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4090|回复: 1

巨龙:风景这边独好 —— 2020中国宏观经济的个人看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1-6 14:01: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风景这边独好——2020中国宏观经济的个人看法(上)

  每年年初的时候,是展望一年的好时机。

  看空未来,并且贩卖焦虑,是很多媒体的一贯手法。既吸引眼球,也符合“好事传得慢,坏事传得快”的民众心理。

  但是,综合各种信息来看,我看好2020年的中国宏观经济。不管外部环境如何,这一波经济起飞,将会是一轮延续时间比较长的高质量腾飞,泡沫更少,可持续性更好,而且更平衡。

  这其中的最核心看点,就是中国的发达地区板块,将会再次按下发展的快进键。这是元旦讲话里,非常重要的一句话。

  这意味着,随着扶贫攻坚战进入尾声,建设全面小康工作将会告一段落。地区发展严重不平衡的问题,得到了缓解,而且中西部地区,承接发达地区的产能,条件已经成熟。发达地区板块,将会得以轻装上阵,迎来一波新的增长。

  过去的八年多的时间,随着扶贫攻坚战的口号声,10年不到的时间,广袤的中西部地区,迎来了一轮超大规模的建设周期。伴随着高铁网、铁路网、高速公路网、电力网、通讯网的全面部署,加上农村基础设施的完善。可以说,在99%的中国人居住的地方,都会有3G-4G手机信号,都会有电力,都能够开车前往。而到了县城和地级市,往往都会有多个方向的高速公路。在省会城市,往往都具备发达国家才能够看得到的城市景观,基础设施和现代服务。

  不要忘了这一点,美国的第四大城市休斯顿,连地铁都没有。而截至到2020年,中国有超过40个城市拥有地铁,而且其中包括大量的中西部城市。而且一线城市的地铁里程,基本都排名世界靠前。发达地区之外,大部分的省会城市,都已经开通了地铁。

  也就是说,从某种程度上而言,中国人已经实现了基础设施的“相对平等”。中西部地区的很多地方,已经具备了承接东部地区大规模产业转移的条件。

  早些年,富士康从深圳搬迁到郑州,此后又一路在内地城市开疆拓土,包括成都、南宁等等。很大程度上,带动了内地省份的本地就业,也大幅度减轻了一线城市的各种资源空间上的压力。

  最近得到的消息,华为荣耀手机已经实现在桂林的生产。初期产量达到每月80万台,后期随着生产体系的成熟,将会扩大到每月200万台的产能。要知道,桂林只是广西排名第三的中小型城市。随着道路、高铁、飞机场的建设,即使是这样的城市,也具备了辐射全球的电子产品组装-物流能力。桂林机场去年的改扩建,加上原有的全国排名前20名的4F跑道,在桂林组装的荣耀手机,很方便通过空中走廊,辐射到全世界。

  桂林郊区的临桂新城,打造了一个深科技产业园,除了华为,比亚迪也已经落地。桂林本地相对低廉的房价,方便的交通,良好的气候条件,充足的劳动力,以及与广州-深圳三个小时多的高铁里程,让这个城市具备了一定的产业承接能力。

  据说,提前知道消息的华为“炒房团”,已经在当地买了不少房子。预期华为公司在本地的员工,最终会达到一万人左右,并且逐渐形成自己的一条产业链。

  桂林只是一个例子,据我所知的一些信息,像制鞋等产业,很大的产能,也已经移到内地。典型的例子,就是河南睢县,仅用7年,完全是从无到有,这个地方就聚集起近200家鞋企,年产量超1.5亿双。

  像武汉、成都、郑州、重庆、合肥这些产业条件基础更好的中西部城市,经过多年的财政支付转移,以及大规模的建设,不仅具备了承接产业转移的能力,而且还有了相当强的“自我造血”能力。甚至由于资本注入过多、过快,房价上涨幅度一度领先全国。比如说,武汉的汽车产业、显示屏产业、光科技产业、芯片产业,已经崭露头角。

  单单看城市建设,很多内地的省会城市,城市景观相当漂亮。很多后期建设的设施,由于技术更先进,反倒看上去更舒服。

  由于基础设施的相对均衡,保证了人人都享有先进基础设施带来的发展机会。以前的互联网流量,基本都是聚焦于一线城市,但是随着4G全面铺开,很多内容也来自于小城市甚至是乡村的创作者。比如来自农村生活的李子柒,就赚取了海量的流量。

  就算是出门打工或者经商,现在居住在中西部地区,前往一线城市和发达地区,也方便了许多,我就经常往来桂林和广州之间,3个小时不到的高铁。每天几十趟车(包括前往贵阳、重庆、成都的过路车)。我自己就经常在周末来往于广州-桂林之间,并没有感觉多少不方便。

  相反,这些年来,东部发达地区的发展,速度还有所降低。以基础设施为例,像福建的高铁发展,就反不如广西(2017年通车里程,广西居然国内第一),山东省的高铁也是近1-2年才发力,经济大省的江苏,苏北地区的高铁交通也相当不给力。而在2016年以前,为了照顾Hk的机场客流量,深圳机场居然连国际航线都没有。

  在“全国一盘棋”的大格局之下,发达地区实际上主动减慢了发展的速度,减少了必要的建设投入,对全国的平衡发展,也是做出了相当大的牺牲。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前些年,我们的军事力量需要补课的地方太多,海军还没有形成局部优势,财富也不能过多集中在沿海地区。

  到了2020年,很多局面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其中很重要的一点,随着多年来持续高强度的海军建设,中国海军已经具备了西太地区的局部优势,完全有能力保卫中国的财富。此时发达地区板块,再多的财富也不用担心来自外部的军事力量破坏,即使是在最极端的梧桐情况下,绝对会安然无恙。

  那么,2020年这个节点,再次按下发达地区发展的快进键,各种条件已经具备。

  从投入回报来看,很多建设在中西部的项目,并不是很赚钱甚至亏损,社会效益远大于经济效益。当然,意义仍然很大,保证了国家发展成果惠及全国,人人都享有先进基础设施带来的发展机会。

  当中西部地区,基础设施比较完善,具备自我造血能力的时候,这种大规模的输血态势,一定会发生改变。以高速公路为例,即使是中西部地区,大部分也跨过了自我盈利-滚动的财务平衡点,小汽车的拥有率也大幅度提升。

  中国历来讲“救急不救穷”,扶贫更重要的是提升造血能力,但是不能变成长期的“财政支付转移”依赖,更不能成为国家发展的包袱。

  因此,2020年,中国发达地区再次按下发展快进键,这一波的发展,更加遵循市场规律的投资回报。

  一条地铁,是修在广州效益高?还是修在贵阳效益高?一条新的高速公路,是修在珠三角、长三角效益高,还是修在中西部效益高?至少在未来10年,答案仍然是不容置疑的。

  以我在广东的生活工作经历观察来看,珠三角的基础设施,仍然有巨大的发展空间。佛山、东莞作为GDP万亿市值的制造业重镇,道路基础设施完全不能和GDP相近的省会城市相比。我有一次开车,去东莞一个稍微偏远的镇区,在东莞足足开车快两个小时,到镇上的感觉,道路的脏乱差,其实和内地的乡镇很相似,而且一路交通相当堵塞。

  也就是说,即使是在珠三角内部,仍然需要一轮巨大的建设。而且投资回报率不低,以东莞汽车的保有量,即使是收费的高速路,修出来多少路,也马上都会车满为患。

  从这个角度而言,2020年启始,各种资本的投资重心,重回发达地区。按照《交通强国2035》的规划,发达地区将会开启更大规模的建设,而且投资的正向回报率很高。

  投资回报率的提升,将会改变中国金融体系、财政体系的收入结构,很多公司将会获得更好的长期财务回报率,未来的负债杠杆有望缓解。而这一轮发达地区板块(包括省会、大湾区、长三角、京津冀)的发展快进键,由于空间资源更充足(地铁大幅度延长),发展的平台更高,更多面向高科技和全球产业,甚至在中国军事力量提升的同时,中国金融投资产业也能够走出去。这一波的发展,属于优质增长,泡沫更小,成长更健康,更具备可持续性。

  这一轮的新的腾飞可期,其中也充满了各种新的“风口”。本系列文章的后续两篇,将会按照行业分析,给出一些中国2020年发达地区发展的一些看法,敬请期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1-7 16:08:56 | 显示全部楼层
风景这边独好——2020年中国宏观经济的个人看法(下)

  2018年开启的mao yi战,实际上开启了中国产业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即寻找“去美国化”的方案,以及国产替代的终极方案。

  由于中国大规模资本投入科技产业的时间短,中国的科技积累,特别是需要长期基础研究积累的项目,都存在相当明显的短板。——通俗地说,历史欠账太多。

  中国科技产业,目前强项是应用场景,短板是基础研究。但是好处是与市场接近,应用会快速产生现金流。而基础技术虽然高大上,但是如果缺乏市场的对接,实际上很难变现。

  无论是美国还是欧洲,都有一大堆的各种基础科研项目,在不断地被裁减经费,甚至科学家队伍难以维继。就是因为没有足够的市场来养活,比如欧洲的伽利略导航系统,越玩越残,估计最终还是不了了之。

  而中国广泛的市场应用支撑,让所有的科技,但凡是有用的,就一定能够体现出价值来。

  与美国对中国的“maoyi战”相反,这两年嗅觉最灵敏的,当属日本产业集团。以Sony公司为例,数码相机一类产品的衰败,并没有沉重打击它的光学影像事业部门。相反,随着中国手机产业的崛起,摄像头像素的不断提升,高端摄像模组的需求激增,导致Sony公司的摄像头模组供不应求,2019年进行三班倒生产,都无法完全满足市场需求。

  而就在mao yi战如火如荼的这两年,国内包括周边的韩国日本,都掀起了一大波替代美国的方案。在毛衣战中,顶住美国压力继续给华为代工芯片的台积电,不仅赚得盆满钵满,而且还为自己赢了一个可以预期的未来——国家统一以后,这可以作为这家公司的光荣往事,拿来教育后人。

  可见,每一次的洗牌,每一次的危机,其实都是“危中有机”。大家都哀叹,maoyi战让全球的生意难做,让未来充满不确定性。而这其中,实际上这变局也意味着无数的新的商机涌现。比如,中国周边一些善于投机的国家,例如越南,就很好的利用了这一波产业转移的机会,做了“转口”贸易,甭管以后是否可持续,起码活在当下,见钱就赚,机会都是会垂青于有准备的人。

  这几年,“一带一路”的投资,其实是比较大幅度地放缓,并不是中国对此失去了热情,而是“事缓则圆”,走出去试水,才发现原来很多“理想”中的东西,和现实差距甚大,来自各种现有势力的串扰,仍然相当巨大。而这其中,还有一些外汇趁着这个管道流失,也让上头收紧了项目的审批。

  所以,综合地看,这个时代一直在变,从量变到质变,2020年是一个相当明显的时间点和里程碑,加上中国之前积累的诸多势能,有足够的理由,看好中国2020年的中国宏观经济。

  ——农业上,养猪产业的恢复,会带来一波不小的红利。个人判断,猪肉很难恢复到以前的低价。但是2020年的产能恢复,仍然能够带动农业一小波的红利。

  最近我在市场,留意了一下进口的榴莲。发现今年的榴莲,又小又丑还特别贵(说明这个品种有点供不应求)。而且即使在桂林这样的小城市,每家水果店都在卖进口的樱桃。这可以侧面说明进口水果在国内市场的普及,国内的消费力仍然巨大。我在超市里,也仔细看了进口海鲜的柜台,发现像进口鲍鱼、阿根廷红虾、西非墨鱼、澳洲大龙虾等等,很多进口的品种,都走进了普通市民家庭。

  我也仔细问了一下老家的情况,这几年随着地方经济的好转,本地农业收入的增加,以及在本地临工的增加(包括建筑等等)。出去浙江、广东打工的人数,大为减少。有财力的,基本都在县城买了房子。而且县城买房,多数贷款不多。农村的房子,很多年前就普及了楼房,随着收入的增加,大项目支出的减少,农村的消费也在迅速升级。汽车、空调、冰箱、洗衣机这些大件商品,普及率已经很高。

  网络上的抱怨声音,多数来自于城市,小生意的确变化很大,很多IT公司也在裁员。然而在中国,县城乡镇之下,仍然覆盖广袤的区域,生活着海量的人口,可以说资本主义那一套东西,到了县城以下还是相对弱势的。只不过作为社会的基层,苦和乐在网络上,受到的关注度都不高。

  大资本主义看不上的地方,流量不关注的地方,并不意味着这个地方没有活力,没有市场。拼多多在基层市场的崛起,实际上并不奇怪,只要有合理的性价比,在中国从来不会缺乏市场。

  ——工业和高科技产业,摆脱“对外依赖症”,全自力更生,成为全国上下共识。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已经到了开花结果期。这其中的效益,以当年盾构机国产化的例子就可以说明。

  5G是2020年的重要亮点之一,之前我有点迷惑,现在4G网络已经比全世界多数地方覆盖率都高,速度也够快,5G有那么迫切吗?现在看来,5G时代的商机,远比想象中要巨大很多。

  前两天看B站的2020年的跨年夜音乐会,没有想到互联网公司在内容制作方面,已经具备了如此之高的水准,虽然说是和新华社合作的,但是无论是题材、制作、摄影、音乐、明星、视觉(略差),都达到了让人惊叹的水准,怪不得深受年轻人喜欢。

  看完视频当时就在想,实际上内容制作和推广,在5G时代到来以后,其实市场空间还大得很。起码这样的晚会,要是开播VR现场视频,效果就会好很多,而华为新一代的VR,技术已经倾向于成熟,如果5G+轻量级VR,实在是有很多的新的卖点出来。而高清4K电视、高清投影的普及,应该会带来内容产业很多新的发展。

  内容产业,其实还包括了网络教育。这对于消弭教育裂痕,提升三四线以下地区的教育质量,应该是有很大的效果。

  ——在投资领域,昨天我已经提到过。一线城市其实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加上雄安建设进入快车道(标志就是大兴机场通航)。首都周边的交通体系,更加趋于完善。作为千年大计的雄安,能够拉动的投资和增长,其实是实实在在的。

  最近看到的广州的公开规划,不仅要建设“轨道上的广州”,有轨交通要达到2000公里,这个数字相当于纽约的4-5倍。而且以广东经济的活力,这些基础设施的回报率,根本不成问题。除此之外,广东还会启动一大批的旧城改造项目。以笔者所在的番禺区为例,广州南站通车已近10年,而这个华南地区客流量最大的高铁站,不到1公里的地方,居然还是大片的城中村,还有很多农田苗圃。

  而且加大投资,并不必然会导致房价的大规模上涨。因为供给充分,限购政策依然有效,地铁基础设施的延长,让更远的房地产也能够开发出来。

  随着中国高速铁路客运系统的完善,中国铁路的投资,将会逐渐转向货运体系。中国的运输,大量采用高速公路卡车,不仅石油消耗巨大,而且成本很高,环境污染也重。中国未来一定要建设一张“客货分离”的铁路网,货运铁路的大周期也即将来到。

  ——在国际金融方面,很可能在澳门规划一块区域(澳门租赁珠海横琴岛)。开启一个HK之外的备份方案。

  随着中国海军力量的壮大,海外的投资有可能会进一步提速,而且很可能不是直接投资,而更多是以“资源换建设”的方式。这一方面可以避免金融操作的“漏水”,另一方面也可以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

  也就是说,中国的海外资产和基础设施投资,可能不再是中国纯投资的模式,合资、合营、占股、技术咨询等等,从而可以降低投资风险,提升投资效益。

  这方面,中国电网开启了一种比较成功的模式,在海外的净资产已经达到400亿美元以上,而且回报率可观。也可见中国电网企业,相对于那些“出海就亏损”的很多国企央企来说,风气很可能更正。

  如果以“中国电网”为投资标杆,那么中国的“一带一路”投资,很可能会风险更小,回报率更高,这实际上开启了中国未来海外投资的“样板”——技术输出,工程输出,资本输出,并且有良好回报。

  2020年的元旦,央行就开启了降准的节奏,这是金融市场宽松的信号。考虑到美国仍然需要大量“印钱”维持经济和金融,中国并不缺乏“外部资金”。实际上,中国外贸盈余并没有减少,甚至顺差还扩大了。

  综合来看,2020年发展按下快进键,中国的新一波增长可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GMT+8, 2025-8-20 11:52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