仰止惊叹。更厉害的是随着四季的变化,影形色给人另外一种美的享受,可以体悟人生。

  到这个阶段容易‘半瓶晃’。好像原理、程序明白的大脑都有点撑不住了。不‘倒’出点来,有点‘屈才’。感觉面包房子包括世界美女啥的,都是我们的。

  这个阶段认识也有一个好处,有热情、行动快。确实容易变革世界,当然也容易被人利用。

  第三种认识是‘看山还是山’。把各种原因、原理搞清楚了,进行了横向纵向的比较。‘奥,是这样的呀。’‘本来就是这样的呀’。到这个思维境界,心平气凝。凡事知何者可为,何者不可为。何者不可为而尽力为之。

  说了这么多,拾人牙慧。好像太简单了

  其实不简单,还有

  第四种认识‘看山还不是山’。这是一种心智相对自由的认识。地位、财富或者技术已经让别人高山仰止了。外境没有更多的束缚了,可以做到;最厉害的是自我心性修为够了,可以做到。束缚的减少可以在更高的维度,记住是维度。来思考一件事情。这种认识‘孤独的流’童鞋给我私信说是‘神识’,应该差不多了。用现代语言来说应该是多维度认识。世间事一般用长宽高和时间的思维认识就差不多了(很遗憾,认识一个事物,确定主要因素、运动模型,再加上时间的变量绝大部分人就已经做不到了)。

  但是我想问一句,只有这四维吗?现代物理就已经证明到十多维次了,在四维之中你能做到最优就能保证结果和你想的一样吗?

  当然超过五维次以上的问题没必要谈论和思维,因为没有用。基本上进入这个认识阶段的人都跑到深山老林中或者海边晒太阳去的。我发现世界上起主导作用的还真就是这种第四认识的人和第四认识的钱(当然背后也是这个水平的人)。

  主要特征是:看似轻描淡写,实则跟下棋一样你想到的他一已经想到一百遍了。甚至是利用普罗大众的心态和想法(利用第二种和第三种认识人的想法)。处理事务特征和第一认识的差不多,NB就NB在和第一认识处事的5%的差异上。些许不同,天壤之别。另外一个特点是快。等你想明白的时候,他都已经开始处理起来了或者处理的差不多了。

  比较明显的例子是‘中国大妈’买黄金。行为方式和普通大妈没有什么区别,仅只区别在时间选择和价位选择的精准上。各国政治家的处理手法有时候和咱们老百姓的想法差不多,其实他们已经将各种组合方式推演一百遍了,处理起来稍稍不同。水平就差在稍稍不同上。

  聪明人和聪明钱中聪明人主要集中在各国政治家中。聪明钱很遗憾,集中在一些所谓的‘犹太资本’的顶尖高手,当然也包括国家基金的操作人才中。具体到华尔街资本操作人也没有什么可怕的,这恰恰是国家能赚他们的所在。原因很简单,国家资本在特定的战场中近乎于无限,不就是往电脑上‘冲数字’嘛。赚完了再将数字‘销’掉就行了,不会造成膨胀。这种事情已经在发生,美国人输出货币三十多万亿,流通的计算一下也就二十多万亿。‘消失’的财富就是这么玩的。

  在国家政治有选择的‘作战主场’和‘游戏规则制定’下。‘非民族性流动资本’屁都不是。胡温执政期间,咱们国家也这么玩过。

  啰啰嗦嗦的写了这么多。目的是给‘模型’作序。你要是不知道在人世间的这几种认识,后边的模型看了我的解释,你就觉得我跟‘笨蛋’似的。挺简单还有点‘绕’。其实不是绕,是一句话说明白了,你接受不了。另外说明白了,你会说‘就这么简单呀,不是白说了吗?’

  上士闻之,勤而行之;中士闻之,若存若亡;下士闻之,大笑之。

  不大笑不以为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0-1 11:48:55 | 显示全部楼层
日月老师的淳淳教导一直铭记在心。
在大参考越读得多就越不想说,言不达意,总会有偏差和疏漏。
思想界的百家争鸣,实质上是各方利益的碰撞和博弈。就如老师所说,分析问题只能对事不对人,每个作者背后都有其背景和各自人生经历产生的偏执也好,综合各方观点,剔除背景因素,才能得出一个相对中肯的结论。但是抛开他们的文章,自己来分析问题却还是雾里看花,只有个模糊的轮廓,条理性很差,碎片化也很严重。不禁感叹储备有限。
扣帽子现象也非常普遍,动机上的真正五毛,美分应该是极少数人。
往往互骂的都是缺乏调查和思考的年轻人,这些人往往是思想斗争中被上述这些人利用的工具。
我的导师最近推荐我看南怀瑾的《论语别裁》,也颇有感悟,看多了这些政经的谋与术,换换大道至简的口味也另有所悟。
日月老师,献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0-4 23:06:38 | 显示全部楼层
孤独地流 发表于 2013-10-1 11:48
日月老师的淳淳教导一直铭记在心。
在大参考越读得多就越不想说,言不达意,总会有偏差和疏漏。
思想界的 ...

孤独是一种美,一种定力
思考的过程价值大于思考出来的结果
就像泡妞一样,上床了、反倒没意思了。从眉来眼去、拉手逐渐发展的一个过程,反倒是值得回味
任何一个传奇人物,都是有一个痛苦孕育、克服困难的过程。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是普遍性的规律。
‘大丈夫当立言立行’我觉得应该是立无言之言,无行之行。
因为我发现,我们思考的、困惑的、克服的,历史上都差不多
最后留给人世上是真善美的,是温情的道德的。此生才没有白白来过

至于南怀瑾可是当代难得的的大圣大贤
他看我们,就是拖着五蕴合和的身体在红尘之中为欲望情感驱使的奴隶
他的角度看世界,就像我们在看动画片一样
当然,从我个人角度看的南老师,很有偏颇
有悖圣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0-10 23:19:36 | 显示全部楼层
      仓颉造字而鬼神泣;“孔子作《春秋》而乱臣贼子惧”!普天之下,数千年来,所有的剧变有胜于“文字”的横空出世乎?庆幸的是我们“先机在手”!
    道德经四千言领先于各种“正门邪教”何止天渊之别,使我华族从此远离宗教荼毒!
    然而,自无能阴毒之满清统治中国以来,为了辫子一族之私利,毁灭我历史,阉割我文化,致使奴才国贼立于庙堂(每忆及此,恨不能将。。。),而中华帝国江河日下。在1872年,李奴才中堂惊呼“合地球东西南朔九万里之遥,胥聚于中国,此三千余年一大变局也”!
    200多年的满清奴化统治,几乎动摇我大汉根本!在“船坚炮利”之下,痛失“先机”!
    东方红,太阳升!
    两弹一星,我们拉住了原子革命的尾巴,再无亡国之忧;
    信息革命(863计划),我们搭上了快车(DOS时期,汉语亡国论不绝于耳)!
    ......
    战略乎?战术乎?
    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0-12 10:11:33 | 显示全部楼层
思考的过程价值大于思考出来的结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0-15 07:15:33 | 显示全部楼层
 上士闻之,勤而行之;中士闻之,若存若亡;下士闻之,大笑之。

  不大笑不以为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5-1 03:00 , Processed in 0.093800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