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4600|回复: 0

青衫老祖:中国多渠道突破航空发动机短板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12-23 16:35: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航空发动机,被誉为皇冠上的明珠,也是决定着一个国家航空工业水平及前途命运的关键因子。不能说无发动机即无航空工业,但是,没有发动机,一定不会有强大的可持续的航空工业。所以,拥有自己的航空发动机产业,为所有航空器生产自主配套,早就是中国航空工业人的伟大梦想。

  但是,在新中国诞生之初,一台拖拉机都造不出的工业基础上,要造出世界一流的航空发动机,其难度之大,可以用无法想象形容。所以,尽管我们的航空工业人为之悉心奋斗了几十年,然而,我们的发动机技术还远不能与“欧美俄”三强并驾齐驱,我们的C919发动机暂时还只能通过国际招标解决。拥有自己的强大的航空发动机产业,制造出世界一流的航空发动机,中国航空人从未也永远不会停息前进的脚步!

  俗话说,条条大路通罗马。制造世界一流发动机,道路也不是一条。综合各方面的信息,中国航空人正在从四个渠道寻求突破。

  一是自主研发获得。起步于逆向开发,正加速转向正向开发。战斗机发动机,主要有太行系列、岷山系列、泰山系列、峨嵋系列、九寨系列等。比如WS-13、WS-10、WS-15、WS-18、WS-20等等。这些发动机总体性能十分良好,唯一的差距是生命周期略短。WS-13、WS-10等已经进入现役,与歼20配套的WS15也已经投入装备。民用航空发动机也已取得重大战果。与C919配套的CJ1000A已经造出原型机。据悉,中国产发动机在耐热材料、电控系统、3D增材制造等方面均取得重大突破,距离世界一流发动机的日子已经指日可待。

  二是战略合作取得。发动机产业是核心和战略技术,必须立足于自主研发。但是,这并不排除与他国尤其是友邦开展战略协作,借助其先进技术。比如CR929,这款对标空客330/350、波音777/787等大型客机的国产大型客机,就是采取与俄罗斯联合研制的模式。目前,这款飞机已经通过风洞试验,性能绝佳,俄罗斯已经预订了200架。其发动机,有可能选择国际招标,也有可能使用俄罗斯研制的PD-35,中国也为此启动CJ2000A研制。这样做的好处在于,可以随时了解全球先进发动机的研发动向、技术路线,增强创先争优的动力。

  三是收购兼并换得。比如收购乌克兰马达西奇公司。这原本是一家十分优秀的发动机设计制造公司,近年来奄奄一息,濒临破产。为挽救这家濒于倒闭的公司,中国企业通过购买股份的方式,获得了超过50%的股权,实现了绝对控股。同时,还准备再投入2.5亿美元,进行升级改造了,令其浴火重生。这样的并购,我觉得是一个双赢的运作。对于乌克兰来说,保住了一家优秀的公司,对于中国来说,则直接拥有了一家优秀的发动机研制企业,就如同吉利拥有了沃尔沃一样。希望乌克兰方面不要犹豫。

  四是变道超车赢得。这主要是在下一代产品中与国外一争高下。比如空天飞机的发动机,技术路线有很大差别,且大家都在同一个起跑线上。在这方面,中国并不落后。比如组合式循环发动机。这个东西,美国成功与否我不知道,反正中国是成功了!

  综上所述,中国的发动机之路可以概括为两句话,即立足自主研发,持续扩大开放。自主与开放相结合,就是中国发动机的突破之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5-10 00:45 , Processed in 0.140701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